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9671U -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9671U
CN213129671U CN202021059571.XU CN202021059571U CN213129671U CN 213129671 U CN213129671 U CN 213129671U CN 202021059571 U CN202021059571 U CN 202021059571U CN 213129671 U CN213129671 U CN 213129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miting
grapple
bolt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95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友
李明星
吴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595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9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9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9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片,所述滑片的一端与悬杆焊接,所述悬杆呈矩形结构,所述悬杆的底端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接触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滑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贯穿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螺栓、抓钩、活动块、第二限位螺母、第三限位螺栓和第三限位螺孔,可以任意调节抓钩的角度,从而使抓钩能够准确的抓附在创面两侧的皮肤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缺损是四肢外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利用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缺损,其缺点是需牺牲供区皮肤或软组织,瘢痕较大,转移皮瓣技术要求高,根据“张力—应力法则”:给活体组织持续、稳定的缓慢牵伸,可刺激或激活某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即控制牵拉的张应力,骨与软组织可再生。
常用于皮肤缺损牵张治疗的方法为在创口两侧的皮缘穿入克氏针通过钢丝连接外固定架,术后逐渐牵引皮缘,外固定架不能根据创面大小进行调节角度,使用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固定架不能根据创面大小进行调节角度,使用极不方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片,所述滑片的一端与悬杆焊接,所述悬杆呈矩形结构,所述悬杆的底端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接触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滑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贯穿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滑杆上均开设有第三限位螺孔,第三限位螺栓与第三限位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上过盈配合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固定连接有抓钩。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右侧壁滚动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壳体的内侧壁滚动接触。
可选地,所述支杆与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与滑杆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上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可选地,所述双向螺纹的一端与摇杆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支杆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侧板,所述双向螺纹杆和侧板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孔,所述第一限位螺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栓。
可选地,所述壳体和基座均呈矩形结构,所述滑片与滑槽滑动连接部分的端面呈凹陷状,所述支杆呈矩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活动块呈矩形结构,所述滑块呈圆柱型结构,所述抓钩呈月牙状,多个所述抓钩均匀分布在活动块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螺栓、抓钩、活动块、第二限位螺母、第三限位螺栓和第三限位螺孔,可以任意调节抓钩的角度,从而使抓钩能够准确的抓附在创面两侧的皮肤表面。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螺纹杆、光杆、摇杆和滑杆,可以根据创面的大小来调节两个抓钩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将第一限位螺栓插入到第一限位螺孔中,对双向螺纹杆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双向螺纹杆发生自转,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中:1基座、2滑杆、3双向螺纹杆、4光杆、5支杆、6侧板、 7第一限位螺孔、8第一限位螺栓、9摇杆、10悬杆、11滑片、12壳体、13滑槽、14滑块、15滚珠、16电动推杆、17第二限位螺栓、 18抓钩、19活动块、20第二限位螺母、21第三限位螺栓、22第三限位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 的顶端焊接有壳体12,壳体12开设有空腔,壳体12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上滑动连接有滑片11,滑片11的一端与悬杆10 焊接,悬杆10呈矩形结构,悬杆10的底端焊接有支杆5,支杆5上固定连接有光杆4,光杆4与滑杆2滑动连接,滑杆2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滑杆2上接触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17,滑杆2上开设有通孔,第二限位螺栓17贯穿通孔,第二限位螺栓1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母20,第二限位螺母20旋紧在第二限位螺栓17上,且第二限位螺母20的右侧壁刚好与滑杆2的左侧壁不贴合,第二限位螺栓17可以在通孔中转动,第二限位螺栓17与滑杆2上均开设有第三限位螺孔22,第三限位螺孔22在第二限位螺栓17上呈径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三限位螺栓21与第三限位螺孔22螺纹连接,第二限位螺栓17上过盈配合有活动块19,活动块19的左侧壁刚好与滑杆2 的右侧壁不贴合,活动块19底端固定连接有抓钩18。
壳体12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与滑块14固定连接,滑块144的右侧壁滚动镶嵌有滚珠15,滚珠15与壳体12的内侧壁滚动接触,滚珠15使滑块14在壳体12的内壁上滑动更顺畅,电动推杆16型号为XTL100。
支杆5与双向螺纹杆3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3与滑杆2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3上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个滑杆2在双向螺纹杆3上呈左右对称分布。
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与摇杆9固定连接,右侧支杆5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侧板6,双向螺纹杆3和侧板6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孔7,第一限位螺孔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栓8,将第一限位螺栓8插入第一限位螺孔7中,对双向螺纹杆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双向螺纹杆3发生自转。
