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7222U -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7222U
CN213067222U CN202021515005.5U CN202021515005U CN213067222U CN 213067222 U CN213067222 U CN 213067222U CN 202021515005 U CN202021515005 U CN 202021515005U CN 213067222 U CN213067222 U CN 213067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x
energy storage
silica gel
clos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50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伟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anl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oldings (Haina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150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7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7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7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热交换器主体、两个连接架和多个导流管,两个所述连接架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储能盒,所述储能盒的底部分别突出至热交换器主体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储能盒的内部开设为空腔,通过连接架、储能盒、第一硅胶垫片、第一硅胶杆和连接导管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能起到收集利用效果,避免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能浪费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量无法得到利用而导致一定资源浪费以及对供热系统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值守换热站是为人们提供暖气的一个重要枢纽位置,作为连接热源与用户的重要纽带,换热站的运行是否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节能,直接影响热源效率以及供热质量,在换热过程中,热交换器时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但是,传统的热交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热交换器的表面会散发出过多热量,从而导致热交换器本身会浪费过多热能,不利于供热系统的高效热交换处理,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具备对热交换器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热交换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过多热能而导致热能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热交换器主体、两个连接架和多个导流管,两个所述连接架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储能盒,所述储能盒的底部分别突出至热交换器主体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储能盒的内部开设为空腔,所述储能盒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盒的内壁与热交换器主体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储能盒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片,所述第一硅胶垫片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杆,所述储能盒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正面与背面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为“L”形结构设计且远离储能盒的一端与导流管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硅胶杆远离第一硅胶垫片的一端贯穿储能盒至连接导管的内部且靠近导流管内部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中储能盒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抽风机,所述凸板的顶部且靠近多个凸板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导风管,多个所述第一导风管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通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且顶端贯穿至储能盒的内部,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外表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活动套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杆,所述第二硅胶杆远离硅胶套的一端与第一硅胶杆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中第二导风管的顶部为封堵状态,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导风管,所述第三导风管为“L”形结构设计且底端突出于储能盒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中第二导风管为铜制管。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中储能盒的正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盒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开口顶部的中央位置处铰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位于热交换器主体所开设开口的内部且直径大小均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中储能盒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所开设开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片,两个所述开关门的相对面均第二硅胶垫片之间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架、储能盒、第一硅胶垫片、第一硅胶杆和连接导管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能起到收集利用效果,避免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能浪费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量无法得到利用而导致一定资源浪费以及对供热系统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凸板、第一导风管、四通管、抽风机、第二导风管、硅胶套以及第二硅胶杆的结构设计,可充分利用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量,避免了热交换器主体所散发的热能向外侧散发而无法对其进行利用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导风管和第三导风管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将抽风机所产生的风能导出至储能盒的外界,避免风能加入到储能盒的内部而加速内部空气流速导致内部降温迅速的情况出现,通过热交换器主体正面与背面开设的开口以及开关门的结构设计,可方便操作人员后期对热交换器主体进行保养检修操作,同时,通过第二硅胶垫片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热交换器主体所开设开口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避免内部储能盒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发出至外界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盒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交换器主体;2、连接架;3、导流管;4、储能盒;5、第一硅胶垫片;6、第一硅胶杆;7、连接导管;8、凸板;9、第一导风管;10、四通管;11、抽风机;12、第二导风管;13、第三导风管;14、硅胶套;15、第二硅胶杆;16、开关门;17、第二硅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热交换器主体1、两个连接架2和多个导流管3,两个连接架2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储能盒4,储能盒4的底部分别突出至热交换器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储能盒4的内部开设为空腔,储能盒4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储能盒4的内壁与热交换器主体1之间留有空间,储能盒4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片5,第一硅胶垫片5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杆6,储能盒4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正面与背面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7,连接导管7为“L”形结构设计且远离储能盒4的一端与导流管3的内部固定连通,第一硅胶杆6远离第一硅胶垫片5的一端贯穿储能盒4至连接导管7的内部且靠近导流管3内部的位置处。
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凸板8,凸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抽风机11,凸板8的顶部且靠近多个凸板8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导风管9,多个第一导风管9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通有四通管10,四通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12且顶端贯穿至储能盒4的内部,第二导风管12的外表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活动套接有硅胶套14,硅胶套1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杆15,第二硅胶杆15远离硅胶套14的一端与第一硅胶杆6之间固定连接,多个抽风机11与远端电源之间电连接,通过凸板8、第一导风管9、四通管10、抽风机11、第二导风管12、硅胶套14以及第二硅胶杆15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热交换器主体1所向外界扩散的热量进行吸收效果,从而使得该装置对资源得利用更加充分。
