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9079U -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99079U CN213099079U CN202020470452.7U CN202020470452U CN213099079U CN 213099079 U CN213099079 U CN 213099079U CN 202020470452 U CN202020470452 U CN 202020470452U CN 213099079 U CN213099079 U CN 2130990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lation
- opening
- inflatable
- air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垫用于充入加热后的气体,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充气空间和充气口,充气口具有开孔和至少一开口,开孔与充气空间连通设置;至少一充气管,充气管的两端分别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入气口与开口连通设置,出气口与充气空间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气口设置开孔和开口,开孔与充气空间连通设置,且通过设置充气管,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并使得入气口与开口连通设置,出气口与充气空间连通设置,提供至少两条充气路径,提高了热气充入远端的速度,且当加热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口时,能够使得充气垫温度均匀,避免温度都集中在开孔附近,提供了有效的升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用具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充气垫的应用广泛,其中包括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例如,通常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经历麻醉、手术和苏醒等等过程,此时容易造成患者的体温丧失,此时可以将充气垫覆盖在患者上,通过往充气垫中充入经过加热后的气体,使患者升温或保持正常体温。然而目前的充气垫,通常只有一个充气口,且充气口与充气垫内部的充气空间之间只有唯一的开孔连通,只能通过该开孔进行充气,因此在加热后的气体充入时,会使得温度都集中在所述开孔附近的部分充气空间内,最终使得充气垫内温度不均匀,实际上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升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效升温功能的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垫,用于充入加热后的气体,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充气空间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具有开孔和至少一开口,所述开孔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
至少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与所述开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通过十字打孔固定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充气口连通且包括所述充气空间的一部分,所述进气管道上具有若干个打孔。
进一步,所述主体具有上层和底层,所述上层和所述底层之间形成所述充气空间,所述上层设置有所述充气口,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底层与所述开口之间。
进一步,包括两所述充气管,分别为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充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充气口的不同侧。
进一步,所述出气口相对所述充气口靠近所述主体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主体包括绑带和绑带扣。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包括所述充气垫、充气结构和送风管,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送风管连通,所述送风管插入所述充气口。
进一步,所述送风管一端具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卡入所述充气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具有至少一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卡口与所述开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主体和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充气口设置开孔和所述开口,所述开孔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且通过设置所述充气管,具有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并使得所述入气口与所述开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提供至少两条充气路径,提高了热气充入远端的速度,且当加热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口时,能够使得充气垫温度均匀,避免温度都集中在所述开孔附近,提供了有效的升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垫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剖线B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垫,包括主体1和充气管。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所述主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位于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包括上层11、底层12和若干个进气管道13,所述充气管形成有夹层,与所述上层11连接。所述上层11与所述底层12之间形成有充气空间,所述充气空间由若干个所述进气管道13,以及进气管道13与所述上层11、所述底层12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夹层的空间所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进气管道13,直接由一个一体的充气空间所形成的。所述进气管道13用于容纳充入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所述进气管道13均具有若干个打孔131,所述打孔131前后两侧具有气孔,供气体流通,通过设置距离相对紧密的打孔131,可以使得充气时及充气完成时所述充气垫的尺寸变化小。
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层11设置有充气口111,所述充气口111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用于充入气体,可选地为加热后的气体。其中,所述充气口111包括开孔112和两个开口113,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开口113分别对应两条充气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开口113并与每一充气管对应,或者可以设置一个大的所述开口113直接对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气管,具体不作限定。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11设置有硬圆形纸片114,硬圆形纸片114上设置有所述开孔112,所述开孔112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具体为与每一所述进气管道13连接(具体位置未图示,位于所述充气口111的后方),所述开孔112位于所述底层12 与所述开口113之间。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11设置有绑带115和绑带扣116,所述绑带115和所述绑带扣116用于将所述充气口111封闭。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条所述充气管,通过十字打孔A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1的内表面上,且十字打孔A贯穿所述主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每一所述充气管2的两端分别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与所述开口113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可选地,每一所述出气口分别接入不同的所述进气管道13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也可以全部直接接入所述进气管道13与所述上层11或所述底层12之间的空间,或者部分接入所述进气管道13,部分直接接入所述进气管道13与所述上层11或所述底层12之间的空间,不作限定。
