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5245U - 一种被子固定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子固定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5245U
CN213075245U CN202021539745.2U CN202021539745U CN213075245U CN 213075245 U CN213075245 U CN 213075245U CN 202021539745 U CN202021539745 U CN 202021539745U CN 213075245 U CN213075245 U CN 213075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uckle
piece
clamping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97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玲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397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5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5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5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子固定扣,包括U形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的夹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夹体部包括有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部,连接于形变部一端的柱体部,以及连接于形变部远离柱体部一端的操纵部;所述柱体部与第二夹臂靠近连接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形变部靠近操纵部的位置成型有一个定位扣;所述第二夹臂上成型有夹体容孔,所述第二夹臂内端面位于夹体容孔边缘形成与定位扣配合定位的夹体定位部;形变部朝向第一夹臂的一侧成型有夹持端,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臂之间形成用于能够夹紧不同厚度被子的夹持区间。

Description

一种被子固定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将被芯和被套相对固定的被子固定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82111612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被角固定器,包括针座和扣座,所述针座包括插针,所述扣座包括锥形锁腔、弹性件和多个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还包括盛珠盒,所述盛珠盒套设在所述锥形锁腔内,且所述盛珠盒可沿所述锥形锁腔的轴向在所述锥形锁腔内往复移动;所述弹性件配置成对所述盛珠盒具有朝向所述锥形锁腔的小端的弹力;多个所述锁珠置于所述盛珠盒内并沿所述锥形锁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盛珠盒上沿所述锥形锁腔的周向相应各所述锁珠的位置处分别开有缺口。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增加了盛珠盒,同时在其上开设缺口,使多个锁珠仍能够与锥形锁腔配合,这样设计,多个锁珠同时收纳在盛珠盒内,可以依靠外力作用动作的驱动件移动盛珠盒就能够解扣。
该种方案虽然能便于将被芯与被套固定,但是部件数量较多,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牢固、零件少,生产时装配简单,使用方便,且适于将不同厚度被芯与被套夹紧的被子固定扣。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被子固定扣,包括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整体呈U形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的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夹体部;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一端和第二夹臂一端之间的连接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被子边缘塞入的开口;
所述夹体部包括有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部,连接于形变部一端的柱体部,以及连接于形变部远离柱体部一端的操纵部;
所述柱体部与连接部,或者第二夹臂靠近连接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形变部靠近操纵部的位置成型有一个定位扣;
所述第二夹臂上成型有供夹体部穿过的夹体容孔,所述第二夹臂内端面位于夹体容孔边缘且与定位扣对应的位置形成与所述定位扣配合定位的夹体定位部;
所述形变部朝向第一夹臂的一侧成型有夹持端,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臂之间形成用于能够夹紧不同厚度被子的夹持区间;
所述夹持区间的大小与所述形变部产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呈正相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形变部的形变幅度使得所述夹持区间的有效距离为0-10mm。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成型有凹腔,所述凹腔上覆盖有盖体部;
塑料材质的所述主体部和盖体部的注料口均位于所述凹腔和盖体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二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一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盖体部包括有具有弹性的盖体,成型于盖体一端内壁的第一卡扣,以及成型于盖体另一端内壁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并且所述第二卡扣侧壁成型为利于第二卡扣相对第二卡接部滑动至卡定位置的导向斜面。
优选地:所述凹腔内成型有一个以上的盖体支撑部,盖体支撑部与盖体内壁相抵或者相接近,所述主体部的注料口设于所述盖体支撑部上异于盖体支撑部朝向盖体部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一夹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相连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二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或者,
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弹性片,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柱体部或第一夹片的中部相连;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一夹片远离柱体部的一端,所述定位扣成型于弹性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弹性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夹片、弹性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或者,
