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7933U -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7933U
CN213117933U CN202021728364.9U CN202021728364U CN213117933U CN 213117933 U CN213117933 U CN 213117933U CN 202021728364 U CN202021728364 U CN 202021728364U CN 213117933 U CN213117933 U CN 213117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sealing
fluid
housing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83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民安
李青
陈发伟
张旭
李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83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7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7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7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流体动密封装置包括转轴、密封座和壳体,密封座套设于转轴并与转轴固定连接,壳体套设于密封座并承托密封座,密封座相对壳体绕转轴的轴线转动,转轴、密封座和壳体共同限定供流体流通的通道,通道包括供流体沿转轴的径向流通的第一流通段和与第一流通段连通并形成于转轴的第二流通段,第一流通段包括形成于壳体的第一流通管路和与第一流通管路连通并形成于密封座的第二流通管路,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提供第一流通管路与第二流通管路之间连通处密封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和下方的下密封环,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均具有与密封座滑动接触的密封面,实现通道的良好密封。

Description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其中,静密封也称固定密封,它是指被密封的组件间无相对运动的情况,通常静密封是靠密封垫片来实现;动密封也称运动密封,它是指工作状态下被密封组件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的情况。相关技术中,在进行流体的管道运输时,由于使用设备的各类需要,例如冷却液输送时,需要实现静止的管道部分与运动的管道部分之间连通部位的良好密封,以避免流体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动密封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供流体流通的通道的良好密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流体动密封装置,包括:转轴、密封座以及壳体,所述密封座套设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密封座并且承托所述密封座,所述转轴和所述密封座相对于所述壳体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转轴、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壳体共同限定有供流体流通的通道,所述壳体具有流体入口,所述转轴具有流体出口,所述通道包括供所述流体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流通的第一流通段和与所述第一流通段流体连通并形成于所述转轴的第二流通段,所述第一流通段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流通管路和与所述第一流通管路流体连通并形成于所述密封座的第二流通管路,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流通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通管路之间连通处密封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和下方的下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和所述下密封环分别具有与所述密封座滑动接触的密封面。
可选地,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外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通管路通过该外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管路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通道还包括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且形成在所述密封座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内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通管路贯穿所述密封座并与所述内流体通道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外流体通道由所述上密封环和所述下密封环围成。
可选地,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压盖,所述壳体的底部承托所述密封座,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该第二密封件用于提供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密封。
可选地,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座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弹性件将所述上密封环压紧于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壳体,并将所述下密封环压紧于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承托所述密封座的承台,所述下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密封座与所述承台之间,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弹性件将所述下密封环压紧于所述密封座和所述承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上密封环之间设置有弹簧座。
可选地,所述密封座包括环状主体和从该环状主体沿所述第一流通段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壳体凸出的中心环台,该中心环台围绕所述第一流通段设置,所述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容纳在由所述环状主体、所述中心环台和所述壳体围成的容纳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提供所述密封座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密封,所述第四密封件用于提供所述上密封环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下密封环与所述壳体的密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流体动密封装置中,流体从流体入口进入壳体,并在通道中流动至转轴上的流体出口流出,其中,壳体与转轴以及密封座存在相对运动即相对转动,第一流通管路与第二流通管路也存在相对运动,即需要保证第一流通管路与第二流通管路的连通处的密封,由于第一流通段供流体沿转轴径向流通,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和下方的下密封环,这样,在转轴静止时能够避免流体从该连通处流出第一流通段;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壳体和密封座之间,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均固定于壳体,并分别具有与密封座滑动接触的密封面,从而使得在转轴转动时,避免流体从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与密封座的滑动接触面(即密封面)流出第一流通段,进而实现了供流体流通的通道的良好密封。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动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局部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轴,11-竖直流通段,2-密封座,21-第二流通管路,3-壳体,31-第一流通管路,32-承台,41-上密封环,42-下密封环,43-密封面,5-压盖,61- 第二密封件,62-第三密封件,63-第四密封件,71-弹性件,72-弹簧座,81- 流体入口接头,82-流体出口接头,100-外流体通道,200-内流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是基于图2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2的图面方向,“内、外”是以流体动密封装置的外轮廓为基准进行定义的,从外界环境指向流体动密封装置外轮廓的方向为朝内的方向,反之则为朝外的方向。