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0612U -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0612U
CN213130612U CN202021350185.6U CN202021350185U CN213130612U CN 213130612 U CN213130612 U CN 213130612U CN 202021350185 U CN202021350185 U CN 202021350185U CN 213130612 U CN213130612 U CN 213130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kle
guide rail
fixing device
mobile device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01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倩倩
赵露露
陈小娟
葛利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3501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0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0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0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方形柱状体,壳体顶部内表面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一端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驱动机构,移动装置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脚踝固定装置和脚板固定装置,脚踝固定装置置于壳体底部内表面,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装置运动,移动装置运动带动患者完成踝部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患者脚板以脚踝为中心前后移动或转动,辅助患者独立完成踝泵运动,以维持患者踝部的活动度,最终达到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程序规范,避免医护人员一对一护理,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经常会出现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往往通过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临床上,踝泵运动往往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脚踝、腿部等位置固定,并需要患者配合,使得其余对应身体区域相对于固定位置运动,以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目的。
但对于行动不便、瘫痪甚者昏迷的患者而言,其自身无法自主完成踝泵运动;另外长期卧床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特别是下肢小腿三头肌,胫前肌尤为明显,踝泵运动能有效地对于两块肌肉的牵拉,从而减缓其肌肉萎缩,并能有效地牵拉跟腱,防止其足下垂,内翻情况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尤其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专门适用于踝泵运动,具有调节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功能齐全,省时省力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体,所述壳体顶部内表面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一端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装置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脚踝固定装置和脚板固定装置,所述脚踝固定装置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运动,所述移动装置运动带动患者完成踝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立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下表面两端和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所述壳体为方形框。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置于所述壳体顶部内表面,所述导轨包括环形导轨和条形导轨,所述条形导轨置于所述环形导轨环形内,所述条形导轨与所述立板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导轨中心与所述环形导轨圆形重合,所述条形导轨两端与所述环形导轨两个相对端分别连通,所述导轨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任意切换滑动在所述条形导轨和所述环形导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底面设有导轨凹槽,所述导轨凹槽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所述滑块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块顶部透过所述导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滑块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连接所述脚踝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连接带端部连接所述脚板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脚踝固定装置为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设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束紧带包括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为粘扣,所述第一束紧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一束紧带另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二束紧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二束紧带另一端正反面分别设有粘钩和粘毛。
进一步的,所述脚板固定装置为环形束紧带,所述环形束紧带上设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结构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柔性层。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置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伸缩旋转杆,所述伸缩旋转杆连接所述移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表面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调节所述伸缩旋转杆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患者脚板以脚踝为中心前后移动或转动,辅助患者独立完成踝泵运动,以维持患者踝部的活动度,最终达到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程序规范,避免医护人员一对一护理,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踝固定装置固定患者踝部,通过脚板固定装置固定患者脚踝与脚板连接处,脚踝固定装置与脚板固定装置上均设有调节装置,使用时能够自主调节相应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与滑块的配合,实现患者踝部运动,导轨分为条形导轨和环形导轨,当滑块运动到条形导轨远离脚踝端时,脚尖朝下;当滑块运动到条形导轨靠近脚踝端时,脚尖朝上。当滑块运动到环形导轨内时,踝关节做环绕运动,多种运动模式选择,满足患者多种情况需求,功能齐全,适合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按钮设置所需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及运动强度,控制器驱动驱动机构运动,驱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踝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与滑块配合剖视图。
