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6795U - 智能骨折护具 - Google Patents

智能骨折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6795U
CN213156795U CN202020454563.9U CN202020454563U CN213156795U CN 213156795 U CN213156795 U CN 213156795U CN 202020454563 U CN202020454563 U CN 202020454563U CN 213156795 U CN213156795 U CN 213156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acture
air bag
protecto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45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迎峰
李爱镇
谭泳燕
叶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45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6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6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6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骨折护具,包括:护具本体,其用于包裹在患者骨折处;连接件,其用于将护具本体固定;还包括:至少一个气囊,其设置在护具本体与皮肤接触的内侧;控制盒,其包括用于给气囊充气的气泵、用于给气囊排气的气阀、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大小的气压传感器、与气泵、气阀和气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板以及为气泵、气阀和控制板供电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骨折护具,当骨折处局部逐渐消肿后,控制板控制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膨胀后将护具本体与皮肤之间留下空隙填充,从而使得气囊的内侧始终与骨折处皮肤紧密接触;而当骨折处肿胀后,控制板控制气阀打开进行排气,从而使气囊内的气压值始终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Description

智能骨折护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骨折护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骨折治疗康复方法中,常见的以夹板、石膏对伤处进行固定包扎,通过一个长期的自身康复阶段,最后利用X射线穿透伤处来判断是否痊愈。普通的石膏虽然能够根据患处肢体进行塑形包裹,但是在重量、透气透光性上有较大缺陷,已不适合现代医学需要。相比于传统材料的夹板石膏,现今骨折康复治疗大多数采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夹板和石膏绷带,高分子材料夹板石膏重量更轻,透光透气性更好,且后期康复观察方便。但是以上两种材料的骨折护具会出现当伤处局部逐渐消肿后,会在皮肤和夹板之间留下空隙,因而会影响其功能,即不能很好起到贴合固定作用,从而导致可能形成畸形愈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骨折护具,解决普通骨折护具在使用中产生的愈合畸形、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骨折护具,包括:护具本体,其用于包裹在患者骨折处;连接件,其用于将所述护具本体固定;还包括:至少一个气囊,其设置在所述护具本体与皮肤接触的内侧;控制盒,其包括用于给所述气囊充气的气泵、用于给所述气囊排气的气阀、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大小的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气泵、所述气阀和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板以及为所述气泵、所述气阀和所述控制板供电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骨折护具,由于在护具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当骨折处局部逐渐消肿后,控制板控制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膨胀后将护具本体与皮肤之间留下空隙填充,从而使得气囊的内侧始终与骨折处皮肤紧密接触,有利于骨折部分快速愈合,而且舒适性好;而当骨折处肿胀后,控制板控制气阀打开进行排气,从而使气囊内的气压值始终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护具本体与皮肤接触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具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与远端的移动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该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的壳体与所述护具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控制盒状态的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还包括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和填充在该气囊本体内的内置海绵。
优选地,所述气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面对人体的表面上的外置海绵。
优选地,所述气囊本体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智能骨折护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智能骨折护具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智能骨折护具的气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智能骨折护具的控制盒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护具本体;11、内垫;12、外衬;21、卡扣;22、尼龙搭扣;30、气囊;31、气囊本体;32、内置海绵;33、外置海绵;40、控制盒;41、气泵;42、气阀;43、气压传感器;44、控制板;45、电源;46、无线通讯模块;47、温度传感器;48、湿度传感器;49、输入模块;410、显示模块;50、气管;6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智能骨折护具包括护具本体10、连接件、至少一个气囊30以及控制盒40,其中,护具本体10用于包覆患者的骨折处(如脚、手臂的骨折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护具本体10包括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内垫11、位于内垫11外侧的外衬12以及设置在内垫11与外衬12之间的若干夹板。内垫11可采用棉布等透气性软材料制成,夹板为沿脚或手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夹板可采用钢板制成。若干夹板并排布置在内垫11与外衬12之间。
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护具本体10固定在身体上。连接件可以为尼龙搭扣22、拉链或扎带。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卡扣21和尼龙搭扣22,卡扣21固定在护具本体10的一端,尼龙搭扣22的一端固定在护具本体10的另一端上,尼龙搭扣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时,将护具本体10内侧朝上水平放置在平台上,将需要包裹固定的手臂或脚平放在护具本体10上,将护具本体10完全包裹住手臂或脚后,将尼龙搭扣22的自由端穿过卡扣21然后粘贴在尼龙搭扣22表面,可调整卡扣21的长度来保证护具已紧贴手臂。