所述形变部为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三夹片,所述第三夹片的两端分别与柱体部和操纵部一体连接;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三夹片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三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三夹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三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臂上位于夹体容孔的两侧对称且同轴成型有铰接孔,所述柱体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铰接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内壁成型有与所述铰接孔侧壁连通的装入口;所述主体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小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优选地:当第一夹臂内壁、第二夹臂内壁受到反向的外力作用时,至少能够使得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扩大至等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异于凹腔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面至少在与夹持端相对的位置成型有防滑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技术效果是:具有弹性的所述夹体部与主体部配合,能够方便地将不同厚度的被芯与被套夹紧固定,通用性强,不需要针对不同厚度的被芯设计多种不同规格的固定扣。并且,在夹紧较大厚度的被子时,夹体部上产生弹性形变的部分位于主体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这样固定扣整体的大小不会增加。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体部由解锁状态移动至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夹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夹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部;11、第一夹臂;12、第二夹臂;13、连接部;131、凹腔;132、第一卡接部;133、盖体支撑部;134、第二卡接部;14、夹体容孔;141、夹体定位部;15、防滑齿;16、铰接孔;161、装入口;2、夹体部;20、夹持端;21、第一夹片;22、第二夹片;22a、弹性片;23、柱体部;24、操纵部;25、定位扣;26、第三夹片;3、盖体部;31、盖体;32、第一卡扣;33、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子固定扣,包括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整体呈U形的主体部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的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夹体部2。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一端和第二夹臂一端之间的连接部13;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被子边缘塞入的开口。
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大致呈平行状态,所述连接部大致呈圆弧形,或者连接部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开口部分可设计为喇叭口形状,利于被子边缘滑入主体部范围内。
所述夹体部包括有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部,连接于形变部一端的柱体部23,以及连接于形变部远离柱体部一端的操纵部24。
所述柱体部与第二夹臂靠近连接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形变部靠近操纵部的位置成型有一个定位扣25。
所述第二夹臂上成型有供夹体部穿过的夹体容孔14,所述第二夹臂内端面位于夹体容孔边缘且与定位扣对应的位置形成与所述定位扣配合定位的夹体定位部141。
所述形变部朝向第一夹臂的一侧成型有夹持端20,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臂之间形成用于能够夹紧不同厚度被子的夹持区间。
所述夹持区间的大小与所述形变部产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当夹紧厚度较薄的被子时,夹持区间相应较小,形变部产生的弹性形变也较小;当夹紧厚度较厚的被子时,夹持区间相应较大,形变部产生的弹性形变也较大。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21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二夹片22,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一夹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持端20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相连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二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面至少在与夹持端相对的位置成型有防滑齿15。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的弹性形变均能产生朝下的挤压力,从而从被子夹紧在夹持端与第一夹臂之间。所述第二夹片沿水平方向的弹性形变能使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在锁定或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由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当被子边缘位于主体部范围内且夹体部由解锁状态向下转动至锁定状态(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卡定)的过程中,所述夹持端会朝左侧(图3所示)滑动,从而将被子边缘往左推动,这样固定扣固定到被子上之后,连接部的内壁能与被子边缘贴合,这样不仅使固定扣安装美观,而且利于避免固定扣与被子边缘脱离。
所述操纵部呈中间凹陷的按钮形态,手指按在操纵部上时能够驱动夹体部朝向第一夹臂方向转动。手指按在操纵部上并往连接部方向施力时,可以使得第二夹片朝连接部方向弯曲,从而使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脱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臂上位于夹体容孔的两侧对称且同轴成型有铰接孔16,所述柱体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铰接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内壁成型有与所述铰接孔侧壁连通的装入口161;所述主体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小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所述装入口的设置使得柱体部能够设计为与夹体部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形式,而无需使用额外的轴状连接件。
