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282U - 电壁挂炉 - Google Patents

电壁挂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282U
CN213119282U CN202021687242.XU CN202021687242U CN213119282U CN 213119282 U CN213119282 U CN 213119282U CN 202021687242 U CN202021687242 U CN 202021687242U CN 213119282 U CN213119282 U CN 213119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heat exchanger
heater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72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辉
夏国平
谢春光
林振孙
麦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uang'erte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uang'erte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uang'erte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uang'erte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72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壁挂炉,其包括壳体、内循环管道系统和外部管道系统;壳体上设有换热器和加热器;内循环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循环管道系统上设有第一泵体,第一管道分别连接换热器的热媒出口端和第一泵体的进口端,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一泵体的出口端和加热器的进口端,第三管道分别连接加热器的出口端和换热器的热媒进口端;外部管道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端与进水管道连接,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出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减少加热器上水垢的形成,提高耐用性。

Description

电壁挂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壁挂炉。
背景技术
电壁挂炉,又称电采暖炉,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直接放热或通过热媒介质在采暖管道中循环来满足供暖需求的采暖设备,现有的电壁挂炉,其所采用的热媒介质一般为水,通过加热器加热水并将水输送至对应位置的散热片处或地暖管处进行热辐射,以实现供暖的效果。由于加热水时,水会受热析出无机盐而附着在电壁挂炉的加热器等部件上形成水垢,电壁挂炉与外部取暖管道连通时,在加热器上流通的水量较大,所形成的水垢的会不断积聚,影响加热器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加热器的损坏,使得电壁挂炉需定期清除内部水垢,拆卸内部的加热器进行清洁较为麻烦,且增加了电壁挂炉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壁挂炉,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减少加热器上水垢的形成,提高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壁挂炉,其包括壳体、内循环管道系统和外部管道系统;所述壳体上设有换热器和加热器;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上设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媒出口端和所述第一泵体的进口端,所述第二管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和所述加热器的进口端,所述第三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换热器的热媒进口端;所述外部管道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壁挂炉,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第一泵体、第二管道、加热器和换热器的热媒流道之间连接形成内循环水路系统,进水管道、换热器的冷媒流道和出水管道之间连接形成外部水路系统,使用时,可以在内循环水路系统中充满水等热媒介质,水由第一泵体进行泵送,使其在内循环水路系统中进行循环流动,经过加热器的加热后进入换热器中,外部水路系统进水至换热器中,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经加热器加热的水与外部水路系统中进入的水,两者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以加热外部水路系统中的水,使外部水路系统输出热水。通过分别设置内外两套水路系统,内循环水路系统为封闭式的水路系统,其内部的水不与外部空气接触,且内部的水量可通过管道的设置而控制,内循环水路系统的内部水量较少,而使得水中能够析出的无机盐的量较少,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无机盐析出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减少内循环水路系统中水垢的形成,降低加热器等部件的损坏几率,其结构简单合理,且方便清洁维护,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流量开关。通过设置流量开关,流量开关对进水管道的进水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根据流量开关反馈的进水情况控制第一泵体和加热器的工作情况,外部进水停止时,能够避免第一泵体和加热器继续工作而导致内部系统发热严重以及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开关为非磁性流量开关。通过设置流量开关为非磁性流量开关,能够减少金属离子在流量开关上的吸附,从而避免流量开关容易失效的问题,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管道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通过设置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对出水管道中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模块根据出水温度情况控制第一泵体和加热器的工作情况,实现根据出水温度的反馈控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水流传感器。通过设置水流传感器,水流传感器对内循环管道系统上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模块根据水流情况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情况,在第一泵体故障或停止工作而导致内循环管道系统中的水停止流动时,能够避免加热器继续工作导致内部系统发热严重以及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上设有能够供外部液体进入的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和泄压阀。对内循环水路系统进行充水时,外部的水通过进口接头进入内循环管道系统中,开关阀对进口接头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进水完成后通过开关阀关闭进口接头,以封闭内循环水路系统,泄压阀能够对内循环水路系统的水的压力进行控制,避免因进水过量导致内循环水路系统压力较大,从而避免加热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的水时压力过大导致管道容易爆裂,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上连接有膨胀罐。由于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因受热而增大,而通过设置膨胀罐,能够使得增大体积部分的水能够进入膨胀罐内,避免加热水导致内部管道压力增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泵体上设有能够将所述第一泵体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阀。由于水中溶解有空气,水在加热时,溶解空气的能力降低而导致气体析出,通过设置排气阀排出空气第一泵体内的气体,能够减少气体与水在管道中混合泵送时的噪音,同时减少对管道的氧化腐蚀,减少对水泵的损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加热器之间串联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器,多个加热器之间配合对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的水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的效率,同时可通过控制进行加热工作的加热器的数量,而实现不同加热模式,较好地实现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板式换热器,其传热系数高,能够减少热能的损耗,而且结构紧凑,能够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同时,其污垢系数较小,不易结垢,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壁挂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壁挂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壁挂炉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换热器110、加热器120;
