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2980U -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2980U
CN213112980U CN202021919348.8U CN202021919348U CN213112980U CN 213112980 U CN213112980 U CN 213112980U CN 202021919348 U CN202021919348 U CN 202021919348U CN 213112980 U CN213112980 U CN 213112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impurity removal
pipe
constructed wetlan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93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根
王妍
马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9193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2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2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2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属于环保处理设施,包括污水预处理池、人工湿地反应器以及设置在污水预处理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之间的除杂装置;其中,除杂装置包括曝气池、除杂池以及进行连接的管道和水泵,除杂池设置有液位监控器,连接除杂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的管道入口设置在除杂池中部。

Description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属于环保处理设施,尤其涉及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工湿地多由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构成。其中人工基质主要由多层的土壤、砂砾、中等粒径石块、大粒径石块等填充材料组成,与水生植物及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但是,传统的人工湿地填料多为分层布设,污水在进入前只进行简单的沉淀和过滤处理,还残留大量杂物,所以极易堵塞,难以持久运行,从而导致净水效果而影响人工湿地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对进入人工湿地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杂质,达到防止人工湿地进水处堵塞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包括污水预处理池、人工湿地反应器以及设置在污水预处理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之间的除杂装置;其中,除杂装置包括曝气池、除杂池以及进行连接的管道和水泵,除杂池设置有液位监控器,连接除杂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的管道入口设置在除杂池中部。通过除杂装置对废水进行曝气处理不仅提高湿地中的氧含量;在人工湿地出水回流时也能使硝化更加彻底,可以改善湿地内部的微生物、溶解氧、pH值,从而提高湿地脱氮的效率。并且在曝气过程中能够将通过产生的气泡将部分细小颗粒物吸附并漂浮在水面之上,过重的颗粒物则会沉淀在池底,将连接除杂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的管道入口设置在除杂池中部能够避免吸附在泡沫中以及沉淀在池底的颗粒物进入到人工湿地,而除杂池中的液位监控器是防止水位过低导致泡沫被吸入至管道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人工湿地反应器包括反应池、反应池中的填充物、种植在填充物中的湿地植物以及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其中,进水管道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挡水板。其中进水管是连接除杂池和反应池的管道,将除杂池中部的废水通过水泵泵入到反应池中,进水管道出口下方设置挡水板可以在废水流入过程中将废水分散,防止废水对反应池中的填充物产生较大冲击而使填充物流失对人工湿地反应器出水管道等造成堵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曝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曝气池与除杂池并排设置,并在曝气池底部设置有与除杂池连接长条状底流孔,使曝气池与除杂池形成U形连通;底流孔设置有闸门。废水在曝气之后打开底流孔的闸门,废水从底部流入到除杂池中,能产生较小的波动,可以使废水沉淀的更快,也能够减少曝气后泡沫的破碎,提高后续步骤除去泡沫中的细小颗粒物的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除杂池底部铺设有稳流板,稳流板包括若干层固定连接的洞洞板,以及四个支撑脚;每层洞洞板的孔洞错开。其中稳流板在除杂池中起到稳流作用,在闸门打开之后,废水从曝气池底端的长条状底流孔中流入到除杂池中,在除杂池中是由底向上流动,经过稳流板时会从稳流板多层洞洞板的孔洞中经过并在每层洞洞板之间绕行,从而水流会被分割为若干较小的支流涡旋,这样就减少了水流的冲击力,防止废水进入对除杂池中得液体造成较大的搅拌作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闸门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其中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做为执行机械使用,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使用电动推杆控制闸门的开合能够精确控制闸门开合的大小,从而控制水的流量,起到进一步稳定水流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除杂池内设置有水面除杂装置,水面除杂装置包括:采集管,采集管一侧设置有高度调节管,高度调节管上端部设置有水面收集器,水面收集器包括连接管及采集头,采集头通过连接管与高度调节管连通,采集头设有旋转壳体,旋转壳体中部开设有流通孔,流通孔与连接管连通,旋转壳体上端部周侧间隔设置有过滤片,过滤片为涡轮状构造,采集管底部设置有过滤孔。