图中:
1、控制器 2、调节按钮 3、壳体
4、连接带 5、脚板固定装置 6、脚踝固定装置
7、柔性层 8、驱动电机 9、旋转伸缩杆
10、顶板 11、导轨 12、滑块
13、立板 14、底板 15、环形导轨
16、条形导轨 17、第一连接带 18、第二连接带
19、连接环 20、第一束紧带 21、第二束紧带
22、粘扣 23、导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壳体3,壳体3为方形柱状体,壳体3顶部内表面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一端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驱动机构,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置于壳体3顶部,驱动电机8连接伸缩旋转杆9,伸缩旋转杆9连接移动装置。控制装置为控制器1,控制器1表面设有调节按钮2,调节按钮2连接驱动机构,调节伸缩旋转杆9运动状态。移动装置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脚踝固定装置6和脚板固定装置5,脚踝固定装置6置于壳体3底部内表面,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装置运动,移动装置运动带动患者完成踝部运动。
本实施例通过调节按钮2设置所需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及运动强度,控制器1驱动驱动电机8运动,驱动电机8带动滑块12移动,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滑块12移动带动患者脚板以脚踝为中心前后移动或转动,辅助患者独立完成踝泵运动,以维持患者踝部的活动度,最终达到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程序规范,避免医护人员一对一护理,省时省力。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3包括顶板10、底板14和立板13。立板13包括两块,两块立板13两端分别连接顶板10下表面两端和底板14上表面两端,壳体3为方形框。优选的,壳体3底部内表面设有柔性层7,患者平躺时,脚尖朝上,脚后跟与柔性层7接触,柔性层7为患者进行脚踝运动过程中,防止患者硌脚,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任意装置,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层7为海绵层。
底板14上表面设有脚踝固定装置6,脚踝固定装置6为将患者脚踝部固定在底板14上,以患者脚踝为中心,进行踝部运动时防止脚踝移动的任一装置。脚踝固定装置6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脚踝固定装置6为束紧带,束紧带上设有第一调节装置,束紧带包括第一束紧带20和第二束紧带21,第一调节装置为粘扣22,第一束紧带20一端固定在壳体3底部内表面,第一束紧带20另一端设有连接环19,第二束紧带21一端固定在壳体3底部内表面,第二束紧带21另一端正反面分别设有粘钩和粘毛。
使用时,粘扣22穿入连接环19后,通过粘钩与粘毛固定后,将第一束紧带20与第二束紧带21形成封闭环,第一调节装置为调节封闭环直径,满足不同脚踝尺寸的患者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脚板固定装置5为固定患者脚板与脚踝连接处后,通过连接装置与移动装置固定的任一装置。脚板固定装置5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脚板固定装置5为环形束紧带,环形束紧带上设有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为调节环形束紧带直径的任一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装置结构与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脚踝固定装置6固定患者踝部,通过脚板固定装置5固定患者脚踝与脚板连接处,脚踝固定装置6与脚板固定装置5上均设有调节装置,使用时能够自主调节相应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连接装置为连接移动装置与固定装置的任一装置。移动装置运动带动连接装置运动,连接装置运动带动患者进行踝部运动。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为连接带4,连接带4在一定弹性范围内移动,连接带4包括第一连接带17和第二连接带18,第一连接带17端部连接脚踝固定装置6,第二连接带18端部连接脚板固定装置5。
移动装置为带动患者踝部运动的任一装置,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包括导轨11,导轨11置于壳体3顶部内表面,导轨11包括环形导轨15和条形导轨16,条形导轨16置于环形导轨15环形内,条形导轨16与立板13平行设置,条形导轨16中心与环形导轨15圆形重合,条形导轨16两端与环形导轨15两个相对端分别连通,导轨11内嵌有滑块12,滑块12任意切换滑动在条形导轨16和环形导轨15之间。导轨11底面设有导轨凹槽23,导轨凹槽23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滑块12截面为“工”字形,滑块12顶部透过导轨11连接驱动机构,滑块12底部连接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导轨11与滑块12的配合,实现患者踝部运动,导轨11分为条形导轨16和环形导轨15,如图4所示,当滑块12运动到条形导轨16远离脚踝端时,脚尖朝下;当滑块12运动到条形导轨16靠近脚踝端时,脚尖朝上。当滑块12运动到环形导轨15内时,踝关节做环绕运动,多种运动模式选择,满足患者多种情况需求,功能齐全,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患者双脚放入壳体3内,根据患者实际脚型尺寸,通过脚踝固定装置6固定患者踝部,通过脚板固定装置5固定患者脚踝与脚板连接处,通过调节按钮2设置所需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及运动强度,控制器1驱动驱动机构运动,驱动机构带动滑块12移动。
如图4所示,当滑块12运动到条形导轨16远离脚踝端时,脚尖朝下,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当滑块12运动到条形导轨16靠近脚踝端时,脚尖朝上,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肌肉收缩时,血液和淋巴液受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将通过这样简单的屈伸脚踝,可以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