至少一个气囊30设置在所述护具本体10的内侧,气囊30用于在与手臂患处接触时提供压力包裹和固定支撑。优选地,气囊30为沿脚或手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本实施例中的气囊30数量为两个,两个气囊30沿护具本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控制盒40用于控制气囊30内的气压。如图3所示,控制盒40包括气泵41、气阀42、气压传感器43、控制板44以及电源45,所述气泵41和所述气阀42经气管50与所述气囊30的内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30内的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板44,所述控制板44控制所述气泵41和所述气阀42,所述电源45为所述气泵41和所述控制板44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骨折护具,由于在护具本体10的内侧设置有气囊30,通过控制盒控制气囊30的气压,当骨折处局部逐渐消肿后,控制板44控制气泵41向气囊30内充气,气囊30膨胀后将护具本体10与皮肤之间留下空隙填充,从而使得气囊的内侧始终与骨折处皮肤紧密接触,有利于骨折部分快速愈合,而且舒适性好;而当骨折处肿胀后,气囊内的压力增大,此时患者会觉得不舒服,控制板44控制气阀42打开进行排气,当气囊30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气阀42,从而使气囊内的气压值始终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护具本体10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7,该温度传感器47通过线缆60与所述控制板44连接。优选地,所述护具本体10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48,该湿度传感器48通过线缆60与所述控制板44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40的壳体与所述外衬12的外表面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当需要操作控制盒40时,将控制盒40从外衬12的表面拆下来,方便操作。当不用时,控制盒40固定在外衬12上,方便收纳。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40还包括显示模块410,用于显示所述控制盒40的状态,比如气囊30内的气压值、温度、湿度、剩余电量等,比较直观。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40还包括用于与远端的移动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46,无线通讯模块46可以为WIFI模块。这样,控制盒可以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控制APP,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控制APP控制智能骨折护具,控制盒40的温度、湿度上传到移动终端的控制APP,可供即时查看和作为医生的远程诊断依据。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40还包括输入模块49,该输入模块49与所述控制板44连接。输入模块49可以为按键或者触屏。通过输入模块49输入气囊30的目标气压值等。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气囊30包括气囊本体31和填充在该气囊本体31内的海绵。在非使用状态下,内置海绵32提供一定的弹力,可维持气囊形状,实现气囊自充气,同时避免气囊变形、粘连等;使用时,气囊充气,充气后气囊本体31和内置海绵32都能涨起,提供足够的对外压力。优选地,所述气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31面对人体的表面上的外置海绵33。由于气囊内置海绵32、外置海绵33柔软,易压缩且弹力小,能够在用户穿戴时使气囊和内置海绵32、外置海绵33有一定程度的压缩,能够获得良好的穿戴舒适性、包覆性反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骨折护具,包括:
护具本体,其用于包裹在患者骨折处;
连接件,其用于将所述护具本体固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气囊,其设置在所述护具本体与皮肤接触的内侧;
控制盒,其包括用于给所述气囊充气的气泵、用于给所述气囊排气的气阀、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大小的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气泵、所述气阀和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板以及为所述气泵、所述气阀和所述控制板供电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本体与皮肤接触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患者骨折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与远端的移动终端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该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的壳体与所述护具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控制盒状态的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和填充在该气囊本体内的内置海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面对人体的表面上的外置海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骨折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CN202020454563.9U 2020-03-31 2020-03-31 智能骨折护具 Active CN213156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563.9U CN213156795U (zh) 2020-03-31 2020-03-31 智能骨折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563.9U CN213156795U (zh) 2020-03-31 2020-03-31 智能骨折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6795U true CN21315679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5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4563.9U Active CN213156795U (zh) 2020-03-31 2020-03-31 智能骨折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6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2102A (zh) 一种小儿外科用伤口愈合加压装置
CN215459335U (zh) 一种乳腺癌根治术后绷带压力治疗穿戴系统
CN213156795U (zh) 智能骨折护具
CN217448241U (zh) 乳腺癌术后伤口加压胸带
CN215131037U (zh) 脊柱侧弯矫形器
CN211409586U (zh) 一种下肢皮肤牵引器
CN210277662U (zh) 一种膝关节气囊康复支具
CN209500033U (zh) 一种剖腹产产后伤口愈合辅助装置
CN214434707U (zh) 一种充气式骨折固定支具
CN113069118A (zh) 一种用于盆底肌检测的贴片及盆底肌群训练用监控装置
CN205006967U (zh) 股动脉电子压迫止血器
CN216908275U (zh) 一种下肢牵引带
CN213606655U (zh)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CN213244911U (zh) 一种医疗型颈托
CN216495935U (zh) 一种带有监测报警功能的颈椎外固定装置
CN219721067U (zh) 一种抗皱防掉落的保健贴
CN21879349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腹带
CN215779740U (zh) 一种个性化可穿戴腕部释压支具
CN215649403U (zh) 一种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后局部压迫护理裤
CN216365161U (zh) 一种可视化颈静脉压迫止血器
CN217066790U (zh) 一种用于头皮血肿的压迫装置
CN213851795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腿部支撑保护装置
CN203291093U (zh) 一种气柱式气压可调的胸部固定护具
CN103431934A (zh) 一种气柱式气压可调的胸部固定护具
US10828045B1 (en) Tournique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