第二导风管12的顶部为封堵状态,第二导风管12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导风管13,第三导风管13为“L”形结构设计且底端突出于储能盒4的底部,通过第二导风管12和第三导风管13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储能盒4的内部空气始终保持常态,避免由于抽风机11所产生的风能而导致储能盒4内部的空气流速变快造成温度迅速降低的情况出现。
第二导风管12为铜制管,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第二导风管12充分的吸收外界热能,避免了第二导风管12的吸热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
储能盒4的正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开口顶部的中央位置处铰接有开关门16,开关门16位于热交换器主体1所开设开口的内部且直径大小均相适配,通过储能盒4所开设的开口以及开关门16的结构设计,可便于操作人员后期对热交换器主体1的维护检修操作,避免了热交换器主体1在需要进行保养时不便进行观察维修的情况出现。
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所开设开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片17,两个开关门16的相对面均第二硅胶垫片17之间紧密贴合,通过第二硅胶垫片17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对储能盒4所开设开口起到封堵效果,避免了储能盒4的内部热能快速散发的情况出现。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若热交换器主体1的外表面散发出过多热量,其大部分热量会向上方移动至储能盒4的内部,实现对热能的收集效果,当热能在储能盒4的内部逗留时,第一硅胶垫片5可有效的对热能起到吸附效果,且通过第一硅胶杆6和连接导管7导入至导流管3的内部,从而实现对热能的二次回收利用,同时,操作人员可启动抽风机11,使得抽风机11将热交换器主体1向外侧扩散的热能起到抽吸效果,使得抽风机11通过第一导风管9、四通管10导入至第二导风管12的内部,使得第二导风管12充分吸收外界热能,随后第二导风管12外界的热能则被硅胶套14所吸收且通过第二硅胶杆15导入至第一硅胶杆6的外表面,从而实现对外界热能的利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热交换器主体(1)、两个连接架(2)和多个导流管(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架(2)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储能盒(4),所述储能盒(4)的底部分别突出至热交换器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储能盒(4)的内部开设为空腔,所述储能盒(4)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盒(4)的内壁与热交换器主体(1)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储能盒(4)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垫片(5),所述第一硅胶垫片(5)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硅胶杆(6),所述储能盒(4)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正面与背面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7),所述连接导管(7)为“L”形结构设计且远离储能盒(4)的一端与导流管(3)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硅胶杆(6)远离第一硅胶垫片(5)的一端贯穿储能盒(4)至连接导管(7)的内部且靠近导流管(3)内部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凸板(8),所述凸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抽风机(11),所述凸板(8)的顶部且靠近多个凸板(8)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导风管(9),多个所述第一导风管(9)的顶部之间均固定连通有四通管(10),所述四通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12)且顶端贯穿至储能盒(4)的内部,所述第二导风管(12)的外表面且靠近中部的位置处活动套接有硅胶套(14),所述硅胶套(1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杆(15),所述第二硅胶杆(15)远离硅胶套(14)的一端与第一硅胶杆(6)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管(12)的顶部为封堵状态,所述第二导风管(12)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导风管(13),所述第三导风管(13)为“L”形结构设计且底端突出于储能盒(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管(12)为铜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盒(4)的正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开口顶部的中央位置处铰接有开关门(16),所述开关门(16)位于热交换器主体(1)所开设开口的内部且直径大小均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盒(4)的正面与背面且靠近所开设开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硅胶垫片(17),两个所述开关门(16)的相对面均第二硅胶垫片(17)之间紧密贴合。
CN202021515005.5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Active CN213067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5005.5U CN213067222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5005.5U CN213067222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7222U true CN213067222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5005.5U Active CN213067222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7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67222U (zh) 一种基于远程终端控制的无人值守站智能管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0984345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
CN11605360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化成柜
CN217282344U (zh) 一种模块化光储微电网装置
CN21170182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频柜
CN201789702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213879016U (zh) 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室的通风散热机构
CN210959309U (zh) 一种智能保护测控装置
CN211625411U (zh) 一种电热式热空气能暖气设备
CN209071448U (zh)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装置
CN209820238U (zh) 散热系统
CN112437592A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控制装置
CN212304884U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感应线圈
CN220172686U (zh) 一种热传导高交换率户外储能柜体
CN211123392U (zh) 一种千兆单模光纤收发器
CN215074538U (zh) 一种新型畜牧养殖加热器
CN21407044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
CN213876673U (zh) 一种耐高低温工业触摸屏
CN21829861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光缆分纤箱
CN213213726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可持续型5g通讯基站
CN218788755U (zh) 一种箱逆变一体机节能自动散热器
CN213242664U (zh) 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系统
CN218730251U (zh) 一种低损耗节能型电炉变压器
CN219572064U (zh) 一种太阳能蓄能供暖装置
CN211296680U (zh) 一种家用的氢能和太阳能结合供电装置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2

Address after: 301900, 50 meters south of Fuyu Jiayuan, Yuyang Town, Jizhou District, Tianjin City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nong Chengto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5, Jiuxiang Avenue, Yayao Luocheng village, Dal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ng Weix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6

Address after: 570100 E1-A50, Floor 6, Shenya Building, No. 47, Guomao Road, Longhua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wanl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oldings (Haina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900, 50 meters south of Fuyu Jiayuan, Yuyang Town, Jizhou District, Tianjin City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nong Chengto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