具体使用时,将水面收集器卡持在调节管内并放置在除杂池内,此时,水面收集器悬浮在水面之上,由于采集头的过滤片为涡轮状构造,当除杂池中浮在水面的泡沫进入到旋转壳体内时,会对旋转壳体施力,旋转壳体在过滤片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同时,由于旋转壳体的转动,水面泡沫从各方向均能有效进入到旋转壳体内并经由连接管导送出去,从而可有效去除杂池内的水面上的泡沫,并一同清除泡沫中颗粒物,防止人工湿地堵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稳流板底部设置有底吸装置、转向滑轮和牵引绳,除杂池上方设置有收绳器,底吸装置包括:带有电机行走机构的吸尘机机体,吸尘机机体与收绳器通过牵引绳连接,牵引绳绕过转向滑轮。其中吸尘机选用小型水下吸尘机,在稳流板底部设置底吸装置是为了除去沉淀在稳流板底部的颗粒物,其中底吸装置的高度低于稳流板四个支撑脚的高度,底吸装置能够在稳流板底部移动,其宽度与稳流板相同。牵引绳连接在吸尘机机体尾部,吸尘机向前运动至除杂池尽头将底部颗粒物吸器后,收线器开始运行对牵引绳进行收线,牵引绳通过转向滑轮将运动方向改变,最终将吸尘机拖拽至除杂池的另一头。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阐述:通过除杂装置对废水进行曝气处理不仅提高湿地中的氧含量;在人工湿地出水回流时也能使硝化更加彻底,可以改善湿地内部的微生物、溶解氧、pH值,从而提高湿地脱氮的效率。并且在曝气过程中能够将通过产生的气泡将部分细小颗粒物吸附并漂浮在水面之上,过重的颗粒物则会沉淀在池底,将连接除杂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的管道入口设置在除杂池中部能够避免吸附在泡沫中以及沉淀在池底的颗粒物进入到人工湿地,而除杂池中的液位监控器是防止水位过低导致泡沫被吸入至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对污水实现净化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解决堵塞问题,使人工湿地更持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稳流板的仰视轴侧图;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洞洞板示意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底吸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面除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集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人工湿地反应器;2:管道;3:曝气池;4:除杂池;5:底流孔;6:稳流板;7:水面除杂装置;8:水面收集器;9:底吸装置;11:反应池;12:填充物;13:湿地植物;14:挡水板;22:进水管道;23:出水管道;31:曝气管道;51:闸门;52:电动推杆;61:洞洞板;62:支撑脚;71:采集管;72:高度调节管;73:吸出管;74:过滤孔;81:连接管;82:采集头;821:旋转壳体;822:流通孔;823:过滤片;91:转向滑轮;92:牵引绳;93:收绳器;94:吸尘机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如图1所示,包括图示未表示出的污水预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反应器1以及设置在污水预处理池和人工湿地反应器1之间的除杂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为人工湿必须配备的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将污水初步处理之后通过管道2将初步处理的污水抽到除杂装置中去。除杂装置包括曝气池3、除杂池4,除杂池4设置有液位监控器,连接除杂池4和人工湿地反应器1的进水管道22入口设置在除杂池4中部。人工湿地反应器1包括反应池11、反应池11中的填充物12、种植在填充物12中的湿地植物13以及进水管道22和出水管道23。其中,进水管道22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挡水板14。反应池11中的填充物12从下至上为粗火山石、生态填料、细火山石、土壤。曝气池3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3131,曝气池3与除杂池4并排设置,并在曝气池3底部设置有与除杂池4连接长条状底流孔5,使曝气池3与除杂池形成U形连通;底流孔5设置有通过电动推杆52控制的闸门51。除杂池4底部铺设有稳流板6,稳流板6包括若干层固定连接的洞洞板61,以及四个支撑脚62。
如图2所示,为稳流板6的仰视轴侧图,稳流板6包括四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洞洞板61,在洞洞板61的四角上分布安装了四个支撑脚62;洞洞板61上均匀分布有圆形开孔611,每行开孔错开设置,洞洞板61上的开孔行数为奇数行,相邻的两层洞洞板61正反不同,就能使每层洞洞板61的孔洞错开,如图3所示为相邻的两块洞洞板61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除杂池4中稳流板底部的底吸装置示意图,底吸装置9设置在稳流板6下方,收绳器93如图1所示安装在除杂池4上方。底吸装置9包括:带有电机行走机构的吸尘机机体94,吸尘机机体94尾部设置有用来与牵引绳92连接的挂环,牵引绳92绕过转向滑轮91连接在收绳器93上。
