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607U - 低功耗唤醒电路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唤醒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2607U
CN213072607U CN202022095196.0U CN202022095196U CN213072607U CN 213072607 U CN213072607 U CN 213072607U CN 202022095196 U CN202022095196 U CN 202022095196U CN 213072607 U CN213072607 U CN 213072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nmos
wake
switch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51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e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e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e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e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51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2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2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2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包括:供电单元;PMOS开关电路,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NMOS开关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控制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NMOS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低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矩阵的输入端;高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矩阵的输入端。具有功耗较低,不明显增加系统重量,降低电池组维护频次,降低维护成本,具有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低功耗唤醒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民用无人机制造业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个人消费、植保、测绘、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电池长期待机控制方面,目前大多采用MCU或功能器件休眠和深度休眠实现,其待机功耗较大,而且待机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包括:供电单元;PMOS开关电路,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NMOS开关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控制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NMOS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低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矩阵的输入端;高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矩阵的输入端。
于一实施例中,PMOS开关电路包括:PMOS管Q1,其源极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其漏极电性连接于直流变换器;电阻R1,电性连接在P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电阻R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PMOS管Q1的栅极,另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于一实施例中,PMOS管Q1的耐压值大于供电单元上限电压的1.5倍。
于一实施例中,NMOS开关电路包括:NMOS管Q2,其源极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其漏极接地;电阻R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管Q2的栅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电阻R4,电性连接在N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NMOS管Q2的耐压值大于供电单元上限电压的1.5倍。
于一实施例中,低电平唤醒源至少设置一个。
于一实施例中,二极管矩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数量等于低电平唤醒源的数量。
于一实施例中,NMOS矩阵电路包括:NMOS管Q3,其源极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其漏极接地;电阻R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管Q3的栅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高电平唤醒源的输出端;电阻R6,电性连接在NMOS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高电平唤醒源至少设置一个。
于一实施例中,NMOS管Q3至少设置一个,NMOS管Q3的数量等于高电平唤醒源的数量。
本申请提供的低功耗唤醒电路相比现有DCDC直连、DCDC深度休眠方式功耗较低,不明显增加系统重量,降低电池组维护频次,降低维护成本,具有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的实现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的电路图。
图标:供电单元1、PMOS开关电路2、NMOS开关电路3、直流变换器4、控制器5、二极管矩阵电路6、NMOS矩阵电路7、低电平唤醒源8、高电平唤醒源9,低功耗唤醒电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10的实现原理框图,低功耗唤醒电路10包括:供电单元1、PMOS开关电路2、NMOS开关电路3、直流变换器4、控制器5、二极管矩阵电路6、NMOS矩阵电路7、低电平唤醒源8和高电平唤醒源9。
于一实施例中,PMOS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1,NMOS开关电路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直流变换器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的输出端。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直流变换器4的输出端,控制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开关电路3的输入端。二极管矩阵电路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NMOS矩阵电路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低电平唤醒源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NMOS矩阵电路7的输入端。高电平唤醒源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矩阵电路6的输入端。
其中,供电单元1通过PMOS开关电路2给后端器件直流变换器4(DCDC)进行供电。PMOS开关电路2默认为断开,PMOS开关电路2的输入输出两端的断开与闭合受NMOS开关电路3、二极管矩阵电路6和NMOS矩阵电路7共同控制。控制关系为“或”,即连接的NMOS开关电路3、二极管矩阵电路6和NMOS矩阵电路7中任意一端有效,则PMOS开关电路2导通,NMOS开关电路3、二极管矩阵电路6和NMOS矩阵电路7中同时无效,则PMOS开关电路2断开。
于一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可以是电池组,控制器5可以是单片机MCU(Microcontroller Unit)。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10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PMOS开关电路2包括:PMOS管Q1、电阻R1和电阻R2。
其中,P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1,P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直流变换器4。电阻R1电性连接在P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PMOS管Q1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开关电路3的输出端。
于一实施例中,PMOS管Q1的耐压值大于供电单元1上限电压的1.5倍。R1和R2进行比例分压,电阻R1具备保护PMOS管Q1的作用。