壳体12和基座1均呈矩形结构,滑片11与滑槽13滑动连接部分的端面呈凹陷状,支杆5呈矩形结构。
活动块19呈矩形结构,滑块14呈圆柱型结构,抓钩18呈月牙状,多个抓钩18均匀分布在活动块19的底端。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带动滑块14上下移动,滑块14带动滑片11移动,滑片11带动悬杆10移动,从而可以将滑杆2调节到一定的高度,使抓钩18位于创面两侧的皮肤表面,然后转动第二限位螺栓17,第二限位螺栓17带动活动块19转动,活动块19带动抓钩18转动,可以调节抓钩18的角度,将抓钩18的角度调整好,然后将第三限位螺栓21插入第三限位螺孔22中,将抓钩18固定住,将左右两侧的抓钩18分别抓附在创面两侧的皮肤表面,然后通过转动摇杆9,摇杆9带动双向螺纹杆3转动,使双向螺纹杆 3上左右两侧的滑杆2相互靠近,滑杆2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二限位螺栓17相互靠近,第二限位螺栓17带动两个活动块19相互靠近,而滑动块19是和抓钩18固定连接的,从而使左右两侧的抓钩18相互靠近,抓钩18抓附着创面左右两侧的皮肤进行相互牵引,当两侧的皮肤被牵引到刚好贴和时,然后停止转动遥杆,9将抓钩从皮肤表面取下,使皮肤贴合在创面上,从而使再生的软组织逐渐覆盖皮肤缺损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焊接有壳体(12),所述壳体(12)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12)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上滑动连接有滑片(11),所述滑片(11)的一端与悬杆(10)焊接,所述悬杆(10)呈矩形结构,所述悬杆(10)的底端焊接有支杆(5),所述支杆(5)上固定连接有光杆(4),所述光杆(4)与滑杆(2)滑动连接,所述滑杆(2)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2)上接触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17),所述滑杆(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17)贯穿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1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母(20),所述第二限位螺栓(17)与滑杆(2)上均开设有第三限位螺孔(22),第三限位螺栓(21)与第三限位螺孔(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栓(17)上过盈配合有活动块(19),所述活动块(19)底端固定连接有抓钩(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6),所述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与滑块(1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4)的右侧壁滚动镶嵌有滚珠(15),所述滚珠(15)与壳体(12)的内侧壁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5)与双向螺纹杆(3)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3)与滑杆(2)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3)上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与摇杆(9)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支杆(5)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侧板(6),所述双向螺纹杆(3)和侧板(6)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孔(7),所述第一限位螺孔(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栓(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和基座(1)均呈矩形结构,所述滑片(11)与滑槽(13)滑动连接部分的端面呈凹陷状,所述支杆(5)呈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9)呈矩形结构,所述滑块(14)呈圆柱型结构,所述抓钩(18)呈月牙状,多个所述抓钩(18)均匀分布在活动块(19)的底端。
CN202021059571.X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Active CN213129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9571.XU CN213129671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9571.XU CN213129671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9671U true CN213129671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9571.XU Active CN213129671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96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954A (zh) * 2021-06-10 2021-08-13 姚杰 高效精准生物焊接手术切口的缝合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954A (zh) * 2021-06-10 2021-08-13 姚杰 高效精准生物焊接手术切口的缝合系统及方法
CN113243954B (zh) * 2021-06-10 2023-03-10 王子敬 高效精准生物焊接手术切口的缝合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29671U (zh)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CN21005671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患者身体按摩装置
CN205215284U (zh) 一种猪皮肤拉钩
CN109010028B (zh) 一种具有艾棒夹持功能的妇科用艾熏装置
CN214909780U (zh) 一种新型医疗护理换药架
CN213553360U (zh)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举装置
CN211485680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治疗组件
CN112451823A (zh) 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CN212083250U (zh) 成品质量视觉检验平台
CN220256700U (zh)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护理装置
CN215230051U (zh) 疼痛治疗仪
CN217710830U (zh) 移动型水利施工临时挡土墙
CN213819308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接种铲
CN221061072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头部清洗护理装置
CN208877064U (zh) 一种能够左右翻身和坐起屈膝的监护病床
CN211382347U (zh) 一种新型术后头部用护理装置
CN211749679U (zh) 一种骨关节定位辅助机构
CN217987878U (zh) 一种急性缺血性卒中移动远程院前溶栓急救车
CN214435009U (zh) 一种新型颈椎枕
CN215488781U (zh) 一种隐藏式监护仪
CN214093831U (zh) 一种医学影像设备质控装置用支架
CN210903440U (zh) 一种义齿模具固定支撑装置
CN220783516U (zh) 一种导丝磨削用自适应夹持工装
CN208481484U (zh)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牵引装置
CN211884350U (zh) 一种新型胸外科用多功能护理板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