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8009U -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8009U
CN213128009U CN202021711532.3U CN202021711532U CN213128009U CN 213128009 U CN213128009 U CN 213128009U CN 202021711532 U CN202021711532 U CN 202021711532U CN 213128009 U CN213128009 U CN 213128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tar
electrode
side wall
sensing electrode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15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嵘
赖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gneng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ngneng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ngneng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ngneng Hu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15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8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8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8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烟油容纳仓和烟油量感应装置;其中所述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所有电极可接触所述烟油,但所有电极之间彼此互不接触;所述侧壁感应电极和底面感应电极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只有实际中烟油耗尽时,本实用新型的烟具才会判定为烟油耗尽状态,在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过程中,烟具基本呈倾斜状态,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子雾化装置和判定方法不会发生误判,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吸食传统烟草对于身体的危害,并在某些场合,逐渐限制禁止吸食烟草,以免给人群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但是由于电子烟的出现,通过吸食雾化烟气来满足消费者一定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同时减少对传统烟草的依赖,以达到健康目的。
目前市面上,电子烟产品主要通过电加热方式,利用发热丝将雾化仓内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烟雾,进入消费者口腔内,达到抽吸体验。由于此过程烟油基本经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因此,烟雾的成分对人体基本无害,所以电子烟是市面上较好的戒烟替代品。
但是,在烟油雾化过程中,一旦烟油量减少到无法被雾化芯或者导油棉吸附、或者烟油耗尽时,电子烟会出现干烧现象,这会严重降低消费者的抽吸口感。同时,因为烟油的耗尽,由于加热式的持续加热,雾化芯或者导油棉温度会急速上,超过一定温度点后,雾化芯或者导油棉内部的材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如此一来必将影响消费者的抽吸健康。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防干烧电子烟。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先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市面上的防干烧电子烟大多都是通过检测发热丝阻值的异常波动来判定是否存在干烧现象,由于引起发热丝阻值异常波动的原因很多,例如外界温度的变化、雾化液成分的变化等。因此,此种检测方法的误判率较高,电子烟会多次进行防干烧保护,必将带来消费者的抽吸体验的降低。
2、部分防干烧电子烟通过检测雾化仓内烟油的耗尽来进行防干烧操作。方式一是在雾化仓内悬挂一个金属片,金属片与雾化仓底面分别作为两个电极,利用烟油同时接触到两个电极时的导电作用,检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值以判断雾化仓内烟油液位的变化,在检测到两个电极断开时认为烟油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方式二是在雾化仓两侧内壁上设计两个条状电极,同样检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值以判断雾化仓内烟油液位的变化,在检测到两个电极断开时认为烟油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这两种检测方式在雾化仓为垂直地面正放时可以正常检测。但是,当用户使用电子烟时,电子烟通常被用户手指夹持为倾斜状态以供用户嘴端抽吸。上述两种检测方式下,当烟油量较小,或电子烟为倾斜状态时,烟油极大可能无法同时接触到两个电极,两个电极断开,这和烟油耗尽时电阻状态一样,电阻值均为无穷大,电子烟则会进行防干烧操作,但是这完全属于误判,导致用户无法进行正常的抽吸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烟油容纳仓和烟油量感应装置;
其中所述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所述侧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上,所述底面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上,且所有电极可接触所述烟油,但所有电极之间彼此互不接触;
所述侧壁感应电极和底面感应电极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
优选地,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一体式电极或者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所述底面感应电极为一体式电极或者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
优选地,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的面状底面感应电极、或者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最外围的环状底面感应电极。
优选地,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长方体形状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的一个空心管状电极,或者为以面电极形式设置在烟油容纳仓四个侧壁上的面状电极;
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圆柱体形状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的一个空心管状电极,或者为以面电极形式均匀分布在烟油容纳仓四个1/4周向侧壁上的面状电极,且每个面状电极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
优选地,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长方体形状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底面以其两条对角线分隔为4个三角形区域,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分布在所述4个三角形区域上的面状电极;
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圆柱体形状时,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分布在烟油容纳仓内底面的N个圆心角最大为360°/N的扇形底面上的面状电极。
优选地,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L型条状感应电极或者L型棒状感应电极,所述L型条状感应电极具有一体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侧壁的底部接触,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垂直,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平行。
优选地,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参数。
优选地,所述烟油的电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烟油的电压、烟油的电流、烟油的电容、烟油的电感。
当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无法电性连通时,例如电极之间无烟油、或者烟油量较小、或烟油无法同时接触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压、电流、电容、电感等电参数会发生变化,例如:烟油的电阻为无穷大,烟油的电压和电流为零。电容和电感的具体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电路的实况测试获得。
优选地,所述烟油容纳仓中部还包括烟油雾化芯,所述烟油雾化芯底部设有进油孔与烟油容纳仓流体连通,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的底端距离烟油容纳仓底面的距离高于所述进油孔下边缘距离烟油容纳仓底面的距离。目的:判断烟油耗尽时的状态是烟油量减小到烟油无法通过所述进油孔进入烟油雾化芯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其使用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判断步骤:
检测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两对感应电极电参数的变化,判断烟油是否耗尽,确定是否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优选地,当检测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阻都为无穷大时,或者当检测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压都为零时,才判断烟油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烟油容纳仓还可以有其他形状,其电极类型和设置方式和本实用新型的长方体形状和圆柱状形状的烟油容纳仓类似。
