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9649U -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9649U
CN213129649U CN202021382853.3U CN202021382853U CN213129649U CN 213129649 U CN213129649 U CN 213129649U CN 202021382853 U CN202021382853 U CN 202021382853U CN 213129649 U CN213129649 U CN 213129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support
osteotomy
supporter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2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建明
杜辉
周一新
蒋协远
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382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9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9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9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涉及骨科截骨技术领域。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包括支撑器本体;支撑器本体呈楔台状,且沿支撑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支撑器本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支撑器本体上开设有标识其厚度的刻度线。达到了使用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截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背景技术
截骨术是指将骨组织截断分开,重新固定在功能位置直到愈合的手术方式。胫骨近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分为开放和闭合两种。其中,开放截骨多在胫骨内侧进行,软组织创伤小,可避开腓总神经的损伤,也可用于胫骨外侧、以及股骨。开放截骨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术中微调截骨间隙大小,操作方便,纠正力线。
在现有技术中,开放截骨术中需要用撑开器维持截骨端撑开后的位置,而后再使用接骨板和螺钉打入骨质内进行固定。由于截骨手术切口小,操作空间狭窄,传统撑开器占据空间多,影响接骨板的固定操作。而传统撑开器稳定性差,容易松扣,操作空间的狭小可能会触碰撑开器,需要重新定位和手术,反复操作容易导致骨丢失、甚至合页断裂,增加手术失败概率。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包括支撑器本体;
所述支撑器本体呈楔台状,且沿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且所述支撑器本体上开设有标识其厚度的刻度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沿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一侧高于另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左右端面呈直角梯形;
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下面的正投影呈长方形;
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前后侧面呈直角梯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厚度在1-20mm之间;
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在10-40mm之间;
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宽度在10-25m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厚度在3-8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在10-2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宽度在10-15m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厚度在5-1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在20-25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宽度在15-18m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厚度在8-15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在25-3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宽度在18-22m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支撑器本体的厚度在12-2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长度在30-4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宽度在22-25mm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刻度线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器本体前后两侧的主刻度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刻度线还包括用于连接两所述主刻度线相同刻度的连接线;
所述连接线开设在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下表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包括支撑器本体;支撑器本体呈楔台状,且支撑器本体长度方向,支撑器本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支撑器本体上开设有标识其厚度的刻度线。
具体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在患者的胫骨内侧进行开放截骨后,将支撑器本体插入到截骨处,利用支撑器本体支撑胫骨,保证胫骨的开度,并且根据支撑器本体上的刻度线,医务人员可以清晰地得知截骨端的高度,而且根据支撑器本体的插入深度可以调节截骨端的高度,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并且支撑器本体插设在截骨处内,不会遮挡对医务人员造成视野遮挡,不会对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本实施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俯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左视图。
图标:
100-支撑器本体;
200-刻度线;
300-主刻度线;
400-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包括支撑器本体100;支撑器本体100呈楔台状,且沿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支撑器本体100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支撑器本体100上开设有标识其厚度的刻度线200。
具体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在患者的胫骨内侧进行开放截骨后,将支撑器本体100插入到截骨处,利用支撑器本体100支撑胫骨,保证胫骨的开度,并且根据支撑器本体100上的刻度线,医务人员可以清晰地得知截骨端的高度,而且根据支撑器本体100的插入深度可以调节截骨端的高度,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并且支撑器本体100插设在截骨处内,不会遮挡对医务人员造成视野遮挡,不会对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本实施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的使用效果。
具体的,当医务人员进行胫骨内侧开放截骨时,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将支撑器本体100直接插入到截骨处,从而保证截骨端的位置,而且根据调节支撑器本体100的插入深入,能够调剂截骨端的位置,有利于医务人员操作,而且支撑器本体100不会遮挡医务人员的视野,而且支撑器本体100较小,也不会妨碍医务人员操作。
其中,支撑器本体100呈楔台状,因此医务人员在使用时,能够方便的插入到截骨处,而且支撑器本体100自身的厚度均匀变化,能够方便医务人员调节截骨端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器本体100上开设有刻度线,刻度线显示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因此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刻度线200清晰的获知上下两截骨端的距离。
其中,支撑器本体100沿插入方向的四周均可设置刻度线200。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范围和长度范围可以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自行修改,也可以根据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和长度设置一系列不同规格的套装组合,然后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其中,上述的支撑器本体100的两端为图1中的左右两端面。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支撑器本体100的一侧高于另一侧。
具体的,医务人员在使用支撑器本体100时,将沿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插入到截骨处。并且沿着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支撑器本体100的一侧高于另一侧,当支撑器本体100正防时,使得支撑器本体100的顶面沿两个方向呈斜坡状,其中一个方向为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另一个方向为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方向,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支撑器本体100更好的与截骨处贴合,保证支撑器截骨端的稳定性。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左右端面呈直角梯形;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面的正投影呈长方形;支撑器本体100的前后侧面呈直角梯形。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的前后端的端面设置成直角梯形状,且当支撑器本体100正放时,梯形的斜腰为支撑其本体两个方向呈斜坡的顶面,梯形的直角腰为支撑器本体100的底面;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成长方形;支撑器本体100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成直角梯形,且当支撑器本体100正放时,梯形的斜腰为支撑其本体两个方向呈斜坡的顶面,梯形的直角腰为支撑器本体100的底面;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支撑器本体100更好的与截骨处贴合,保证支撑器截骨端的稳定性。
其中,上述的支撑器本体100的左右两端面为图1中的左右两端面;上下面为图1中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两面,前后侧面为图1中的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两面。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1-2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10-4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0-25mm之间。其中,上述的厚度为支撑器本体100在上下方向的距离,上述的长度为支撑器本体100在左右方向的距离,宽度为支撑器本体100在前后方向的距离。
