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755U -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755U
CN213141755U CN202021785733.8U CN202021785733U CN213141755U CN 213141755 U CN213141755 U CN 213141755U CN 202021785733 U CN202021785733 U CN 202021785733U CN 213141755 U CN213141755 U CN 213141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il water
pond
aquaculture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57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浩
王宾
刘晓勇
李忠华
王文峰
胡凯
任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Tianli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Tianli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Tianli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Tianli Aquatic Product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57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避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对环境造成污染。该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进行水产养殖的养殖池、用于去除所述养殖池内产生的固体沉淀物的沉淀池和用于处理所述养殖池悬浮物的过滤系统,其中:位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养殖尾水经回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沉淀池内,位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尾水经沉淀处理后,液态污物流入所述过滤系统内;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液态污物依次经所述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能经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尾水处理能力的系统,以得到能够循环利用的养殖尾水。

Description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渔业养殖就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包鱼塘做起了养殖。传统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方法会将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导致养殖池水富营养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水体进行处理,那么不仅会恶化养殖水环境,还会导致鱼、虾、蟹等养殖动物产生疾病,进而影响水产的质量和产量。除此以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自然水域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代渔业养殖开始考虑可持续发展,养殖尾水处理和重复利用已经成了研究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对养殖尾水进行较好的处理甚至能实现养殖尾水二次利用的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养殖尾水污染自然水体、处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进行水产养殖的养殖池、用于去除所述养殖池内产生的固体沉淀物的沉淀池和用于处理所述养殖池悬浮物的过滤系统,其中:
位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养殖尾水经回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沉淀池内,位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尾水经沉淀处理后,液态污物流入所述过滤系统内;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液态污物依次经所述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能经排水口排出。
在该处理系统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和水中的悬浮物均能依次流经沉淀池和过滤系统,其中过滤系统中的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处理器能够较好的处理液态污水中的杂质,以得到水质较好的处理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养殖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过滤系统中任一产生的污物的集污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池的下端设置有集污口,所述集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集污池相连;
位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固体沉淀物在水流作用下汇集在所述集污口处并最终流入所述集污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前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分离器,所述养殖池内的养殖尾水经所述分离器处理后流入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固体沉淀物经管道输送至所述集污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池侧壁上还设置有表层悬浮物收集器,所述表层悬浮物收集器能够收集位于所述养殖池内水的表面上的悬浮物并将其输送至所述分离器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经所述沉淀池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流至所述微滤机内,所述微滤机处理后得到的固体沉淀物能经管道输送至所述集污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内承装有硝化细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口处固定安装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能检测水的氨氮含量、溶氧率和亚硝酸盐含量中的至少一种指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的水面还安装有紫外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经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在管道的输送下回流至所述养殖池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沉淀池、过滤系统和集污池,其中沉淀池能够过滤养殖池尾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沉淀进入集污池内,过滤系统能够将养殖池尾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沉淀以及水中的悬浮物收集过滤出来并进入集污池内;在上述功能组件的帮助下,养殖尾水中的固体污物和液体污物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经处理后的尾水可以直接排放入环境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循环用水回流至养殖池内。该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能够使养殖尾水在一定程度上重复利用,以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图中:1、养殖池;11、集污口;12、表层悬浮物收集器;2、沉淀池;21、分离器;3、过滤系统;31、微滤机;32、蛋白分离器;33、流化床;4、回水管道;5、集污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进行水产养殖的养殖池1以及用于对养殖池1内的尾水进行过滤处理的沉淀池2和过滤系统3,其中养殖尾水中的部分固体沉淀能够经沉淀池2沉淀出来,尾水中的悬浮物能够经过滤系统3进行过滤处理以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水。
具体的,位于养殖池1内的养殖尾水能经回水管道4输送至沉淀池2内,位于沉淀池2内的尾水经沉淀处理后,液态污物流入过滤系统3内;过滤系统3包括微滤机31和蛋白分离器32,液态污物依次经微滤机31和蛋白分离器32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能经排水口排出,如图1所示。
在该处理系统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和水中的悬浮物均能依次流经沉淀池2和过滤系统3,其中过滤系统3中的微滤机31和蛋白分离处理器能够较好的处理液态污水中的杂质,以得到水质较好的处理水。
为了方便处理经沉淀池2和过滤系统3过滤得到的固体污物,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设置该处理系统还包括一集污池5,该集污池5能够收集养殖池1、沉淀池2和过滤系统3中任一产生的污物,尤其是固体颗粒物。集污池5的功能是为了收集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具体的,该集污池5与养殖池1直接以管道相连。为了方便集污池5收集养殖池1内的固体污物,设置养殖池1的下端开设有集污口11,集污口11通过管道与集污池5相连,位于养殖池1内的固体沉淀物在水流作用下汇集在集污口11处并最终流入集污池5内。在这一过程中,养殖池中80%以上的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被收集到集污池5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定期对集污池5进行清理即可。
除了沉在养殖池1底部的固体污物以外,养殖尾水中也存在部分小颗粒固体污物,这部分污物能通过沉淀池2从尾水中分离出来。
为了提高沉淀池2的工作效率,设置养殖池1的侧壁上安装有表层悬浮物收集器12,表层悬浮物收集器12能够收集位于养殖池1内水的表面上的悬浮物并对其进行富集处理后输送至沉淀池2处。
具体的,在养殖池1和沉淀池2之间安装分离器21,该分离器21与集污池5相连通,经养殖池1中的表层悬浮物收集器12收集到的污物能经分离器21分离处理后直接排入集污池5内,其余液体则流入沉淀池2内进行沉淀处理。分离器21能够对颗粒物的富集和沉淀处理,最终得到的固体沉淀物能经管道输送至集污池5内。
另外,沉淀池2也可以不通过分离器21直接连通集污池5。
经沉淀池2处理后的养殖尾水经管道输送至过滤系统3进行处理。
具体的,过滤系统3包括微滤机31和蛋白分离器32,经沉淀池2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流至微滤机31内,微滤机31处理后得到的固体沉淀物能经管道输送至集污池5内;蛋白分离器32能够将水中的蛋白相对于水面浮选分离出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过滤系统3还包括流化床32,流化床32内承装有硝化细菌。
