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4312U -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24312U CN213124312U CN202022168964.0U CN202022168964U CN213124312U CN 213124312 U CN213124312 U CN 213124312U CN 202022168964 U CN202022168964 U CN 202022168964U CN 213124312 U CN213124312 U CN 213124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reaker
- fixedly connected
- base
- breaker main
- protection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具体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断路器主体,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弹簧、底板和调节螺栓,当需要对断路器主体进行检修的时候,先将固定连接在保护盖好底座之间的调节螺栓拧松取下,然后卡槽内部的弹簧产生形变将支撑板向一侧推动,这时嵌合在卡槽内部的卡块被推出,固定在卡块一侧的保护盖也被推开,保护盖脱离底座,安装时只需要将卡块插入到卡槽的内部,将支撑板向内部推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即可,这样实现了快速拆卸,便于对断路器主体进行检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几乎每家每户都需要安装连接电力设备,为了保证用电安全,漏电断路器应运而生,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主要是对纯电池过载短路进行保护,现有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还存在一些不足。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需要检修的时候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
(2)传统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盖体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
(3)传统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内部密封度不够高,容易进入灰尘或进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需要检修的时候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包括底座和断路器主体,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断路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结构,所述保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螺栓,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脱扣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卡槽内部的一侧,所述底板的因此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组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卡槽内部的宽度大于卡块外部的宽度,所述卡块嵌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底板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贯穿底座的一端并与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由防水层、连接块、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组成,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在保护盖的内部,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保护盖内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保护盖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密封条,所述保护盖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有两组并关于保护盖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不仅实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现了便于连接,而且实现了断路器内部密封防水;
(1)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弹簧、底板和调节螺栓,当需要对断路器主体进行检修的时候,先将固定连接在保护盖好底座之间的调节螺栓拧松取下,然后卡槽内部的弹簧产生形变将支撑板向一侧推动,这时嵌合在卡槽内部的卡块被推出,固定在卡块一侧的保护盖也被推开,保护盖脱离底座,安装时只需要将卡块插入到卡槽的内部,将支撑板向内部推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即可,这样实现了快速拆卸,便于对断路器主体进行检修;
(2)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块,传统的保护盖和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导致断路器主体在拆卸的时候容易受损,先利用在保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卡块,底座的内部设置一组卡槽,将卡块嵌合在卡槽的内部实现底座和保护盖的连接,这样实现了断路器主体盖体之间便于连接;
(3)通过设置有防水层、连接块、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断路器主体长期安装在墙面上内部容易积累灰尘,或者内部容易进水,在保护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可以避免水分进入断路器主体的内部损坏内部的零件,连接块上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可以对断路器主体内部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内部进入灰尘,影响断路器主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断路器主体;3、卡槽;4、卡块;5、密封结构;501、防水层;502、连接块;503、第一密封条;504、第二密封条;6、保护盖;7、固定螺栓;8、脱扣器;9、支撑板;10、弹簧;11、底板;1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包括底座1和断路器主体2,断路器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断路器主体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盖6,保护盖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结构5,保护盖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螺栓7,断路器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脱扣器8,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
请参阅图1-4,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11,底板11固定连接在卡槽3内部的一侧,底板11的因此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10,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底座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组调节螺栓12;
弹簧10在底板11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调节螺栓12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一端并与卡块4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当需要对断路器主体2进行检修的时候,先将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好底座1之间的调节螺栓12拧松取下,然后卡槽3 内部的弹簧10产生形变将支撑板9向一侧推动,这时嵌合在卡槽3内部的卡块4被推出,固定在卡块4一侧的保护盖6也被推开,保护盖6脱离底座1,安装时只需要将卡块4插入到卡槽3的内部,将支撑板9向内部推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12即可,这样实现了快速拆卸,便于对断路器主体2进行检修。
实施例2: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断路器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