具体的,根据需求,可以将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设置在1-20mm之间,以使得支撑器本体100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和需求。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减小或增加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可以设置在10-40mm之间,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减小或增加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可以设置在10-25mm之间,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减小或增加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3-8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10-2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0-15mm之间。
具体的,可以将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设置在3-8mm之间,并将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在10-20mm之间,从而使得支撑器本体100可以适用于截骨距离较小的工作。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为15mm。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5-1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20-25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5-18mm之间。
具体的,可以将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设置在5-10mm之间,并将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在20-25mm之间,从而使得支撑器本体100可以适用于截骨距离适中的工作。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为20mm。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8-15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25-3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8-22mm之间。
具体的,可以将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设置在8-15mm之间,并将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在25-30mm之间,从而使得支撑器本体100可以适用于截骨距离较大的工作。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为30mm。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12-2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30-40mm之间,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22-25mm之间。
具体的,可以将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设置在12-20mm之间,并将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在30-40mm之间,从而使得支撑器本体100可以适用于截骨距离大的工作。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设置为40mm。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刻度线200包括开设在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两侧的主刻度线300。
具体的,支撑器本体100上的刻度线200包括开设在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两侧的主刻度线300,在医务人员以使支撑器本体100时,需要沿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将支撑器本体100插设到截骨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观看支撑器本体100两侧的刻度值获知支撑器本体100两侧对截骨端的支撑情况,并且可以调节支撑器本体100的插入深度、插入角度等调节支撑器本体100对截骨端的支撑情况。
其中,支撑器本体100的前后两侧面的刻度值以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两侧面的实际厚度为准,例如,当支撑器本体100正放时,前侧面厚度较低,因此在前后两侧面相同位置处,前侧面的刻度值小于后侧面的刻度值。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刻度线200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主刻度线300相同刻度的连接线400;连接线400开设在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表面。
具体的,刻度线200还包括连接线400,连接线400设置在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表面上,并且连接线40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侧面的主刻度线300连接,从而医务人员可以在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面方便的观察到支撑器本体100插入接缝处的厚度,从而获知截骨端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器本体(100);
所述支撑器本体(100)呈楔台状,且沿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且所述支撑器本体(100)上开设有标识其厚度的刻度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一侧高于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左右端面呈直角梯形;
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面的正投影呈长方形;
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前后侧面呈直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1-20mm之间;
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10-40mm之间;
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0-2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3-8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10-2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0-1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5-1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20-25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5-18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8-15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25-3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18-2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厚度在12-2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长度在30-40mm之间,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宽度在22-25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200)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器本体(100)前后两侧的主刻度线(3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200)还包括用于连接两所述主刻度线(300)相同刻度的连接线(400);
所述连接线(400)开设在所述支撑器本体(100)的上下表面。
CN202021382853.3U 2020-07-14 2020-07-14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Active CN213129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2853.3U CN213129649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2853.3U CN213129649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9649U true CN213129649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2853.3U Active CN213129649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9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1902B2 (en) Bone shortening device and method
US5722978A (en) Osteotomy system
US8353915B2 (en) AMZ tibial tuberosity transfer system
BR112012013652B1 (pt) Placa de fixação de osso mandibular e kit incluindo uma pluralidade de placas de fixação de osso
CN205286449U (zh) 一种钛合金上颌骨截骨导板
BR212019003904Y1 (pt) Cinzel para um osteótomo ultrassônico
ES2739193T3 (es) Plantilla para la determinación de un tamaño de implante adecuado para un paciente del implante femoral de una endoprótesis de rodilla
US20230043129A1 (en) Devices and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metatarsus adductus
CN211560257U (zh) 3d打印拇外翻手术导板
KR20190000549U (ko) 초음파 오스테오톰 커터 헤드
CN107405109B (zh) 用于矫治前下部关节盂骨损失的开放式latarjet术
CN213129649U (zh) 用于开放截骨的支撑器
CN107260286A (zh) 一种结合透视的拆卸式皮外微创椎弓根螺钉导航装置
US20150327900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plate for correcting hallux valgus
KR20190000911U (ko) 초음파 오스테오톰 커터 핸들
CN113243967B (zh) 融合膝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导航装置
CN209984287U (zh) 一种手术用骶髂导板
CA2884600A1 (en) Distal femur cutting block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10277280U (zh) 一种牙支持式下颌骨切骨导板
CN209734174U (zh) 一次性脊柱后路手术可裁剪硬脊膜-脊髓保护盖
CN215503344U (zh) 一种实用枢椎(c2)椎弓根螺钉导向装置
CN220404069U (zh) 一种口内入路的组合式下颌角及颏部手术截骨定位导板
CN112971911A (zh) 截骨手术引导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34691U (zh) 三维经皮定位导板
CN210990575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截骨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