如图5所示,除杂池4内设置有水面除杂装置7,水面除杂装置7包括:采集管71,采集管71一侧设置有高度调节管72,高度调节管72上端部设置有水面收集器8,水面收集器8包括连接管81及采集头82,采集头82通过连接管81与高度调节管72连通。如图6所示为采集头82的结构示意图,采集头82设有旋转壳体821,旋转壳体821中部开设有流通孔822,流通孔822与连接管81连通,旋转壳体821上端部周侧间隔设置有过滤片823,过滤片823为涡轮状构造。采集管71底部设置有过滤孔74,采集管71上部还具有弯折的吸出管73,用于在采集头8将浮在水面的杂质吸入到采集管71中之后通过吸出管73连接水泵将杂质一同吸出,并且弯折的吸出管73还能用于挂在除杂池4上。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预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反应器(1)以及设置在所述污水预处理装置和人工湿地反应器(1)之间的除杂装置;其中,所述除杂装置包括曝气池(3)和除杂池(4),所述除杂池(4)设置有液位监控器,连接所述除杂池(4)和所述人工湿地反应器(1)的进水管道(22)入口设置在所述除杂池(4)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反应器(1)包括反应池(11)、所述反应池(11)中的填充物(12)、种植在所述填充物(12)中的湿地植物(13)以及进水管道(22)和出水管道(23);其中,所述进水管道(22)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挡水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3)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31),所述曝气池(3)与所述除杂池(4)并排设置,并在所述曝气池(3)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除杂池(4)连接长条状底流孔(5),使所述曝气池(3)与所述除杂池(4)形成U形连通;所述底流孔(5)设置有闸门(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池(4)底部铺设有稳流板(6),所述稳流板(6)包括若干层固定连接的洞洞板(61),以及四个支撑脚(62);所述每层洞洞板(61)的孔洞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51)通过电动推杆(52)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池(4)内设置有水面除杂装置(7),所述水面除杂装置(7) 包括:采集管(71),所述采集管(71)中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管(72),所述采集管(71)上部设置有挂钩形吸出管(73);所述高度调节管(72)上端部设置有水面收集器(8),所述水面收集器(8)包括连接管(81)及采集头(82),所述采集头(82)通过所述连接管(81)与所述高度调节管(72)连通,所述采集头(82)设有旋转壳体(821),所述旋转壳体(821)中部开设有流通孔(822),所述流通孔(822)与所述连接管(81)连通,所述旋转壳体(821)上端部周侧间隔设置有过滤片(823),所述过滤片(823)为涡轮状构造,所述采集管(71)底部设置有过滤孔(7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板(6)底部设置有底吸装置(9)、转向滑轮(91)和牵引绳(92),所述除杂池(4)上方设置有收绳器(93),所述底吸装置(9)包括:带有电机行走机构的吸尘机机体(94),所述吸尘机机体(94)与所述收绳器(93)通过所述牵引绳(92)连接,所述牵引绳(92)绕过所述转向滑轮(91)。
CN202021919348.8U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Active CN213112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348.8U CN213112980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348.8U CN213112980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2980U true CN21311298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9348.8U Active CN213112980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2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3968B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1838060A (zh) 组合式一体化净水装置
CN102351304A (zh) 一种解决反冲洗问题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CN101033107A (zh) 分离器与浸入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的净水装置及系统
CN213112980U (zh) 一种进水防堵塞人工湿地
CN212655653U (zh) 一种防堵塞和强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8285210A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100582021C (zh) 一种鱼池系统
CN214829809U (zh) 一种小型断头河水质提升系统
CN109665675A (zh) 一种具备泥水分离功能的除磷脱氮设备及其除磷脱氮方法
CN213112979U (zh) 一种出水口防堵塞人工湿地
CN112239287B (zh) 一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系统
CN115124160A (zh) 一种河道水质旁路净化处理工艺
CN21071117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施
CN110627274B (zh)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1035602U (zh) 一种黑臭水强化处理系统
CN203558932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7998498U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208218628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7980571U (zh) 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CN114644430B (zh) 一种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能耗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537208U (zh) 一种曝气生化滤池
CN201362620Y (zh) 全自动净水器
CN206285570U (zh) 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
CN105753165B (zh) 一种防堵脱氮的湿地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