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8196U - 一种针灸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灸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8196U
CN213048196U CN202021164464.3U CN202021164464U CN213048196U CN 213048196 U CN213048196 U CN 213048196U CN 202021164464 U CN202021164464 U CN 202021164464U CN 213048196 U CN213048196 U CN 21304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inner rod
rod
acupuncture
out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44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钧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644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包括:外杆;可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杆内部,且可沿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的内杆;与所述内杆设于所述外杆内的端部连接固定的银针;用于量化调节所述内杆在所述外杆内的轴向进程的入针深度调节机构;所述入针深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针并不能从结构上预先调节入针深度,需要医生手法控制针灸针的力度和深度,初学者很难熟练掌握,需要较长时间学习的技术问题,通过对针灸针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调整并固定进针的长度,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针灸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针灸保健和治疗的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达到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来治疗全身疾病和保健。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都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针灸针并不能从结构上预先调节入针深度。常规针灸过程,针灸的手法对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医生手法控制针灸针的力度和深度,初学者很难熟练掌握,需要较长时间学习。
因此,如何对传统的针灸针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以降低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针灸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针并不能从结构上预先调节入针深度,需要医生手法控制针灸针的力度和深度,初学者很难熟练掌握,需要较长时间学习的技术问题,通过对针灸针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调整并固定进针的长度,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灸针,包括:
外杆;
可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杆内部,且可沿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的内杆;
与所述内杆设于所述外杆内的端部连接固定的银针;
用于量化调节所述内杆在所述外杆内的轴向进程的入针深度调节机构;
所述入针深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
优选地,所述内杆顶部露于所述外杆顶部外,所述内杆底部插入所述外杆内;所述银针尾端连接所述内杆底部,所述银针尖端露于所述外杆尾部外。
优选地,所述内杆顶部设有操作部。
优选地,所述入针深度调节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内杆背面的齿条结构;以及
一侧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另一侧穿过所述外杆形成外露的拨动部的齿轮。
更优选地,所述内杆正面设有位置指示块,所述外杆上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位置指示块设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边沿设有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轴,所述外杆内壁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有橡胶圈,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伸入所述橡胶圈内且对所述橡胶圈形成挤压。
优选地,所述外杆内壁两侧分别设有轨道块和弹簧,所述内杆两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和弹簧孔,所述内杆一侧的滑块组件与所述轨道块相配合;所述内杆另一侧的弹簧孔与所述弹簧挤压贴合。
优选地,所述内杆外侧均匀设有至少两组弧形弹片组,所述外杆内壁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弹片组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弧形弹片组处于被挤压状态。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弧形弹片组由N片弧形弹片沿轴线分布组成,N为正整数;所述滑槽的槽壁上沿轴向分布有N个形状与所述弧形弹片相适应的弧形凹槽;所述刻度线设有N根,所述刻度线与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弹片为弧形金属弹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弹片为弧形高分子材料弹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针灸针使用时,首先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银针的尖端扎入设定部位后,拨动齿轮,通过齿条结构带动内杆及其上的位置指示块、银针沿轴向移动,使银针下压进针;观察位置指示块上的位置指示线,达到设定的进针深度则停止下压;转动内杆顶部的操作部,可以实现银针的转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将银针与内杆固定,通过外杆和内杆的嵌套设置,可以量化银针的行程,实现调节入针深度,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通过在外杆的轴孔内设置橡胶圈,增加齿轮的转动轴