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5182U - 颈枕 - Google Patents

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5182U
CN213155182U CN202021028117.8U CN202021028117U CN213155182U CN 213155182 U CN213155182 U CN 213155182U CN 202021028117 U CN202021028117 U CN 202021028117U CN 213155182 U CN213155182 U CN 213155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neck pillow
circuit board
mount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81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黄利兴
苏昭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81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5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5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5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颈枕,其中,颈枕具有依次连接的左端部、右端部以及位于中间的贴合部;颈枕的内侧面为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左端部的外侧面为左外侧面,左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右端部的外侧面为右外侧面,右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以在颈枕夹持于抵靠件与颈部之间时,颈枕能跟随颈部在抵靠件上滚动;在颈部抵靠颈枕的过程中,当颈部处于直立状态时,贴合部夹于抵靠件与颈部的后侧之间,当颈部处于左转状态时,左端部夹于抵靠件与颈部之间,当颈部处于右转状态时,右端部夹于抵靠件与颈部之间。上述颈枕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U型枕包括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通过连接段连接,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适于分别设置于人体脖子的左右两侧部以夹持人体颈部或搭设于人体的肩部,保持U型枕佩戴状态下不从人体颈部脱落,然而U型枕的结构臃肿,占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颈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颈枕,所述颈枕具有左端部、右端部以及位于中间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连接所述左端部与所述右端部;
所述颈枕的内侧面为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
所述左端部的外侧面为左外侧面,所述左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所述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所述右端部的外侧面为右外侧面,所述右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所述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以在所述颈枕夹持于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时,所述颈枕能跟随所述颈部在所述抵靠件上滚动;
其中,在所述颈部抵靠所述颈枕的过程中,当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贴合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的后侧之间,当所述颈部处于左转状态时,所述左端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当所述颈部处于右转状态时,所述右端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还包括背离于所述颈部且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包括所述左外侧面及所述右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的周长为170mm-230mm,所述外侧面的面积为150cm-190cm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还具有上侧面,所述上侧面连接所述内侧面的上边缘及所述外侧面的上边缘,所述上侧面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在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且头部向后仰时,所述上侧面能避位所述颈部,并支撑所述头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还具有下侧面,所述下侧面连接所述内侧面的下边缘及所述外侧面的下边缘,所述下侧面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与肩部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端部的内侧面为左内侧面,所述左端部的上侧面为左上侧面,所述左端部的下侧面为左下侧面;
所述右端部的内侧面为右内侧面,所述右端部的上侧面为右上侧面,所述右端部的下侧面为右下侧面;
所述内侧面包括所述左内侧面及所述右内侧面,所述上侧面包括左上侧面及所述右上侧面,所述下侧面包括左下侧面及所述右下侧面;
所述左内侧面与所述左上侧面和所述左下侧面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所述右内侧面与所述右上侧面和所述右下侧面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能夹持于肩部与下颌之间,其中,当所述颈枕夹持于所述肩部与所述下颌之间时,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颈部的左侧或右侧贴合,所述左端部对应所述颈部的前侧与后侧中的一者,所述右端部对应所述颈部的前侧与后侧中的另一者,所述颈部向左或向右侧偏将所述颈枕抵靠在所述肩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50mm-8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60mm-7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功能部件、电池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功能部件和所述电池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池分别位于所述功能部件的左右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背离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避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线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避位槽的第二线槽;
所述功能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路板组件对应所述避位槽设置;
所述第一线槽用于容置电连接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电池的导线,所述第二线槽用于容置电连接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部件为振动件,在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所述振动件均位于所述本体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部件为振动件,所述本体包括包括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背离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相连的第一周壁及第一槽底;
