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5765U - 一种缝合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5765U
CN213075765U CN202021203735.1U CN202021203735U CN213075765U CN 213075765 U CN213075765 U CN 213075765U CN 202021203735 U CN202021203735 U CN 202021203735U CN 213075765 U CN213075765 U CN 213075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uture
toothed region
toothed
tiss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37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037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5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5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5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线,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本体、第一针和第二针;第一针设置在线本体的第一端,第二针设置在线本体的第二端;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有齿区和至少一个无齿区;有齿区包括多个尖齿,多个尖齿沿螺旋方向分布。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螺旋方向分布的尖齿,相较现有的单向对齿,更能平均分担线结构的拉力,防止连续缝合时缝合线发生的滑脱现象。缝合线两端的针在缝合过程中减张的能力更强,收紧力更好。针对深部组织及浅部组织,在组织缺损的情况下,使得厚薄组织达到相对平衡,使得产生的疤痕更平整。

Description

一种缝合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合线。
背景技术
缝合线主要临床应用在体表(皮下)软组织缝合,目前市面上的现有缝合线上大多无带齿状,缝合完毕后需打结固定,可能会引起皮下结节或拆线时留下疤痕,影响美观。部分带齿状产品仅为对称结构的单向对齿,具体多为切割齿,切割齿对线的结构会造成伤害,减弱线的拉力强度,造成使用时拉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线,能够解决现有缝合线由于结构缺陷导致的拉力不足,以及易留下疤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线,包括:线本体、第一针和第二针;
所述第一针设置在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针设置在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
所述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有齿区和至少一个无齿区;
所述有齿区包括多个尖齿,所述多个尖齿沿螺旋方向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针为弯针,所述第二针为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针和所述第二针均为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针和所述第二针均为弯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一有齿区和第二有齿区;
所述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一无齿区和第二无齿区;
从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有齿区、所述第一无齿区、所述第二有齿区和所述第二无齿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有齿区和所述第二有齿区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所述第一无齿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针为弯针,所述第二针为双头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三有齿区;
所述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三无齿区和第四无齿区;
从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三无齿区、所述第三有齿区和所述第四无齿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有齿区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所述第四无齿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尖齿均为压制成型的压制齿。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螺旋方向分布的尖齿,相较现有的单向对齿,更能平均分担线结构的拉力,防止连续缝合时缝合线发生的滑脱现象。缝合线两端的针在缝合过程中减张的能力更强,收紧力更好。针对深部组织及浅部组织,在组织缺损的情况下,使得厚薄组织达到相对平衡,使得产生的疤痕更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尖齿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线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缝合线,包括:线本体1、第一针2和第二针3;
第一针2设置在线本体1的第一端,第二针3设置在线本体1的第二端;
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有齿区和至少一个无齿区;
有齿区包括多个尖齿4,如图5所示,多个尖齿4沿螺旋方向分布。
上述线本体1可以采用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线,采用该材料制成的线能够被人体吸收,利于伤口愈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螺旋方向分布的尖齿,相较现有的单向对齿,更能平均分担线结构的拉力,防止连续缝合时缝合线发生的滑脱现象。缝合线两端的针在缝合过程中减张的能力更强,收紧力更好。针对深部组织及浅部组织,在组织缺损的情况下,使得厚薄组织达到相对平衡,使得产生的疤痕更平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尖齿4均为压制成型的压制齿,例如使用超声波成型的压制齿,压制成型的缝合线不会损伤线材结构,拉力相对增强。螺旋齿较单纯对称的单向对齿,更能平均分担线结构的拉力,防止连续缝合时缝合线发生的滑脱现象。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4中缝合线的结构,具体如下:
第一型:
如图1所示,第一针2为弯针,第二针3为直针,具体地,该第二针3可以采用菱形锐针,并做钢化处理,以提高其韧度;
线本体1的第一端与第一针2的一端连接,线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针3的一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一直针及一弯针的组合,直针可以穿透更深的皮肤,弯针可以通过表皮层及真皮层穿出。减张的能力更强,收紧力更好。针对深部组织及浅部组织,在组织缺损的情况下,使得厚薄组织达到相对平衡,也就是厚浅薄深的缝合原理,使得产生的疤痕更平整。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一无齿区111和第二无齿区112;