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齿轮只能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避免了没有外力作用时齿轮自动带动内杆移动,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通过内杆与外杆的锁紧定位结构,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内杆不会沿外杆移动,且到达入针深度后,内杆位置自动锁定,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可以无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可以无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可以无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可以无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可以五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正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可以五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的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外杆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滑槽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弧形弹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针灸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灸针并不能从结构上预先调节入针深度,需要医生手法控制针灸针的力度和深度,初学者很难熟练掌握,需要较长时间学习的技术问题,通过对针灸针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调整并固定进针的长度,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将银针与可以量化调节行程的调节组件固定,通过调节组件量化控制银针的入针深度。
调节组件同时需要能够带动银针进行自身的转动,满足针灸操作的需求。
此外,调节组件的结构设计需满足针灸所需的特殊的稳定性、安全性、准确性等要求。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以无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包括:
外杆1;
同轴嵌套设于外杆1内部的内杆2;内杆2可沿外杆1轴向滑动,也可沿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与内杆2位于外杆1内的端部连接固定的银针3。
其中,内杆2顶部露于外杆1外,且内杆2顶部设有操作部2-1,操作部2-1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时转动。内杆2的底部插入外杆1内,银针3的尾端连接固定在内杆2的底部,银针3的尖端露于外杆1外部。
外杆1上沿轴向设有一个矩形通孔1-1。本实施例中,将外杆1设有矩形通孔1-1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外杆1上与正面相对的面定义为背面。将内杆2面向矩形通孔1-1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内杆2上与正面相对的面定义为背面。将内杆2正面、背面所在方向分别定义为前、后方向。
矩形通孔1-1内设有位置指示块4,位置指示块4与内杆2的正面连接固定。结合图2,内杆2的背面沿高度方向分布有齿,从而形成齿条结构2-2。
齿轮5与齿条结构2-2相啮合。外杆1的背面设有齿轮槽1-5,齿轮5部分穿过外杆1背面的齿轮槽1-5,露于外杆1外,便于从外部拨动齿轮5。拨动齿轮5后,通过齿条结构2-2带动内杆2及其上的位置指示块4沿轴向移动。
结合图3,齿轮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转动轴5-1,在外杆1上设有轴孔1-6,轴孔1-6内固定有橡胶圈1-7,转动轴5-1的端部伸入橡胶圈1-7内从而对橡胶圈1-7形成挤压。通过设置橡胶圈1-7,增加转动轴5-1与轴孔1-6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齿轮5只能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避免了没有外力作用时齿轮5自动带动内杆2移动。
进一步地,外杆1后侧内壁上设有两个轨道块1-3,每个轨道块1-3沿轴向的长度与外杆1轴向的长度相当。外杆1上两侧的轴孔1-6分别设于同侧的轨道块1-3上。每个轨道块1-3上沿轴向设有轨道槽1-4,轨道槽1-4在轴向的长度与轨道块1-3在轴向的长度相当。
结合图4,在前、后方向上,轨道槽1-4由第一轨道1-4-1及第二轨道1-4-2组成。设第一轨道1-4-1的宽度为W1,第二轨道1-4-2的宽度为W3,则W3>W1。在本实施例中,宽度为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结合图3,内杆2背面设有两个滑块组件2-3,两个滑块组件2-3分别与两个轨道槽1-4相配合,每个滑块组件2-3在轴向的长度与齿条结构2-2在轴向的长度相当。且每个滑块组件2-3经由第一轨道1-4-1伸入第二轨道1-4-2内。
结合图4,每个滑块组件2-3由第一滑块2-3-1和第二滑块2-3-2连接组成。第一滑块2-3-1与第一轨道1-4-1相配合,第二滑块2-3-2与第二轨道1-4-2相配合,由此确保了滑块组件2-3不会从轨道槽1-4中脱出。
设第一滑块2-3-1的宽度为W2,第二滑块2-3-2的宽度为W3,则有W2>W1。第二滑块2-3-2的宽度与第二轨道1-4-2的宽度相同,第一滑块2-3-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轨道1-4-1的宽度。
第一滑块2-3-1包括滑块主体2-3-1-1及位于滑块主体2-3-1-1左右两侧的橡胶翼2-3-1-2,第一滑块2-3-1伸入第一轨道1-4-1后,橡胶翼2-3-1-2被第一轨道1-4-1挤压产生形变,使得第一滑块2-3-1与第一轨道1-4-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内杆2通过该过盈配合固定在外杆1内。同时,通过变形后的橡胶翼2-3-1-2与第一轨道1-4-1的摩擦力,进一步确保了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内杆2不会沿轨道槽1-4移动。
结合图3,外杆1前侧内壁上设有两组弹簧固定座,每组弹簧固定座由至少两个沿径向分布的弹簧固定座6组成。每个弹簧固定座6上固定有一个弹簧7,每根弹簧7的端部伸入内杆2正面的弹簧孔内,由内杆2压缩弹簧7,使弹簧7产生回复力推动内杆2,确保内杆2上的第二滑块2-3-2始终紧贴外杆1上的第二轨道1-4-2。