所述颈枕还包括压紧件,至少部分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振动件抵触,以使得所述振动件与所述第一槽底抵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件与所述第一周壁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压紧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和/或
所述颈枕还包括塑形套,所述塑形套套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包裹所述压紧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压块及盖板,所述第一压块设于所述振动件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外露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振动件的一侧能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并挤压所述第一压块,以使得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振动件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外露的一侧抵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盖板层及设于所述盖板层的一侧的粘接层,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周壁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本体、所述盖板层及所述第一压块的的材质均为质软的弹性材料;和/或
所述盖板层的厚度为1.5mm-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层的硬度小于所述本体的硬度,所述第一压块的材质与所述本体的材质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还包括电池,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振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相连的第二周壁及第二槽底,所述压紧件还包括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能伸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盖板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且挤压所述第二压块,以使得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电池抵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枕还包括电路板组件、外套及按键;
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避位槽,所述电路板组件对应所述避位槽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避位槽内并由所述本体承载,所述电路板组件具有触控键位,所述触控键位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外套上,并对应所述触控键位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套与所述本体可拆卸套接,位于所述避位槽外周的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外套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承载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触控键位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容置于所述避位槽内,并与所述避位槽的槽底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承载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包括套体及设于所述套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位于所述避位槽外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魔术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表面为倒刺面,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表面为绒毛面,所述套体的内表面为绒毛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同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外周的所述套体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凸设于所述套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按键包括相连的按键部及安装部,所述按键部对应所述触控键位设置,所述安装部环绕所述按键部设置,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均通过车缝工艺缝制于所述套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同一次车缝工艺缝制于所述套体上;
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外套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所述套体的车缝线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包括抵靠部及位于所述抵靠部外周的外围部,在所述颈枕与所述抵靠件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且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抵靠部与所述抵靠件抵靠,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外围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键位设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远离所述抵靠部的一侧。
在颈部与抵靠件之间佩戴上述颈枕时,将颈枕放置于直立状态的颈部与抵靠件之间,内侧面与颈部的后侧接触,外侧面与抵靠件接触,颈部挤压颈枕以将颈枕抵靠在抵靠件上,此时,颈部处于直立状态,贴合部夹于颈部的后侧与抵靠件之间。而头部向左或向右转动,可以带动颈部向左或向右转动,使得颈部处于左转状态或右转状态,从而使得左端部或右端部夹于颈部与抵靠件之间。可以将左端部或右端部夹于颈部与抵靠件之间,也即上述颈枕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具有较小的周长,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部分或完全省略了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并大致呈C型,从而具有较小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且便于收纳。