从线本体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第一有齿区101、第一无齿区111、第二有齿区102和第二无齿区1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之间预留第一无齿区111,利于缓冲软组织之间的距离;第二无齿区112主要用于缝合过程中的回针操作。
再进一步地,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第一无齿区11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针2、第二针3以及各有齿区和无齿区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尺寸设置方式:第一针2为2cm*1cm的弯针,第二针3为10.5cm的直针,第一有齿区101的长度为3-3.5cm,第一无齿区111的长度为0.5cm,第二有齿区102的长度为8cm,第二无齿区112的长度为10.7cm。
具体地,第一型缝合线的使用方式如下:
(1)软组织因外伤或手术切开,引起皮肤张力(张力大、软组织缺损),需要皮下PGA减张缝合。
(2)手术时通过双侧两针入针,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
(3)当需要远端强力减张时(例如:面部软组织切开缺损),直针从面部皮纹出针,显露1cm线后。
(4)从原针孔退回与第一次出针不在一个层次后再次出针。弯针从面部软组织出针,且向伤口切开处移动使用。
缝合结束后在弯针、直针及缝合线中间连接处剪断,免打结。
第二型:
如图2所示,第一针2和第二针3均为直针;
线本体1的第一端与第一针2的一端连接,线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针3的一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直针组合,直针可以穿透更深的皮肤,手术时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能平均表皮皮肤切口的张力,降低疤痕的形成的几率及减少手术时间。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一无齿区111和第二无齿区112;
从线本体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第一有齿区101、第一无齿区111、第二有齿区102和第二无齿区1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之间预留第一无齿区111,利于缓冲软组织之间的距离;第二无齿区112主要用于缝合过程中的回针操作。
再进一步地,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第一无齿区11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针2、第二针3以及各有齿区和无齿区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尺寸设置方式:第一针2和第二针3均为10.5cm的直针,第一有齿区101的长度为3-3.5cm,第一无齿区111的长度为0.5cm,第二有齿区102的长度为8cm,第二无齿区112的长度为10.7cm。
具体地,第二型缝合线的使用方式如下:
(1)软组织因外伤或手术切开,引起皮肤张力(张力大、软组织缺损),需要皮下PGA减张缝合。
(2)手术时使用双头直针入针,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
(3)缝合结束后在直针及倒刺中间连接处剪断,免打结。
第三型:
如图3所示,第一针2和第二针3均为弯针;
线本体1的第一端与第一针2的一端连接,线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针3的一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双弯针组合,直针可以穿透更深的皮肤,手术时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能平均表皮皮肤切口的张力,降低疤痕的形成的几率及减少手术时间。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一无齿区111和第二无齿区112;
从线本体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第一有齿区101、第一无齿区111、第二有齿区102和第二无齿区11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之间预留第一无齿区111,利于缓冲软组织之间的距离;第二无齿区112主要用于缝合过程中的回针操作。
再进一步地,第一有齿区101和第二有齿区102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第一无齿区11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针2、第二针3以及各有齿区和无齿区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尺寸设置方式:第一针2和第二针3均为2cm*1cm的弯针,第一有齿区101的长度为3-3.5cm,第一无齿区111的长度为0.5cm,第二有齿区102的长度为8cm,第二无齿区112的长度为10.7cm。
具体地,第三型缝合线的使用方式如下:
(1)软组织因外伤或手术切开,引起皮肤张力(张力大、软组织缺损),需要皮下PGA减张缝合。
(2)手术时通过双侧弯针入针,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
(3)缝合结束后在弯针及缝合线中间连接处剪断,免打结。
第四型:
如图4所示,第一针2为弯针,第二针3为双头直针,具体地,该第二针3可以采用两端菱形锐针,并做钢化处理,以提高其韧度;
线本体1的第一端与第一针2的一端连接,线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针3的中部连接,具体地,在第二针3的中部打孔,将线本体1的第二端穿过孔并挤压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一双头直针及一弯针的组合,直针可以穿透更深的皮肤,弯针可以通过表皮层及真皮层穿出。减张的能力更强,收紧力更好。针对深部组织及浅部组织,在组织缺损的情况下,使得厚薄组织达到相对平衡,也就是厚浅薄深的缝合原理,使得产生的疤痕更平整。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三有齿区103;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三无齿区113和第四无齿区114;
从线本体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第三无齿区113、第三有齿区103和第四无齿区1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三有齿区103和第一针2之间预留第三无齿区113,利于固定缝合;第四无齿区114主要用于缝合过程中的回针操作。
再进一步地,第三有齿区103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所述第四无齿区11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针2、第二针3以及各有齿区和无齿区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尺寸设置方式:第一针2为2cm*1cm的弯针,第二针3为12cm的双头直针,第三无齿区113的长度为6cm,第三有齿区103的长度为8.5cm,第四无齿区114的长度为11cm。
具体地,第四型缝合线的使用方式如下:
(1)软组织因外伤或手术切开,引起皮肤张力(张力大、软组织缺损),需要皮下PGA减张缝合。
