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8607U -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98607U CN213098607U CN202020948171.8U CN202020948171U CN213098607U CN 213098607 U CN213098607 U CN 213098607U CN 202020948171 U CN202020948171 U CN 202020948171U CN 213098607 U CN213098607 U CN 213098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er
- frame
- radial
- axial tooth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是根据患者体感变换手肘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体用于支撑大臂,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小臂;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的轴侧设有第一轴向齿,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一轴向齿依次排列,第一支撑体和第一轴向齿之间存有间隔,限位套件的内侧设有第二轴向齿,第一轴向齿和第二轴向齿相互啮合,限位套件往复滑动于间隔中,第一支撑体面向第一轴向齿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限位套件面向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凹凸体,第一凹凸体转动卡合于第二凹凸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而言,该患者的手以及小臂甚至大臂会发生肿胀甚至穿刺部位会渗血,同时也需要卧床制动一段时间,后期再下床活动,为防止患者PCI术后穿刺部位肿胀或手臂局部肿胀,加大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传统的活动装置仅可实现将患者的手指以及前臂处于运动的状态。
但是桡动脉PCI术后患者起身活动时,手肘弯曲角度不能被调试并固定至患者最舒适弯曲角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患者体感变换并固定手肘弯曲角度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部和转动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用于支撑大臂,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小臂;
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轴和限位套件,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的轴侧设有第一轴向齿,所述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轴向齿依次排列,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轴向齿之间存有间隔,所述限位套件的内侧设有第二轴向齿,所述第一轴向齿和所述第二轴向齿相互啮合,所述限位套件往复滑动于所述间隔中,所述第一支撑体面向所述第一轴向齿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所述限位套件面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凹凸体,所述第一凹凸体转动卡合于所述第二凹凸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还包括定位销,所述转动轴的轴侧设有第一径向通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所述第一支撑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向齿的相对侧,所述限位套件的轴侧设有第二径向通孔,所述定位销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所述第二径向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一柔性体,所述第一边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体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边框和第二柔性体,所述第二边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体的边缘,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边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边框面向所述第一轴向齿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所述第一边框连接有第一绑带,用于固定大臂。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结构相同,均由三根伸缩杆依次连接而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体和所述第二柔性体结构相同,均由多个袋体依次连接而成。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多个吊环,每一个所述吊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体。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表面设有弹性块,所述第二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囊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因为每个患者的手臂内脂肪或肌肉含量不同,手臂的粗细不同,所以,对于 PCI术后患者而言,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不同,为了使不同PCI术后患者起身活动时,手肘均能保持最舒适的弯曲角度。在使用本装置时,将大臂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将小臂放置于第二支撑体上,手肘位置对应转动部。这时,医护人员将限位套件向远离第一支撑体的方向滑动,第一凹凸体和第二凹凸体脱离卡合,然后转动第二支撑体,改变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的角度,配合患者调整手肘弯曲角度,并找到患者感觉最舒适的弯曲角度。当找到患者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时,再将限位套件向靠近第一支撑体的方向滑动,第一凹凸体和第二凹凸体再次卡合,第一凹凸体和第二凹凸体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了,限位套件和第一支撑体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同时,第一轴向齿和所述第二轴向齿相互啮合,限位套件不能相对于转动轴转动;同时,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以,第一支撑体、限位套件、转动轴和第二支撑体的相对位置就依次固定了,即固定了患者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