而且在颈部抵靠颈枕的过程中,依靠左外侧面及右外侧面,颈枕可以跟随颈部在抵靠件上左右滚动,并将左端部或右端部夹于颈部与抵靠件之间,使得颈枕不会从抵靠件上脱离,而且颈部与抵靠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颈枕限位,颈枕也不会相对抵靠件发生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导致颈枕从抵靠件上脱离。因此,上述颈枕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在部分或完全省略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后,依然能与颈部稳定配合,不易脱落。同时,颈枕可以跟随颈部左右转动,更便于用户使用,使用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颈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颈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与处于直立状态下的颈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与处于向后仰状态下的颈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夹持于肩部与下颌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的内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的外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颈枕的部分分解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颈枕的部分分解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压紧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颈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颈枕的部分分解图;
图15为图14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中所示的按键的局部剖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颈枕的外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27282110000061
Figure BDA000252728211000007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颈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该颈枕10具有左端部10a、右端部10b以及位于中间的贴合部10c,贴合部10c连接左端部10a与右端部10b。
颈枕10还具有内侧面11及外侧面12,内侧面为朝向人体颈部20的一面,外侧面12为背离于颈部20且与内侧面11相对的一面。其中,左端部10a的外侧面为左外侧面12a,右端部10b的外侧面为右外侧面12b。外侧面12包括左外侧面12a与右外侧面12b。
在本实施例中,内侧面11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与颈部20贴合。如此,能更好的与颈部20配合使用。
左外侧面12a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内侧面11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右外侧面12b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内侧面11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以在颈枕10夹持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时,颈枕10能跟随颈部20在抵靠件上滚动。抵靠件可以为椅背、墙面或桌面等能与颈部20配合夹持颈枕10的任意物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向外凸出,并呈弧形。如此,更便于颈枕10跟随颈部20在抵靠件上滚动。
其中,在颈部20抵靠颈枕10的过程中,当颈部20处于直立状态(如图4所示)时,贴合部10c夹于颈部20的后侧与抵靠件之间,当颈部20处于左转状态时,左端部10a夹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当颈部20处于右转状态时,右端部10b夹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
在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佩戴上述颈枕10时,将颈枕10放置于直立状态的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内侧面11与颈部20的后侧接触,外侧面12与抵靠件接触,颈部20挤压颈枕10以将颈枕10抵靠在抵靠件上,此时,颈部20处于直立状态,贴合部10c夹于颈部20的后侧与抵靠件之间。而头部30向左或向右转动,可以带动颈部20向左或向右转动,使得颈部20处于左转状态或右转状态,从而使得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夹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
可以将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夹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也即上述颈枕10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具有较小的周长,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部分或完全省略了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并大致呈C型,从而具有较小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且便于收纳。
而且在颈部20抵靠颈枕10的过程中,依靠左外侧面12a及右外侧面12b,颈枕10可以跟随颈部20在抵靠件上左右滚动,并将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夹于颈部20与抵靠件之间,使得颈枕10不会从抵靠件上脱离,而且颈部20与抵靠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颈枕10限位,颈枕10也不会相对抵靠件发生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导致颈枕10从抵靠件上脱离。因此,上述颈枕10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在部分或完全省略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后,依然能与颈部20稳定配合,不易脱落。同时,颈枕10可以跟随颈部20左右转动,更便于用户使用,使用舒适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的周长为170mm-230mm。颈枕10的周长通常由外侧面12的周长决定,外侧面12的周长为170mm-230mm,也即颈枕10的周长为170mm-230mm。颈枕10的周长过短,不便于用户使用,而颈枕10的周长过长,对体积的减小有限。综合考虑便于使用及体积减小程度两方面,设置颈枕10的周长为170mm-230mm。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的周长为190mm-210m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的周长的是指外侧面12的最大周长。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具有上侧面13。上侧面13连接内侧面11的上边缘及外侧面12的上边缘。上侧面13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在颈部20处于直立状态,且头部30向后仰时,上侧面13能避位颈部20,并支撑头部30,具体请参考附图5。如此,更便于用户使用,使用舒适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具有下侧面14。下侧面14连接内侧面11的下边缘及外侧面12的下边缘。下侧面14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状,以与肩部40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侧面13与下侧面14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从而在佩戴颈枕10时,不需要区分上侧面13与下侧面14,更便于佩戴。颈枕10佩戴于颈部20时,位于上方的侧面为上下侧面13,位于下方的侧面为下侧面14。
