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9780U -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99780U CN213099780U CN202021080816.7U CN202021080816U CN213099780U CN 213099780 U CN213099780 U CN 213099780U CN 202021080816 U CN202021080816 U CN 202021080816U CN 213099780 U CN213099780 U CN 2130997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negative pressure
- air
- knob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调节装置,包括旋钮,与所述旋钮固为一体的气管,进气接口及进气接口内设置的进气主体;所述气管通过所述进气接口插入所述进气主体,并可在所述进气主体中旋转;所述气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气管上还环绕设置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且随着所述进气槽延伸,横截面面积减小;所述进气主体侧壁连接有进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进气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负压调节时,负压能随着旋钮的旋转角度较为均匀的变化,保证操作时能快速准备的调节到所需负压。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气调节结构,所述泄气调节结构用于负压吸引器械上的负压调节,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这里描述其在吸引类治疗设备中的应用,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将包含应用于其它领域的用途。
背景技术
便携式吸引器通常包含一负压发生装置,负压发生装置的吸气口通常会与吸引口、负压调节装置相连接,在经过负压显示装置与操作者进行交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密封性及负压调节装置的准确性以保证设备的使用正常,负压调节装置由于自身的密封性及负压调节的均匀性及准备性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上一般直接使用的负压调节装置,通过为旋钮式,但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个弊端,一个是旋钮的旋转角度过大,有的调整到最大负压时甚至需要将旋钮旋转720°(即旋转3周),有的旋钮虽然旋转的角度不大,一般只需要旋转270°---360°,这样大大的提高的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时的体验感节省了时间,但负压调节的精准性较差,负压调节的均匀性很差,即刚开始转动旋钮时负压的变化很大,很难精确的调节到所需要的负压,继续旋转甚至负压已经达到最大负压值已经无法调节了,失去了负压调节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负压调节装置在起到负压调节的同时,还要规避以上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给需要吸痰的患者吸痰的吸引设备的负压调节装置,所述吸引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方面涉及当调节负压时能够痕简单的操作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进行调节操作;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准确的调节到所需到的指定负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包括旋钮,与所述旋钮固为一体的气管,进气接口及进气接口内设置的进气主体;所述气管通过所述进气接口插入所述进气主体,并可在所述进气主体中旋转;所述气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气管上还环绕设置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且随着所述进气槽延伸,横截面面积减小;所述进气主体侧壁连接有进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进气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槽的槽宽和/或槽深呈线性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上设置所述气管的一侧,还设置有上调节限位柱;所述进气接口上,对应所述上调节限位柱的位置设置有下调节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下调节限位柱设置为与所述进气接口同心的圆弧状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底部还包括定位槽,定位槽上安装卡簧,用于将旋钮上的气管与进气接口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上设置有角度分隔凹孔,所述旋钮上设置有与所述角度分隔凹孔相匹配的角度分隔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上环设有多个所述角度分隔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连接管,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管与所述进气连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槽的横截面是矩形或三角形。截面的槽宽或者槽深其中一个参数随着旋钮旋转方向线性变化。这样能保证随着旋钮旋转,负压的变化是线性变化。