内循环管道系统200、第一管道210、进口接头211、开关阀212、泄压阀213、第二管道220、水流传感器221、第三管道230、膨胀罐240;
外部管道系统300、进水管道310、流量开关311、出水管道320;
第一泵体400、排气阀410;
第二泵体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电壁挂炉,其包括壳体100、内循环管道系统200和外部管道系统300;壳体100上设有换热器110和加热器120;内循环管道系统200包括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20和第三管道230,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设有第一泵体400,第一管道210分别连接换热器110的热媒出口端和第一泵体400的进口端,第二管道220分别连接第一泵体400的出口端和加热器120的进口端,第三管道230分别连接加热器120的出口端和换热器110的热媒进口端;外部管道系统300包括进水管道310和出水管道320,换热器110的冷媒进口端与进水管道310连接,换热器110的冷媒出口端与出水管道3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外部管道系统300上设有第二泵体500,第二泵体500连接于进水管道310上,以便于外部进水时,通过第二泵体500对外部管道系统300进行进水泵送。第一管道210、第一泵体400、第二管道220、加热器120和换热器110的热媒流道之间连接形成内循环水路系统,进水管道310、换热器110的冷媒流道和出水管道320之间连接形成外部水路系统,使用时,可以在内循环水路系统中充满水等热媒介质,水由第一泵体400进行泵送,使其在内循环水路系统中进行循环流动,经过加热器120的加热后进入换热器110中,外部水路系统通过第二泵体500进行泵送,以进水至换热器110中,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经加热器120加热的水与外部水路系统中进入的水,两者在换热器110中进行热交换,以加热外部水路系统中的水,使外部水路系统输出热水。
通过分别设置内外两套水路系统,内循环水路系统为封闭式的水路系统,其内部的水不与外部空气接触,且内部的水量可通过管道的设置而控制,内循环水路系统的内部水量较少,而使得水中能够析出的无机盐的量较少,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无机盐析出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减少内循环水路系统中水垢的形成,降低加热器120等部件的损坏几率,其结构简单合理,且方便清洁维护,清洁维护时只需对换热器110进行清洁即可,拆卸清洁较为方便,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实际应用时,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的热媒介质可以为水或其他热媒介质,第二泵体500可以是内置于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以外置的形式连接于进水管道310;内循环管道系统200可通过简化管道结构而缩短管道的长度,从而降低额外的热量损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第一泵体400、加热器120等部件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有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泵体400和加热器120电性连接,进水管道310上连接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流量开关31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设置流量开关311,流量开关311对进水管道310的进水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根据流量开关311反馈的进水情况控制第一泵体400和加热器120的工作情况,外部进水停止时,能够避免第一泵体400和加热器120继续工作而导致内部系统发热严重以及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
实际应用时,控制模块和流量开关311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控制模块和流量开关311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流量开关311为非磁性流量开关。通过设置流量开关311为非磁性流量开关,能够减少金属离子在流量开关311上的吸附,从而避免流量开关311容易失效的问题,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实际应用时,流量开关311可以为挡板式水流量开关或红外线水流量开关等非磁性流量开关,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选择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出水管道320上连接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对出水管道320中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模块根据出水温度情况控制第一泵体400和加热器120的工作情况,实现根据出水温度的反馈控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实际应用时,温度检测组件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检测组件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连接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水流传感器221。通过设置水流传感器221,水流传感器221对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于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模块根据水流情况控制加热器120的工作情况,在第一泵体400故障或停止工作而导致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中的水停止流动时,能够避免加热器120继续工作导致内部系统发热严重以及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实际应用时,水流传感器22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流传感器221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设有能够供外部液体进入的进口接头211,进口接头211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212和泄压阀21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进口接头211设置于第一管道210上,对内循环水路系统进行充水时,外部的水通过进口接头211进入第一管道210中,开关阀212对进口接头211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进水完成后通过开关阀212关闭进口接头211,以封闭内循环水路系统,泄压阀213能够对内循环水路系统的水的压力进行控制,避免因进水过量导致内循环水路系统压力较大,从而避免加热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的水时压力过大导致管道容易爆裂,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实际应用时,进口接头211、开关阀212和泄压阀213等的具体结构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阀212和泄压阀213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连接有膨胀罐2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膨胀罐240设置于第二管道220上,由于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因受热而增大,而通过设置膨胀罐240,能够使得增大体积部分的水能够进入膨胀罐240内,避免加热水导致内部管道压力增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实际应用时,膨胀罐24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膨胀罐240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泵体400上设有能够将第一泵体400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阀410。