当滑块12运动到环形导轨15内时,踝关节做环绕运动,环形动作原理同上述原理类似,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对增加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比单独进行踝泵练习效果更好。多种运动模式选择,满足患者多种情况需求,功能齐全,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患者脚板以脚踝为中心前后移动或转动,辅助患者独立完成踝泵运动,以维持患者踝部的活动度,最终达到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程序规范,避免医护人员一对一护理,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踝固定装置固定患者踝部,通过脚板固定装置固定患者脚踝与脚板连接处,脚踝固定装置与脚板固定装置上均设有调节装置,使用时能够自主调节相应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与滑块的配合,实现患者踝部运动,导轨分为条形导轨和环形导轨,当滑块运动到条形导轨远离脚踝端时,脚尖朝下;当滑块运动到条形导轨靠近脚踝端时,脚尖朝上。当滑块运动到环形导轨内时,踝关节做环绕运动,多种运动模式选择,满足患者多种情况需求,功能齐全,适合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按钮设置所需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及运动强度,控制器驱动驱动机构运动,驱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方形柱状体,所述壳体顶部内表面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一端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装置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脚踝固定装置和脚板固定装置,所述脚踝固定装置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装置运动,所述移动装置运动带动患者完成踝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立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下表面两端和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所述壳体为方形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置于所述壳体顶部内表面,所述导轨包括环形导轨和条形导轨,所述条形导轨置于所述环形导轨环形内,所述条形导轨与所述立板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导轨中心与所述环形导轨圆形重合,所述条形导轨两端与所述环形导轨两个相对端分别连通,所述导轨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任意切换滑动在所述条形导轨和所述环形导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底面设有导轨凹槽,所述导轨凹槽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所述滑块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块顶部透过所述导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滑块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连接所述脚踝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连接带端部连接所述脚板固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固定装置为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设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束紧带包括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为粘扣,所述第一束紧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一束紧带另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二束紧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所述第二束紧带另一端正反面分别设有粘钩和粘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固定装置为环形束紧带,所述环形束紧带上设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结构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7任一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柔性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7任一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置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伸缩旋转杆,所述伸缩旋转杆连接所述移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表面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调节所述伸缩旋转杆运动状态。
CN202021350185.6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Active CN213130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185.6U CN2131306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185.6U CN2131306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0612U true CN213130612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0185.6U Active CN213130612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0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1829B1 (ko) 치료용 압박 기구 및 사용 방법
US9757302B2 (en) Foot compression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
CN21102499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腿部训练装置
CN205586465U (zh) 多功能足部锻炼器
CN105434161A (zh) 一种足部按摩理疗靴及其使用方法
US20200297569A1 (en) Compression devices
CN213130612U (zh) 一种踝泵运动装置
CN213076135U (zh) 一种防止足下垂的丁字靴
CN211724499U (zh) 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
CN204890509U (zh)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CN115813705A (zh) 一种神经外科预防下肢血栓的机械运动鞋
CN210992834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US20180343971A1 (en)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evention footwear
CN211187684U (zh) 一种多功能防旋鞋
CN208838523U (zh) 一种医疗糖尿病护理装置
CN112587289A (zh) 一种具有辅助骨折复位功能的一体化石膏固定设备
CN22093848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踝泵运动辅助治疗仪
CN215536233U (zh) 一种自动踝泵康复装置
CN219148339U (zh) 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16061212U (zh) 一种用于下肢肢体活动的辅助训练仪
CN108378465A (zh) 下肢矫形训练鞋
CN213465635U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人下肢护理的足保护装置
CN205459695U (zh) 多功能运动足带
CN219595128U (zh) 一种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下肢足底护理用具
CN210844143U (zh) 一种全自动踝泵运动气压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