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4478U -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4478U
CN213114478U CN202021269305.XU CN202021269305U CN213114478U CN 213114478 U CN213114478 U CN 213114478U CN 202021269305 U CN202021269305 U CN 202021269305U CN 213114478 U CN213114478 U CN 213114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ear
square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93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云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693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4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4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4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中心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所述横板的底部左侧设有除尘装置。该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通过箱体、横板、车轮和除尘装置的配合,该装置在使用时,风机将灰尘从曲管抽入箱体的内腔,灰尘被布袋过滤,并掉入方箱内,实现对公路上的灰尘进行收集,通过箱体、横板、水泵、喷头、车轮和扫灰装置的配合,该装置在使用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转动,槽轮带动螺纹杆转动,竖杆带动毛刷左右移动并转动,实现对附着于地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在对公路洒水后,路面变成泥泞。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建设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环境建设包括市容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等六方面的内容,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构成的公共环境建设,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所进行的建设,包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控制污染的工程以及为改造环境而设计的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等,在环境建设中,往往需要对公路进行洒水降温。
例如申请号为“201721042585.9”的了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包括:中水蓄水池,其内设置有供水泵,供水泵与供水主管相连;公路中央支管,其设置于公路中央纵向轴线的下方,公路中央支管与供水主管相连,虽然其避免了洒水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增大城市水体的蒸发面积,同时增大地表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调节近地面温度,有效降低城市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可在较短周期的洒水作业增大路面湿度以及空气湿度,有利于扬尘等的沉降,改善空气质量,但是该装置在工作时,无法对公路上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导致灰尘对城市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城市环境恶劣,无法对附着在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导致对公路洒水后,路面变的泥泞,对车辆和人员造成影响,无法对清理路面的毛刷进行更换,拆卸麻烦,导致长时间作业后,毛刷对路面的清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中心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所述横板的底部左侧设有除尘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风机、曲管、滤网、布袋、方箱和竖板;
所述风机的外壁内嵌于箱体的外壁左侧,所述风机的左端连通有曲管,所述风机的下方设有方箱,所述方箱的外壁与箱体的左侧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方箱的上方设有布袋,多个所述布袋的顶部均与横板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布袋的右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的底部左侧和箱体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内壁固接有滤网。这样设计可以将公路上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避免灰尘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布袋在横板的底部左侧呈等距分布。这样设计提高对灰尘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厚度为1-2CM。这样设计使灰尘不会再飞回城市空气中,预防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方箱的左端固接有把手。这样设计更便于将方箱取出,完成对灰尘的回收处理。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这样设计更便于对该装置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下方设有扫灰装置;
所述扫灰装置包括电机、槽轮、皮带、螺纹杆、长板、槽板、滑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毛刷、竖杆、第五齿轮、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
所述电机的下方预设的电机座与箱体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固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长板的底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长板的右端与箱体的内壁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前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板,所述第二方板的右侧内壁与第三齿轮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后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方板,所述第一方板的右侧内壁与第四齿轮的上方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有槽板,所述槽板的后端与箱体的内壁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左侧与中心分别通过轴承与槽板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端与上方的槽轮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槽轮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的底部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毛刷的顶部相贴合。这样设计可以对附着于地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在洒水后,发生路面泥泞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槽板构成滑动结构。槽板对滑块在受力左右滑动时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下方设有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圆杆、圆管、第一压缩弹簧、圆轴、扭力弹簧、第二圆杆、第二压缩弹簧、方管和曲杆;