在本实施例中,左端部10a的内侧面为左内侧面11a,左端部10a的上侧面为左上侧面13a,左端部10a的下侧面为左下侧面14a。
右端部10b的内侧面为右内侧面11b,右端部10b的上侧面为右上侧面13b,右端部10b的下侧面为右下侧面14b。
内侧面11包括左内侧面11a及右内侧面11b,上侧面13包括左上侧面13a及右上侧面13b,下侧面14包括左下侧面14a及右下侧面14b。
左内侧面11a与左上侧面13a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左内侧面11a与左下侧面14a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右内侧面11b与右上侧面13b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右内侧面11b与右下侧面14b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外凸的弧面可以对颈部20限位,从而更便于准确佩戴颈枕10。
在本实施例中,内侧面11、外侧面12、上侧面13及下侧面14平滑过渡。如此,可以避免尖角触碰皮肤而产生不舒服感。
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的面积为150cm2-190cm2。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的面积为165cm2-169cm2。外侧面12的面积较大,与抵靠件的接触面积大,抵靠件可以提供支撑,进一步地减小颈枕10从抵靠件上脱离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6所示,颈枕10能夹持于肩部40与下颌之间。其中,当颈枕10夹持于肩部40与下颌之间时,贴合部10c与颈部20的左侧或右侧贴合,左端部10a对应颈部20的前侧与后侧中的一者,右端部10b对应颈部20的前侧与后侧中的另一者,颈部20向左或向右侧偏将颈枕10抵靠在肩部40上。如此,在没有抵靠件的情况下,也能使用上述颈枕10,使得颈枕10的应用场景多样化。而且颈部20向左或向右侧偏将颈枕10抵靠在肩部40上,从而使得上述颈枕10相对于传统的U型颈枕在部分或完全省略左功能臂和右功能臂后,依然能与颈部20稳定配合,不易脱落。
其中,贴合部10c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决定了颈枕10能否夹持于肩部40与下颌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设置贴合部10c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为50mm-85mm。研究发现,贴合部10c的高度在低于50mm时,需要颈部20向左或向右侧偏更多的距离才能将颈枕10抵靠在肩部40上,容易拉伤另一侧的颈部20的肌肉,而贴合部10c的高度高于85mm时,颈枕10与下颌的接触面积较小,夹紧力不够,颈枕10容易从肩部40滑脱。综合考虑颈部20向左或向右侧偏的幅度及颈枕10与下颌的接触面积,设置贴合部10c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50mm-85mm。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贴合部10c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60mm-7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贴合部10c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是指,贴合部10c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部的高度,且该高度为中部的最大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具有上述上侧面13及下侧面14。当颈枕10夹持于肩部40与下颌之间时,颈部20向左或向右侧偏时,上侧面13能避位颈部20,并支撑头部30,下侧面14可以与肩部40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10所示,颈枕10包括本体200及套设于本体200上的外套300。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300与本体200可拆卸套设。如此,可以取下外套300,清洗外套3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套300上设置有拉链302。通过拉链302非常便于外套300与本体200可拆卸套设。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魔术贴的粘扣原理,来实现外套300与本体200可拆卸套设。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为柔性本体,外套300为柔性外套。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的材质为质软的弹性材料。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的材质为具有记忆变形能力的质软的弹性材料。外套300的材质为各类布料。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支撑起颈枕10的外型,也即本体200的形状与颈枕10的形状一致。外套300套设于本体200上,外套300的形状由本体200构造,也即外套300的形状随本体200的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理解,上述外套300可以省略,即使不省略上述外套300,由于外套300的厚度通常较小,对颈枕10的整体尺寸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认为上述对颈枕10的外部构造以及外部构造的尺寸的描述,是对本体200的外部构造以及外部构造的尺寸的描述。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可以具有上述的左端部10a、右端部10b以及贴合部10c,以及上述的内侧面11、外侧面12、上侧面13及下侧面14。下面将以本体200为参照物,介绍颈枕10的各个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13所示,颈枕10还具有能对颈部产生积极效果的功能部件400。功能部件400可以为振动件,从而颈枕10能对颈部20进行振动按摩,功能部件400也可以为加热件,从而颈枕10能对颈部20进行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部件400设于本体20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部件400为振动件400。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振动件400为振动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具有内侧面11(本体200靠近颈部20的侧面,可以认为是第一侧面)及外侧面12(本体200远离颈部20的侧面,可以认为是第二侧面)。内侧面11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与颈部20贴合。外侧面12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0。振动件400设于第一安装槽210内。其中,在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第一安装槽210均位于本体200的中部,也即在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振动件400均位于本体200的中部。
如此,更利于振动均匀传递到颈枕10的各个区域。具体地,在颈部20抵靠颈枕10的过程中,当颈部20处于直立状态时,颈枕10的贴合部10c与用户颈部20的后侧对应,振动件400的振动可以沿颈枕10的前后方向传递给用户,当颈部20处于左转状态或右转状态时,振动件400与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位置较近,振动由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传递给用户时,振动被缓冲较小,用户仍然能感受到较强的振动按摩效果。而且用户用手对颈枕10的贴合部10c施力时,颈枕10的受力部位可以牵扯位于两端的左端部10a或右端部10b,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用户用力揉捏颈枕10时将振动件400损坏。此外,在颈枕10具有外套300时,外套300也能保护振动件400,避免振动件400损坏。
