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2503U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2503U
CN213122503U CN202021539174.2U CN202021539174U CN213122503U CN 213122503 U CN213122503 U CN 213122503U CN 202021539174 U CN202021539174 U CN 202021539174U CN 213122503 U CN213122503 U CN 213122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substrate
substrate
lead
disposed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91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红燕
叶利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91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2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2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2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内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引线,相邻两个所述引线之间凸设有至少一遮挡凸台,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形成挡墙,所述挡墙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旨在解决阵列基板印刷配向膜时,配向液在阵列基板上扩散外溢的问题。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应用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以及应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电视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低温多晶硅技术(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成盒技术为: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涂布均匀配向膜,然后配向膜上配向形成预倾角,再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对组后,通过框胶将液晶分子封装在显示面板内部。生产工艺中对配向膜印刷精度控制及框胶的黏着强度有一定要求,随着产品需求显示面板的边框越来越小,为保证贴合后产品品质,要求配向膜印刷精度越来越高。然而,在阵列基板印刷配向膜时,配向液会在阵列基板上扩散外溢,造成配向液与框胶发生交叠,导致框胶黏着力降低无法固化等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旨在解决阵列基板印刷配向膜时,配向液在阵列基板上扩散外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内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引线,相邻两个所述引线之间凸设有至少一遮挡凸台,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形成挡墙,所述挡墙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引线层,所述引线层形成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引线区,所述引线层包括位于每一引线区的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引线。
在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引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与所述遮挡凸台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d≥2.5um。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引线之间,且呈间隔设置;
且/或,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在垂直所述引线的方向上呈阵列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位于所述引线层和所述遮挡凸台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栅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遮挡凸台位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层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墙为金属材质;
且/或,所述引线区呈梯形或扇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
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及
胶框,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并环绕所述液晶层设置;
所述挡墙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位于所述胶框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和所述液晶层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还设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位于所述挡墙背向所述胶框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阵列基板通过在位于非显示区的引线区内凸设挡墙,利用挡墙防止配向液从阵列基板上向外扩散外溢,从而有效避免配向液与框胶重叠,如此可有利于提高框胶的固化和黏着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基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基板一实施例的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基板一实施例中引线区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 /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阵列基板1。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阵列基板1包括显示区1a、设于显示区1a外的非显示区1b以及位于非显示区1b的引线区1c,引线区1c内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引线121,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凸设有至少一遮挡凸台131,多个遮挡凸台131形成挡墙13,挡墙13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也即引线区1c凸设有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的挡墙13。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为透明基板,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在实际工艺中,阵列基板1上往往会设计有大量的金属走线,也即阵列基板1 上形成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在阵列基板上呈阵列排布,该像素单元位于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内。阵列基板1的非显示区1b内形成有与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连接的引线区1c,阵列基板1通过引线区1c与覆晶薄膜连接,从而使得阵列基板1上的金属走线通电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基板1通过在位于非显示区1b的引线区1c内凸设挡墙13,利用挡墙13防止配向液从阵列基板1上向外扩散外溢,从而有效避免配向液与框胶4重叠,如此可有利于提高框胶4的固化和黏着的牢固度。
可以理解的,在阵列基板1上印刷配向膜时,为了有效防止配向液从阵列基板1上向外扩散外溢,阵列基板1还可以在非显示区1b内环绕显示区1a 设置挡墙13,也即在阵列基板1上沿非显示区1b凸设有环绕显示区1a的挡墙13,如此可有效防止阵列基板1上的配向液向阵列基板1的周缘扩散和外溢。