(2)手术时通过双侧两针入针,采取中间向两侧缝合。
(3)当需要远端强力减张时(例如:面部软组织切开缺损),直针从面部皮纹出针,显露1cm线后。从原针孔退回与第一次出针不在一个层次后再次出针。弯针从面部软组织出针,且向伤口切开处移动使用。
(4)缝合结束后在弯针、直针及缝合线中间连接处剪断,免打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本体、第一针和第二针;
所述第一针设置在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针设置在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
所述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有齿区和至少一个无齿区;
所述有齿区包括多个尖齿,所述多个尖齿沿螺旋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为弯针,所述第二针为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和所述第二针均为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和所述第二针均为弯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一有齿区和第二有齿区;
所述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一无齿区和第二无齿区;
从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有齿区、所述第一无齿区、所述第二有齿区和所述第二无齿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有齿区和所述第二有齿区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所述第一无齿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为弯针,所述第二针为双头直针;
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针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针的中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有齿区,包括:第三有齿区;
所述至少一个无齿区,包括:第三无齿区和第四无齿区;
从所述线本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三无齿区、所述第三有齿区和所述第四无齿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有齿区中的多个尖齿均朝向所述第四无齿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尖齿均为压制成型的压制齿。
CN202021203735.1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缝合线 Active CN213075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735.1U CN21307576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缝合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735.1U CN21307576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缝合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5765U true CN213075765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3735.1U Active CN213075765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缝合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5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42531A1 (en) Knotless suture, and kit containing same
RU2318458C2 (ru) Способ сшивания телесной ткани
RU2355333C2 (ru) Способ наложения швов
US20080262542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Cosmetic Operation
TWI605842B (zh) 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裝置及含有其的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手術套組
US20100256675A1 (en) Absorbable surgical staple
US20060079935A1 (en) Suture for wound closure, tissue approximation, tissue support, suspension and/or fixation
AU2002345953A1 (en) Suture method
JPH06205781A (ja) 真のiビーム断面を有するiビーム針
JP2022536821A (ja) 縫合糸、縫合デバイス及びその応用
CN110123485A (zh) 一种单向提拉埋植线、提拉装置及使用其的整形方法
KR100545105B1 (ko) 수술용 실
CN213075765U (zh) 一种缝合线
RU2400162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шов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EP3610800A1 (en) Adhesive barbed su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864769A (zh) 缝合线与手术缝合装置
CN108606815A (zh) “双m一点通”面部埋线软组织复位技术
CN216317770U (zh) 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
KR102677617B1 (ko) 리프팅 실
KR20160056683A (ko) 매선 시술용 니들
KR101344643B1 (ko) 매선용 도구
CN210582548U (zh) 手术缝合线
Choi et al. Extrusion of suture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from a neck thread lift
CN216168081U (zh) 一种带锥体的提拉线
KR102207490B1 (ko) 시술용 매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9, No. 27 Jinxing Road, Jinfe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26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ejia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507, Shuai L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83 Qiwei Road, Hedong District,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before: Zhang 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