但在长时间使用颈枕10后,颈枕10的振动按摩效果会减弱。研究发现,振动按摩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振动件400在颈枕10的径向(前后方向)上长期振动后,会在径向上发生位移,导致振动件400与第一槽底2124之间产生间隙,无法有效传递振动,振动按摩效果减弱。其中,第一安装槽210的内壁212具有相连的第一周壁2122及第一槽底2124。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包括压紧件500,至少部分压紧件500设于外侧面12上,且压紧件500与振动件400自第一安装槽210外露的一侧抵触,以使得振动件400与第一槽底2124抵触。压紧件500可以在径向上压紧振动件400,避免振动件400在径向上发生移位,确保振动件400始终与第一槽底2124抵触,从而长时间使用后,仍然可以有效传递振动,避免振动按摩效果减弱,振动按摩效果较为稳。而且由于压紧件500设于外侧面12上,在非使用状态,用户对外套300与振动件400对应的部位施力时,不会是振动件400单独被挤压,而是在压紧件500的牵扯下带动与受力部位同时向内侧面11挤压变形,整体感更强,也不容易被用户触摸到埋设于内部的振动件400。
在本实施例中,振动件400设于第一安装槽210内,并与第一周壁2122过盈配合,也即振动件400过盈插接于第一安装槽210内,从而在周向上固定振动件400。如此,能使得振动件400更牢固的固定于本体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500完全覆盖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如此,整体感更强,也更不容易被用户触摸到埋设于内部的振动件40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紧件500也可以不完全覆盖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此时,压紧件500于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可以呈十字架形、米字形等任意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500包括第一压块510及盖板520。第一压块510设于振动件400自第一安装槽210外露的一侧上,且第一压块510靠近振动件400的一侧能伸入第一安装槽210内。盖板520设于外侧面12上,并挤压第一压块510,以使得第一压块510与振动件400自第一安装槽210外露的一侧抵触。第一压块510及盖板520配合,能更好的在径向上压紧振动件400。而且未被振动件400占据的部分第一安装槽210可以被适合厚度的第一压块510占据,从而可以通过设置深度较深的第一安装槽210,来使得振动件400靠近内侧面11,进而使得振动件400更靠近人体颈部20,振动件400被缓冲损失的能量较小,震动按摩效果更直接。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520包括盖板层522及设于盖板层522的一侧的粘接层524,盖板520通过粘接层524固定于外侧面12上,并完全覆盖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如此,在组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压块510放置于振动件400上,再将盖板520粘贴于外侧面12上,粘接连接方式稳定,且装配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块510与第一周壁2122过盈配合。如此,可以使得第一压块510更牢固的固定于本体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层522的材质与第一压块510的材质均为质软的弹性材料,可以跟随本体200形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块510的材质与本体200的材质相同,而盖板层522的硬度小于本体200的硬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0的材质为PU发泡材料,盖板层522的材质为海绵。
如此,盖板层522形变可以吸收一定的尺寸误差,使盖板层522的表面保持平整,这样,在将外套300套设于本体200的外表面后,外套300的表面不会对应的出现凹凸不平的形状,保证外套300的外观面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层522的厚度为1.5mm-5mm。在厚度较小时,盖板层522结构强度较差,很容易发生断裂,在厚度较大时,盖板层522极大地增加了本体200的整体尺寸,不便携带,且给本体200的装配带来了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包括塑形套600,塑形套600套设于本体200上,并包裹压紧件5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塑形套600的材质为质软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由弹性布制成。
塑形套600用于对本体200及压紧件500等构成的整体塑形,由于盖板层522的结构强度较低,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时,盖板层522容易在按压第一压块510时在此区域发生不可逆的断裂,从而导致盖板层522失效,通过设置塑形套600,一方面,塑形套600起到塑形的作用,有利于规整本体200及压紧件500等构成的整体的形状,并方便本体200及压紧件500等构成的整体紧配于外套300内,另一方面,塑形套600进一步地保证了本体200具有压紧件500的一侧为一个平滑的面,进一步地避免了外套300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形状的情况,再一方面,在非使用状态,用户对外套300与振动件400对应的部位施力时,不会是第一压块510单独被挤压,而是在塑形套600的整体牵扯下带动与受力部位同时向内侧面11挤压变形,整体感更强,塑形套60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更不容易被用户触摸到埋设于内部的振动件400。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300由至少两层布料复合形成,通过设置多层布料,可以加厚外套300,布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本体200的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可以吸收一定的尺寸误差,更进一步地避免了外套300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包括电池700。电池700设于本体200上,并与功能部件400电连接,以为功能部件(振动件)400供电。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700可以省略,此时,可以外接市电以为功能部件400供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侧面12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0,电池700设于第二安装槽220内。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220的内壁222具有相连的第二周壁2222及第二槽底2224。压紧件500完全覆盖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及第二安装槽220的开口,且压紧件500与电池700自第二安装槽220外露的一侧抵触,以使得电池700与第二槽底2224的抵触。如此,可以避免电池700在径向上发生移位,确保电池700始终与第二槽底2224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700设于第二安装槽220内,并与第二周壁2222过盈配合,也即电池700过盈插接于第二安装槽220内,从而在周向上固定电池700。如此,能使得电池700更牢固的固定于本体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500还包括第二压块530。第二压块530靠近电池700的一侧能伸入第二安装槽220内。