所述第一圆杆的外壁左侧与竖杆的外壁下方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圆杆的外壁分别间隙配合有圆管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圆管的内壁左侧和第一圆杆的外壁左侧凸起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杆的前端面上方通过圆轴与曲杆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圆轴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圆杆的前端面上方和曲杆的前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曲杆的顶部右侧间隙配合有方管,所述方管的外壁内嵌于圆管的上方内壁,所述方管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方管的内壁顶部和第二圆杆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底部与曲杆的顶部右侧相贴合。这样设计更便于对毛刷的拆卸,保证对城市路面的清理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通过箱体、横板、水泵、喷头、车轮和除尘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风机将灰尘从曲管抽入箱体的内腔,灰尘被布袋过滤,并掉入方箱内,实现对公路上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减少灰尘对城市造成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箱体、横板、水泵、喷头、车轮和扫灰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转动,同时槽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滑块带动第五齿轮左右滑动,竖杆带动毛刷左右移动并转动,实现对附着于地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在对公路洒水后,路面变成泥泞,并且避免了对车辆和人员造成影响。
通过箱体、横板、水泵、喷头、车轮和卡接装置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下按动第二圆杆,使第二圆杆带动曲杆向下移动,由于第一压缩弹簧给予第一圆杆向外的力,使第一圆杆的内端从竖杆下方的凹槽处滑出,进而实现对毛刷的更换,便于拆卸,避免毛刷在长时间作业后,对路面的清理效果差,提高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竖杆、第五齿轮和第一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螺纹杆、槽板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圆杆、圆管和第一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圆杆、扭力弹簧和圆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扫灰装置,201、电机,202、槽轮,203、皮带,204、螺纹杆,205、长板,206、槽板,207、滑块,208、第一齿轮,209、第二齿轮,210、第三齿轮,211、第四齿轮,212、毛刷,213、竖杆,214、第五齿轮,215、第一方板,216、第二方板,3、卡接装置,301、第一圆杆,302、圆管,303、第一压缩弹簧,304、圆轴,305、扭力弹簧,306、第二圆杆,307、第二压缩弹簧,308、方管,309、曲杆,4、除尘装置,401、风机,402、曲管,403、滤网,404、布袋,405、方箱,406、竖板,5、水泵,6、横板,7、喷头,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进水口,箱体1的内壁中心固接有横板6,横板6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水泵5,水泵5的型号为QD6-9-0.4,水泵5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7,横板6的底部左侧设有除尘装置4,除尘装置4包括风机401、曲管402、滤网403、布袋404、方箱405和竖板406,风机401的外壁内嵌于箱体1的外壁左侧,风机401的左端连通有曲管402,风机401的下方设有方箱405,方箱405的左端固接有把手,把手更便于将方箱405取出,完成对灰尘的回收处理方箱405的外壁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间隙配合,方箱405的上方设有布袋404,多个布袋404的顶部均与横板6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布袋404的右侧设有竖板406,布袋404在横板6的底部左侧呈等距分布,这样设计可以提高布袋404对灰尘的过滤效果竖板40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6的底部左侧和箱体1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竖板406的内壁固接有滤网403,滤网403的厚度为1-2CM,滤网403使灰尘不会再飞回城市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滤网403为不锈钢材质100-120目滤网。
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8,车轮8更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箱体1的内腔下方设有扫灰装置2,扫灰装置2包括电机201、槽轮202、皮带203、螺纹杆204、长板205、槽板206、滑块207、第一齿轮208、第二齿轮209、第三齿轮210、第四齿轮211、毛刷212、竖杆213、第五齿轮214、第一方板215和第二方板216,电机201的下方预设的电机座与箱体1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电机201的型号为ECMA-E11320RS,电机201的输出端固接有槽轮202,槽轮202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208,第一齿轮208的右端与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201工作时可以带动第一齿轮208正反转动,第一齿轮208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9,第二齿轮209的顶部固接有第三齿轮210,第三齿轮210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长板205的底部左侧转动连接,轴承使第三齿轮210受力时可以在长板205的底部左侧转动,长板205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下方固定连接,第三齿轮210的前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211,第四齿轮211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板216,当第五齿轮214受力移动到左侧极限位置时,第三齿轮210、第四齿轮211和第五齿轮214在同一直线上,竖杆213处于最左侧,第二方板216的右侧内壁与第三齿轮210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