CN213158685U -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58685U CN213158685U CN202021417385.9U CN202021417385U CN213158685U CN 213158685 U CN213158685 U CN 213158685U CN 202021417385 U CN202021417385 U CN 202021417385U CN 213158685 U CN213158685 U CN 213158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groove
- chuck
- fixed chuck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卡盘、转动卡环和粘接带,固定卡盘内开设有安装穿槽,固定卡盘顶部开设有锯齿槽,固定卡盘上开设有安装通孔,转动卡环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钉,固定钉活动安装于安装穿槽内,转动卡环朝向固定卡盘的一面设置有卡齿,粘接带穿过安装通孔缠绕固定在固定卡盘的外边侧,固定钉穿过安装穿槽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上卡设有限位卡扣,该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具有预防压疮,适用性强,更换方便,成本低,容易生产的特点,不论患者的唇部及脸型还有口插管的型号不同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根据型号选择固定器型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梗阻患者以及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中,为维护患者的气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防止误吸,须采用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中需要切开颈段气管,并在颈段气管的切口处放入金属气管套管。
病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以及做口护或套管冲洗时都会触碰到气管插管套管,为了保证气管插管套管的稳定性,一般会采用固定器对气管插管套管进行固定,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的一些固定器大多是直接在固定器两侧安装带子固定于病人脑后,容易有压疮,也不利于清洁更换,适用范围也较小,需要根据气管套管的型号不同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固定器,否则保证不了固定效果,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完善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产生压疮、适用性差和更换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卡盘、转动卡环和粘接带,所述固定卡盘内开设有安装穿槽,所述固定卡盘顶部开设有锯齿槽,所述固定卡盘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转动卡环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穿槽内,所述转动卡环朝向所述固定卡盘的一面设置有卡齿,所述粘接带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缠绕固定在所述固定卡盘的外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钉穿过所述安装穿槽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上卡设有限位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钉的安装较为稳定,还更加便于被污染时的拆卸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接带包括第一粘带、第二粘带、第三粘带和第四粘带,第一粘带和第二粘带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上方穿过的上带体,第三粘带和第四粘带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下方穿过的下带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带体和下带体的双带体设置可实现从耳朵上下两方固定,从而保证固定的稳定性,且如需吐气,只需摘下上带体即可,比较便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粘带和所述第二粘带对称的穿设在所述固定卡盘上,所述第三粘带和所述第四粘带对称的穿设在所述固定卡盘上,所述第一粘带、所述第二粘带、所述第三粘带和所述第四粘带均采用3M弹力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粘带、所述第二粘带、所述第三粘带和所述第四粘带之间的连接端位于患者头部正下方,从而起到预防压疮的效果,功能性较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盘一面开设有卡口,所述固定卡盘通过所述卡口卡设有下置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置垫圈能够根据不同人群调节下置垫圈的型号,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盘内预留开设有牙垫吻合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时更加稳定的卡在患者口腔内,增加整体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盘内位于牙垫吻合口的一侧设有插管穿孔,所述转动卡环的表面设有与插管穿孔位置正对的插管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管穿孔的设置方便气管插管从中穿过从而进入至人体口腔内部,插管卡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将气管插管包围抵紧,从而实现对气管插管的相对固定,防止其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牙垫吻合口和插管穿孔的表壁上均设有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的设置可起到在牙垫穿过牙垫吻合口以及插管穿过插管穿孔后,牙垫以及插管可与橡胶环表面紧密接触,形成相对密封的接触,从而防止口腔内部异物从牙垫吻合口和插管穿孔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具有预防压疮,适用性强,更换方便,成本低,容易生产的特点,不论患者的唇部及脸型还有口插管的型号不同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根据型号选择固定器型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卡盘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转动卡环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已安装转动卡环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卡盘的背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固定卡盘;2、转动卡环;3、锯齿槽;4、安装穿槽;5、固定钉;6、卡齿;7、第一粘带;8、第二粘带;9、第三粘带;10、第四粘带;11、限位卡扣;12、卡口;13、下置垫圈;14、安装通孔;15、橡胶环;16、牙垫吻合口;17、插管穿孔;18、插管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卡盘1、转动卡环2和粘接带,固定卡盘1内开设有安装穿槽4,固定卡盘1顶部开设有锯齿槽3,固定卡盘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4,转动卡环2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钉5,固定钉5活动安装于安装穿槽4内,转动卡环2朝向固定卡盘1的一面设置有卡齿6,粘接带穿过安装通孔14缠绕固定在固定卡盘1的外边侧。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固定钉5穿过安装穿槽4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上卡设有限位卡扣11,限位卡扣1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垫。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固定钉5的设置使得转动卡环2相对于固定卡盘1为转动式结构,而限位卡槽和限位卡扣11的配合能够保证固定钉5能够在安装穿槽4内转动时不至于脱落,当需要进行更换时也只需用力将限位卡扣11取下便可进行转动卡环2的拆卸,更换更加便捷。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粘接带包括第一粘带7、第二粘带8、第三粘带9和第四粘带10,第一粘带7和第二粘带8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上方穿过的上带体,第三粘带9和第四粘带10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下方穿过的下带体,上带体和下带体的双带体设置可实现从耳朵上下两方固定,从而保证固定的稳定性,且如需吐气,只需摘下上带体即可,比较便捷。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粘接带的各个部分可通过一个完整的带子剪切而成,且缠绕固定的方式更加便于后期更换。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一粘带7、第二粘带8、第三粘带9和第四粘带10均采用3M弹力胶带。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牙垫吻合口16和插管穿孔17的表壁上均设有橡胶环15,橡胶环15的设置可起到在牙垫穿过牙垫吻合口16以及插管穿过插管穿孔17后,牙垫以及插管可与橡胶环15表面紧密接触,形成相对密封的接触,从而防止口腔内部异物从牙垫吻合口16和插管穿孔17流出。