卡槽3内部的宽度大于卡块4外部的宽度,卡块4嵌在卡槽3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保护盖6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导致断路器主体2在拆卸的时候容易受损,先利用在保护盖6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卡块4,底座1的内部设置一组卡槽3,将卡块4嵌合在卡槽3的内部实现底座1和保护盖6的连接,这样实现了断路器主体2盖体之间便于连接。
实施例3:密封结构5由防水层501、连接块502、第一密封条503和第二密封条504组成,防水层501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的内部,连接块502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内部的四个拐角处,保护盖6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密封条503,保护盖6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密封条504;
第二密封条504设置有两组并关于保护盖6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断路器主体2长期安装在墙面上内部容易积累灰尘,或者内部容易进水,在保护盖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501可以避免水分进入断路器主体2的内部损坏内部的零件,连接块502上的第一密封条503和第二密封条504可以对断路器主体2内部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内部进入灰尘,影响断路器主体2的正常使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当需要对断路器主体2进行检修的时候,先将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好底座1之间的调节螺栓12拧松取下,然后卡槽3内部的弹簧10产生形变将支撑板9向一侧推动,这时嵌合在卡槽 3内部的卡块4被推出,固定在卡块4一侧的保护盖6也被推开,保护盖6脱离底座1,安装时只需要将卡块4插入到卡槽3的内部,将支撑板9向内部推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12即可,这样实现了快速拆卸,便于对断路器主体2进行检修。
之后,传统的保护盖6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导致断路器主体2在拆卸的时候容易受损,先利用在保护盖6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卡块4,底座1的内部设置一组卡槽3,将卡块4嵌合在卡槽3的内部实现底座1和保护盖6的连接,这样实现了断路器主体2盖体之间便于连接。
最后,断路器主体2长期安装在墙面上内部容易积累灰尘,或者内部容易进水,在保护盖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501可以避免水分进入断路器主体2的内部损坏内部的零件,连接块502上的第一密封条503和第二密封条504可以对断路器主体2内部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内部进入灰尘,影响断路器主体2的正常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包括底座(1)和断路器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所述断路器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所述断路器主体(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盖(6),所述保护盖(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结构(5),所述保护盖(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螺栓(7),所述断路器主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脱扣器(8),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在卡槽(3)内部的一侧,所述底板(11)的因此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底座(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组调节螺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内部的宽度大于卡块(4)外部的宽度,所述卡块(4)嵌在卡槽(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在底板(11)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2)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一端并与卡块(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由防水层(501)、连接块(502)、第一密封条(503)和第二密封条(504)组成,所述防水层(501)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的内部,所述连接块(502)固定连接在保护盖(6)内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保护盖(6)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密封条(503),所述保护盖(6)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密封条(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504)设置有两组并关于保护盖(6)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68964.0U CN213124312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68964.0U CN213124312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24312U true CN213124312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6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6896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24312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24312U (zh) |
-
2020
- 2020-09-28 CN CN202022168964.0U patent/CN2131243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24312U (zh) | 纯电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断路器 | |
CN219041391U (zh) | 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 |
CN201011660Y (zh) | 防水动力电池组 | |
CN215529135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远程监控设备 | |
CN214750480U (zh) | 一种可实现远程电能量计量的电力设备 | |
CN219017825U (zh) | 一种锂电池电池壳 | |
CN211604845U (zh) | 一种环保设备电抗器 | |
CN217933604U (zh) |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 | |
CN210401493U (zh) | 一种组合式保护盖 | |
CN221427893U (zh) | 一种电池防护罩固定定位结构 | |
CN218217239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边框 | |
CN218299494U (zh) | 一种氧化锌避雷器 | |
CN212901293U (zh) | 一种太阳能路灯用防水电池盒 | |
CN211238323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防水结构 | |
CN218957931U (zh) | 一种5g基站储能电池封装结构 | |
CN217824207U (zh) | 一种密封性馈线终端结构 | |
CN220305401U (zh) | 一种防水防尘电能表 | |
CN212161683U (zh) | 一种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 |
CN221224841U (zh) | 一种具有便拆防尘盖结构的多功能表 | |
CN220172803U (zh) | 一种防尘防水的低压分线箱 | |
CN218645496U (zh) | 一种集成光伏发电储能功能的一体化led路灯 | |
CN221262561U (zh) |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池组 | |
CN211045350U (zh) |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 |
CN219477732U (zh) | 一种密封好的直流电机 | |
CN216491809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高压电气屏蔽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