如图2所示,NMOS开关电路3包括:NMOS管Q2、电阻R3和电阻R4。
其中,NMOS管Q2的源极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NMOS管Q2的漏极接地。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管Q2的栅极,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电阻R4电性连接在N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NMOS管Q2的耐压值大于供电单元1上限电压的1.5倍。R3和R4进行比例分压,电阻R4具备保护NMOS管Q2的作用。
于一实施例中,二极管矩阵电路6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数量等于低电平唤醒源8的数量。低电平唤醒源8至少设置一个。
于一实施例中,NMOS矩阵电路7包括:NMOS管Q3、电阻R5和电阻R6。
其中,NMOS管Q3的源极电性连接于PMOS开关电路2,NMOS管Q3的漏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于NMOS管Q3的栅极,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高电平唤醒源9的输出端。电阻R6电性连接在NMOS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NMOS管Q3至少设置一个,NMOS管Q3的数量等于高电平唤醒源9的数量。高电平唤醒源9至少设置一个。
于一实施例中,默认状态下PMOS开关电路2断开,供电单元1对外耗电小于1uA,在外部唤醒源有效的情况下,PMOS管Q1闭合,供电单元1通过PMOS管Q1给后端器件DCDC进行供电,DCDC产生的电压保持MCU正常工作,MCU输出高电平控制NMOS开关闭合进而维持在外部唤醒消失的情况下电路供电正常。在外部无唤醒源需要电路进行休眠时,MCU输出低电平控制NMOS开关电路3断开,使供电单元1的功耗降至最低,不大于1uA。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单元;
PMOS开关电路,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单元;
NMOS开关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
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控制器,其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N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
二极管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
NMOS矩阵电路,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的输入端;
低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NMOS矩阵的输入端;
高电平唤醒源,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二极管矩阵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包括:
PMOS管Q1,其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单元,其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直流变换器;
电阻R1,电性连接在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电阻R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管Q1的栅极,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NMOS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MOS管Q1的耐压值大于所述供电单元上限电压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开关电路包括:
NMOS管Q2,其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其漏极接地;
电阻R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NMOS管Q2的栅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电阻R4,电性连接在所述N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管Q2的耐压值大于所述供电单元上限电压的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平唤醒源至少设置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矩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数量等于低电平唤醒源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矩阵电路包括:
NMOS管Q3,其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PMOS开关电路,其漏极接地;
电阻R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NMOS管Q3的栅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高电平唤醒源的输出端;
电阻R6,电性连接在所述NMOS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平唤醒源至少设置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功耗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管Q3至少设置一个,所述NMOS管Q3的数量等于所述高电平唤醒源的数量。
CN202022095196.0U 2020-09-22 2020-09-22 低功耗唤醒电路 Active CN213072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5196.0U CN21307260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低功耗唤醒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5196.0U CN21307260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低功耗唤醒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2607U true CN213072607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5196.0U Active CN21307260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低功耗唤醒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2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55935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供电及防止电源反接的电路
US8436580B2 (en)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CN210693486U (zh) 待机激活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7196406B (zh) 一种双辅助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10323825B (zh) 一种电源电路切换装置、方法和物联网设备
CN113114026B (zh) 用于高压同步整流系统的供电控制电路
CN106249795A (zh) 一种浮动输出的ldo电路
CN213072607U (zh) 低功耗唤醒电路
CN105262183A (zh) 一种省电型usb充电结构
CN217587892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控制器
CN107733413B (zh) 一种预装电池系统的智能开关电路和智能终端
CN104167802A (zh) 一种锂电池去钝化电路及去钝化方法
CN214540710U (zh) 一种低功耗电路及显示屏系统
CN102902336B (zh) 主板的电源连接模块、主板及其电子设备
CN209805473U (zh) 一种供电的控制电路及充电器
CN209982166U (zh) 一种高效率计量仪表电源供电电路
CN210577927U (zh) 一种具有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的rtu
CN204795699U (zh) 低功耗电源控制电路
CN213585190U (zh) 一种具有待机低功耗的电源控制电路
CN220857661U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设备
CN219018791U (zh) 一种按键检测和电平检测的分时复用电路
CN214850617U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燃气表掉电上告电路
CN209748409U (zh) 一种可输出稳定电压的电源转换电路
CN220692984U (zh) 唤醒电路及车辆
CN216647201U (zh) 一种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