经沉淀池2进行进一步沉淀处理的尾水流经微滤机31处理微型颗粒,污物进入集污池5内,其余液体流入蛋白分离器32内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蛋白分离器32高速水流的强化涡流作用能够实现气体和液体两种流体的充分混合,在这一混合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微小气泡能够将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吸附于气泡表面并浮选分离出来,随后经流化床32进一步的生物技术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为了能够及时清楚的掌握水的净化效果,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排水口处固定安装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能检测水的氨氮含量、溶氧率和亚硝酸盐含量中的至少一种指标。该检测探头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进行购买,其可以是多合一探头,也可以是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探头。通过该检测探头能够实现对排水口处水质的监测。另外,为了实现对水质情况的实时监测,可以将该探头通过电连接的方式与一终端设备相连,通过该终端设备直接观察探头的检测数据。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避免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设置沉淀池2的水面还安装有紫外灯,通过该紫外灯能够对尾水进行杀菌处理。
由于经处理后得到的尾水的水质已经得到净化,能够直接排放入环境中。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经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在管道的输送下回流至养殖池1内,如图2所示。
与传统的尾水处理设备相比,该处理系统具有建设成本低、易于维护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同时,该处理系统通过上述装置综合集成了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技术,采用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以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尾水排放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处理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水产养殖的养殖池、用于去除所述养殖池内产生的固体沉淀物的沉淀池和用于处理所述养殖池悬浮物的过滤系统,其中:
位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养殖尾水经回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沉淀池内,位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尾水经沉淀处理后,液态污物流入所述过滤系统内;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液态污物依次经所述微滤机和蛋白分离器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能经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养殖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过滤系统中任一产生的污物的集污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下端设置有集污口,所述集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集污池相连;
位于所述养殖池内的固体沉淀物在水流作用下汇集在所述集污口处并最终流入所述集污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前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分离器,所述养殖池内的养殖尾水经所述分离器处理后流入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固体沉淀物经管道输送至所述集污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侧壁上还设置有表层悬浮物收集器,所述表层悬浮物收集器能够收集位于所述养殖池内水的表面上的悬浮物并将其输送至所述分离器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沉淀池处理后得到的液态污水流至所述微滤机内,所述微滤机处理后得到的固体沉淀物能经管道输送至所述集污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内承装有硝化细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处固定安装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能检测水的氨氮含量、溶氧率和亚硝酸盐含量中的至少一种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水面还安装有紫外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在管道的输送下回流至所述养殖池内。
CN202021785733.8U 2020-08-24 2020-08-24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141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5733.8U CN213141755U (zh) 2020-08-24 2020-08-24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5733.8U CN213141755U (zh) 2020-08-24 2020-08-24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755U true CN213141755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5733.8U Active CN213141755U (zh) 2020-08-24 2020-08-24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75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0755A (zh) * 2021-05-19 2021-07-27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3207795A (zh) * 2021-05-19 2021-08-06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鱼种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13273536A (zh) * 2021-05-19 2021-08-20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成鱼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13371863A (zh) * 2021-07-15 2021-09-10 珠海利洋苗种繁育有限公司 集约化水产基质吸附净化水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0755A (zh) * 2021-05-19 2021-07-27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3207795A (zh) * 2021-05-19 2021-08-06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鱼种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13273536A (zh) * 2021-05-19 2021-08-20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成鱼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13371863A (zh) * 2021-07-15 2021-09-10 珠海利洋苗种繁育有限公司 集约化水产基质吸附净化水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41755U (zh) 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Twarowska et al. Water treatment and waste characterization evaluation of an intensive recirculating fish production system
KR101189747B1 (ko) 수조식 양식장용 급배수 정화 시스템
CN108094301B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异位处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7751085B (zh) 一种基于微藻膜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CN106614238A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装置
JP2006068624A (ja) 水質改善方法
CN108285244A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备
CN106417365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化学除藻剂及其使用方法
KR100334693B1 (ko) 광물미립자와 포말분리장치를 이용한 어류 사육수의순환여과식 어류양식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140346125A1 (en) Desalting Salty Sludge System and Method
CN217184440U (zh) 一种循环水高密度养鱼系统
CN213112772U (zh) 一种鳜鱼养殖废水坝式沉淀装置
CN205687747U (zh) 一种水产品养殖池的水处理装置
CN210445366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在线循环净水系统
CN211703351U (zh) 一种工厂化立体循环水蟹类健康养殖的水净化系统
CN205492151U (zh) 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斑鳜鱼系统
CN217627959U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用装置
CN220376519U (zh) 鳗鱼尾水排放装置
CN208166799U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备
CN210959992U (zh) 一种养殖水体净化设备
CN214422458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净化系统
CN217732907U (zh)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15602681U (zh)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溶气型浮选装置
CN109045798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防堵塞旋流筛网固液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