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3131U -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3131U
CN213143131U CN202021806342.XU CN202021806342U CN213143131U CN 213143131 U CN213143131 U CN 213143131U CN 202021806342 U CN202021806342 U CN 202021806342U CN 213143131 U CN213143131 U CN 213143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pipe
joint
omega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63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亿光明
陈猛
梁邦炎
陈伟彬
甘世行
王晓东
李林
姜政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63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3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3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3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OMEGA止水带组件和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相抵接,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采用成本较低的三元乙丙止水带,安装时,将三元乙丙止水带安装在其中一管节上即可,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背景技术
管节接头是沉管隧道的重要部位,同时也是最薄弱的部位,所以管节接头必须具备良好的水密性,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GINA止水带作为第一道防水,然后在形成水密性的沉管隧道内,在各接头上安装OMEGA止水带,从而实现管节接头的防水,由于GINA止水带通常用于长管节(70m-80m以上),在小管节接头如果仍采用GINA止水带,则成本较高,并且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其能方便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OMEGA止水带组件和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相抵接,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小管节接头差异沉降及结构受力较小,可采用成本较低的三元乙丙止水带,安装时,将三元乙丙止水带安装在其中一管节上即可,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均设置有端钢壳,所述端钢壳与所述第一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端钢壳与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固定在所述端钢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设置有混凝土基面,所述混凝土基面与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包括:OMEGA止水带、固定件、OMEGA止水带压板和压条,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设置有预埋套筒;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并伸至所述套筒内,将所述OMEGA止水带的两端压紧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以及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与所述第一管节内侧之间设置有所述压条,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与所述第二管节内侧之间设置有所述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搭板,所述搭板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壁,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聚酰胺剪力销,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均设置有钢套筒,所述聚酰胺剪力销通过所述钢套筒于所述第一管节以及所述第二管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挡浆板,且所述挡浆板靠近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剪力销,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距设置有长孔,所述剪力销的两端设置在所述长孔内,以使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第三管节、第四管节和三元乙丙止水带,所述第四管节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管节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突起部,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设置在所述突起部上并与所述凹槽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设置为梯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小管节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小管节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所述小管节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所述小管节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所述小管节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第一管节;2、第二管节;3、OMEGA止水带组件;31、OMEGA止水带;32、固定件;33、OMEGA止水带压板;34、压条;4、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5、端钢壳;6、混凝土基面;7、搭板;8、聚酰胺剪力销;9、钢套筒;10、挡浆板;11、剪力销;12、长孔;13、第三管节;131、突起部;14、第四管节;141、凹槽;15、三元乙丙止水带;16、预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管节1、第二管节2、OMEGA止水带31组件3和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端面上,第一管节1和第二管节2通过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相抵接,OMEGA止水带31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管节1的端面和第二管节2的端面均设置有端钢壳5,端钢壳5与第一管节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端钢壳5与第二管节2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通过螺栓固定在端钢壳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OMEGA止水带组件3包括:OMEGA止水带31、固定件32、OMEGA止水带压板33和压条34,第一管节1的内侧和第二管节2的内侧设置有预埋套筒16;固定件32穿过OMEGA止水带压板33并伸至预埋套筒16内,将OMEGA止水带31的两端压紧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以及第二管节2的内侧,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一管节1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二管节2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搭板7,搭板7一侧设置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壁,其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内侧壁。
接下来结合具体施工过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解释,第一管节1为先沉降管节,第二管节2为后沉降管节,第一管节1的顶部设置有导引托架,第二管节2设置有导引杆,第一管节1下沉完毕后,将导引杆穿入至导引托架内,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逐渐靠近,使得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与第一管节1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压缩,便可完成小管节接头的施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管节1和第二管节2的端面不再设置端钢壳5,而在第二管节2的端面设置有混凝土基面6,混凝土基面6与所述第二管节2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面6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过程请参见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管节1、第二管节2、OMEGA止水带组件3和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4,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4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端面上,第一管节1和第二管节2通过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4相抵接,OMEGA止水带31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管节1的端面和第二管节2的端面均设置有端钢壳5,端钢壳5与第一管节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端钢壳5与第二管节2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固定在端钢壳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OMEGA止水带组件3包括:OMEGA止水带31、固定件32、OMEGA止水带压板33和压条34,第一管节1的内侧和第二管节2的内侧设置有预埋套筒16;固定件32穿过OMEGA止水带压板33并伸至预埋套筒16内,将OMEGA止水带31的两端压紧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以及第二管节2的内侧,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一管节1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二管节2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聚酰胺剪力销8,第一管节1的端面与第二管节2的端面均设置有钢套筒9,聚酰胺剪力销8通过钢套筒9于第一管节1以及第二管节2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管节1的端面与第二管节2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挡浆板10,且挡浆板10靠近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的外侧。