由于水中溶解有空气,水在加热时,溶解空气的能力降低而导致气体析出,通过设置排气阀410排出空气第一泵体400内的气体,能够减少气体与水在管道中混合泵送时的噪音,同时减少对管道的氧化腐蚀,减少对水泵的损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实际应用时,排气阀410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阀410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器120设有至少两个,各个加热器120之间串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器120设有两个,两个加热器120之间串联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器120,多个加热器120之间配合对内循环水路系统中的水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的效率,同时可通过控制进行加热工作的加热器120的数量,而实现不同加热模式,较好地实现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实际应用时,加热器120的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当然,其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10为板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110设置为板式换热器,其传热系数高,能够减少热能的损耗,而且结构紧凑,能够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同时,其污垢系数较小,不易结垢,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实际应用时,换热器11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在此不作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换热器(110)和加热器(120);
内循环管道系统(200),包括第一管道(210)、第二管道(220)和第三管道(230),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设有第一泵体(400),所述第一管道(210)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110)的热媒出口端和所述第一泵体(400)的进口端,所述第二管道(22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泵体(400)的出口端和所述加热器(120)的进口端,所述第三管道(230)分别连接所述加热器(120)的出口端和所述换热器(110)的热媒进口端;
外部管道系统(300),包括进水管道(310)和出水管道(320),所述换热器(110)的冷媒进口端与所述进水管道(310)连接,所述换热器(110)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出水管道(3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泵体(400)和所述加热器(120)电性连接,所述进水管道(310)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流量开关(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开关(311)为非磁性流量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道(320)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连接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水流传感器(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设有能够供外部液体进入的进口接头(211),所述进口接头(211)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212)和泄压阀(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管道系统(200)上连接有膨胀罐(2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泵体(400)上设有能够将所述第一泵体(400)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阀(4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120)设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加热器(120)之间串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壁挂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110)为板式换热器。
CN202021687242.XU 2020-08-13 2020-08-13 电壁挂炉 Active CN213119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242.XU CN213119282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电壁挂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242.XU CN213119282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电壁挂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282U true CN213119282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7242.XU Active CN213119282U (zh) 2020-08-13 2020-08-13 电壁挂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1609B1 (en) Heat exchanger for a combined boiler, and combined boiler using said heat exchanger
CN213119282U (zh) 电壁挂炉
CN102384584B (zh) 集中供热储热式燃气热水炉
CN106123309A (zh) 进水预热式电热水器
CN216924756U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06113296U (zh) 进水预热式电热水器
CN212619336U (zh) 一种新型电壁挂炉系统
CN211601131U (zh) 一种大功率单盘管换热器及大功率热水炉
CN210197707U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燃热设备
CN210569184U (zh) 储水式电热壁挂炉
CN215675950U (zh) 壁挂炉及集成换热系统
CN219120769U (zh) 一种带烟温补偿结构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5490315U (zh) 一种循环热水壁挂炉
CN111336846B (zh) 用于壁挂炉的板式换热器和壁挂炉
CN206055943U (zh) 快速调温式电热水器
CN201159526Y (zh) 氮化硅加热式热水器
CN215372962U (zh) 水箱组件及热水器
CN217274804U (zh) 一种即热式热水器
CN219069928U (zh) 一种饮水机的集成水路系统
CN208936264U (zh) 一种节能型电采暖炉
CN216347931U (zh) 一种下进蒸汽导流式热网加热器
CN213984011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7716041U (zh) 换热组件和水路系统
CN210319976U (zh) 一种锅炉冷却装置
CN218179230U (zh) 一种安装套管换热器的燃气壁挂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