参考图2所示,固定卡盘1一面开设有卡口12,固定卡盘1通过卡口12卡设有下置垫圈13,固定卡盘1内预留开设有牙垫吻合口16。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卡口12的设置使得安装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置垫圈13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男女差异、年龄差异而调节下置垫圈13的型号,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牙垫吻合口16的设置则更加方便本实用与牙垫之间的固定。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卡盘1内位于牙垫吻合口16的一侧设有插管穿孔17,转动卡环2的表面设有与插管穿孔17位置正对的插管卡槽18,插管穿孔17的设置方便气管插管从中穿过从而进入至人体口腔内部,插管卡槽18的设置能够实现将气管插管包围抵紧,从而实现对气管插管的相对固定,防止其松动。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将转动卡环2上的固定钉5穿过安装穿槽4,再将限位卡扣11卡在固定钉5上,从而完成组装,组装完成后将固定卡盘1卡入口插管内,再拧动转动卡环2,通过卡齿6和锯齿槽3的配合将转动卡环2固定,使得转动卡环2牢固的挤压口插管从而完成固定,通过上带体和下带体完成该装置在口腔部位的固定,最后将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支撑牙咬殆面,防止患者咬扁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的牙垫卡入牙垫吻合口16上进一步固定,整个使用过程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做口护或套管冲洗时造成污染需要更换配件时可选择性更换转动卡环2、固定钉5或者粘接带,更换成本低,同时转动式卡入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适用性,无需根据不同型号的套管改变固定器型号,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卡盘(1),所述固定卡盘(1)内开设有安装穿槽(4),所述固定卡盘(1)顶部开设有锯齿槽(3),所述固定卡盘(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4);
转动卡环(2),所述转动卡环(2)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钉(5),所述固定钉(5)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穿槽(4)内,所述转动卡环(2)朝向所述固定卡盘(1)的一面设置有卡齿(6);
粘接带,所述粘接带穿过所述安装通孔(14)缠绕固定在所述固定卡盘(1)的外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5)穿过所述安装穿槽(4)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上卡设有限位卡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带包括第一粘带(7)、第二粘带(8)、第三粘带(9)和第四粘带(10),第一粘带(7)和第二粘带(8)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上方穿过的上带体,第三粘带(9)和第四粘带(10)共同构成可从耳朵下方穿过的下带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带(7)和所述第二粘带(8)对称的穿设在所述固定卡盘(1)上,所述第三粘带(9)和所述第四粘带(10)对称的穿设在所述固定卡盘(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带(7)、所述第二粘带(8)、所述第三粘带(9)和所述第四粘带(10)均采用3M弹力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盘(1)一面开设有卡口(12),所述固定卡盘(1)通过所述卡口(12)卡设有下置垫圈(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盘(1)内预留开设有牙垫吻合口(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盘(1)内位于牙垫吻合口(16)的一侧设有插管穿孔(17),所述转动卡环(2)的表面设有与插管穿孔(17)位置正对的插管卡槽(1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吻合口(16)和插管穿孔(17)的表壁上均设有橡胶环(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17385.9U CN21315868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17385.9U CN21315868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58685U true CN213158685U (zh) | 2021-05-11 |
Family
ID=7579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17385.9U Active CN21315868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58685U (zh) |
-
2020
- 2020-07-17 CN CN202021417385.9U patent/CN2131586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41552B2 (en) | Oropharyngeal airway device | |
CN201930367U (zh) | 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3158685U (zh) | 气管插管套管固定器 | |
CN203634608U (zh) | 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5024455U (zh) | 一种可拆卸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04890875U (zh) | 柔软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09916997U (zh) | 一种舌体保护器 | |
CN210020422U (zh) | 一种医用防咬胃管 | |
CN215135298U (zh) | 一种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器 | |
CN213217736U (zh) | 一种口腔扩张器 | |
CN218871011U (zh) |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5461127U (zh) | 一种可更换防压疮的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5275323U (zh) | 胃管固定器 | |
CN218391823U (zh) | 环戴式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
CN218853282U (zh) | 一体式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4807630U (zh) | 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20237494U (zh) | 一种口唇护理装置 | |
CN217339666U (zh) | 一种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的口咽通气管 | |
CN210992418U (zh) |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 |
CN218833336U (zh) | 一种无牙垫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 |
CN218129509U (zh) | 适用于气管插管的一次性牙套 | |
CN215024551U (zh) | 一种气管插管咬口装置 | |
CN219043033U (zh) | 一种气管插管用牙垫 | |
CN214807207U (zh) | 一种婴幼儿吸痰装置 | |
CN215024470U (zh) | 一种口罩式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