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313U - 一种新型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2313U
CN213072313U CN202021691209.4U CN202021691209U CN213072313U CN 213072313 U CN213072313 U CN 213072313U CN 202021691209 U CN202021691209 U CN 202021691209U CN 213072313 U CN213072313 U CN 213072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damping device
block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12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灵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钱灵芝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钱灵芝 filed Critical 钱灵芝
Priority to CN2020216912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2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2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2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卡箍,所述卡箍两端活动连接横向减震装置,所述卡箍底部固定连接纵向减震装置,所述横向减震装置和纵向减震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所述卡箍内壁套接电机,所述卡箍底部固定连接横梁,所述卡箍两端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横向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壁套接有导套,所述支撑杆底部活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的滑动受到弹簧和阻尼器的阻力作用,利用此阻力作用将电机的震动抵消,从而达到很横向和倾斜方向的减震,通过对电机的横向、纵向和倾斜方向进行减震,减震方向更广泛,减震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有刷直流电动机可划分: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电磁直流电动机划分: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划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其中交流电机还可划分: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同步电机可划分: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阻同步电动机和磁滞同步电动机,异步电机可划分:感应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可划分: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等,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可划分:单相串励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和推斥电动机,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可划分: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和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按用途可划分:驱动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
现有的电机减震装置,只能达到对电机的横向扈或者纵向某一个方向的减震,不具备同时对电机倾斜方向震动的减震功能,因此减震效果不足。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电机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机,通过设置纵向减震装置,达到纵向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横向减震装置,将电机的震动传送到滑块上,阻尼器和弹簧对滑块的滑动进行阻塞,从而达到对横向以及倾斜方向的减震,解决传统电机震动只能对一个方向减震,减震效果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机,包括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两端活动连接横向减震装置,所述卡箍底部固定连接纵向减震装置,所述横向减震装置和纵向减震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所述卡箍内壁套接电机;
所述卡箍底部固定连接横梁,所述卡箍两端固定安装连接杆;
所述横向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壁套接有导套,所述支撑杆底部活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梯形状,所述滑块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阻尼器设置为两组,所述弹簧位于两组所述阻尼器之间;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固定了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方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为倒梯形状,所述底板中间两端设有支撑块;
纵向减震装置包括U形杆,所述U形杆活动连接竖杆,所述竖杆外壁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外侧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内部设有圆柱孔,所述横杆位于圆柱孔内。
优选的,两组所述阻尼器之间设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所述橡胶柱底部固定连接滑块。
优选的,所述阻尼器、伸缩杆和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滑块。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导向条的侧面形状相同,所述导向条位于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底部固定连接底板。
优选的,所述U形杆顶部固定连接横梁,所述橡胶块底部固定连接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机工作产生震动时,电机的震动传到横向减震装置和纵向减震装置上,横向减震装置的支撑杆带动滑块在导向块的导向条上滑动,滑块的滑动受到弹簧和阻尼器的阻力作用,利用此阻力作用将电机的震动抵消,从而达到很横向和倾斜方向的减震;
同时电机的震动传到纵向减震装置的竖杆上,竖杆上的横杆上下移动或者斜角方向运动,橡胶块对这种运动起阻碍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纵向或者斜角方向的减震。
本实用新型能对电机的横向、纵向和倾斜方向进行减震,减震方向更广泛,减震效果好,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纵向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横向减震装置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1提供的横向减震装置的下方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2提供的横向减震装置的下方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卡箍、2横向减震装置、3支撑装置、4纵向减震装置、5电机、11横梁、12连接杆、21支撑杆、22导套、23滑块、24凹槽、25阻尼器、26伸缩杆、27弹簧、28橡胶柱、31底板、32导向块、321导向条、33支撑块、41U形杆、42竖杆、421横杆、43橡胶块、431圆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电机,包括卡箍1、横向减震装置2、支撑装置3、纵向减震装置4和电机5。
进一步地,卡箍1包括横梁11和连接杆12,具体的,卡箍1底部固定连接横梁11,卡箍两端固定安装连接杆12,横梁11用于支持和固定纵向减震装置4,连接杆12用于连接横向减震装置2和卡箍1,对横向减震装置2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卡箍1用于对电机5进行固定,以使横向减震装置2和纵向减震装置4对电机起到减震作用。