盖板520设于外侧面12上,并完全覆盖第一安装槽210的开口及第二安装槽220的开口,且挤压第一压块510及第二压块520,以使得第一压块510与振动件400自第一安装槽210外露的一侧抵触,第二压块520与电池700自第二安装槽220外露的一侧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块530与第二周壁2222过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颈枕1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800。电路板组件800设于本体200上,并与功能部件400电连接。且电路板组件800与电池700分别位于功能部件400的左右两侧。如此,可以保证颈枕10的重心位于颈枕10的中间部位,颈枕10容易找到平衡状态并保持平衡,在桌面上不容易发生滚动导致从桌面跌落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800为按键900的电路板组件,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按键900来开启或关闭功能部件400。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开启或关闭功能部件400时,电路板组件800及按键均可以省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图16所示,外侧面12开设有避位槽230。第二安装槽220与避位槽230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槽210的左右两侧。电路板组件800对应避位槽230设置,可以避免在按动按键900的过程中,线路与电路板组件800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线路脱离电路板组件800的情况出现,也可避免因外套300避位电路板组件800出现隆起,导致颈枕10的外表面不平整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外侧面12开设有第一线槽240及第二线槽250,第一线槽240连通第一安装槽210与第二安装槽220,第二线槽250连通第一安装槽210与避位槽230。第一线槽240用于容置电连接功能部件400与电池700的导线,第二线槽250用于容置电连接功能部件400与电路板组件800的导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图16所示,颈枕10还包括按键900,按键900设于外套300上,从而可以通过操作按键900来开启或关闭功能部件400。但在按动按键900时,由于避位槽230的存在,按键900带动电路板组件800压迫向避位槽230,按键900跟随电路板组件800的移动而移动,按键900需要较大的行程才会与电路板组件800的触控键位814接触反馈,用户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操作及其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电路板组件800时,使得至少部分电路板组件800位于避位槽230内并由本体200承载。其中,电路板组件800的触控键位814位于电路板组件800远离本体200的一侧。外套300套设于本体200上,并包覆电路板组件800。按键900设于外套300上,并对应触控键位814设置,按键900用于控制触控键位814导通或断开触控键位814所在的回路,从而开启或关闭功能部件400。
在上述颈枕10中,由于至少部分电路板组件800承载于本体200上,用户按动按键900时,作用力传递至电路板组件800后,随后传递至本体200,由于本体200的支撑,按键900的行程较小,仅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完成按键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避位槽230外周的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也即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固定连接。如此,可以避免在对按键900施力时,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脱离,导致部分电路板组件800落入到避位槽230内而无法复位,进而导致按键900失效的情况。而且位于避位槽230外周的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从而电路板组件800不会影响外套300的拆装,可以将外套300拆卸下来,以清洗外套300。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800包括电路板810,至少部分电路板810承载于本体200上。触控键位814设于电路板8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810上设置有支撑柱816。支撑柱816容置于避位槽230内,并与避位槽230的槽底接触,从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路板组件800承载于本体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800的接线端子812设于电路板810上,并容置于避位槽230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80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820,电路板810设于第一固定件820上,至少部分第一固定件820承载于本体200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路板组件800承载于本体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电路板810及至少部分第一固定件820均承载于本体200上,双重承载,增加了电路板组件800与本体200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本体200受到的局部压力,避免在按动按键900过程中,本体200发生大的形变导致按键900行程过大的情况,而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820可以起到固定电路板810的作用,且便于电路板组件800通过第一固定件820与外套30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820的硬度大于本体200的硬度。如此,便于第一固定件820固定电路板810,且便于电路板组件800通过第一固定件820与外套30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300包括套体310及设于套体310的内表面的第二固定件320。第二固定件320与位于避位槽230外周的第一固定件820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二固定件320,非常便于实现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820与第二固定件320均为魔术贴。由于魔术贴具有反复可粘接的特性,拆洗后仍可自行组装,具有可反复使用的特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820靠近第二固定件320的表面为倒刺面,第二固定件320靠近第一固定件810的表面为绒毛面,套体310的内表面为绒毛面,第一固定件820同时与第二固定件320以及位于第二固定件320外周的套体310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也即第一固定件820与第二固定件320连接后,第一固定件820还延伸至第二固定件320的外周,与套体310的内表面连接。如此,可以使得电路板组件800更牢固的固定于外套300上,可以进一步避免在对按键900施力时,电路板组件800与外套300脱离,导致部分电路板组件800落入到避位槽230内而无法复位,进而导致按键900失效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900凸设于套体310的外表面上。如此,方便用户触摸识别。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900也可以不凸设于套体310的外表面上,而是容置于开设于套体310的外表面上的容置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900包括相连的按键部910及安装部920。按键部910对应触控键位814设置,安装部920环绕按键部910设置。安装部920及第二固定件320均通过车缝工艺缝制于套体310上。如此,非常便于制作,而且连接牢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920及第二固定件320通过同一次车缝工艺缝制于套体310上。如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920远离外套300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922,连接安装部920、第二固定件320及套体310的车缝线位于环形凹槽922内。车缝线被隐藏,不会因车缝线暴露于外表面而出现因拉扯等而出现断线情况,使得内部具有大的操作台面,方便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部910与安装部920一体成型。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按键900的材质为硅胶。
