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529U -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529U
CN213141529U CN202021424734.XU CN202021424734U CN213141529U CN 213141529 U CN213141529 U CN 213141529U CN 202021424734 U CN202021424734 U CN 202021424734U CN 213141529 U CN213141529 U CN 213141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inlet pipe
pipe
water inlet
biological a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47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萌
陈倩
李晓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l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l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l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li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47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池体、配水槽、滤料层、承托层、进水管、专用滤头、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进气管、滤板、曝气管、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排水管、反冲洗排水管。本新型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负荷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整浇滤板技术、单孔膜微曝气技术、多孔轻质生物滤料装填技术为核心,是集生化处理及机械过滤于一体的高效生化处理设备,可实现多污染指标同时去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反应池内装填比表面积大的生物滤料,即为微生物的附着与生长提供载体,使流经滤料表面的有机物与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可以发生氧化生化反应,以达到降解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由于普通生物滤池主要采用下部通风孔自然通风供氧,通风供氧状况受诸多条件限制,例如反应池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池体高度、滤料孔隙率等。多数情况下,自然通风法不能够为滤料上的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严重影响了生物滤池去除SS、COD、BOD5、脱氮的效果。
除此之外,普通生物滤池在结构上设计为气、水逆向流态,易在滤池内部造成局部短流,影响处理效果。并且,普通生物滤池不具备反冲洗系统,无法及时将截留的悬浮物以及脱落的微生物膜排出池外,易造成滤池内部的堵塞。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心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池体、配水槽、滤料层、承托层、进水管、专用滤头、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进气管、滤板、曝气管、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排水管、反冲洗排水管。
所述滤池池体顶部一端并列设置配水槽,配水槽下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另一头接至滤池池体底部;滤池池体顶部另一端设有排水管以及反冲洗排水管;滤池池身纵向空间布局由上至下依次为滤料层,承托层,滤板;曝气管安装于滤料层之内,紧邻承托层,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按间隔安装于曝气管上;专用滤头按间隔固定于滤板上;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以及反冲洗进气管均设置于滤板下方且分别位于滤池池体底部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料层内装填多孔轻质生物滤料;该多孔轻质生物滤料是以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呈球型,规格Φ1~3mm,表面较粗糙,比表面积大: ≥3*104cm2/g,多孔质轻,孔隙率≥30%,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该滤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以承受水力剪切作用以及滤料之间的摩擦碰撞作用;并且该滤料比重均匀,可以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稳定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管上安装于滤料层内,其上按间隔安装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单孔膜微曝气技术主要是为生物滤料上的微生物提供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氧化分解多种污染物;该单孔膜空气曝气器材料为ABS,空气流量0.2~0.4m3/个•h, 氧气利用率>20%;该曝气器出气口具有独特的设计结构,保障其工作时不惧怕生物填料的堆压,并且扩散器的出气密集而稳定,可使空气均匀的分布于滤料层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板采用整浇技术浇筑;滤板按水泥,碎石,砂级配比,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标准,浇制而成,滤板上下两面每平方水平误差±2mm;滤板极高的平整度可以保障配水,配气以及反冲洗的稳定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托层所用材质为鹅卵石;鹅卵石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既可以承托滤料,防止滤料的流失;又能保障配水、配气以及反冲洗的稳定运行;所述承托层置于单孔膜空气扩散器之下,滤板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专用滤头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的滤头,该滤头材质为ABS,由滤杆、滤帽、预埋套管组装而成,承压强度高;专用滤头底座设计增强底缝,固定于滤板上;可有效避免与滤板间的积水积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在结构上呈气水向上流态,使得氧气利用率高,气水平行向上在滤池内部形成正压状态,避免短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生物滤池内部装填多孔轻质填料,在滤料表面生长附着微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吸附作用、滤料的吸附与过滤作用,使经过滤料表面的污水实现高效脱氮,同时降低COD与SS。
2. 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方式选用单孔膜曝气部件,可大幅提高氧气利用率,降低能耗。
3. 本实用新型中,滤板浇筑方式上采用新进的整浇滤板技术,具有整体性好、运输便捷等特点。
4. 本实用新型中,新型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化及机械过滤于一体的高效生化处理设备。能针对废水组分特性,进行高效特异性去除,具有去除率高、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水槽,2-滤料层,3-承托层,4-进水管,5-专用滤头,6-反冲洗进水管,7-反冲洗进气管,8-滤板,9-曝气管,10-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1-排水管,12-反冲洗排水管,13-滤池池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声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池体(13),配水槽(1),滤料层(2),承托层(3),进水管(4),专用滤头(5),反冲洗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滤板(8),曝气管(9),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排水管(11),反冲洗排水管(12);