进一步的,负压调节装置还包括旋钮盖,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母扣,所述旋钮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负压调节时,负压能随着旋钮的旋转角度较为均匀的变化,保证操作时能快速准备的调节到所需负压。(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的装配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气接口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钮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初始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初始状态的竖直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调节过程中的水平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调节过程中的竖直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上进气槽位置横截面实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上进气槽结构实体图(剖视图非同一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调节装置包括旋钮10、气管11、进气接口20、主体21、卡簧40;所述旋钮10上设置有气管11,所述气管11包括第一进气口111以及第二进气口112,如图所示5所示第一进气口111与第二进气口112内部联通,所述第二进气口112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12上的进气槽113,所述进气槽113环绕所述气管11的外壁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进气槽113的槽宽114和槽深115择一线性变化;进一步的,所述气管1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116。所述旋钮10还设置有调节限位柱12,进一步的旋钮10上还设置有角度分隔凸点13,进一步的旋钮10上还设置有固定卡扣14。如图2所述进气接口20设置有进气主体21、进气连接管22、调节限位柱23,所述进气连接管22上设置有负压传感器连接管24;如图3所示,进气接口20上设置有角度分隔凹孔25。
定位槽116用于安装卡簧40,卡簧40安装后,把旋钮10上的气管11与进气接口20在轴线方向位置固定住,保证旋钮10只能与进气接口20产生圆周方向的旋转,这样负压调节更准确;否则由于旋钮10的气管11与进气接口20轴线方向产生移动也会使负压产生变化。
如图5-8所示,装配时,旋钮10的气管11与进气接口20的进气主体21相配合,所述气管11的外圆柱表面与所述进气主体21的内圆柱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气管11的第二进气口112与进气接口20上的进气连接管22相配合;进气连接管22另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接,真空泵的进气口另一端与吸引装置的储液瓶相连;进气连接管22上设置的负压传感器连接管24与负压传感器相连。由于进气接口20上的进气主体21的内表面与旋钮10的气管11外表面过盈配合,从而达到了密封效果,这样保证了从气管11的第一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只能经过第二进气口112然后通过进气槽113,进而到达进气接口20的进气连接管22,又由于进气连接管22与压缩泵的进气口、负压传感器以及储液瓶相连,由于气体内部各处的压强均相等,故此状态下,负压调节装置处的负压即为负压传感器和储液瓶内的负压。
结合图9、图10所示的进气槽:初始状态时,气管11的第二进气口112与进气接口20的进气连接管22完全相对,此时单位时间内从负压调节装置处沿第一进气口111经过第二进气口112然后再经过进气连接管22进入气压缩泵的气体量最大,此时储液瓶内部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保持一致无变化。当旋转旋钮10时,旋钮10上的气管11同时旋转,而进气接口20保持固定,故气管11与进气接口20的进气主体21在水平方向产生相对角位移;此时经过第一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在经过第二进气口112时会经过进气槽113,再经进气连接管22进入压缩泵。由于进气槽的截面变化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进气压缩泵的气体减少,而压缩泵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气体量是固定的,故而储液瓶内的气体会同时进入压缩泵,进而使储液瓶内部与外界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从而使储液瓶内部形成负压。当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旋钮10时,气管11与进气接口20的进气主体21在水平方向上就形成了更大的角位移,而由于所述气管11的第二进气口112上的进气槽113的截面随着气管11与进气主体21的角位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单位时间内,从负压调节装置处进气压缩泵的气体也随之变化,从而储液瓶内进气压缩泵的气体也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储液瓶内部的负压进一步变化。当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旋钮10,使气体经过进气槽113的截面为0时,此时单位时间内从负压调节装置处进气压缩泵的气体为0,故而单位时间内储液瓶中进入压缩泵内的气体最大,从而使储液瓶内与外部产生最大的压力差,即最大负压。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储液瓶内压力的变化与负压调节装置处第二进气口112上的进气槽113的截面变化关系一致,即进气槽113的截面均匀变化则负压也均匀变化。故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生产加工,将第二进气口112处的进气槽113截面设置为矩形,矩形的一边是槽宽114,矩形的另一边是槽深115。保持槽宽114固定不变,槽深115呈线性均匀变化,从而使气体流过的截面呈线性均匀变化,从而使旋钮10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使负压均匀变化,从而达到精确调节负压的效果。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进气槽113的横截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是槽宽114,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是槽深115。
下调节限位柱23设置为与进气接口20同心的圆弧状柱体。同时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本实施例将旋钮的调节范围设置在0----270°,即操作者只需将旋钮最大旋转270°即可实现从最小负压到最大负压的调节。下调节限位柱23设置为与进气接口20同心的90度圆弧状柱体。初始位置时,旋钮10上的上调节限位柱12与设置在进气接口上的下调节限位柱23一侧相贴;当旋转旋钮10旋转时,调节限位柱12同时跟着一起旋转,旋转至最大负压位置时,旋钮的调节限位柱12另一侧与进气接口20上的调节限位柱23另一侧相贴,从而使旋钮无法再旋转。