第四齿轮211的后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214,第五齿轮214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方板215,第一方板215的右侧内壁与第四齿轮211的上方外壁转动连接,第五齿轮214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滑块207的底部转动连接,滑块207与槽板206构成滑动结构,槽板206对滑块207在受力左右滑动时起到限位作用,滑块207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有槽板206,槽板206的后端与箱体1的内壁后端固定连接,滑块20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4,螺纹杆204受力转动时可以使滑块207在槽板206的凹槽内左右滑动,螺纹杆204的外壁左侧与中心分别通过轴承与槽板206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204的右端与上方的槽轮202固定连接,两个槽轮202的外壁通过皮带203转动连接,电机201带动下方的槽轮202转动时,皮带203使两个槽轮202同时转动,第五齿轮214的底部固接有竖杆213,竖杆213的底部与毛刷212的顶部相贴合。
竖杆213的下方设有卡接装置3,卡接装置3包括第一圆杆301、圆管302、第一压缩弹簧303、圆轴304、扭力弹簧305、第二圆杆306、第二压缩弹簧307、方管308和曲杆309,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左侧与竖杆213的外壁下方凹槽间隙配合,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分别间隙配合有圆管302和第一压缩弹簧303,第一压缩弹簧303给予圆管302向右的力,第一压缩弹簧30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圆管302的内壁左侧和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左侧凸起处固定连接,第一圆杆301的前端面上方通过圆轴304与曲杆309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圆轴304可以使曲杆309受力时在第一圆杆301的前端面上方转动,圆轴3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扭力弹簧305,扭力弹簧305给予曲杆309逆时针的力,扭力弹簧3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圆杆301的前端面上方和曲杆309的前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曲杆309的顶部右侧间隙配合有方管308,方管308的外壁内嵌于圆管302的上方内壁,方管308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圆杆306,第二圆杆306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压缩弹簧307,第二压缩弹簧307给予第二圆杆306向上的力,第二压缩弹簧30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方管308的内壁顶部和第二圆杆306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第二圆杆306的底部与曲杆309的顶部右侧相贴合,第二圆杆306受到向下的力时,可以使曲杆309的顶部右侧从方管308内滑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时,首先将电机201、水泵5和风机401连接外接电源,电机201、水泵5和风机401开始工作,电机201带动槽轮206和第一齿轮208正反转动,第一齿轮208带动第二齿轮209转动,第二齿轮209带动第三齿轮210转动,第三齿轮210带动第四齿轮211和第五齿轮214转动,同时上方槽轮202带动螺纹杆204转动,螺纹杆204带动滑块207左右滑动,进而使竖杆213带动毛刷212正反转动和左右移动,实现对附着于路面的灰尘的清理,同时风机401将灰尘从曲管402抽入箱体1内,灰尘经过布袋404的过滤后落入方箱405内,实现对灰尘的收集和回收,提高城市环境,同时水泵5将箱体1内的水洒向清理完的路面,实现对路面的降温,在作业完成后,向下按动第二圆杆306,使得曲杆309离开方管308,第一压缩弹簧303给予第一圆杆301向外的力,使第一圆杆301从竖杆213下方的凹槽内滑出,进而实现对毛刷212的更换,保证对城市路面清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中心固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7),所述横板(6)的底部左侧设有除尘装置(4);
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风机(401)、曲管(402)、滤网(403)、布袋(404)、方箱(405)和竖板(406);
所述风机(401)的外壁内嵌于箱体(1)的外壁左侧,所述风机(401)的左端连通有曲管(402),所述风机(401)的下方设有方箱(405),所述方箱(405)的外壁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方箱(405)的上方设有布袋(404),多个所述布袋(404)的顶部均与横板(6)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布袋(404)的右侧设有竖板(406),所述竖板(40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6)的底部左侧和箱体(1)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板(406)的内壁固接有滤网(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404)在横板(6)的底部左侧呈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403)的厚度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箱(405)的左端固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下方设有扫灰装置(2);
所述扫灰装置(2)包括电机(201)、槽轮(202)、皮带(203)、螺纹杆(204)、长板(205)、槽板(206)、滑块(207)、第一齿轮(208)、第二齿轮(209)、第三齿轮(210)、第四齿轮(211)、毛刷(212)、竖杆(213)、第五齿轮(214)、第一方板(215)和第二方板(216);
所述电机(201)的下方预设的电机座与箱体(1)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固接有槽轮(202),所述槽轮(202)的左侧设有第一齿轮(208),所述第一齿轮(208)的右端与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08)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9),所述第二齿轮(209)的顶部固接有第三齿轮(210),所述第三齿轮(210)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长板(205)的底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长板(205)的右端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10)的前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211),所述第四齿轮(211)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板(216),所述第二方板(216)的右侧内壁与第三齿轮(210)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211)的后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214),所述第五齿轮(214)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