为了清楚显示内杆2的位置,在外杆1正面的矩形通孔1-1一侧设有刻度线1-2,同时,位置指示块4上设有用于与刻度线1-2对齐的位置指示线4-1。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针使用时,首先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银针3的尖端扎入设定部位后,拨动齿轮5,通过齿条结构2-2带动内杆2及其上的位置指示块、银针3沿轴向移动,使银针3下压进针;观察位置指示块4上的位置指示线4-1,达到设定的进针深度则停止下压;转动内杆2顶部的操作部2-1,可以实现银针3的转动操作。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将银针与内杆固定,通过外杆和内杆的嵌套设置,及齿轮和齿条啮合结构,可以量化银针的行程,实现无级调节入针深度,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通过在外杆的轴孔内设置橡胶圈,增加齿轮的转动轴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齿轮只能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避免了没有外力作用时齿轮自动带动内杆移动,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内杆通过橡胶翼与外杆过盈配合,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内杆不会沿外杆内的轨道槽移动,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由内杆压缩弹簧,使弹簧产生回复力推动内杆,确保内杆上的滑块始终紧贴外杆上的轨道,入针到达设定深度时,外杆位置自动锁定。
5、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实施例二
如图5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以五级调节入针深度的针灸针,包括:
外杆1;
同轴嵌套设于外杆1内部的内杆2;内杆2可沿外杆1轴向滑动,也可沿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与内杆2位于外杆1内的端部连接固定的银针3。
其中,内杆2顶部露于外杆1外,且内杆2顶部设有操作部2-1,操作部2-1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时转动。内杆2的底部插入外杆1内,银针3的尾端连接固定在内杆2的底部,银针3的尖端露于外杆1外部。
外杆1上沿轴向设有一个矩形通孔1-1。本实施例中,将外杆1设有矩形通孔1-1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外杆1上与正面相对的面定义为背面。将内杆2面向矩形通孔1-1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内杆2上与正面相对的面定义为背面。将内杆2正面、背面所在方向分别定义为前、后方向。
外杆1正面设有五根刻度线1-2,五根刻度线1-2位于矩形通孔1-1边缘。
矩形通孔1-1内设有位置指示块4,位置指示块4与内杆2的正面连接固定。结合图2,内杆2的背面沿轴分布有齿,从而形成齿条结构2-2。
齿轮5与齿条结构2-2相啮合。外杆1的背面设有齿轮槽1-5,齿轮5部分穿过外杆1背面的齿轮槽1-5,露于外杆1外,便于从外部拨动齿轮5。拨动齿轮5后,通过齿条结构2-2带动内杆2及其上的位置指示块4沿轴向移动。
齿轮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转动轴,在外杆1上设有轴孔,轴孔内固定有橡胶圈,转动轴的端部伸入橡胶圈内从而对橡胶圈形成挤压。通过设置橡胶圈,增加转动轴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齿轮5只能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避免了没有外力作用时齿轮5自动带动内杆2移动。
结合图6,内杆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弧形弹片组,每组弧形弹片组由5片弧形弹片6组成。设每片弧形弹片6在自由状态下的高度为H、宽度为W、长度为L1。
结合图7,外杆1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宽度为W、深度为D的滑槽9,
Figure BDA0002549763990000101
两组弧形弹片组分别嵌入同侧的滑槽9内。弧形弹片6与滑槽9相配合,限定了内杆2只能沿轴向移动,同时也限定了内杆2的周向移动。并且,由滑槽9压缩弧形弹片6,使弧形弹片6变形产生回复力,从而将内杆2支撑在外杆1内。
结合图8,每侧滑槽9的槽壁上沿轴向分布有5个形状与弧形弹片6相适应的弧形凹槽8,每个弧形凹槽8在轴向的长度为L、宽度为W、深度为D1,则有:L<L1且
Figure BDA0002549763990000102
将5根刻度线1-2由上至下依次定义为第1根刻度线至第5根刻度线。将一侧的5片弧形弹片6由上至下依次定义为第1片弧形弹片至第5片弧形弹片。将一侧的5个弧形凹槽8由上至下依次定义为第1个弧形凹槽至第5个弧形凹槽,则有:
当齿轮5带动内杆2移动至其上的位置指示块4指向第n根刻度线时,n=1,…,5,内杆2左、右两侧的第1片弧形弹片至第n片弧形弹片分别卡入同侧滑槽9槽壁上的第1个弧形凹槽至第n个弧形凹槽内,从而将内杆2的位置锁定。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刻度线1-2、弧形弹片6、弧形凹槽8的数量均为8。在此,只要刻度线1-2、弧形弹片6、弧形凹槽8的数量对应一致即可,不限定一定要为5或8。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弧形弹片6为弧形金属弹片。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弧形弹片6为弧形高分子材料弹片。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针使用时,首先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预先设定进针的深度;银针3的尖端扎入设定部位后,拨动齿轮5,通过齿条结构2-2带动内杆2及其上的位置指示块、银针3沿轴向移动,使银针3下压进针;当齿轮5带动内杆2移动至其上的位置指示块4指向设定的刻度线时,停止压针;弧形弹片卡入同侧滑槽7槽壁上的弧形凹槽内,将内杆2的位置锁定。转动内杆2顶部的操作部2-1,可以实现银针3的转动操作。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将银针与内杆固定,通过外杆和内杆的嵌套设置,及齿轮和齿条啮合结构,可以量化银针的行程,大大降低了针灸的学习难度,缩短了针灸治疗的学习时间,提高了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通过在外杆的轴孔内设置橡胶圈,增加齿轮的转动轴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齿轮只能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避免了没有外力作用时齿轮自动带动内杆移动,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由滑槽压缩弧形金属弹片,使弧形金属弹片变形产生回复力,从而将内杆支撑在外杆内,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内杆不会沿外杆移动,提高了针灸针使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通过外杆外的刻度线、外杆内的弧形凹槽及内杆上的弧形金属弹片的匹配设置,可以按照刻度线实现银针的定量调节,且每次调节后,位置自动锁定,调节准确度高。
5、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杆(1);