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所述充气管包括第一充气管21、第二充气管22,所述第一充气管21具有第一入气口211和第一出气口212,所述第二充气管22具有第二入气口221和第二出气口222。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管21沿所述充气口111的右侧以及前方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主体1右侧的边缘,所述第一出气口212靠近所述主体1右侧的边缘,接入最靠近所述主体1右边缘的所述进气管道13中。所述第二充气管22沿所述充气口111的左侧以及前方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主体1左侧的边缘,所述第二出气口222靠近所述主体1左侧的边缘,进入最靠近所述主体1左边缘的所述进气管道13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212、所述第二出气口222可以分别靠近所述主体1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可选地为紧贴所述主体1的右边缘和左边缘,而不接入所述进气管道13中,而直接接入所述进气管道13与所述上层11、所述底层12之间的空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充气过程:在所述充气口111通入加热后的气体,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开孔112直接进入所述充气空间,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开口113进入所述第一入气口211、所述第二入气口22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21、所述第二充气管22将气体进行传送,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气口212、所述第二出气口222进入所述充气空间,由于所述第一出气口212、所述第二出气口222在所述充气空间内的位置不同,因此能够使得充气垫内温度均匀,避免温度都集中在所述开孔112附近,同时又能加快热气到达远端的速度,实现内部温度均衡。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包括所述充气垫100、充气结构200和送风管3。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送风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口111连接,具体地为插入所述充气口111内;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主体和加热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主体为离心风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充气泵,打气筒或其他打气装置。
参照图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送风管3一端为中空的塑料管,所述塑料管具有第一卡口31和第二卡口32,所述第一卡口31和所述第二卡口32卡入所述所述充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卡口31卡入所述夹层,所述第一卡口31和所述第二卡口32之间具有至少一通气孔321,所述通气孔321与所述开口113连通,所述第二卡口32与所述开孔1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所述通气孔321分别与每一所述开口113对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321可以根据所述开口113的数量进行调整,不作限定。
在充气时,离心风机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加热器加热,然后通过送风管3进行传递,一部分气体从所述通气孔321通过所述开口113,然后进入所述第一入气口211、所述第二入气口 221,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21、所述第二充气管22进入所述充气空间,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第二卡口32进入所述开孔112,直接进入所述充气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所述充气口111设置开孔112和所述开口113,所述开孔112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且通过设置所述充气管,具有所述入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并使得所述入气口与所述开口113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提供至少两条充气路径,提高了热气到达远端速度;
2)、当加热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口111时,能够使得充气垫温度均匀,避免温度都集中在所述开孔112附近,提供了有效的升温功能;
3)、通过十字打孔A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上,以防漏气;
4)、通过设置距离相对紧密的打孔131,可以使得充气时所述充气垫的尺寸变化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垫,用于充入加热后的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充气空间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具有开孔和至少一开口,所述开孔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
至少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与所述开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通过十字打孔固定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充气口连通且包括所述充气空间的一部分,所述进气管道上具有若干个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上层和底层,所述上层和所述底层之间形成所述充气空间,所述上层设置有所述充气口,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底层与所述开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所述充气管,分别为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充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充气口的不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相对所述充气口靠近所述主体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绑带和绑带扣。
8.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结构、送风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充气垫,所述充气结构与所述送风管连通,所述送风管插入所述充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一端具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卡入所述充气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具有至少一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卡口与所述开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主体和加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0452.7U CN213099079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0452.7U CN213099079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99079U true CN213099079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4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70452.7U Active CN213099079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99079U (zh) |
-
2020
- 2020-04-02 CN CN202020470452.7U patent/CN2130990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9653B (zh) | 车辆座椅 | |
JP2561326B2 (ja) | 熱毛布 | |
CA2608734C (en) | Restrictor regulated air flow blanket, system utilizing such blanket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106394359A (zh) | 用于座椅的空调装置 | |
US20080161891A1 (en) | Tube blanket | |
EP0025701A2 (en) | Support | |
US8317849B2 (en) | Pediatric underbody blanket | |
JP2012517883A (ja) | 下敷き及び上掛け用組合せブランケット | |
CN106515526A (zh) | 具有加热器的座椅 | |
CN104456881B (zh) |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器 | |
CN213099079U (zh) | 一种充气垫和充气装置 | |
WO2004047884A2 (en) | Inflatable thermal blanket exhausting a conditioned gas over selected areas | |
CN20922500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坐垫及通风加热装置 | |
EP0859579A1 (en) | Inflatable blanket having selective airflow patterns | |
KR200485005Y1 (ko) | 차량용 통풍시트 | |
KR200443642Y1 (ko) | 차량용 통풍 시트 | |
EP2370032B1 (en) | Device for conveying air to a person | |
CN213565529U (zh) | 一种接汽车空调口的冷风坐垫 | |
CN213554636U (zh) | 儿童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 |
CN212235773U (zh) | 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 | |
CN221180785U (zh) | 一种医用复温毯 | |
CN220572509U (zh) | 一种医用分叶球囊 | |
CN219763818U (zh) | 一种转移气垫 | |
CN211325985U (zh) | 一种骨科临床护理用充气式夹板 | |
KR200295557Y1 (ko) | 차량용 통풍방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