本公开中使用的序词“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参考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近的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流体密封装置,图1至图3示出了其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流体动密封装置,包括:转轴1、密封座2以及壳体3,密封座2套设于转轴1并与转轴1固定连接,壳体3 套设于密封座2并且承托密封座2,转轴1和密封座2相对于壳体3绕转轴 1的轴线转动,转轴1、密封座2和壳体3共同限定有供流体流通的通道,壳体3具有流体入口,转轴1具有流体出口,通道包括供流体沿转轴1的径向流通的第一流通段和与第一流通段流体连通并形成于转轴1的第二流通段,第一流通段包括形成于壳体3的第一流通管路31和与第一流通管路31 流体连通并形成于密封座2的第二流通管路21,壳体3上固定有用于提供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之间连通处密封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41和下方的下密封环42,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分别具有与密封座2滑动接触的密封面4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流体动密封装置中,流体从流体入口进入壳体,并在通道中流动至转轴1上的流体出口流出,其中,壳体3与转轴1以及密封座2存在相对运动即相对转动,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也存在相对运动,即需要保证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 的连通处的密封,由于第一流通段供流体沿转轴1径向流通,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41和下方的下密封环42,这样,在转轴1静止时能够避免流体从该连通处流出第一流通段;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壳体3和密封座2之间,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均固定于壳体3,并分别具有与密封座2滑动接触的密封面43,从而使得在转轴1转动时,避免流体从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分别与密封座2的滑动接触面即密封面43流出第一流通段,进而实现了供流体流通的通道的良好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流体可以依次经过第一流通管路31、第二流通管路21 和第二流通段,即第二流通管路21与第二流通段流体连通。本公开的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均设置于密封座2与壳体之间,即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也一起与壳体3和密封座2共同限定第一流通段。本公开的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均分别压紧于密封座2,使得上述滑动接触面构造为密封面,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均分别压紧于密封座2的具体方式本公开不作限制,将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详细介绍。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密封面43能够紧密地贴合于密封座的外侧面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与密封座2之间的密封。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通道可以包括沿转轴1的周向设置且位于密封座2和壳体3之间的外流体通道100,第一流通管路31通过该外流体通道100与第二流通管路21流体连通。这样,在转轴1转动时,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被错开,通过该外流体通道100能够保证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始终流体连通,避免流体堵在第一流通段。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外流体通道100由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围成,在实现第一流通管路31与第二流通管路21流体连通时,需要在壳体3与密封座2之间布置环状的密封环这样壳体3与密封座2之间需在径向上预留较小的间隔,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在上下方向封闭该间隔,从而使得壳体3、密封座2、上密封环41以及下密封环42共同限定有或者说围成有外流体通道100。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通道还可以包括沿转轴1的周向设置且形成在密封座2与转轴1之间的内流体通道200,第二流通管路21贯穿密封座2并与内流体通道200流体连通。这样,第二流通管路21能够连通外流体通道100和内流体通道200,并且第二流通管路 21还与第二连通段流体连通,使得流体能够通过内流体通道200进入第二流通段,减小流体对密封座2的冲击,为流体流入第二流通段提供更多的路径,保证流体动密封装置的稳定工作。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于壳体3顶部的压盖5,壳体3的底部承托密封座2,压盖5 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61,该第二密封件61用于提供压盖5与壳体3之间的密封。这样,能够避免外界杂质和流体进入壳体3内部,保证流体动密封装置的稳定工作。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压盖5与密封座2之间的弹性件71,压盖5通过弹性件71将上密封环41压紧于密封座2和壳体3,并将下密封环42压紧于密封座2和壳体3。这样,通过压盖5对弹性件71的压缩,能够产生向下的压紧力,从而作用于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进而保证密封座2与壳体3之间的密封以及密封座2与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的密封,使得上述滑动接触面构造密封面43。这里,本公开对弹性件71的具体构造不作限制,例如,弹性件71 可以构造为压缩弹簧,也可以为弹性橡胶。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壳体3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承托密封座2的承台32,下密封环42设置于密封座2与承台32之间,压盖5 通过弹性件71将下密封环42压紧于密封座2和承台32,弹性件71与上密封环41之间设置有弹簧座72。这样,下密封环42可以通过承台42被承托,以提高自身安装的稳定性,弹性件71通过弹簧座72将压紧力作用于上密封环41,从而避免与上密封环41直接接触而施力不匀,导致流体从密封面43 流出第一连通段。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密封座2可以包括环状主体和从该环状主体沿第一流通段的延伸方向朝向壳体3凸出的中心环台,该中心环台围绕第一流通段设置,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分别容纳在由环状主体、中心环台和壳体3围成的容纳空间中。这样,上密封环41能够被压紧于中心环台,下密封环42能够被中心环台压紧,从而实现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的安装以及便于压紧力的施加。