所述滤池池体(13)顶部一端并列设置配水槽(1),配水槽(1)下端连接进水管(4),进水管另一头接至滤池池体(13)底部;滤池池体(13)顶部另一端设有排水管(11)以及反冲洗排水管(12);滤池池身纵向空间布局由上至下依次为滤料层(2),承托层(3),滤板(8);曝气管(9)安装于滤料层(2)内,紧邻承托层;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按间隔安装于曝气管(9)上,专用滤头按间隔固定于滤板(8)上;进水管(4),反冲洗进水管(6)以及反冲洗进气管(7)均设置于滤板(8)下方且分别位于滤池池体(13)底部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污水经过配水槽流入进水管,后沿进水管流至曝气生物滤池底部,随着滤池底部水位上升,污水在短时间内均匀混合后,通过滤板上的滤头均匀分配向上依次通过承托层、滤料层、最后通过滤池顶部单侧端的排水管排入后续处理单元;滤板的上方为承托层,承托层内装填鹅卵石,作用是对其上方的滤料层起支撑使用;曝气系统设于承托层上方,滤料层内,该系统由曝气管以及安装于管上的单孔空气扩散器组成,作用是向附着在生物滤料上的微生物提供氧气,使其进行新陈代谢;滤料层内装填多孔轻质生物滤料,供给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滤池在整体结构上呈气、水向上流态。每隔一段运行时间,曝气生物滤池需要进行反冲洗,以去除滤池正常工作时截留的各类污染物质、脱落的微生物膜等,保持滤池的处理效果。待反冲洗阶段开启时,进水管以及排水管路关闭,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进气管与反冲洗排水管开启;反冲洗进水、进气管设置于滤池底部,该阶段气、水同样呈向上流态,流程由下至上,依次通过承托层、滤料层,最终反冲洗的排水从滤池顶部收集。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对其他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并不受限,均可在本实用新型记述的技术范围内,对该技术方案继续实用新型构思进行等同替换及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池体(13)、配水槽(1)、滤料层(2)、承托层(3)、进水管(4)、专用滤头(5)、反冲洗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滤板(8)、曝气管(9)、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排水管(11)、反冲洗排水管(12),所述滤池池体(13)顶部一端并列设置配水槽(1),配水槽(1)下端连接进水管(4),进水管另一头接至滤池池体(13)底部,滤池池体(13)顶部另一端设有排水管(11)以及反冲洗排水管(12),滤池池体(13)纵向空间布局由上至下依次为滤料层(2)、承托层(3)、滤板(8),曝气管(9)安装于滤料层(2)内,紧邻承托层(3),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按间隔安装于曝气管(9)上,专用滤头按间隔固定于滤板(8)上,进水管(4)、反冲洗进水管(6)以及反冲洗进气管(7)均设置于滤板(8)下方且分别位于滤池池体(13)底部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曝气管(9)上安装的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材质为AB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板(8)采用整浇技术浇筑,滤板(8)按水泥,碎石,砂级配比,滤板上下两面每平方水平误差±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3)所用材质为鹅卵石,置于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0)之下,滤板(8)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专用滤头(5)底座设计增强底缝,固定于滤板(8)上。
CN202021424734.X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Active CN213141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4734.XU CN213141529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4734.XU CN213141529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529U true CN213141529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4734.XU Active CN213141529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874A (zh) * 2021-06-29 2021-09-21 江门蓝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板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874A (zh) * 2021-06-29 2021-09-21 江门蓝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板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9324B (zh) 生物滤池-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装置及应用其净化水质方法
CN101870519B (zh) 人工强化自然通风脱氮除磷生物滴滤池
CN100465107C (zh) U形流曝气生物滤池
CN101708934B (zh) 前置反硝化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河水净化法及装置
CN101973667A (zh) 受污染地表水深度净化组合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01598221U (zh) 生物滤池-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装置
CN213141529U (zh)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CN201424400Y (zh) 深床上向流反粒度曝气生物滤池
CN2430440Y (zh) 升流式生物脱氮滤池
CN107176675A (zh) 轻质高效水处理滤料及制备方法
CN213326911U (zh) 曝气生物滤池
CN210481127U (zh) 一种集合移动床与固定床生物膜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112028241A (zh) 一种新型污水净化槽装置
CN110589964A (zh) 一种内循环高效反硝化生物脱氮滤池
CN214087881U (zh) 一种生物过滤污水处理系统
CN212610105U (zh) 一种改良sbr污水处理装置
CN210885506U (zh) 一种内循环高效反硝化生物脱氮滤池
CN201404728Y (zh) 一种浮动床过滤器
CN212425789U (zh) 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15900U (zh) 一种多功能景观水体的治理装置反冲洗过滤系统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208776391U (zh) 一种中进上下出水曝气生物滤池装置
CN208562060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1598223U (zh) 前置反硝化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河水净化装置
CN201317709Y (zh) 膜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