进一步地,横向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杆21、导套22、滑块23、凹槽24、阻尼器25、伸缩杆26、弹簧27和橡胶柱28,具体的,支撑杆21内壁套接有导套22,支撑杆21底部活动连接滑块23,滑块23上设有凹槽24,凹槽24为梯形状,滑块23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25和伸缩杆26,伸缩杆26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27,阻尼器25设置为两组,弹簧27位于两组阻尼器25之间,阻尼器25、伸缩杆26和弹簧27底部固定连接滑块23,凹槽24与导向条321的侧面形状相同,导向条321位于凹槽24内;支撑杆21的作用是用于安装连接杆12和连接滑块23,导套22的作用是使支撑杆21在连接杆12滑动更顺畅更稳定,阻尼器25作用是对电机5的震动进行减震,弹簧27的作用也是对电机5的震动进行减震,伸缩杆26套接在弹簧27内部,防止弹簧27弯曲变形。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3包括底板31、导向块32、导向条321和支撑块33,具体的,底板31顶部两端固定了连接导向块32,导向块32上方设有导向条321,导向条321为倒梯形状,底板中间两端设有支撑块33,导向块32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1;底板31作用是对横向减震装置2、纵向减震装置4和电机5提供支持,导向块32和导向条321作用是连接滑块23,支撑块33作用是连接伸缩杆26、弹簧27和阻尼器25。
进一步地,纵向减震装置4包括U形杆41、竖杆42、横杆421、橡胶块43和圆柱孔431,具体的,U形杆41活动连接竖杆42,竖杆42外壁固定连接横杆421,横杆421外侧设有橡胶块43,橡胶块43内部设有圆柱孔431,横杆421位于圆柱孔431内,U形杆41顶部固定连接横梁11,橡胶块43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1,U形杆41作用是连接纵向减震装置4和卡箍1,横杆421在圆柱孔431内移动,橡胶块43对电机5的震动进行震动。
实施场景具体为:电机5工作产生震动时,电机5的震动传到横向减震装置2和纵向减震装置4上,横向减震装置2的支撑杆21带动滑块23在导向块32的导向条321上滑动,滑块32的滑动受到弹簧27和阻尼器25的阻力作用,这种阻力作用将电机5的震动抵消,从而达到很横向和倾斜方向的减震;同时电机5的震动传到纵向减震装置4的竖杆42上,竖杆42上的横杆421上下移动或者斜角方向运动,橡胶块43对这种运动起阻碍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5纵向或者斜角方向的减震。
实施例2:
参照说明书附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组所述阻尼器25之间设有橡胶柱28,所述橡胶柱28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33,所述橡胶柱28底部固定连接滑块23;
实施场景具体为:
电机5的震动传到横向减震装置2和纵向减震装置4上,横向减震装置2的支撑杆21带动滑块23在导向块32的导向条321上滑动,滑块32的滑动受到橡胶柱28和阻尼器25的阻力作用,这种阻力作用将电机5的震动抵消,从而达到很横向和倾斜方向的减震,比弹簧27里套接伸缩杆26这种方式的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电机,包括卡箍(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两端活动连接横向减震装置(2),所述卡箍(1)底部固定连接纵向减震装置(4),所述横向减震装置(2)和纵向减震装置(4)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3),所述卡箍(1)内壁套接电机(5);
所述卡箍(1)底部固定连接横梁(11),所述卡箍两端固定安装连接杆(12);
所述横向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内壁套接有导套(22),所述支撑杆(21)底部活动连接滑块(23),所述滑块(23)上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为梯形状,所述滑块(23)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25)和伸缩杆(26),所述伸缩杆(26)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27),所述阻尼器(25)设置为两组,所述弹簧(27)位于两组所述阻尼器(25)之间;
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顶部两端固定了连接导向块(32),所述导向块(32)上方设有导向条(321),所述导向条(321)为倒梯形状,所述底板中间两端设有支撑块(33);
纵向减震装置(4)包括U形杆(41),所述U形杆(41)活动连接竖杆(42),所述竖杆(42)外壁固定连接横杆(421),所述横杆(421)外侧设有橡胶块(43),所述橡胶块(43)内部设有圆柱孔(431),所述横杆(421)位于圆柱孔(4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阻尼器(25)之间设有橡胶柱(28),所述橡胶柱(28)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块(33),所述橡胶柱(28)底部固定连接滑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5)、伸缩杆(26)和弹簧(27)底部固定连接滑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4)与导向条(321)的侧面形状相同,所述导向条(321)位于凹槽(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32)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杆(41)顶部固定连接横梁(11),所述橡胶块(43)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1)。
CN202021691209.4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新型电机 Active CN213072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1209.4U CN213072313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新型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1209.4U CN213072313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新型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2313U true CN213072313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8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1209.4U Active CN213072313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新型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2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5011U (zh) 一种具有软防护结构的电机设备
CN210578088U (zh) 一种具有吸能减震结构的电机
CN213072313U (zh) 一种新型电机
CN211018515U (zh) 一种电机减震安装架
CN210578097U (zh) 一种平板直线电机防振安全保护装置
CN213484656U (zh) 一种高低压电器用电机定位安装结构
CN108880076A (zh) 一种打印机用无刷电机
CN211082693U (zh) 一种电驱电控加工用减振装置
CN208874406U (zh) 一种电机减震装置
CN20925040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小型电机
CN215636190U (zh) 一种大型泵站电动机用缓冲底座
CN112186958A (zh) 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85160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20475521U (zh) 一种电机用减震安装座
CN209083459U (zh) 一种新型点吸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16007381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18720242U (zh) 一种防抖减震底座
CN220673535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电机
CN216290502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电动车辆电机装配箱
CN218162056U (zh) 一种可逆罩级电机
CN216162534U (zh) 一种具有稳定装置的无刷电机
CN21201236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
CN22019059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13125678U (zh) 空心杯有刷电机
CN215267931U (zh) 一种机器人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1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218, building 6, No. 398, Jingli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215 Tao Shan Zhen Bi Shan Wan tou Cun,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an Lingzh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