如图2、图4所示,还包括旋钮盖30,所述旋钮盖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扣31。本实施例中还在旋钮10上设置了了角度分隔凸点13及固定卡扣14(母扣),固定卡扣14与旋钮盖30内侧的固定卡扣31(公扣)相配合,使旋钮盖30稳定的固定在旋钮10上,这样可以更方便的调节旋钮。
如图2、3所示,进气接口20上设置的角度分隔凹孔25与旋钮10上设置的角度分隔凸点13配合,当初始状态时,角度分隔凸点13插入到角度分隔凹孔25中,当旋钮旋钮10时,角度分隔凸点13慢慢从角度分隔凹孔25中移出,移出的过程中两者产生摩擦,继续旋转旋钮10,角度分隔凸点13再次插入角度分隔凹孔25中,此过程两者的摩擦消失,由于摩擦会产生力的作用,故而操作者旋转旋钮10的过程中会有力的变化,从而会形成很明显的旋转旋钮10的顿挫感,增强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以上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与所述旋钮固为一体的气管,进气接口及进气接口内设置的进气主体;
所述气管通过所述进气接口插入所述进气主体,并可在所述进气主体中旋转;
所述气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气管上还环绕设置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且随着所述进气槽延伸,横截面面积减小;
所述进气主体侧壁连接有进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进气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的槽宽和/或槽深呈线性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上设置所述气管的一侧,还设置有上调节限位柱;所述进气接口上,对应所述上调节限位柱的位置设置有下调节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限位柱设置为与所述进气接口同心的圆弧状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底部还包括定位槽,定位槽上安装卡簧,用于将旋钮上的气管与进气接口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上设置有角度分隔凹孔,所述旋钮上设置有与所述角度分隔凹孔相匹配的角度分隔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上环设有多个所述角度分隔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连接管,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管与所述进气连接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的横截面是矩形或三角形,截面的槽宽或者槽深其中一个参数随着旋钮旋转方向线性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盖,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母扣,所述旋钮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80816.7U CN213099780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80816.7U CN213099780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99780U true CN213099780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7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80816.7U Active CN213099780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99780U (zh) |
-
2020
- 2020-06-12 CN CN202021080816.7U patent/CN2130997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581494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сасы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ей и/или частиц из отверстий тела | |
KR101392954B1 (ko) | 자동호흡장치 | |
CN213099780U (zh) | 一种负压调节装置 | |
WO2013097701A1 (zh) | 混氧阀 | |
CN208492881U (zh) | 一次性使用雾化器 | |
WO2015081798A1 (zh) | 旋转式辅助吸液器 | |
AU2017249414B2 (en) |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the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09758624B (zh) | 一种高可靠性负压调节器 | |
CN101905046A (zh) | 微剂量流量调节器 | |
CN111721678B (zh) | 一种可锁定可缓冲的加样喷嘴座 | |
CN109939309B (zh) | 粉状物吸入装置 | |
CN216768355U (zh) | 一种超高真空调压装置 | |
CN216723572U (zh) | 即雾高透水光仪 | |
CN219481303U (zh) | 一种负压调压阀 | |
CN112755338A (zh) | 一种精准校准凸台式的多针注射针头 | |
CN206381456U (zh) | 一种流量调节器 | |
CN201880163U (zh) | 喷雾式麻醉蒸发装置 | |
CN219013521U (zh) | 一种带刻度气动节流阀 | |
CN211738043U (zh) | 一种超高真空调压装置 | |
CN221814975U (zh) | 一种雾化速度可调的雾化杯 | |
CN213347122U (zh) | 一种控制吸入药物量的紫竹罐 | |
CN216496849U (zh) | 一种新型医用精密流量调节阀 | |
CN204528035U (zh) | 一种乳液泵 | |
CN219743575U (zh) |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吸入雾化给药装置 | |
CN219110438U (zh) | 一种用于医疗液体输送的旋转式流量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