烟油容纳仓内侧壁上的每个侧壁感应电极都可替换为一系列间隔分布的点状感应电极,也可以替换为一系列间隔分布的竖直条状电极。
烟油容纳仓内底面上底面感应电极可以设置成若干个块状、点状、或者条状电极。只要底面感应电极至少间隔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底面的最外围即可。
烟油容纳仓内侧壁上的面状感应电极还可以替换为L型条状感应电极或者L型棒状感应电极等,即保证感应电极的一部分与烟油容纳仓内侧壁接触,另一部分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侧壁不接触。
整体感应电极的设计方式使得烟油容纳仓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即使所述烟油容纳仓倾斜放置,例如烟油未接触到烟油容纳仓的1个内侧壁时,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也会和位于其下方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通过烟油电性连通,此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不会判断为烟油耗尽状态,不会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和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可以防止误判。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电极都面对所述烟油容纳仓内侧壁裸露出至少部分,以接触烟油。
优选地,加载在感应电极两端的电压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对于消费者在抽吸过程中是无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采用传统的电阻、电容进行组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方式,同时通过电容的并联来保证其电路的电压稳定。
因烟油液面的高低不同以及烟具放置角度不同,导致烟油与感应电极接触状态不同,进而导致检测电路的电阻值变化,通过电容的稳压特性,保持电压的采样的数据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将烟油量进行计算而出,判断烟油是否耗尽,并根据结果进行电子雾化装置的防干烧保护。防干烧保护操作包含但不限于不能开机工作、振动提醒、声音提醒、灯光提醒等操作。
所述检测电路的具体配置为电路设计领域的公知常识或常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不再提供具体电路图。
上述技术方案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自由组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首次设计了一种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的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所述侧壁感应电极和底面感应电极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
电子雾化装置的检测方法为:当检测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阻都为无穷大时,才判断烟油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这样,即使电子雾化装置为倾斜状态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阻不是无穷大,因此电子雾化装置不会进行防干烧操作。
只有实际中烟油真正耗尽时,则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阻都是无穷大,本实用新型的烟具才会判定为烟油耗尽状态,相比于现有的烟具,本实用新型首次注意到,在烟具倾斜时,现有的防干烧保护极大可能会发生误判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过程中,烟具基本呈倾斜状态,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子雾化装置和判定方法不会发生误判,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烟油容纳仓立体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2为实施例2的烟油容纳仓的纵向截面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3为实施例2的烟油容纳仓立体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4为实施例2烟油容纳仓1底面平面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烟油容纳仓部分剖视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6为实施例4的烟油容纳仓部分剖视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7为实施例5的烟油容纳仓俯视图,其内容纳有烟油(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图8为实施例6的烟油容纳仓的纵向截面示意图(未显示烟油容纳仓上盖)。
附图标记:
1、烟油容纳仓,1-1、烟油雾化芯,1-2进油孔,4、侧壁感应电极,5、底面感应电极,3、烟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烟油容纳仓1和烟油量感应装置;
所述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一个底面感应电极5,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侧壁上,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底面上,且2个电极可接触烟油容纳仓1内的烟油3,但2个电极之间彼此互不接触。所述烟油容纳仓1为圆柱体形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为:一个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侧壁的一个空心管状电极。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为:一个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底面的面状底面感应电极。
因此,上述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底面感应电极5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1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1内的烟油33都可同时接触到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
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
当侧壁感应电极4和底面感应电极5无法电性连通时,例如电极之间无烟油3、或者烟油3量较小、或烟油3无法同时接触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5,所述电阻为无穷大。
所述烟油容纳仓1中心还包括烟油雾化芯1-1,所述烟油雾化芯1-1底部设有进油孔1-2与烟油容纳仓1流体连通,所述空心管状电极的底端距离烟油容纳仓1底面的距离高于所述进油孔1-2下边缘距离烟油容纳仓1底面的距离。
一种自动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其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判断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为无穷大时,才判断烟油3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实施例2
如图2-4,烟油容纳仓1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为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具体为:以面电极形式均匀分布在烟油容纳仓1的四个1/4周向侧壁上的面状侧壁感应电极4且每个面状电极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
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为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具体为:分布在烟油容纳仓1内底面的四个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底面上的4个面状电极。
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
一种自动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其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判断步骤:
当检测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都为无穷大时,才判断烟油3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实施例3
如图5,烟油容纳仓1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
所述烟油容纳仓1中心没有烟油雾化芯1-1。
将1/4周向侧壁上的每个面状电极替换为:3个从上到下间隔均匀分布的点状电极。
将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替换为:2个点状底面感应电极、1个环状底面感应电极。2个点状底面感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内底面上的同一直径的两端部。1个环状底面感应电极为厚度和宽度较小的圆环状结构,其镶嵌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内底面上。
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
一种自动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其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判断步骤:
当检测到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阻都为无穷大时,才判断烟油3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实施例4
如图6,同实施例3,区别仅为:将烟油容纳仓1设计为长方体形状。
实施例5
如图7,与实施例1区别为:
所述烟油容纳仓1中心没有烟油雾化芯1-1。