当下一位患者再使用本装置时,重复上述过程,就可以再次找到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卧的患者使用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身活动的患者使用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躺卧的患者使用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部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身活动的患者使用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动轴1、限位套件2、第一轴向齿3、第二轴向齿4、第一凹凸体5、第二凹凸体6、第一径向通孔7、第二径向通孔8、第一边框9、第一柔性体10、第二边框11、第二柔性体12、第一绑带13、吊环 14、底板15、支撑杆16、固定绳17、第一半环18、第二半环19、枢轴20、扭簧21、第二绑带22、弹性块23、囊体24、固定杆25、转动部26、凹槽27、弧形杆28、插接套29、限位销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包括:支撑部和转动部26;
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用于支撑大臂,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小臂;
转动部26包括转动轴1和限位套件2,转动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1的轴侧设有第一轴向齿3,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一轴向齿3依次排列,第一支撑体和第一轴向齿3之间存有间隔,限位套件2的内侧设有第二轴向齿4,第一轴向齿3和第二轴向齿4相互啮合,限位套件2往复滑动于间隔中,第一支撑体面向第一轴向齿3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5,限位套件2面向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凹凸体6,第一凹凸体5转动卡合于第二凹凸体6。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因为每个患者的手臂内脂肪或肌肉含量不同,手臂的粗细不同,所以,对于PCI术后患者而言,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不同。为了使不同PCI术后患者起身活动时,手肘均能保持最舒适的弯曲角度。在使用本装置时,将大臂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将小臂放置于第二支撑体上,手肘位置对应转动部26。这时,医护人员将限位套件2向远离第一支撑体的方向滑动,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脱离卡合,然后转动第二支撑体,改变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的角度,配合患者调整手肘弯曲角度,并找到患者感觉最舒适的弯曲角度。当找到患者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时,再将限位套件2向靠近第一支撑体的方向滑动,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再次卡合,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了,限位套件2和第一支撑体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同时,第一轴向齿3和第二轴向齿4相互啮合,限位套件2不能相对于转动轴1转动;同时,转动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以,第一支撑体、限位套件2、转动轴1和第二支撑体的相对位置就依次固定了,即固定了患者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
当下一位患者再使用本装置时,重复上述过程,就可以再次找到手肘最舒适的弯曲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本装置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肘弯曲角度,并暂时固定该弯曲角度,满足患者的体感要求,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
具体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材质,转动轴1采用金属材质,为转动枢纽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
具体的,转动轴1和第二支撑体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或平键连接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第二支撑体转动时,带动转动轴1转动,因为第一轴向齿3和第二轴向齿4相互啮合,转动轴1带动限位套件2转动,从而达到使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的相对位置改变的目的,从而改变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角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肘角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部26还包括定位销,转动轴1 的轴侧设有第一径向通孔7,第一径向通孔7和第一支撑体分别位于第一轴向齿 3的相对侧,限位套件2的轴侧设有第二径向通孔8,定位销分别插接于第一径向通孔7和第二径向通孔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相互卡合时,第一径向通孔7位于限位套件2外部,定位销插接于第一径向通孔7,避免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脱离卡合。当不需要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相互卡合时,限位套件2向远离第一支撑体的方向滑动,第一径向通孔7和第二径向通孔8相对应时,定位销依次插接于第一径向通孔7和第二径向通孔8,以固定限位套件2和第一支撑体的相对位置,保持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脱离卡合的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边框9和第一柔性体10,第一边框9活动连接于第一柔性体10的边缘,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边框11和第二柔性体12,第二边框11活动连接于第二柔性体12的边缘,第二边框1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的一端,第一边框9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第一边框 9面向第一轴向齿3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5,第一边框9连接有第一绑带13,用于固定大臂。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柔性体10和第二柔性体12均采用无纺布材质,具备一定的柔性,而且透气,贴合于患者手臂皮肤,增加了患者的舒适体验。第二边框11相对于第一边框9转动,从而使第二柔性体12和第一柔性体10 之间的夹角改变,从而使手肘弯曲角度改变。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绑带13将大臂绑缚于第一边框9中间,并和第一柔性体10贴合。
具体的,每一根第一绑带13包括两根皮带,两根皮带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 9两侧的伸缩杆,两根皮带的端部通过皮带扣连接,以将大臂、第一边框9和第一柔性体10固定为一体。
