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1886U -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1886U
CN213061886U CN202021391312.7U CN202021391312U CN213061886U CN 213061886 U CN213061886 U CN 213061886U CN 202021391312 U CN202021391312 U CN 202021391312U CN 213061886 U CN213061886 U CN 213061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le
steel pipe
steel
pile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13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桂林
冯先导
骆钊
林红星
陈进
万猛
张磊
沈立龙
肖苡辀
赵东梁
刘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0213913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1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1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1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包括:钢管桩一,其端部均设有钢板一以将所述钢管桩一两端完全密封;钢管桩二,其与钢管桩一之间通过钢板二连接,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桩长垂直波向方向布置;重力锚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二远离所述钢板二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水域中现有的钢管桩,利用其自重和密封后的浮力,形成浮式防波提,在施工中起到消浪的作用,具有资源合理利用,以较低的成本形成较好掩护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港工程、跨海大桥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背景技术
在海港工程、跨海大桥施工中,船舶在中长周期波的影响下会发生剧烈摇晃,从而对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造成恶劣的影响,面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存在避浪、消浪等方法。浮式防波堤因施工成本较低、取材容易、施工快捷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在这些浮式防波堤中,通常由方便运输的高分子轻型材料制成,运至现场后采取充气和充水的措施,以提供足够的浮力和重力,浮式防波提通常要求有较深水下面积和较长的长度,从而达到消除中长周期波影响的目的。
在海港工程、跨海大桥施工中,常利用钢管桩作为基础或护筒,这些钢管桩有直径更大、桩长更长的优点,桩长有达到100米以上,桩径存在4m以上的,在尚未完成沉桩时,部分钢管桩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这些钢管桩,制作成浮式防波堤,可起到资源合理利用,以较低的成本,形成较好掩护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在施工水域中常利用钢管桩作为基础或护筒,在尚未完成沉桩时,部分钢管桩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这些钢管桩,将一部分钢管桩两端密封,一部分钢管桩两端开放,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用钢板连接,利用钢管桩自重和密封后的浮力,形成浮式防波提,具有资源合理利用,以较低的成本形成较好掩护效果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包括:
钢管桩一,其端部均设有钢板一以将所述钢管桩一两端完全密封;
钢管桩二,其与钢管桩一之间通过钢板二连接,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桩长垂直波向方向布置;
重力锚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二远离所述钢板二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与所述钢板二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抱箍,所述抱箍分别套设在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两端且与钢板二固定连接,所述抱箍的内径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钢板一的厚度大于所述钢管桩一壁厚的0.5倍。
优选的是,所述钢板二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数量为多个且大小和形状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重力锚装置包括两个锚链和两个重力锚,所述两个锚链的一端分别与钢管桩二两端的抱箍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重力锚分别与两个所述锚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重力锚均埋设在水域的土层中。
优选的是,所述钢管桩一远离钢板二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台,两个所述平台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两端的抱箍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平台上均设有航标灯。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水域中闲置的钢管桩,一部分两端密封,一部分两端开放,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用钢板连接,制成浮式防波提,闲置的钢管桩具有直径更大、桩长更长的特点,能更好的消除中长周期波的影响,具有资源合理利用,依托最便利的材料,以较低的成本,形成较好的掩护效果的优点。
2、使用的钢管桩材料在浮式防波提掩护结束后,可通过解开抱箍的方式,重新利用钢管桩进行基础的施沉,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在浮在水面的钢管桩上设有航标灯,避免夜间船舶与浮式防波堤发生碰撞,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抱箍与钢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钢管桩一,2、抱箍,3、钢板二,4、钢板一,5、平台,6、航标灯,7、钢管桩二,8、孔洞,9、重力锚,10、锚链,11、抱箍体,12、翼板,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包括:
钢管桩一1,其端部均设有钢板一4以将所述钢管桩一1两端完全密封;
钢管桩二7,其与钢管桩一1之间通过钢板二3连接,所述钢管桩一1和所述钢管桩二7的桩长垂直波向方向布置;
重力锚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二7远离所述钢板二3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水域中闲置钢管桩,选取钢管桩一1和钢管桩二7,钢管桩一1两端密封,钢管桩二7两端处于开放的状态,密封后的钢管桩一1需要抛入水深大于钢管桩直径的浅水中,进行气密性实验,确保钢管桩一1为气密性整体,同时校核钢管桩一1吃水是不是与计算吻合,钢管桩一1和钢管桩二7之间通过钢板二3连接,钢管桩一1和钢管桩二7的桩长垂直波向方向布置,钢管桩二7设有重力锚装置,利用钢管桩自重和密封后的浮力,形成浮式防波堤,由于系统的特性,需要保证系统的重心位于其浮心以下,系统的浮心需要在设计之初进行校核,即校核单个封闭钢管桩的体积乘以水密度所产生的浮力,大于系统除重力锚之外的重力,当波浪来临时,垂直的钢板和钢管桩起到了破浪的作用,重力锚装置对防波提进行拉扯和固定,一般钢管桩直径越大、壁厚越小时,单根钢管桩浮力比两个钢管桩重力更大,当浮力不足时,可以采用一定的泡沫材料提供一定的浮力,也可以考虑采用较短钢管桩作为配置,或者两根密封钢管桩提供浮力,一根钢管桩作为配重,但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的重心位于其浮心以下,当波浪较恶劣时,可考虑在水面上铺设多个浮式钢管桩防波堤,施工水域中闲置的钢管桩具有直径更大、桩长更长的特点,根据波浪绕射理论,桩长越长掩护范围越大,钢管桩距离掩护范围越近,掩护效果更好,能更好的消除中长周期波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具有资源合理利用,利用最便利的材料,以较低的成本,形成较好的掩护效果的优点。