将烟油容纳仓1设计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为以面电极形式设置在烟油容纳仓1的四个侧壁上的面状电极。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为一个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底面的面状底面感应电极。
实施例6
如图8,一种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烟油容纳仓1和烟油量感应装置;
所述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四个侧壁感应电极4和一个底面感应电极5,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侧壁上,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底面上,且5个电极可接触烟油容纳仓1内的烟油3,但5个电极之间彼此互不接触。
所述烟油容纳仓1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四个侧壁感应电极4为:4个均匀分布在烟油容纳仓四个1/4周向侧壁上的L型条状感应电极。所述L型条状感应电极具有一体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侧壁的底部接触,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不接触。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垂直,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平行。
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为:一个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1的内底面的面状底面感应电极。
因此,上述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底面感应电极5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1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1内的烟油33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
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每一个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压。
所述烟油容纳仓1中心还包括烟油雾化芯1-1,所述烟油雾化芯1-1底部设有进油孔1-2与烟油容纳仓1流体连通,所述L型条状感应电极的底端距离烟油容纳仓1底面的距离高于所述进油孔1-2下边缘距离烟油容纳仓1底面的距离。
一种自动防止电子雾化装置干烧的方法,其使用实施例,6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判断步骤:
当检测到每一个所述侧壁感应电极4和所述底面感应电极5之间的烟油3的电压都为零时,才判断烟油3耗尽,启动防干烧保护措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烟油容纳仓和烟油量感应装置;
其中所述烟油量感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所述侧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上,所述底面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上,且所有电极可接触所述烟油,但所有电极之间彼此互不接触;
所述侧壁感应电极和底面感应电极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烟油容纳仓在任意方向倾斜任意小于90度的角度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的烟油都可同时接触到至少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感应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一体式电极或者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所述底面感应电极为一体式电极或者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的面状底面感应电极、或者设置在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底面最外围的环状底面感应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长方体形状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的一个空心管状电极,或者为以面电极形式设置在烟油容纳仓四个侧壁上的面状电极;
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圆柱体形状时,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完全覆盖所述烟油容纳仓的内侧壁的一个空心管状电极,或者为以面电极形式均匀分布在烟油容纳仓四个1/4周向侧壁上的面状电极,且每个面状电极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长方体形状时,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底面以其两条对角线分隔为4个三角形区域,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分布在所述4个三角形区域上的面状电极;
当所述烟油容纳仓为圆柱体形状时,所述底面感应电极包括分布在烟油容纳仓内底面的N个圆心角最大为360°/N的扇形底面上的面状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侧壁感应电极为L型条状感应电极或者L型棒状感应电极,所述L型条状感应电极具有一体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侧壁的底部接触,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烟油容纳仓内壁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6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配置使得其能够检测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底面感应电极之间的烟油的电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油容纳仓中部还包括烟油雾化芯,所述烟油雾化芯底部设有进油孔与烟油容纳仓流体连通,每一个侧壁感应电极的底端距离烟油容纳仓底面的距离高于所述进油孔下边缘距离烟油容纳仓底面的距离。
CN202021711532.3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3128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1532.3U CN213128009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1532.3U CN213128009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8009U true CN213128009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8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1532.3U Active CN213128009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8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9017A (zh) 一种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和防干烧方法
EP3558038B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pairs of electrodes
US20220160051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system with residue detector
US2021019943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pairs of electrodes
KR102511212B1 (ko) 관형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수단을 갖는 전기 작동식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CN104427892B (zh) 电子蒸气提供装置
US4474185A (en) Body movement detector
RU276854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работки аэрозоля
CN107278125A (zh) 一种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及电子烟
CN109875133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防干烧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IL106829A (en) Soil moisture sensor
CN107080291A (zh) 一种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及电子烟
CN104394723A (zh) 电子蒸气提供装置
CN111759016A (zh)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和自动防干烧方法
CN213128009U (zh) 一种自动防干烧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3307446U (zh) 一种防干烧电子雾化装置
US20190328038A1 (en) Heating device
CN213848755U (zh) 电子烟油量自动感应系统及电子烟
CN207248551U (zh) 一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取样装置
CN115024522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感应控制装置
CN209436271U (zh) 一种一次性可注油口香糖电子烟
CN207068200U (zh) 一种新型火灾探测器
CN214376872U (zh) 一种双监香烟烟雾报警器
CN111789305A (zh) 一种可寿命检测的电子烟
CN117084463A (zh) 一种基于分层电极电容测量的电子烟及其油量检测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