根据一些实施例,中心环台的与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接触的外侧面可以构造为弧形面,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分别具有与之对应的弧形面,弧形面也能够便于力的施加和均匀作用,提高密封面实现密封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件62和第四密封件63,第三密封件62用于提供密封座2 与转轴1之间的密封,第四密封件63用于提供上密封环41与壳体3以及下密封环42与壳体3的密封。这样,第三密封件62能够避免流体从内流体通道200经密封座2与转轴1之间的间隙配合所留出的缝隙中泄漏,第四密封件63能够避免流体从外流体通道100经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42分别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配合所留出的缝隙中泄漏,从而进一步保证供流体流通的通道的良好密封。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中所示,第二流通段包括能够与第二流通管路21或内流体通道的竖直流通段11,该竖直流通段11的底部具有流体出口。这样,能够保证流体由上至下流动。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第二流通段呈L形,并且竖直流通段11通过第二流通段的水平流通段与第二流通管路21或内流体通道流体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壳体3的流体入口上连接有流体入口接头81,转轴1的流体出口连接有流体出口接头82,流体入口接头81与气源或液源流体流体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密封座2可以由耐磨金属材料制成,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可以为耐磨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陶瓷,从而能够提高密封座2以及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公开对流体的类型不作限制,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并且本公开对液体的具体类型也不作限制,例如,该液体可以为对玻璃基板进行抛光的抛光液,也可以为对转轴1进行冷却的冷却液。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流体动密封装置,该流体动密封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并具有其全部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该抛光机可以为玻璃基板抛光机,上述的流体为抛光液。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密封座(2)以及壳体(3),所述密封座(2)套设于所述转轴(1)并与所述转轴(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套设于所述密封座(2)并且承托所述密封座(2),所述转轴(1)和所述密封座(2)相对于所述壳体(3)绕所述转轴(1)的轴线转动,所述转轴(1)、所述密封座(2)和所述壳体(3)共同限定有供流体流通的通道,所述壳体(3)具有流体入口,所述转轴(1)具有流体出口,所述通道包括供所述流体沿所述转轴(1)的径向流通的第一流通段和与所述第一流通段流体连通并形成于所述转轴(1)的第二流通段,所述第一流通段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3)的第一流通管路(31)和与所述第一流通管路(31)流体连通并形成于所述密封座(2)的第二流通管路(21),所述壳体(3)上固定有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流通管路(31)与所述第二流通管路(21)之间连通处密封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通段上方的上密封环(41)和下方的下密封环(42),所述上密封环(41)和所述下密封环(42)分别具有与所述密封座(2)滑动接触的密封面(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转轴(1)的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密封座(2)和所述壳体(3)之间的外流体通道(100),所述第一流通管路(31)通过该外流体通道(100)与所述第二流通管路(21)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还包括沿所述转轴(1)的周向设置且形成在所述密封座(2)与所述转轴(1)之间的内流体通道(200),所述第二流通管路(21)贯穿所述密封座(2)并与所述内流体通道(200)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体通道(100)由所述上密封环(41)和所述下密封环(42)围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3)顶部的压盖(5),所述壳体(3)的底部承托所述密封座(2),所述压盖(5)与所述壳体(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61),该第二密封件(61)用于提供所述压盖(5)与所述壳体(3)之间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盖(5)与所述密封座(2)之间的弹性件(71),所述压盖(5)通过所述弹性件(71)将所述上密封环(41)压紧于所述密封座(2)和所述壳体(3),并将所述下密封环(42)压紧于所述密封座(2)和所述壳体(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承托所述密封座(2)的承台(32),所述下密封环(42)设置于所述密封座(2)与所述承台(32)之间,所述压盖(5)通过所述弹性件(71)将所述下密封环(42)压紧于所述密封座(2)和所述承台(32),所述弹性件(71)与所述上密封环(41)之间设置有弹簧座(7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2)包括环状主体和从该环状主体沿所述第一流通段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壳体(3)凸出的中心环台,该中心环台围绕所述第一流通段设置,所述上密封环(41)和下密封环(42)分别容纳在由所述环状主体、所述中心环台和所述壳体(3)围成的容纳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件(62)和第四密封件(63),所述第三密封件(62)用于提供所述密封座(2)与所述转轴(1)之间的密封,所述第四密封件(63)用于提供所述上密封环(41)与所述壳体(3)以及所述下密封环(42)与所述壳体(3)的密封。
10.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流体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动密封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动密封装置。
CN202021728364.9U 2020-08-18 2020-08-18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Active CN213117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8364.9U CN21311793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8364.9U CN21311793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7933U true CN213117933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8364.9U Active CN21311793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7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9167A (zh) 集成外置弹簧补偿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13117933U (zh) 流体动密封装置及抛光机
CN212202588U (zh) 具有冷却结构的泵用双端面密封
KR101370773B1 (ko) 메카니컬 씰
CN207777426U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输电滑环的动密封装置
CN108730225A (zh) 一种改进型非接触化工泵密封件
CN205207183U (zh) 一种罗茨鼓风机集装式机械密封
JP4189181B2 (ja) ロータリージョイント
US11466780B2 (en) Magnetic liquid sealing device
CN209909167U (zh) 弹性气密封装置
CN109078984B (zh) 一种轧辊轴承座
CN208417540U (zh) 一种用于密炼机的密封装置
CN113000868A (zh) 一种带有液压缸和具备中心冷却的电主轴用组件
CN105515256A (zh) 一种用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工作电机的主轴密封系统
JP6863857B2 (ja) 軸封装置
CN216589931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组合式机械密封静环
CN206309944U (zh) 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
CN205423295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密封装置
CN108006078A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输电滑环的动密封装置
CN213899878U (zh) 用于水泵轴的密封装置
CN210531608U (zh) 一种化纤生产卧式聚酯反应器用机械密封
CN211082850U (zh) 一种用于机械密封的隔离液循环系统
CN205207685U (zh) 一种搅拌器用机械密封装置
CN214500049U (zh) 一种聚酯反应器用机封组件
CN208330827U (zh) 盐化工泵用机械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