进一步的,当第一夹臂内壁、第二夹臂内壁受到反向的外力作用时,至少能够使得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扩大至等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由于主体部为塑料材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主体部安装到铰接孔内时,通过反向掰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能够使装入口暂时张开至较大宽度以利于柱体部进入铰接孔范围内。由于装入口的开口是朝向第一夹臂内壁方向的,这样夹体部处于夹紧被子的使用状态时,柱体部位置的受力朝向远离装入口的方向,装入口不会影响夹体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即开口宽度)为10-20mm,优选为15mm左右,适于市面上大部分的被子厚度(该厚度并非被子不受力状态的厚度,而是被子两侧受到相向压力时处于压缩状态时的厚度)。所述形变部的形变幅度使得所述夹持区间的有效距离为0-10mm。当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为15mm左右时,所述夹持区间的有效距离为5mm左右。大致上,形变部在竖直方向上(如3所示)的形变幅度不超过开口宽度的一半,以避免夹体部产生塑性变形或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成型有凹腔131,所述凹腔上覆盖有盖体部3;
塑料材质的所述主体部和盖体部的注料口均位于所述凹腔和盖体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连接部异于凹腔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厚度。
具体地讲,为了保证主体部的机械强度,或者说为了保证主体部使用状态时不变形或不过度变形,所述连接部位置需要有较好的抗扭性能,故其厚度需较大,但厚度过大的话注塑成型时不利于散热,容易产生注塑缺陷,故在连接部的外壁设置凹腔使得连接部外壁位于凹腔两侧形成两个加强筋的形态,既满足连接部部分的机械强度、抗扭要求,也能满足注塑工艺要求。此外,盖体部一方面用于遮盖所述凹腔使得主体部外表面平滑美观,一方面使得主体部和盖体部注塑成型时的注料口均隐藏在凹腔范围内,使得固定扣外表面没有注料口产生毛刺,避免对被子或衣物产生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二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一卡接部132,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一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二卡接部134;所述盖体部包括有具有弹性的盖体31,成型于盖体一端内壁的第一卡扣32,以及成型于盖体另一端内壁的第二卡扣33;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并且所述第二卡扣侧壁成型为利于第二卡扣相对第二卡接部滑动至卡定位置的导向斜面331。
安装时先将第一卡扣32对准第一卡接部132安装到位,此时第二卡扣的导向斜面331刚好抵在第二卡接部134上,只需要在盖体外壁往主体部方向施加推力,即可使导向斜面沿着第二卡接部滑动,最后第二卡扣即与第二卡接部卡合。
所述凹腔内成型有一个以上的盖体支撑部133,盖体支撑部与盖体内壁相抵或者相接近,所述主体部的注料口设于所述盖体支撑部上异于盖体支撑部朝向盖体部的端面。
所述盖体支撑部使得盖体部受到外力按压时不会产生弯曲变形,从而避免盖体部的第一卡扣或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接部或第二卡接部脱开。同时,由于盖体支撑部突出于凹腔的内壁上,注料口设于盖体支撑部上便于注料口位置多余塑料碎屑的清除。
使用时,用手指按在操纵部上并往远离夹体定位部方向拨动,使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脱离,接着转动夹体部使夹持端远离第一夹臂,最好转动至如图3上图所示状态。接着将被子边缘塞入到主体部开口内,最好使被子边缘与连接部内壁紧贴,接着手指按在操纵部上并朝第一夹臂方向推动夹体部,使夹持端抵在被子上,继续推动操纵部直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卡定,在此过程中,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产生弹性形变,使被子夹紧在夹持端与第一夹臂内壁之间。
实施例2
根据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变夹体部的形变部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21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弹性片22a,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柱体部或第一夹片的中部相连;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一夹片远离柱体部的一端,所述定位扣成型于弹性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弹性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夹片、弹性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弹性片整体呈横向设置的结构形式,弹性片沿第第二夹臂长度方向具有较大的弹力,利于使用状态下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保持在稳定的卡合状态。
实施例3
根据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变夹体部的形变部的具体结构。所述形变部为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三夹片26,所述第三夹片的两端分别与柱体部和操纵部一体连接;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三夹片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三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三夹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三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如图10所示,所述夹持端可设计为多个卡齿的结构形式。
与实施例1的夹体部相比,本实施例的夹体部的结构较适于厚度较薄的被子,但能够保证较强的夹持力。
具体地将,实施例1的夹持端与被子接触后会朝连接部方向滑动,而本实施例的夹持端与被子接触后,第三夹片位于夹持端两侧的部分分别向左右相反方向产生形变,左右位置(相对图10所示状态而言)不会产生明显变化,故夹持端位置产生的向下的挤压力大于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整体呈U形的主体部(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的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夹体部(2);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一端和第二夹臂一端之间的连接部(13);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被子边缘塞入的开口;所述夹体部包括有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部,连接于形变部一端的柱体部(23),以及连接于形变部远离柱体部的操纵部(24);所述柱体部与连接部,或者第二夹臂靠近连接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形变部靠近操纵部的位置成型有一个定位扣(25);所述第二夹臂上成型有供夹体部穿过的夹体容孔(14),所述第二夹臂内端面位于夹体容孔边缘且与定位扣对应的位置形成与所述定位扣配合定位的夹体定位部(141);所述形变部朝向第一夹臂的一侧成型有夹