在本实施例中,套体310对应触控键位814及按键部910的位置开设有通孔304,从而便于按键部910触发触控键位814。如图10所示,当颈枕10还包括压紧件500及塑形套600时,压紧件500位于避位槽230外周,具体表现可以为,压紧件500对应避位槽230的位置开设有避位孔,塑形套600上开设有与通孔304对应的连接孔6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外侧面12包括抵靠部122及位于抵靠部122外周的外围部124。在颈部20抵靠颈枕10的过程中,且颈部20处于直立状态时,抵靠部122与抵靠件抵靠。按键900设于外围部124。将按键900设于外围部124,相对于将按键900设于抵靠部122,可以有效降低误操作按键900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触控键位814设于电路板810远离抵靠部122的一侧。如此,能进一步降低误操作按键900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具有左端部、右端部以及位于中间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连接所述左端部与所述右端部;
所述颈枕的内侧面为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
所述左端部的外侧面为左外侧面,所述左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所述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所述右端部的外侧面为右外侧面,所述右外侧面在从连接端到自由端的方向上向所述内侧面弯折并形成弧面过渡,以在所述颈枕夹持于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时,所述颈枕能跟随所述颈部在所述抵靠件上滚动;
其中,在所述颈部抵靠所述颈枕的过程中,当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贴合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的后侧之间,当所述颈部处于左转状态时,所述左端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当所述颈部处于右转状态时,所述右端部夹于所述抵靠件与所述颈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还包括背离于所述颈部且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包括所述左外侧面及所述右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的周长为170mm-230mm,所述外侧面的面积为150cm2-190c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还具有上侧面,所述上侧面连接所述内侧面的上边缘及所述外侧面的上边缘,所述上侧面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在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且头部向后仰时,所述上侧面能避位所述颈部,并支撑所述头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还具有下侧面,所述下侧面连接所述内侧面的下边缘及所述外侧面的下边缘,所述下侧面在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上凹陷,并呈弧形,以与肩部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部的内侧面为左内侧面,所述左端部的上侧面为左上侧面,所述左端部的下侧面为左下侧面;
所述右端部的内侧面为右内侧面,所述右端部的上侧面为右上侧面,所述右端部的下侧面为右下侧面;
所述内侧面包括所述左内侧面及所述右内侧面,所述上侧面包括左上侧面及所述右上侧面,所述下侧面包括左下侧面及所述右下侧面;
所述左内侧面与所述左上侧面和所述左下侧面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所述右内侧面与所述右上侧面和所述右下侧面的交界处均形成外凸的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能夹持于肩部与下颌之间,其中,当所述颈枕夹持于所述肩部与所述下颌之间时,所述贴合部与所述颈部的左侧或右侧贴合,所述左端部对应所述颈部的前侧与后侧中的一者,所述右端部对应所述颈部的前侧与后侧中的另一者,所述颈部向左或向右侧偏将所述颈枕抵靠在所述肩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50mm-8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60mm-70mm。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功能部件、电池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功能部件和所述电池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池分别位于所述功能部件的左右两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背离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避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线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避位槽的第二线槽;
所述功能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路板组件对应所述避位槽设置;
所述第一线槽用于容置电连接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电池的导线,所述第二线槽用于容置电连接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为振动件,在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所述振动件均位于所述本体的中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为振动件,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背离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相连的第一周壁及第一槽底;
所述颈枕还包括压紧件,至少部分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振动件抵触,以使得所述振动件与所述第一槽底抵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与所述第一周壁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压紧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和/或
所述颈枕还包括塑形套,所述塑形套套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包裹所述压紧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压块及盖板,所述第一压块设于所述振动件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外露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振动件的一侧能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并挤压所述第一压块,以使得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振动件自所述第一安装槽外露的一侧抵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层及设于所述盖板层的一侧的粘接层,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周壁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本体、所述盖板层及所述第一压块的材质均为质软的弹性材料;和/或
