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2343U -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2343U
CN213142343U CN202021062990.9U CN202021062990U CN213142343U CN 213142343 U CN213142343 U CN 213142343U CN 202021062990 U CN202021062990 U CN 202021062990U CN 213142343 U CN213142343 U CN 213142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textile
warp
weaving
ring
bod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29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长江
王智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 Science Industr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 Science Industr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 Science Industr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 Science Industr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29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2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2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2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该土工织物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纬纱,第一经纱和纬纱交织成本体层,第二经纱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交织段和成环段,交织段与纬纱交织,成环段与本体层之间形成编织环,编织环凸起于本体层的表面;该加固结构包括土工织物和夹层,土工织物为如上述的土工织物,夹层位于编织环内,夹层为杆件、管件或绳索。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施工操作方便、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织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土工织物又称土工布,是指用合成纤维纺织或经胶结、热压针刺等无纺工艺制成的土木工程卷材。土工织物使用最普遍的领域有土层的稳定、水土流失的防止和土层的排水。土工织物相当于一个隔离层,在不同的土层之间形成稳定的边界,以保持每层的完整性、固有特性以及使用性能。
土工织物特别是机织土工布,其表面平坦且相对光滑,当与土工织物表面接触的填料中含有大量石块时,石块表面与土工织物表面的接触面积小,导致产生的摩擦力小,因此土工织物与石块的相互联锁作用较差,导致土工织物容易从石块上滑脱和拔出。
铺设土工织物时,需在土工织物末端展开并拉动土工织物的边缘,使得土工织物平整地铺设在地面上。在某些特殊现场条件下,例如在极软的地面上、在污泥区域上和在水面或浅水区,在安装土工织物时,由于土工织物不允许使用拉绳捆绑,导致很难手动展开或手动拉动土工织物,施工难度大。又例如在受污染的废物场、危险的矿山尾矿库区域,安装土工织物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人体接触有害健康的材料,给施工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施工操作方便、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带有编织环的土工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土工织物的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纬纱,第一经纱和纬纱交织成本体层,第二经纱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交织段和成环段,交织段与纬纱交织,成环段与本体层之间形成编织环,编织环凸起于本体层的表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第二经纱与纬纱编织形成编织环,使得编织环与土工织物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编织环的强度和牢固度,防止编织环与土工织物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土工织物在编织过程中已经形成编织环,无需后续通过缝纫等其它手段将编织环固定在土工织物上,有利于优化土工织物的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经纱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第二经纱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经纱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第二经纱分成多个组,每组均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二经纱,各组第二经纱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同一组内的所有编织环相邻设置并在纬向上相互对齐。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每组均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二经纱,同一组内的编织环相邻设置并相互对齐,形成包含多个编织环的编织环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编织环的强度和牢固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编织环按照预设图案排列设置,预设图案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直线、斜线、矩形和多边形。
由上述方案可见,多个编织环按照预设图案排列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土工织物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设置大量的编织环且编织环的位置多样性,有利于为后续穿插杆件、管件或绳索等物件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为土工织物的安装施工操作带来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固结构,包括土工织物和夹层,土工织物为如上述的土工织物,夹层位于编织环内,夹层为杆件、管件或绳索。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安装土工织物时,可将绳索与部分编织环连接,从而通过人手或机械设备作用于绳索,进而拉动或转移土工织物,有利于方便在极软的地面上、在污泥区域上、在水面或浅水区、在受污染的废物场上和在危险的矿山尾矿库区域上安装土工织物;通过在编织环内穿插杆件或管件,有利于在土工织物表面形成肋条,提高土工织物与其上填料的摩擦力,起到锁固填料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土工织物与填料分离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土工织物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土工织物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土工织物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土工织物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土工织物包括第一经纱1、第二经纱2和纬纱3,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2采用平纹织法交织成本体层。第二经纱2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交织段21和成环段22,交织段21与纬纱3交织,成环段22位于本体层上,成环段22与本体层之间形成编织环23,编织环23凸起与本体层的表面,编织环23的轴向与纬向平行。编织环23可设置在土工织物的一侧或两侧,编织环23与本体层一体成型。交织段21的长度大于等于成环段22投影至本体层上的长度,以保证交织段21的两端分别与本体层牢固地连接,有利于提高编织环23的牢固度。成环段22设为弧形,成环段22的弧长大于相邻两个交织段21之间的距离,使得编织环23的截面呈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
第一经纱1为加捻或无捻的高强度聚酯纱制成的圆长丝,第二经纱2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材料: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酯、芳纶或其他聚合物。纬纱3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材料: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酯、芳纶或其他聚合物。本实施例的土工织物采用高强度聚酯纱,特别是5%延伸率的高强度聚酯纱编织而成,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在长达120年的土壤环境中具有优异的抗环境退化性能,有利于提高土工织物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经纱2以单一形式与纬纱3交织。具体地,第二经纱2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第二经纱2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均匀布置,每一第二经纱2的成环段22按照斜线排列设置,使得多个编织环23按照斜线排列设置。此外,多个编织环23还可按照预设图案排列设置,该预设图案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直线、斜线、矩形和多边形,其中多边形包括但不限于六角形和八角形。编织前,可预先设定所需图案,方便后续编织成型。
