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6388U -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6388U
CN213106388U CN202021997958.XU CN202021997958U CN213106388U CN 213106388 U CN213106388 U CN 213106388U CN 202021997958 U CN202021997958 U CN 202021997958U CN 213106388 U CN213106388 U CN 213106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tation
rod
medical instrumen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79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迎军
笪敏
李腾跃
陈梦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edit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dit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dit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dit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79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6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6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6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外壁套结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壁套结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套结在第二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端与连接杆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该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螺杆上下移动,使转动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产生移动,直至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向外或向内移动,可对不同大小的夹持管状器械进行夹持放置以及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还推动了人类生活的进步,在医疗研究或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通常需要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夹持。
现有的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根据管状器械的大小进行夹持调节,使用不便,现有的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在进行夹持时,夹持力度较大,未设有缓冲机构,易导致夹持的管状器械产生损坏,且夹持板表面较为平滑,易产生打滑和脱落,夹持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根据管状器械的大小进行夹持调节,和在进行夹持时,未设有缓冲机构,夹持板表面易产生打滑和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外壁套结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壁套结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套结在第二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端与连接杆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且连接杆的底端与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且连接板的内部套结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套结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一侧与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内壁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内壁设置有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板均设置为个,且个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板均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和连接板均设置为凹字形,且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连接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且缓冲弹簧等距设置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易根据管状器械的大小进行夹持调节,使用方便,可对夹持管状器械进行有效防护,且防止打滑和脱落:
1、通过电机带动螺杆上下移动,使转动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产生移动,直至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向外或向内移动,可对不同大小的夹持管状器械进行夹持放置以及更换;
2、通过缓冲弹簧进行挤压或复位,电机带动第二夹持板对夹持的管状器械进行夹持时,可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通过防滑层,可增加对管状器械的夹持力,从而解决了管状器械在夹持时打滑和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电机;4、螺杆;5、转动柱;6、第一连接杆;7、第一转动轴;8、第二连接杆;9、连接板;10、第二转动轴;11、第一连接块;12、第三连接杆;13、固定板;14、第一夹持板;15、缓冲弹簧;16、第二夹持板;17、防滑层;18、第二连接块;19、支柱;20、第三转动轴;2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箱体2、电机3、螺杆4、转动柱5、第一连接杆6、第一转动轴7、第二连接杆8、连接板9、第二转动轴10、第一连接块11、第三连接杆12、固定板13、第一夹持板14、缓冲弹簧15、第二夹持板16、防滑层17、第二连接块18、支柱19、第三转动轴20和连接杆2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与螺杆4转动连接,且螺杆4的外壁套结有转动柱5,转动柱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且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块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1的内壁套结有第一转动轴7,且第一转动轴7套结在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第二连接杆8的中端与连接杆21通过第三转动轴20转动连接,且连接杆21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8的顶端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且连接板9的内部套结有第二转动轴10,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套结有第二连接块18,且第二连接块18的一侧与第三连接杆1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2的一侧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4,第一夹持板14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弹簧15,且缓冲弹簧1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6,第二夹持板16的内壁设置有防滑层17。
转动柱5的内壁设置有螺杆4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电机3的转动带动转动柱5在螺杆4的外壁上下转动。
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和连接板9均设置为2个,且2个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和连接板9均为对称设置,电机3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和连接板9向外或向内移动,便于对管状器械进行有效夹持。
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和连接板9均设置为凹字形,且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和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相连接的轴承,便于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在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和连接板9的内部更好的转动,使第一连接杆6和第三连接杆12向外或向内移动。
缓冲弹簧15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便于缓冲弹簧15在挤压或复位时,可有效进行对缓冲弹簧15有效放置,且缓冲弹簧15等距设置有两组,便于第二夹持板16在进行管状器械夹持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接通电源,之后将管状器械放置在2个第二夹持板16之间,可通过如下方式操作:
根据图1和图2,电机3带动螺杆4移动,使转动柱5进行上下移动,由于第一连接杆6和第一转动轴7外壁的第一连接块11连接,使第二连接杆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块18在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转动,转动柱5向下转动时,第一夹持板14和第二夹持板16向外转动,可对管状器械更换,转动柱5向上转动时,第一夹持板14和第二夹持板16向内转动可对管状器械进行夹持;
根据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夹持板14在对管状器械夹持时,缓冲弹簧15产生挤压,可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防滑层17可增加对管状器械的夹持力,防止管状器械在夹持时打滑和脱落,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螺杆(4)转动连接,且螺杆(4)的外壁套结有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且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内壁套结有第一转动轴(7),且第一转动轴(7)套结在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中端与连接杆(21)通过第三转动轴(20)转动连接,且连接杆(21)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顶端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且连接板(9)的内部套结有第二转动轴(10),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套结有第二连接块(18),且第二连接块(18)的一侧与第三连接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2)的一侧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4),所述第一夹持板(14)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弹簧(15),且缓冲弹簧(1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6),所述第二夹持板(16)的内壁设置有防滑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5)的内壁设置有螺杆(4)相匹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和连接板(9)均设置为2个,且2个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和连接板(9)均为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和连接板(9)均设置为凹字形,且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和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相连接的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15)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且缓冲弹簧(15)等距设置有两组。
CN202021997958.XU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Active CN213106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958.XU CN213106388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958.XU CN213106388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6388U true CN213106388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7958.XU Active CN213106388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63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25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合肥德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速器加工的固定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256A (zh) * 2021-12-15 2022-04-08 合肥德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速器加工的固定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06388U (zh) 一种应用于管状医疗器械的夹持机构
CN110353827B (zh) 一种用于整形美容的颌面部固定装置
CN108478285A (zh) 一种医疗器械放置装置
CN211106251U (zh) 一种医用玻璃瓶瓶体自旋转印刷装置
CN213430848U (zh) 一种骨折患者恢复训练用骨牵引重力调节器
CN103056714A (zh) 一种用于往复式电锯的固定装置
CN210258511U (zh) 一种移动式臭氧发生器的移动机构
CN107811708B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医疗器械放置柜
CN112842542A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设备用具有防护措施的仪器安置架
CN215079321U (zh)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鼻腔异物取出装置
CN205765205U (zh) 凸轮轴气动抓取装置
CN210228318U (zh) 一种便于使用手提式仪器的多功能台车
CN214434458U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断钉取出器
CN219520682U (zh) 一种卧式锯床用多功能支撑架
CN214730145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用于饮料罐装的封箱装置
CN214495652U (zh) 一种安瓿瓶用简易开口装置
CN213688304U (zh) 一种勘测用多功能便携测距设备
CN216722225U (zh) 一种适用于林业造林的树木钻孔装置
CN204995589U (zh) 一种头部固定器
CN21165257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和田玉检验检测装置
CN211633695U (zh) 一种用于口腔正畸的工具钳架
CN218572300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激光碎石设备
CN219289600U (zh) 一种便于线缆挂设的冲击波治疗仪
CN213347008U (zh) 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弯曲钳
CN213196290U (zh) 一种便携式电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