接下来结合具体施工过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解释,第一管节1为先沉降管节,第二管节2为后沉降管节,第一管节1的顶部设置有导引托架,第二管节2设置有导引杆,第一管节1下沉完毕后,将导引杆穿入至导引托架内,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逐渐靠近,使得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与第一管节1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压缩,便可完成小管节接头的施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管节1、第二管节2、OMEGA止水带31组件3和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端面上,第一管节1和第二管节2通过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相抵接,OMEGA止水带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管节2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管节1的端面和第二管节2的端面均设置有端钢壳5,端钢壳5与第一管节1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端钢壳5与第二管节2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固定在端钢壳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OMEGA止水带组件3包括:OMEGA止水带31、固定件32、OMEGA止水带压板33和压条34,第一管节1的内侧和第二管节2的内侧设置有预埋套筒16;固定件32穿过OMEGA止水带压板33并伸至预埋套筒16内,将OMEGA止水带31的两端压紧在第一管节1的内侧以及第二管节2的内侧,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一管节1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OMEGA止水带压板33与第二管节2内侧之间设置有压条34。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剪力销11,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的端面距设置有长孔12,剪力销11的两端设置在长孔12内,以使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连接。
接下来结合具体施工过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解释,第一管节1为先沉降管节,第二管节2为后沉降管节,第一管节1的顶部设置有导引托架,第二管节2设置有导引杆,第一管节1下沉完毕后,将导引杆穿入至导引托架内,第一管节1与第二管节2逐渐靠近,使得三元乙丙止水带15组件4与第一管节1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压缩,便可完成小管节接头的施工。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如图6所示,包括第三管节13、第四管节14和三元乙丙止水带15,第四管节14的端面设置有凹槽141,第三管节13的端面设置有与凹槽141相配合的突起部131,三元乙丙止水带15设置在突起部131上并与凹槽141相抵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凹槽141设置为梯形,突起部131同样设置为梯形,且形状与凹槽141形状相配合,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防水效果。
接下来结合具体施工过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解释,第三管节13为先沉降管节,第四管节14为后沉降管节,第三管节13的顶部设置有导引托架,第四管节14设置有导引杆,第三管节13下沉完毕后,将导引杆穿入至导引托架内,第三管节13与第四管节14逐渐靠近,使得三元乙丙止水带15与第三管节13开始接触直至完全压缩,便可完成小管节接头的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OMEGA止水带组件和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相抵接,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均设置有端钢壳,所述端钢壳与所述第一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端钢壳与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固定在所述端钢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设置有混凝土基面,所述混凝土基面与所述第二管节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为一整体,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组件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OMEGA止水带组件包括:OMEGA止水带、固定件、OMEGA止水带压板和压条,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和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设置有预埋套筒;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并伸至所述套筒内,将所述OMEGA止水带的两端压紧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以及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与所述第一管节内侧之间设置有所述压条,所述OMEGA止水带压板与所述第二管节内侧之间设置有所述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板,所述搭板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节的内侧壁,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节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酰胺剪力销,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均设置有钢套筒,所述聚酰胺剪力销通过所述钢套筒于所述第一管节以及所述第二管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节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挡浆板,且所述挡浆板靠近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力销,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的端面距设置有长孔,所述剪力销的两端设置在所述长孔内,以使所述第一管节与所述第二管节连接。
9.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管节、第四管节和三元乙丙止水带,所述第四管节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管节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突起部,所述三元乙丙止水带设置在所述突起部上并与所述凹槽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管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为梯形。
CN202021806342.X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Active CN213143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6342.XU CN21314313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6342.XU CN21314313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3131U true CN213143131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4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6342.XU Active CN213143131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3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27A (zh) * 2022-03-22 2022-05-1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的悬浮隧道管体接头形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27A (zh) * 2022-03-22 2022-05-1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的悬浮隧道管体接头形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43131U (zh) 一种沉管隧道的小管节接头
CN211550738U (zh) 一种外露式墙体管道固定装置
CN105889660A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12427805U (zh) 一种塑料波纹管带加强肋紧箍环的管节接头
CN214116913U (zh) 一种装配式检查井
CN113007469A (zh) 一种管道工程用加固装置
CN211173131U (zh) 钢管柱顶升泵管连接装置
CN214889499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密封结构
CN219510356U (zh) 一种市政管道连接结构
CN113653854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排水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8385810U (zh) 一种鞍型线夹
CN220228191U (zh) 一种耐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CN215111167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真空管道
CN221097824U (zh) 一种活套法兰的连接套结构
CN221034511U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90°阴接头
CN213393899U (zh) 一种抗震连接件
CN214116915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检查井连接结构
CN213040053U (zh) 一种排水用新型钢塑转换接头
CN218063819U (zh) 一种共板法兰式镀锌板风管
CN103115207B (zh) 一种管道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CN21814855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超声波检测管
CN213929794U (zh) 一种螺旋波纹管的连接结构
CN219300139U (zh) 复合管双承插结构及复合管
CN218028067U (zh) 排水沟管段连接结构
CN212455867U (zh)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