具体的,第二边框11也连接于第一绑带13,通过第一绑带13将小臂、第二边框11和第二柔性体12固定为一体。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9和第二边框11结构相同,均由三根伸缩杆依次连接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边框9和第二边框11结构相同,均由三根伸缩杆依次连接而成,构成矩形的三条边框形状,且每一条边均为伸缩杆结构。第一边框9和第二边框11的长宽尺寸均可改变,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臂的粗细和长短。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伸缩杆还包括相互套接的多个套筒和多个限位杆,多个套筒分别设有限位孔,每个限位杆插接于限位孔,以固定各伸缩杆的长度。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具体的,作为第一边框9的一种变形,第一边框 9包括弧形杆28和两根伸缩杆,弧形杆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插接套29,每一根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另一端插接于插接套29内,插接套29 和伸缩杆的另一端侧分别设有限位孔,限位销30插入限位孔,从而避免弧形杆 28和伸缩杆脱开。当患者起身活动,并使用该第一边框9的变形时,弧形杆28 的形状能够吻合患者大臂的轮廓,患者大臂的肌肉不会受到挤压,患者会感觉更加舒适。同时,可以设置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弧形杆28,每个弧形杆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插接套29,从而保证不同直径的大臂匹配不同曲率半径的弧形杆28。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体10和第二柔性体12结构相同,均由多个袋体依次连接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每一个袋体的一端开口,用于放置冰块袋,以达到对患者手臂冷敷、消肿止痛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感受,确定放置于袋体内的冰块袋的数量和各冰块袋的位置,以满足不同患者冷敷、消肿的需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部还包括多个吊环14,每一个吊环14连接于第一边框9或第二边框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可以将多个吊环14分别连接吊绳,从而通过吊绳将术后手臂悬挂于患者的脖颈处,便于患者起身活动。同时吊绳采用长度可调的无纺布材料,进而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身高。同时脖颈处吊绳可稍作加厚,以免长时间因吊绳受压而造成脖颈处皮肤不适。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底板15 和支撑杆16,第一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5,支撑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板15,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支撑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底板15固定于患者床上边缘处。当患者刚完成手术或活动疲乏,需要躺卧休息时,可以将支撑大臂的第一支撑体固定于底板 15上(具体的,底板15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多个固定绳17,可以通过固定绳 17将第一边框9绑缚于底板15上。在绑缚第一边框9时,可以将弧形杆28自第一边框9拆卸下来,以使第一边框9的伸缩杆和底板15相贴附,以使大臂和底板15相贴附),并使第一凹凸体5和第二凹凸体6脱离啮合。这时,第二支撑体就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体转动,可以将第二支撑体也贴附于底板15,从而使手臂整体处于平直状态;或者将支撑杆16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体,以使第二支撑体和第一支撑体保持一定角度,从而满足患者平躺时手肘的舒适体验。
如图6所示,具体的,支撑杆16的另一端设有扣接环,扣接环包括第一半环18和第二半环19,第一半环18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枢轴20,第二半环1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枢轴20,枢轴20设有扭簧21,用于带动第一半环18的另一端顶接于第二半环19的另一端。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边框1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25,固定杆25活动设置于扣接环内。通过改变第一半环18和第二半环19的相对位置,以使第一半环18的另一端和第二半环19的另一端脱离接触,从而使固定杆25移出扣接环,从而解除第二支撑体和支撑杆16的连接。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底板15的上表面设有凹槽27,用于放置支撑杆16,支撑杆16为伸缩杆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平躺的患者需要将手臂放平时,需要将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同时贴附于底板15的上表面,这时可以将支撑杆16整体放置于凹槽27内,避免支撑杆16踮起第二支撑体,从而使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位于同一平面。同时,支撑杆16为伸缩杆结构,这样通过改变支撑杆16的长度,可以改变第二支撑体相对于第一支撑体转过的角度,保证患者平躺时,手肘弯曲角度也能调节。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绑带 22,第二绑带22的表面设有弹性块23,第二绑带22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二支撑体另一端的伸缩杆的中部通过布条绳连接于第二绑带22的中部,第二绑带22位于患者的手腕处,第二绑带22通过魔术贴形成闭环结构,该闭环结构缠绕于患者手腕处,用于将弹性块23压覆于患者桡动脉手术穿刺处,以对桡动脉PCI手术穿刺处加压止血。
具体的,弹性块23采用硅胶或者海绵材质,对桡动脉PCI手术穿刺处施加弹性压力。该弹性块设置成长方形结构,弹性块的长度方向沿着桡动脉从远心端延伸至近心端,从而对穿刺点处的桡动脉进行加压止血。
具体的,第二绑带22采用无纺布材质,透气且舒适,第二绑带22的宽度应小于患者手腕穿刺部位包扎的绷带的宽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观察穿刺部位的渗血情况。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囊体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的伸缩杆的中部通过布条绳连接于囊体24。患者躺卧或者起身活动时,囊体24可以放置于放松状态的手心中。囊体24外有一层棉布包裹,用于吸收患者手心的汗水。
具体的,囊体24采用防渗水的复合橡胶材质,囊体24中填充有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醋酸钠过饱和溶液中浸润有可以弯折的金属片。医护人员弯折金属片,金属片的振动扰动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稳定性,以使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并放热;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放热的囊体24放置于患者手心,提高患者手掌的温度,提高患者手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速率,从而提高患者穿刺部位的康复速度。