所述盖板层的厚度为1.5mm-5mm。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层的硬度小于所述本体的硬度,所述第一压块的材质与所述本体的材质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还包括电池,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振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相连的第二周壁及第二槽底,所述压紧件还包括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能伸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盖板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且挤压所述第二压块,以使得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电池抵触。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还包括电路板组件、外套及按键;
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避位槽,所述电路板组件对应所述避位槽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避位槽内并由所述本体承载,所述电路板组件具有触控键位,所述触控键位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外套上,并对应所述触控键位设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与所述本体可拆卸套接,位于所述避位槽外周的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外套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承载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触控键位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容置于所述避位槽内,并与所述避位槽的槽底接触。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承载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包括套体及设于所述套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位于所述避位槽外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拆卸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魔术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表面为倒刺面,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表面为绒毛面,所述套体的内表面为绒毛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同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外周的所述套体的内表面可拆卸连接。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凸设于所述套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按键包括相连的按键部及安装部,所述按键部对应所述触控键位设置,所述安装部环绕所述按键部设置,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均通过车缝工艺缝制于所述套体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同一次车缝工艺缝制于所述套体上;
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外套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所述套体的车缝线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朝向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背离所述颈部的一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抵靠部及位于所述抵靠部外周的外围部,在所述颈枕与所述抵靠件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且所述颈部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抵靠部与所述抵靠件抵靠,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外围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键位设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远离所述抵靠部的一侧。
CN202021028117.8U 2020-06-05 2020-06-05 颈枕 Active CN213155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8117.8U CN2131551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颈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8117.8U CN2131551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5182U true CN213155182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8117.8U Active CN213155182U (zh) 2020-06-05 2020-06-05 颈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5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325068U (en) Improvement of pillow structure
CN213155182U (zh) 颈枕
CN212280832U (zh) 颈枕
CN212280834U (zh) 颈枕
CN112515436B (zh) 颈枕
CN112493797A (zh) 颈枕
CN213284249U (zh) 靠枕
CN211835834U (zh) 按摩仪
CN212003684U (zh) 风扇控制面板及风扇
CN212037905U (zh) 颈椎按摩器
KR102169088B1 (ko) 의자거치식 마사지기
CN218355547U (zh) 一种冷暖两用舒适型智能助眠枕
CN207074417U (zh) 一种连接机构及虚拟现实设备
CN210991092U (zh) 暖宫仪
CN217588034U (zh) 一种立式鼠标
CN216569709U (zh) 一种高弹性搓澡巾
CN221286076U (zh) 一种带骨传导功能的按摩眼罩
CN212342493U (zh) 靠枕
CN219001067U (zh) 颈部按摩装置
CN218187245U (zh) 颈部按摩器的充气气囊
CN218165484U (zh) 眼部按摩装置
CN211835341U (zh) 按摩仪
CN213405613U (zh) 一种头枕
CN210844165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217118888U (zh) 一种人体穴位按摩叠加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