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经纱2以组合形式与纬纱3交织。具体地,第二经纱2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第二经纱2分成多个组,每组均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二经纱2,各组第二经纱2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同一组内的所有第二经纱2相邻设置,且同一组内第二经纱2的编织环23在纬向上相互对齐。此外,多组编织环23还可按照预设图案排列设置,该预设图案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直线、斜线、矩形和多边形。编织前,可预先设定所需图案,方便后续编织成型。
加固结构实施例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加固结构可以为加筋陡坡加固结构、加筋土墙加固结构、基础加筋土堤加固结构、基础加筋土平台加固结构或护岸加固结构。本实施例的加固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土工织物和夹层4,夹层4位于编织环23内。夹层4可以为杆件、管件或绳索,杆件可以为钢筋,管件可以为竹竿。
通过相隔预设间隔在编织环23内插装杆件或管件,使得土工织物表面形成多个凸起,凸起沿纬向延伸可起加肋作用,能提高土工织物与其表面上的土石的摩擦力,增强土工织物与土石的相互作用力,实现联锁效应,防止土工织物与土石发生相对移动和分离。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现场条件是否有浮力等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杆件或管件。例如在水面上或者浅水区施工时,为了安装更加便利,一般选择竹竿等管件,使得土工织物和管件形成具有一定浮力的木排护垫,方便木排护垫漂流至指定位置的上方,然后将木排护垫的一端固定在河岸或海岸上,木排护垫的另一端通过岩石的压重作用沉入指定位置,完成护岸加固结构的施工。
土工织物表面设有编织环23,为绳索提供合适的捆绑位置,又不会损坏土工织物自身,具体地:通过绳索捆绑编织环23,绳索的另一端可使用机型设备进行牵引拉动,有利于在极软的地面、污泥区域和水面或浅水区等安装难度大的现场条件下,远距离地安装铺设土工织物,为土工织物的安装铺设提供便利,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了安装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通过将土工织物的一端卷在铺排船的滚筒上,土工织物的另一端用绳索连接编织环23与小砂袋等重物,不断移动铺排船的同时滚动滚筒铺放土工织物,并不断地在土工织物上绑扎小砂袋,使土工织物通过小砂袋的重力沉入水底,来达到水上铺设土工织物的目的,为土工织物的水上铺设提供便利,简化了安装过程,节省了安装时间和成本;通过绳索捆绑编织环23,还有利于在受污染的废物场和危险的矿山尾矿库区域,安装铺设土工织物时避免人体直接与有害物质。

Claims (5)

1.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包括第一经纱和纬纱,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成本体层,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经纱,所述第二经纱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地设有交织段和成环段,所述交织段与所述纬纱交织,所述成环段与所述本体层之间形成编织环,所述编织环凸起于所述本体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经纱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经纱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经纱的数量设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经纱分成多个组,每组均包括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二经纱,各组所述第二经纱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均匀布置,同一组内的所有所述编织环相邻设置并在纬向上相互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土工织物,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编织环按照预设图案排列设置,所述预设图案至少包括以下的一种:直线、斜线、矩形和多边形。
5.一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工织物和夹层,所述土工织物为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土工织物,所述夹层位于所述编织环内,所述夹层为杆件、管件或绳索。
CN202021062990.9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Active CN213142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2990.9U CN213142343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2990.9U CN213142343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2343U true CN213142343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2990.9U Active CN213142343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23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6972B2 (en) 2018-06-05 2022-08-30 Nicolon Corporation Cross-plane drainage fabric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6972B2 (en) 2018-06-05 2022-08-30 Nicolon Corporation Cross-plane drainage fabric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87961B (en) Binding composite braid fabric
EP0235853A1 (en) Supporting fabric for bearing bulk material and a method of building a road embankment, a dam, a concrete structure or some other body formed of bulk material
CA2229939A1 (en) Bonded composite knitted structural textiles
CN213142343U (zh) 一种带编织环的土工织物及加固结构
WO1998006570A1 (en) Bonded composite engineered mesh structural textiles
Broda et al. Innovative geotextiles for reinforcement of roadside ditch
KR100636073B1 (ko) 립을 구비하는 토목용 직물의 제직 방법
KR101174102B1 (ko) 화이바스톤 망지용 스트링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원사 꼬임 장치와 그에 의해 제조되는 화이바스톤 망지용 스트링, 및 상기 스트링을 이용하여 직조되는 화이바스톤 및 그 직조방법
KR100324502B1 (ko) 텍스타일 지오그리드
WO2019015033A1 (zh) 一种耐久加筋滤网及其制作方法
US10246842B2 (en) Water barrier, in particular a dike
KR101880574B1 (ko) 갯벌 간척용 토목섬유의 제조방법
JP5678384B2 (ja) 土木用シート
CN210711902U (zh) 一种芯吸加筋土工织物
US6918412B2 (en) Grid mat
KR100886725B1 (ko) 물막이 섬유시트 거푸집
KR20070076580A (ko) 경위사 방향의 저신도시 강도가 우수한 토목용 직포
KR200470293Y1 (ko) 배수 기능을 갖는 지반 보강재
KR102560755B1 (ko) 우수한 봉합부 보강강도 및 오탁수 누출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오탁방지막
CN218430342U (zh) 一种高强度抗拉土工布
KR102605325B1 (ko) 필터 매트 부착형 섬유 돌망태
CN212001050U (zh) 一种组合型快速拼装护壁装置
RU217851U1 (ru) Геополотно тканое полиэфирное двуосно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ное
CN210062283U (zh) 一种高强度基建土工布
CN210062244U (zh) 一种耐磨蚀土工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