具体的,当患者手掌肿胀时,在手掌下方的袋体中放置冰块袋,从而对手掌冷敷、消肿。同时,医护人员可以不弯折囊体24中的金属片,将处于常温的囊体24放置于患者手心,患者自然半握状态的手掌持握囊体24,以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用于支撑大臂,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小臂;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轴和限位套件,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轴的轴侧设有第一轴向齿,所述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轴向齿依次排列,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一轴向齿之间存有间隔,所述限位套件的内侧设有第二轴向齿,所述第一轴向齿和所述第二轴向齿相互啮合,所述限位套件往复滑动于所述间隔中,所述第一支撑体面向所述第一轴向齿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所述限位套件面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凹凸体,所述第一凹凸体转动卡合于所述第二凹凸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还包括定位销,所述转动轴的轴侧设有第一径向通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所述第一支撑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向齿的相对侧,所述限位套件的轴侧设有第二径向通孔,所述定位销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和所述第二径向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一柔性体,所述第一边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体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边框和第二柔性体,所述第二边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体的边缘,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边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一边框面向所述第一轴向齿的一面连接于第一凹凸体,所述第一边框连接有第一绑带,用于固定大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结构相同,均由三根伸缩杆依次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体和所述第二柔性体结构相同,均由多个袋体依次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多个吊环,每一个所述吊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的表面设有弹性块,所述第二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囊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48171.8U CN213098607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48171.8U CN213098607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98607U true CN213098607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6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4817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8607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986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7744A (zh) * | 2022-03-28 | 2022-05-31 | 山西医科大学 |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压迫止血方法 |
CN115669247A (zh) * | 2022-09-15 | 2023-01-31 | 航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气流通道折叠组件、数据中心系统及安装方法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20948171.8U patent/CN2130986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7744A (zh) * | 2022-03-28 | 2022-05-31 | 山西医科大学 |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压迫止血方法 |
CN114557744B (zh) * | 2022-03-28 | 2023-07-07 | 山西医科大学 |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压迫止血方法 |
CN115669247A (zh) * | 2022-09-15 | 2023-01-31 | 航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气流通道折叠组件、数据中心系统及安装方法 |
CN115669247B (zh) * | 2022-09-15 | 2023-05-30 | 航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气流通道折叠组件、数据中心系统及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98607U (zh) | 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活动装置 | |
JP2012040228A (ja) | 携帯型もしくは身体装着型の骨折治療装置 | |
CN212235024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 |
CN211634695U (zh) | 婴幼儿医用多功能便携辅助装置 | |
CN208926754U (zh) | 一种防拔管约束装置 | |
AU2010333067B8 (en) | Dorsal forearm plate | |
CN110638606A (zh) | 一种多功能上肢护理垫 | |
CN211834748U (zh) | 一种穿刺固定装置 | |
CN209734394U (zh) | 便捷式眼科专用治疗托架 | |
CN219921233U (zh) | 一种桡动脉刺穿麻醉用手部固定手套 | |
CN215083549U (zh) | 一种儿童留置针固定手板 | |
CN215606987U (zh) | 一种胸外科康复护理装置 | |
CN213641441U (zh) | 一种肩关节镜术后腋下支具 | |
CN219538636U (zh) | 一种新型约束袖套 | |
CN221267062U (zh) | 一种关节活动锻炼装置 | |
CN213963836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夹板 | |
CN208626068U (zh) | 一种带握力球的手臂抬高支撑软枕 | |
CN211356406U (zh) | 一种上肢恢复气垫 | |
CN220833424U (zh) | 一种新型卧位肩关节前屈外展枕 | |
CN211270706U (zh) | 一种用于无创实时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的托板 | |
CN215994583U (zh) | 防坠床胸肩约束带 | |
CN211156522U (zh) | 一种一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矫正器 | |
CN221331796U (zh) | 一种新型加温踝腿运动泵 | |
CN220989573U (zh) | 一种picc置管术后握力训练装置 | |
CN216455344U (zh) |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上肢穿刺的体位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