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1915U -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1915U
CN213061915U CN202021794595.XU CN202021794595U CN213061915U CN 213061915 U CN213061915 U CN 213061915U CN 202021794595 U CN202021794595 U CN 202021794595U CN 213061915 U CN213061915 U CN 21306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edge
brick body
straight edg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45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亮
岳英龙
马新腾
宋凤香
丁聪
赵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45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河航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并码放在内河航道边侧的砖体,砖体设置呈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延伸的中空的棱型结构,且砖体其中一侧为镂空结构,砖体包括直边体和设置在直边体一侧并与直边体呈45°的斜边体,直边体远离斜边体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直边孔和若干组直边柱,直边孔与直边柱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砖体并配备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砖体之间可相互插接配合,从而提高砖体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同时该砖体可码放呈直角三角的整治结构,继而其边可提高水的冲击,提高该整治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河航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背景技术
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目前常用的航道整治结构多采用混凝土、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散抛块体等硬性材料,这些结构虽能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但从生态、绿色和环保的角度来看,上述结构型式多半采用的是半透水或不透水材料,阻断了河流岸边带的物质能量交换,破坏了环境原有的生态结构。
目前,中国专利号为“201710742509.7”公开了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包括铺设在结构底部的护底砖、吻合地码放在护底砖上的透水砖以及吻合地码放在透水砖上的植草砖;护底砖、透水砖和植草砖均采用横断面为等边三角形且设有沿纵向中心线延伸的中空结构的条型结构;护底砖设有一镂空底板和两个镂空侧角板Ⅰ,在镂空底板上设有桩孔;透水砖采用三面体结构,设有三个镂空面板;植草砖的底部朝上且采用敞口结构,设有左右两个镂空侧角板Ⅱ和前后两个镂空端板,在左右两个镂空侧角板Ⅱ和前后两个镂空端板之间形成有V型槽,在V型槽内设有生态袋。该装置虽然在整治内河航道生态结构上,形成天然的绿化防护面,满足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三方面的要求。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上述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采用三种不同的砖体,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三种不同的砖体,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并码放在内河航道边侧的砖体,所述砖体设置呈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延伸的中空的棱型结构,且砖体其中一侧为镂空结构,所述砖体包括直边体和设置在直边体一侧并与直边体呈45°的斜边体,直边体远离斜边体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直边孔和若干组直边柱,直边孔与直边柱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直边体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直边条,直边条远离直边体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直条孔,斜边体远离直边体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斜边孔与若干组斜边柱,斜边孔与斜边柱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斜边体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斜边条,斜边条远离斜边体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每组与直条孔插接配合的斜条柱,直边体与斜边体之间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内均可插接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边体与斜边体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不仅便于砖体的生产制备,同时便于水在砖体内的流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边孔内径大于直边柱内径,所述斜边孔内径大于斜边柱内径,所述直条孔内径大于斜条柱内径,便于直边柱插入直边孔内,便于斜边柱插入斜边孔内,以及便于斜条柱插入直条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边柱与斜边柱轴心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提高水在砖体内的流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提高水进入砖体内,为砖体内的喜水植物提供水分。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砖体并配备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砖体之间可相互插接配合,从而提高砖体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同时该砖体可码放呈直角三角的整治结构,继而其边可提高水的冲击,提高该整治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砖体直边体一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砖体斜边体一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组砖体相互插接码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组砖体相互插接码放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直边体;2-斜边体;3-直边孔;4-直边柱;5-直边条;6-直条孔;7-斜边孔;8-斜边柱;9-斜边条;10-斜条柱;11-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12-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参照图1-4:包括相互插接并码放在内河航道边侧的砖体,砖体设置呈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延伸的中空的棱型结构,且砖体其中一侧为镂空结构,砖体包括直边体1和设置在直边体1一侧并与直边体1呈45°的斜边体2,直边体1远离斜边体2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直边孔3和若干组直边柱4,直边孔3与直边柱4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直边体1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直边条5,直边条5远离直边体1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直条孔6,斜边体2远离直边体1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斜边孔7与若干组斜边柱8,斜边孔7与斜边柱8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斜边体2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斜边条9,斜边条9远离斜边体2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每组与直条孔6插接配合的斜条柱10,直边体1与斜边体2之间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11,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11内均可插接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2。