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钢管桩一1和所述钢管桩二7与所述钢板二3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抱箍2,所述抱箍2分别套设在所述钢管桩一1和所述钢管桩二7的两端且与钢板二3固定连接,所述抱箍的内径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外径相同。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抱箍由两个一样的圆弧形抱箍体11组合而成,两个抱箍体1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均设有带穿设孔的翼板12,钢板二3与抱箍连接处均设有开口,抱箍套设在钢管桩上,两个翼板12分别位于钢板二3的一侧,螺栓13穿过钢板二3的开口和翼板上的穿设孔将抱箍与钢板二固定,抱箍的内径分别与钢管桩一和钢管桩二的外径相同,使得钢管桩一和钢管桩二与钢板二之间紧密相连,当波浪来临时,钢管桩与钢板二的组合能更好的破浪,抱箍的两端用螺栓栓接,在钢管桩连接的浮式防波提掩护结束后,可通过解开抱箍的方式,重新利用钢管桩进行基础的施沉,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板一4的厚度大于所述钢管桩一1壁厚的0.5倍。在本技术方案中,钢板一4用以密封钢管桩一1,使其为提供浮力的钢管桩,钢板一的厚度大于钢管桩一壁厚的0.5倍,使得其在密封钢管桩一的同时还能抵抗波浪带来的冲击力,保证了防波提的消浪能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板二3设有孔洞8,所述孔洞8的数量为多个且大小和形状相同。在本技术方案中,为方便造孔,孔洞可设置为方形,边长不大于10cm,钢板二存在孔洞,具有增强消浪效果并减少钢板二所承受的荷载的优点。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力锚装置包括两个锚链10和两个重力锚9,所述两个锚链10的一端分别与钢管桩二7两端的抱箍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重力锚9分别与两个所述锚链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重力锚9均埋设在水域的土层中。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风筝上、下拉线的力学原理,将两个重力锚均埋设在土层中,两个锚链对应连接,当防波提受到波浪冲击时,重力锚装置可以达到稳定防波堤装置的作用,保证了防波提的消浪能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桩一1远离钢板二3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台5,两个所述平台5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1两端的抱箍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平台5上均设有航标灯6。在本技术方案中,航标灯具有警示作用,可以避免夜间船舶与浮式防波提发生碰撞,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桩一,其端部均设有钢板一以将所述钢管桩一两端完全密封;
钢管桩二,其与钢管桩一之间通过钢板二连接,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桩长垂直波向方向布置;
重力锚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二远离所述钢板二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与所述钢板二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抱箍,所述抱箍分别套设在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两端且与钢板二固定连接,所述抱箍的内径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和所述钢管桩二的外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一的厚度大于所述钢管桩一壁厚的0.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二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数量为多个且大小和形状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锚装置包括两个锚链和两个重力锚,所述两个锚链的一端分别与钢管桩二两端的抱箍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重力锚分别与两个所述锚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重力锚均埋设在水域的土层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一远离钢板二的一侧设有两个平台,两个所述平台分别与所述钢管桩一两端的抱箍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平台上均设有航标灯。
CN202021391312.7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Active CN213061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1312.7U CN213061886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1312.7U CN213061886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1886U true CN21306188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1312.7U Active CN213061886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1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6740B1 (en) Underwater traffic tunnel
CN109056634B (zh) 可快速拆装的气囊型浮式防波堤
ES2952964T3 (es) Estructura marítima para la cimentación de edificaciones y su método de instalación
US20200298945A1 (en) Seabed bas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same
CN111827201A (zh) 一种组合式防波堤
CN107628208B (zh) 适用于组合构建大型水上浮平台的预铸浮筒
CN213061886U (zh) 一种钢管桩连接的临时浮式防波提
CN1112483C (zh) 一种不随波浪晃动的海上浮桥及其架设方法
CN211849251U (zh) 一种浮箱式防波堤结构
CN106400734A (zh) 可移动式临时防波堤结构
CN111893946A (zh) 一种移动式防浪码头
JP5646978B2 (ja) 透過式海域制御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14438956B (zh)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漂浮式防浪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5926531B (zh) 一种基于frp材料的箱网型浮式防波堤
JP2006249914A (ja) 津波防波堤
CN114084302B (zh) 海上风机固定式基础、海上风机装置及海上风机整机的运输安装方法
KR20230045588A (ko) 해양 건축 구조물 및 그 건조 방법
CN111893949A (zh) 一种向背浪侧倾斜的浮板式防波堤结构
US11661157B2 (en) Offshore floating island
JPS5935614Y2 (ja) 津波、高潮による海上浮上構造物の陸上への移動防止装置
JP2002206474A (ja) 海上風力発電装置用基礎およびその施行方法
CN221011506U (zh) 一种放生平台
CN116812079B (zh) 一种浮动标志固定装置
CN219750100U (zh) 一种钢框架与pe浮体组合的海上光伏结构
JPS63315717A (ja) 消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