方板(215),所述第一方板(215)的右侧内壁与第四齿轮(211)的上方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214)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滑块(207)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07)的外壁上方滑动卡接有槽板(206),所述槽板(206)的后端与箱体(1)的内壁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0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4),所述螺纹杆(204)的外壁左侧与中心分别通过轴承与槽板(206)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04)的右端与上方的槽轮(20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槽轮(202)的外壁通过皮带(203)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214)的底部固接有竖杆(213),所述竖杆(213)的底部与毛刷(212)的顶部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7)与槽板(206)构成滑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13)的下方设有卡接装置(3);
所述卡接装置(3)包括第一圆杆(301)、圆管(302)、第一压缩弹簧(303)、圆轴(304)、扭力弹簧(305)、第二圆杆(306)、第二压缩弹簧(307)、方管(308)和曲杆(309);
所述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左侧与竖杆(213)的外壁下方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分别间隙配合有圆管(302)和第一压缩弹簧(30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0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圆管(302)的内壁左侧和第一圆杆(301)的外壁左侧凸起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杆(301)的前端面上方通过圆轴(304)与曲杆(309)的前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圆轴(3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扭力弹簧(305),所述扭力弹簧(3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圆杆(301)的前端面上方和曲杆(309)的前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曲杆(309)的顶部右侧间隙配合有方管(308),所述方管(308)的外壁内嵌于圆管(302)的上方内壁,所述方管(308)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圆杆(306),所述第二圆杆(306)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压缩弹簧(307),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0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方管(308)的内壁顶部和第二圆杆(306)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杆(306)的底部与曲杆(309)的顶部右侧相贴合。
CN202021269305.X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Active CN213114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9305.XU CN21311447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9305.XU CN21311447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4478U true CN213114478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9305.XU Active CN21311447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4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26931U (zh) 一种基于吸附式多级处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3114478U (zh) 一种生态型公路中央洒水装置
CN214344757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装置
CN218492395U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清扫装置
CN208167630U (zh) 一种路政环保用柳絮清除机
CN207871821U (zh) 一种空气降尘装置
CN215602409U (zh) 一种节水型多用农业喷灌设备
CN112403169B (zh) 一种行走式大气扬尘污染治理用水雾喷洒装置
CN211948164U (zh) 一种城市规划用垃圾清理装置
CN211665658U (zh) 一种智能汽车底盘清洁装置
CN21203960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喷雾降尘装置
CN213049691U (zh) 一种景观用水生态用循环过滤装置
CN218501451U (zh) 一种带式压滤机
CN213955544U (zh) 一种除甲醛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1186435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
CN219972847U (zh) 一种蓄水排水一体化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CN215002145U (zh) 一种暖通管道用空气净化模块
CN215089522U (zh) 一种制冷空调水箱的自清洁过滤装置
CN2180274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降尘装置
CN212883461U (zh) 一种建筑新材料加工用过滤装置
CN109457578A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渣土压平设备
CN216149309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施工用高效过滤的工地降尘装置
CN215539449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3001563U (zh) 一种动车换气装置的除杂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15714911U (zh) 一种市政绿化管养用道路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8

Address after: 201100 room d042, building 1, No. 5500, Yuanji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ongyu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100 No. 303, unit 3, building 3, No. 76 Yongchun street, Qingyuan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Yun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