其中,直边体1与斜边体2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3,不仅便于砖体的生产制备,同时便于水在砖体内的流通。
其中,直边孔3内径大于直边柱4内径,斜边孔7内径大于斜边柱8内径,直条孔6内径大于斜条柱10内径,便于直边柱4插入直边孔3内,便于斜边柱8插入斜边孔7内,以及便于斜条柱10插入直条孔6内。
其中,直边柱4与斜边柱8轴心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4,提高水在砖体内的流通性。
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15,提高水进入砖体内,为砖体内的喜水植物提供水分。
施工时,先用混泥土在内河航道两侧铺设平齐的基底,再将砖体的镂空结构向下,插在混泥土上,通过斜条柱10,可提高砖体在基底上的稳定性,之后再将另一组砖体的镂空结构向上,并通过两组砖体斜边体2之间的斜边孔7与斜边柱8相互插接,将两组砖体相互插接固定,形成一组正方形砖体结构,之后依次将正方形砖体结构铺设在混泥土上,并通过直边孔3与直边柱4的配合,提高两组正方形砖体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将正方形砖体结构靠近水体一侧,铺设单组砖体,并使得该砖体的斜边体面向水体一侧,从而在混凝土上铺设一侧单层砖体结构,之后在单层砖体结构的上侧铺设比其少一组正方形砖体结构的单层砖体结构,并通过直条孔6与斜条柱10的插接配合,提高两组单层砖体结构之间的稳定性,之后依次在每一组单层砖体结构的上侧铺设并下一层少一组的单层砖体结构,最后,在最上层的单层砖体结构内的砖体内插接两组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2,再将生态袋放入最上层的单层砖体结构内的砖体内,并在生态袋内种植喜水植物。从而形成直角三角的整治结构(如图3与4),其整治结构的斜边可提高水的冲击,进而提高该整治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方案采用一种砖体并配备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砖体之间可相互插接配合,从而提高砖体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同时该砖体可码放呈直角三角的整治结构,继而其边可提高水的冲击,提高该整治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包括相互插接并码放在内河航道边侧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设置呈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延伸的中空的棱型结构,且砖体其中一侧为镂空结构,所述砖体包括直边体(1)和设置在直边体(1)一侧并与直边体(1)呈45°的斜边体(2),直边体(1)远离斜边体(2)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直边孔(3)和若干组直边柱(4),直边孔(3)与直边柱(4)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直边体(1)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直边条(5),直边条(5)远离直边体(1)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组直条孔(6),斜边体(2)远离直边体(1)一侧分别设置有数量相等的若干组斜边孔(7)与若干组斜边柱(8),斜边孔(7)与斜边柱(8)均上下对称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斜边体(2)靠近镂空结构一侧设置有斜边条(9),斜边条(9)远离斜边体(2)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每组与直条孔(6)插接配合的斜条柱(10),直边体(1)与斜边体(2)之间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11),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槽(11)内均可插接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体(1)与斜边体(2)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孔(3)内径大于直边柱(4)内径,所述斜边孔(7)内径大于斜边柱(8)内径,所述直条孔(6)内径大于斜条柱(10)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柱(4)与斜边柱(8)轴心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插板(12)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15)。
CN202021794595.X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Active CN21306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4595.XU CN2130619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4595.XU CN2130619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1915U true CN21306191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4595.XU Active CN213061915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3380U (zh) 一种生态护坡砌块
CN213061915U (zh)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CN206928299U (zh) 一种具有楔形拼接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7313403B (zh) 一种内河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CN212771795U (zh) 一种环保型人行道铺砖结构
CN215801414U (zh) 一种互嵌式三维生态联锁块
CN214301787U (zh) 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
CN212772200U (zh) 抗洪挡水组件及抗洪挡水墙
CN211713986U (zh) 一种抗冲刷生态砌砖、护坡
CN220035323U (zh) 一种带有宣传功能的装配式生态景观护岸结构
CN207211077U (zh) 一种护坡联锁块
CN210031881U (zh) 一种水利建设桩基结构
CN220598477U (zh) 一种卡扣式生态护坡块及护坡结构
CN211849516U (zh) 一种水利生态防护坡
CN217378947U (zh) 一种农田用生态坡保护支撑结构
CN220414121U (zh) 一种水利防汛护坡结构
CN218175877U (zh) 一种道路坡面结构
CN220117117U (zh) 一种用于中小型河道的自嵌式护筒生态护岸结构
CN21374120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挡土墙结构
CN215800747U (zh) 一种新型结构型透水砖
CN215668809U (zh) 一种复合材料地板
CN20793397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拼装式挡水堰板及挡水结构
CN216006828U (zh) 一种景观植生防护坡
CN215210281U (zh) 一种用于行道树池内铺装的透水砖
CN214117243U (zh) 一种水溶性钩尾钢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