当然,为了进一步避免配向液的扩散外溢,阵列基板1的非显示区1b凸设有环绕显示区1a的多层挡墙13,也即在非显示区1b内多层挡墙13之间呈间隔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上还可以通过沿非显示区1b设有沟槽,也即在阵列基板1的非显示区1b形成凹槽结构,如此可通过凹槽结构防止配向液的扩散外溢。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案,在阵列基板1 上非显示区1b的引线区1c凸设有挡墙13,在阵列基板1上除引线区1c的其他非显示区1b设置沟槽,如此设置有效结合引线区1c的引线区1c和沟槽结合,从而有效实现防止配向液的扩散外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阵列基板1包括衬底基板11和设于衬底基板11的引线层12,引线层12形成有位于非显示区1b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引线区1c,引线层12包括位于每一引线区1c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引线121,挡墙13包括凸设于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至少一遮挡凸台 131。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的衬底基板11可选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引线层12印刷或印制在衬底基板11上,引线层12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引线 121。可以理解的,引线层12覆盖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和非显示区1b,在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内多条引线121可以是多条扫描线,引线层12在阵列基板1的非显示区1b内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引线区1c,引线层12在显示区1a内的多条引线121与引线层12在非显示区1b内的多条引线121相连接,也即位于非显示区1b内引线区1c的多条引线121与引线层12在显示区 1a内的多条引线121相连接,如此使得阵列基板1通过非显示区1b的引线区 1c与覆晶薄膜连接导通,从而使得显示区1a内的多条引线121(也即显示区 1a内的多条扫描线)通电。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实现阵列基板1通过非显示区1b的引线区1c与覆晶薄膜连接导通,引线区1c呈梯形或扇形设置。如此使得引线区1c较长的边长一侧与阵列基板1上显示区1a内的较多引线121连接,引线区1c较短的边长一侧则方便与覆晶薄膜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挡墙13包括凸设于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至少一遮挡凸台131,如此设置可利用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遮挡凸台131,有效防止配向液沿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扩散外溢。可以理解的,由于阵列基板1的衬底基板11上位于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区域具有相对较低的地势差,从而导致阵列基板1上配向液容易沿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区域向外扩散外溢。通过在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凸设遮挡凸台131,如此可方便利用凸设的遮挡凸台131有效阻挡和防止配向液容易沿相邻两个引线121 之间的区域向外扩散外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挡墙13包括多个遮挡凸台131。可以理解的,多个遮挡凸台131均位于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且呈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可利用多个遮挡凸台131进一步阻挡和防止配向液容易沿相邻两个引线121之间的区域向外扩散外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多个遮挡凸台131在垂直引线121 的方向上呈阵列排布。可以理解的,多个遮挡凸台131在垂直引线121的方向呈线性排布,如此可在垂直于引线121的方向上形成条状的挡墙13,从而使得阵列基板1利用该挡墙13有效阻挡和防止配向液向外扩散外溢。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遮挡凸台131在垂直引线121的方向上也可以呈错位设置,也即多个遮挡凸台131在垂直引线121的方向上呈非阵列排布,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定义引线12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与遮挡凸台13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d≥2.5um。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挡墙13为金属材质,也即遮挡凸台131为金属材质,为了避免遮挡凸台131对引线121造成影响,引线12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与遮挡凸台13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5um。
可以理解的,挡墙13的材质可以与引线121的材质相同,如此保证引线 12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与遮挡凸台13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的距离d较大,从而避免遮挡凸台131对引线121产生影响。当然,挡墙13 的材质也可以与引线121的材质不相同,此时保证引线121垂直于衬底基板 11的投影与遮挡凸台13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 2.5um,可有效避免遮挡凸台131对引线121产生影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墙13还可以是其他绝缘的非金属材质,如此引线12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与遮挡凸台131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的距离d将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阵列基板1还包括栅绝缘层14,栅绝缘层14位于引线层12和遮挡凸台131之间。
可以理解的,栅绝缘层14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避免遮挡凸台131对引线层12的引线121产生干扰和影响。可选地,栅绝缘层14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内形成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阵列基板1上显示区1a内的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互垂直设置,多条扫描线平行间隔设置,多条数据线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条数据线和相邻两条扫描线围合限定一个像素单元。可选地,扫描线和数据线均为导体材料形成,如铝合金或铬金属等。为了避免阵列基板1上的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互产生干扰和影响,栅绝缘层14覆盖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和非显示区1b,在显示区1a内栅绝缘层14位于扫描线与数据线之间,如此可有效实现扫描线与数据线之间的绝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阵列基板1还包括绝缘层15,绝缘层15设于栅绝缘层14背向衬底基板11的一侧,且遮挡凸台131位于绝缘层15和绝缘层15之间。
可以理解的,绝缘层15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遮挡凸台131,同时实现遮挡凸台131与其他导电材料之间的绝缘,也有利于避免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对合时,遮挡凸台131与彩膜基板2上的金属走线产生干扰和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彩膜基板2、阵列基板1、液晶层3及胶框4,该阵列基板1 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面板100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相对设置,液晶层3设于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之间;胶框4设于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 之间,并环绕液晶层3设置。