持端(20),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臂之间形成用于能够夹紧不同厚度被子的夹持区间;所述夹持区间的大小与所述形变部产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呈正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形变部的形变幅度使得所述夹持区间的有效距离为0-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成型有凹腔(131),所述凹腔上覆盖有盖体部(3);塑料材质的所述主体部和盖体部的注料口均位于所述凹腔和盖体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二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一卡接部(132),所述凹腔内靠近第一夹臂的位置成型有第二卡接部(134);所述盖体部包括有具有弹性的盖体(31),成型于盖体一端内壁的第一卡扣(32),以及成型于盖体另一端内壁的第二卡扣(33);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并且所述第二卡扣侧壁成型为利于第二卡扣相对第二卡接部滑动至卡定位置的导向斜面(3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内成型有一个以上的盖体支撑部(133),盖体支撑部与盖体内壁相抵或者相接近,所述主体部的注料口设于所述盖体支撑部上异于盖体支撑部朝向盖体部的端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21)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二夹片(22),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第一夹片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相连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二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或者,
所述形变部包括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一夹片(21)以及弧形或弯折形状的弹性片(22a),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与柱体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操纵部一体相连,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柱体部或第一夹片的中部相连;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一夹片远离柱体部的一端,所述定位扣成型于弹性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片靠近夹持端的一端呈朝向连接部方向弯曲的形态,所述弹性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夹片、弹性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或者,
所述形变部为弧形或弯折形状的第三夹片(26),所述第三夹片的两端分别与柱体部和操纵部一体连接;所述夹持端位于第三夹片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扣成型于第三夹片远离连接部方向的侧壁;当所述定位扣与夹体定位部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三夹片中部位置朝向第一夹臂方向弯曲;所述第三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上位于夹体容孔的两侧对称且同轴成型有铰接孔(16),所述柱体部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铰接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内壁成型有与所述铰接孔侧壁连通的装入口(161);所述主体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小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夹臂内壁、第二夹臂内壁受到反向的外力作用时,至少能够使得所述装入口最窄处的宽度扩大至等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异于凹腔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子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面至少在与夹持端相对的位置成型有防滑齿(15)。
CN202021539745.2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被子固定扣 Active CN213075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745.2U CN21307524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被子固定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745.2U CN21307524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被子固定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5245U true CN213075245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7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9745.2U Active CN21307524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被子固定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5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492C (zh) 剃刀手柄和包括该手柄的剃刀
US6516500B2 (en) Plastic clipping device
RU2164208C2 (ru) Ручной штемпель
KR101145742B1 (ko) 도어용 로크 핸들 장치
CN213075245U (zh) 一种被子固定扣
CN213640412U (zh) 被子固定扣
WO2012029463A1 (ja) 鉛筆削り
CN214230752U (zh) 一种被子固定器
CN110916297A (zh) 一种拉力扣
US8181317B2 (en) Clamping device, mould thereof,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209069A (zh) 解锁按钮机构
JP5587711B2 (ja) 遊技盤のクランプ装置
CN209723946U (zh) 一种解锁按钮机构
CN209150403U (zh) 充电枪的机械锁扣结构
CN211549159U (zh) 磁吸锁及解锁钥匙
CN220458749U (zh) 一种可自动回弹锁定的拉链头
JP2002019531A (ja) リヤパーセルシェルフにおけるヒンジ軸の固定方法並びに固定用治具
CN216696877U (zh) 一种鼻托及头戴式装置
CN220001559U (zh) 一种面包机的开关盖结构
CN211459065U (zh) 一种拉力扣
KR200176782Y1 (ko) 일체형 콤팩트 용기
CN211805736U (zh) 夹紧装置
CN212787729U (zh) 一种易操作的锁扣结构
CN218293165U (zh) 锁体的锁舌结构
JPH1042917A (ja) 紐止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