可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外杆(1)内部,且可沿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的内杆(2);
与所述内杆(2)设于所述外杆(1)内的端部连接固定的银针(3);
用于量化调节所述内杆(2)在所述外杆(1)内的轴向进程的入针深度调节机构;
所述入针深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内杆(2)和所述外杆(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顶部露于所述外杆(1)顶部外,所述内杆(2)底部插入所述外杆(1)内;所述银针(3)尾端连接所述内杆(2)底部,所述银针(3)尖端露于所述外杆(1)尾部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顶部设有操作部(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针深度调节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内杆(2)背面的齿条结构(2-2);以及
一侧与所述齿条结构(2-2)啮合,另一侧穿过所述外杆(1)形成外露的拨动部的齿轮(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正面设有位置指示块(4),所述外杆(1)上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位置指示块(4)设于所述通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边沿设有刻度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轴(5-1),所述外杆(1)内壁设有轴孔(1-6),所述轴孔(1-6)内设有橡胶圈(1-7),所述转动轴(5-1)的端部伸入所述橡胶圈(1-7)内且对所述橡胶圈(1-7)形成挤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1)内壁两侧分别设有轨道块(1-3)和弹簧(7),所述内杆(2)两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2-3)和弹簧孔,所述内杆(2)一侧的滑块组件(2-3)与所述轨道块(1-3)相配合;所述内杆(2)另一侧的弹簧孔与所述弹簧(7)挤压贴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外侧均匀设有至少两组弧形弹片组,所述外杆(1)内壁对应位置设有滑槽(9),所述弧形弹片组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滑槽(9)内,且所述弧形弹片组处于被挤压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弧形弹片组由N片弧形弹片(6)沿轴线分布组成,N为正整数;所述滑槽(9)的槽壁上沿轴向分布有N个形状与所述弧形弹片(6)相适应的弧形凹槽(8);所述刻度线设有N根,所述刻度线与所述弧形凹槽(8)一一对应设置。
CN202021164464.3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针灸针 Active CN21304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464.3U CN213048196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针灸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464.3U CN213048196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针灸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8196U true CN21304819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4464.3U Active CN213048196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针灸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8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7883A (zh) * 2023-08-25 2023-09-29 北京好中医医疗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热疗针灸治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07883A (zh) * 2023-08-25 2023-09-29 北京好中医医疗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热疗针灸治疗装置
CN116807883B (zh) * 2023-08-25 2023-12-15 北京好中医医疗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热疗针灸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48196U (zh) 一种针灸针
CN110812121B (zh) 一种神经内科家庭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204890583U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的磁疗装置
CN214971189U (zh) 一种用于药械组合的微型动磁系统
CN209864211U (zh) 一种创伤骨科临时固定夹板
Lubos The role of colors in stress reduction
CN210057083U (zh) 带有整理装置的心理治疗沙盘
CN111920642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手指锻炼装置
CN215688205U (zh)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按压护理装置
CN214231659U (zh) 一种可调节式骨科牵引装置
CN210009573U (zh) 一种外科用病人手部锻炼装置
CN214595857U (zh) 一种指尖定位采血针
CN111991203B (zh) 一种双侧按摩装置
CN215730585U (zh) 一种患者信息电子化腕带
CN114344083B (zh) 一种脊柱外科护理康复运动器
CN215191848U (zh) 腕踝针固定装置
CN219681091U (zh) 一种肾病护理按摩装置
CN215959803U (zh) 一种肛肠科用的无损害扩肛器
CN216169238U (zh) 一种带捏皮功能的腹部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
CN217723559U (zh) 一种多功能脊柱侧弯等离子筋膜松解器
CN101366684B (zh) 多用针刺无痛装置
CN201271365Y (zh) 多用针刺无痛装置
CN213851911U (zh) 一种妇产科热旋磁综合治疗仪
CN209405043U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CN106924035A (zh) 两仪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