可以理解的,阵列基板1上的挡墙13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位于胶框4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和液晶层3垂直于衬底基板11的投影之间。如此设置有利于阵列基板1利用挡墙13阻挡和防止阵列基板1上的配向液扩散和外溢,有效避免配向液扩散和外溢至胶框4,进而影响胶框4的固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阵列基板1面向彩膜基板2的一侧还设有配向膜16,配向膜16位于挡墙13背向胶框4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将挡墙13设置在配向膜16与胶框4之间,在阵列基板1印刷配向膜16 时,有利于阵列基板1利用挡墙13阻挡和防止配向液扩散外溢至胶框4,从而影响胶框4的固化。
为了提高胶框4与阵列基板1黏着的牢固度,在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 在非显示区1b对应胶框4的平坦层上还设置有沟槽或凹槽结构,如此可利用阵列基板1上的沟槽或凹槽结构降低阵列基板1上平坦层的平整性,从而增加了框胶4与阵列基板1表面的黏着的牢固度,有利于避免产品剥落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有效阻挡和防止配向液的外溢,在一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 的非显示区1b内与显示区1a四个角相对的位置处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的图案化的阻挡槽。
可以理解的,图案化的阻挡槽包括多个第一阻挡沟槽、第二阻挡沟槽,第一阻挡沟槽、第二阻挡沟槽为条形,第一阻挡沟槽和第二阻挡沟槽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结构,该网格状结构的网眼为菱形,其中,多个第一阻挡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第二阻挡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地,第一阻挡沟槽、第二阻挡沟槽分别等距离间隔设置;第一阻挡沟槽和第二阻挡沟槽垂直设置,不限于此,例如螺旋状、或是菱形并对菱形内部进行毛糙处理。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阻挡沟槽和相邻两个第二阻挡沟槽的间隔距离与第一阻挡沟槽、第二阻挡沟槽的槽宽的比为3:1,第一阻挡沟槽和第二阻挡沟槽的长度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阻挡槽呈倾斜设置,具体为,第一阻挡沟槽和第二阻挡沟槽与阵列基板1的四周边缘不平行也不垂直,为倾斜设置,即阻挡槽为倾斜设置,从而使网格状结构的网眼为菱形。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为无边框显示面板,也即显示面板100的周缘不设置边框。随着人们对显示面板100的美观程度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边框显示面板不仅更具有外观美观度,而且更具科技感。为了增大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范围,提高用户的视觉效果,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1b设置越来越小,非显示区1b设置在显示区1a的外围,也即非显示区1b环绕显示区1a的周缘设置。
可以理解的,彩膜基板2对应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和非显示区1b也形成有显示区1a和非显示区1b。显示面板100对应非显示区1b设置有黑色矩阵,由于黑色矩阵不能透光,从而黑色矩阵对应的区域形成了显示面板100 的非显示区1b(也即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的非显示区1b),也即黑色矩阵的面积与非显示区1b的面积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彩膜基板2与阵列基板1均为透明基板,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阵列基板1的显示区1a内形成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可以理解的,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像素电极通过开关元件与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电连接。可选的,开关元件为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栅极与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栅极一般与扫描线采用相同材质同时形成;源极与对应的数据线电连接,漏极与对应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通常源极和漏极与数据线采用相同材质同时形成。薄膜晶体管还包括有源层,有源层可以包括半导体层和掺杂半导体层,位于源极和漏极的下方,且位于栅极的上方,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全部掺杂半导体层和部分半导体层被刻蚀掉,形成TFT沟道。
具体地,当栅极通入高电平时,源极和漏极通过有源层导通,将数据线中的图像信号电压通入像素电极。为保持各导电结构之间的绝缘,在扫描线和栅极上覆盖的绝缘层为栅极绝缘层,在数据线、有源层、源极和漏极上覆盖的绝缘层为钝化层。像素电极形成在钝化层上,像素电极通过钝化层上的过孔与漏极相连。像素电极可以是半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像素电极是半透明电极时,像素电极可包括透明导电层。
可以理解的,透明导电层可包括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铟镓(IGO)和氧化铝锌(AZO)中的至少一种。除了透明导电层之外,像素电极可包括用于提高发光效率的半透反射层。半透反射层可以是薄层(例如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厚),并且可包括Ag、Mg、Al、 Pt、Pd、Au、Ni、Nd、Ir、Cr、Li、Ca和Yb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黑色矩阵设于彩膜基板2或阵列基板1,且黑色矩阵环绕形成显示区1a。可选地,黑色矩阵设于彩膜基板2面向阵列基板 1的一侧,也即黑色矩阵设置在彩膜基板2上。当然,黑色矩阵也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1面向彩膜基板2的一侧,也即黑色矩阵设置在阵列基板1上,在此不做限定。
随着非显示区1b设置越来越小,继续将显示面板100的品牌标志(也即标识区)勉强贴覆在非显示区1b,将导致显示面板100的品牌标志不利于制作,同时也导致品牌标志贴附后不利于标志的辨识度,而且也会破坏显示面板100外观的整体性。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a设置有标识区。可以理解的,通过将标识区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a,不仅有利于提高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同时避免了标识区破坏显示面板100外观的整体性;同时,将标识区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a,并邻近非显示区1b设置,在提高标识区标志辨识度的同时,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标识区可以是标识或标志,也即标识区可以是显示面板100 的品牌标识或标志,例如品牌LOGO、图标、镂空图案或装饰层等,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标识区可以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表面,如此方便标识区的加工、设置及贴附等。
当然,为了保持标识区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外观美观性,标识区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内。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标识区嵌入显示面板100内,并位于显示区1a。可以理解的,标识区可以是嵌入显示面板100的表面,也即标识区与显示面板100的表面齐平;标识区也可以是嵌入显示面板100的内部,例如标识区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两侧基板之间等。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设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之间,第一偏光片位于彩膜基板2背向阵列基板1的一侧,第二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1背向彩膜基板2的一侧,黑色矩阵设于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标识区设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之间,一方面使得标识区透过第一偏光片或第二偏光片显示在显示面板100上,从而实现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另一方面,标识区嵌入显示面板100内,在保护标识区的同时,还有利于保持标识区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彩膜基板2背向阵列基板1的表面为出光面,第一偏光片位于彩膜基板2背向阵列基板1的一侧,也即第一偏光片覆盖于彩膜基板2 的出光面,第二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1背向彩膜基板2的一侧,用于保护阵列基板1,也即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设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之间,如此使得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既可以实现对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的保护,又可以利用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实现对显示面板100实现良好透光。
在一实施例中,标识区设于第一偏光片和彩膜基板2之间。可以理解的,将标识区设置在彩膜基板2的出光面和第一偏光片之间,并位于显示区1a内,一方面实现标识区在显示面板100的嵌入式设置,有利于保护标识区;另一方面,标识区通过彩膜基板2出光面的光线反射和透射,从而有效提高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标识区设于第二偏光片和阵列基板1之间。可以理解的,将标识区设置第二偏光片和阵列基板1之间,并位于显示区1a内,不仅实现标识区在显示面板100的嵌入式设置,有利于保护标识区;同样可以实现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标识区设于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之间,并与黑色矩阵间隔设置。
为了使得标识区实现嵌入式设置的同时,还能提高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标识区的材质为高反射的金属材质,例如铝、银或具有高反射的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标识区的标志辨识度,标识区的透光性要达到50%左右,也即标识区穿透率大于或等于50%。同时,标识区的反射比要高于显示面板100 的反射比,可选地,标识区的反射比在10%~20%。
在本实施例中,标识区呈层状设置,也即标识区为设置在第一偏光片和彩膜基板2之间、或第二偏光片和阵列基板1之间、或彩膜基板2和阵列基板1之间的一层金属材质膜或金属镂空层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 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内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引线,相邻两个所述引线之间凸设有至少一遮挡凸台,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形成挡墙,所述挡墙用于阻挡配向液外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引线层,所述引线层形成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引线区,所述引线层包括位于每一引线区的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引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引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与所述遮挡凸台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d≥2.5u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引线之间,且呈间隔设置;
且/或,多个所述遮挡凸台在垂直所述引线的方向上呈阵列排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栅绝缘层,所述栅绝缘层位于所述引线层和所述遮挡凸台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栅绝缘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遮挡凸台位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为金属材质;
且/或,所述引线区呈梯形或扇形设置。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彩膜基板;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及
胶框,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并环绕所述液晶层设置;
所述挡墙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位于所述胶框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和所述液晶层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的投影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还设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位于所述挡墙背向所述胶框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21539174.2U 2020-07-28 2020-07-28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3122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174.2U CN2131225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174.2U CN2131225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2503U true CN213122503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9174.2U Active CN2131225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2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7015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EP1854146B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panel
CN108649063A (zh) 一种oled基板、显示面板
WO2021093475A1 (zh) 阵列基板、控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7014658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7334024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2007024219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227910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terminal
TW201133435A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200026133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EP3472664B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410024B2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
JP2008020772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2008225473A5 (zh)
TW200411269A (en) Transflective LC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17049708A1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US119773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paper
JP200906980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パネ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13122503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90808B2 (en) Cell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578543B1 (ko)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211956066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233729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1428432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50115633A (ko) 횡전계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