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7982U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47982U CN213047982U CN202021260810.8U CN202021260810U CN213047982U CN 213047982 U CN213047982 U CN 213047982U CN 202021260810 U CN202021260810 U CN 202021260810U CN 213047982 U CN213047982 U CN 213047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backrest
- massage
- linkage
- switch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包括靠背和靠背支架,还包括按摩组件,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相对于靠背支架长度延伸方向做延展运动形成支撑面,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用于将靠背托起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切换机构,所述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向上做延展运动并通过联动锁体与切换机构联动托起靠背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切换靠背在不同状态下的位置,使靠背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人体背部发生接触,靠背在活动时不会受到人体背部的阻力,人体背部也不会因为靠背运动而带来不适感,通过切换机构切换其状态,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上的锁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按摩椅或按摩床上的活动按摩靠背虽然使用效果非常好,但仍存在欠缺;
专利公布号“CN 109259999 A”公开了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该机构应用于按摩椅或按摩床上,使按摩椅或按摩床在不使用按摩功能时能够起到支撑人体背部的功能,根据实际使用和用户反馈,发现该产品仍存在欠缺,其靠背从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相互切换时,由于人体背部靠在靠背上,导致靠背在运动时阻力增大,导致产品易损,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人体背部靠在靠背上时,也能明显感觉的刮擦感,导致人体背部不舒适,因此仍需要做出改进;
针对上述缺陷,本案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该联动锁具通过一个电机驱动控制按摩组件带动两个机构运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包括靠背和靠背支架,还包括按摩组件,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相对于靠背支架长度延伸方向做延展运动形成支撑面,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用于将靠背托起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切换机构,所述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向上做延展运动并通过联动锁体与切换机构联动托起靠背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联动锁体包括第一锁扣和第一锁头,所述靠背具有与第一锁扣配合的第二锁头,所述切换机构具有与第一锁头配合的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与第一锁头同步运动,当按摩组件的第一锁扣与靠背的第二锁头配合锁定后,按摩组件带动靠背上升至按摩组件的第一锁头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锁扣配合锁定时,按摩组件通过切换机构托起靠背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按摩组件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锁扣和第一锁头同步运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转动盘,所述第一锁头通过联动杆与转动盘装配,当驱动电机转动时,转动盘带动第一锁头伸缩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锁扣配合或分离。
所述的转动盘底部固定设有偏心轴,所述第一锁扣包括固定锁板和活动锁板,所述固定锁板和活动锁板均设有供靠背上第二锁头插入的锁孔,所述活动锁板具有供偏心轴插入并转动的轴孔,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活动锁板相对于固定锁板左右运动从而与第二锁头扣锁或解锁。
所述的第一锁扣的锁孔处设有运动滑板,当第二锁头插入锁孔内时,第二锁头扣住运动滑板在锁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的转动盘具有供联动杆连接端滑动的弧形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通过切换靠背在不同状态下的位置,使靠背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人体背部发生接触,靠背在活动时不会受到人体背部的阻力,人体背部也不会因为靠背运动而带来不适感,通过切换机构切换其状态,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处于支撑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处于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扣与第一锁头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扣与第二锁头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扣与第二锁头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扣锁定状态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扣脱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扣脱扣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包括靠背200和靠背支架100,还包括按摩组件400,按摩组件400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200相对于靠背支架100长度延伸方向做延展运动形成支撑面,所述靠背支架100上设有用于将靠背托起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切换机构300,所述按摩组件400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200向上做延展运动并通过联动锁体与切换机构300联动托起靠背200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
为了解决按摩椅的靠背200在活动过程中不会与人体背部接触受到阻力,也不会使人体背部感到不适感,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包括靠背支架100和靠背200,靠背200置于靠背支架100上,靠背200沿靠背支架100长度延伸方向做延展运动形成支撑面,靠背200具有支撑状态、收缩状态和运动状态,靠背200还具有偏移活动路径,靠背200处于支撑状态时,靠背200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靠背200处于运动状态时,靠背200偏移支撑面且远离靠背200接触人体背部的一侧,靠背200的支撑状态和运动状态通过偏移活动路径实现相互切换,支撑面并非指靠背200的某个面,而是一个基准面,靠背200沿靠背支架100运动展开至支撑状态时靠背200得以支撑人体背部的高度面为支撑面;靠背200的支撑状态指的是靠背200完全伸展开足以支撑人体背部的状态;收缩状态指的是靠背200完全收纳后给按摩组件400留出活动空间的状态;靠背200的运动状态指的是靠背200在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相互切换时运动的状态,偏移活动路径指的是靠背200从活动状态运动至支撑状态时所发生的位置偏移,靠背200通过其位置偏移实现其表面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支撑人体背部,或者靠背200表面低于支撑面使其在运动过程中不会接触到人体背部。
为了保证靠背200的可以从活动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还包括切换机构300,所述切换机构300通过运动形成所述靠背200的偏移活动路径,切换机构300采用机械机构来使靠背200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实现靠背200的活动状态和支撑状态相互切换。
为了使靠背200可以沿靠背支架100做往复运动,还包括相对于靠背支架100上下活动的按摩组件400,所述按摩组件400具有第一锁扣500和第一锁头600,所述靠背200具有与第一锁扣500配合的第二锁头700,所述切换机构300具有与第一锁头600配合的第二锁扣800,所述第一锁扣500与第一锁头600同步运动,当按摩组件400的第一锁扣500与靠背200的第二锁头700配合锁定后,按摩组件400带动靠背200上升至按摩组件400的第一锁头600与切换机构300的第二锁扣800配合锁定时,靠背200组件通过切换机构300从运动状态沿偏移活动路径切换至支撑状态,按摩组件400为现有技术,对其具体机构不作过多赘述,按摩组件400通过第一锁扣500与靠背200配合联动,且通过第一锁头600与切换机构300配合联动,按摩组件400运动至与靠背200接触从而锁住靠背200上的第二锁头700并与其锁扣带动靠背200向上运动伸展开,当按摩组件400运动至其第一锁头600与切换机构300的第二锁扣800配合锁定时,按摩机构带动切换机构300运动直至切换机构300将靠背200沿偏移活动路径运动至支撑状态,从而达到支撑效果。
为了使切换机构300能够带动靠背200沿偏移活动路径运动,所述的切换机构300包括沿靠背支架100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的支撑件310,还包括与支撑件310配合推动靠背200沿偏移活动路径运动切换至支撑状态的推动件320,所述支撑件310支撑于靠背200远离人体背部的一侧,支撑件310用于托住靠背200形成承重支撑,推动件320与按摩组件400同步运动带动支撑件310沿偏移活动路径运动。
为了保证支撑件310能够沿偏移活动路径运动,所述的靠背支架100具有供支撑件310做直线位移运动的导向槽110,所述支撑件310具有导向柱311,所述推动件320具有用于推动导向柱311相对于导向柱311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动槽321,所述支撑件310的导向柱311穿过靠背支架100的导向槽110与推动件320的推动槽321配合,推动槽321为斜槽,该导向槽110的延伸方向就是偏移活动路径的路径方向,推动件320运动时,通过推动槽321带动支撑件310沿着导向槽110运动从而托起靠背200运动至支撑面供人体背部形成支撑。
为了实现按摩组件400能够与切换机构300联动配合,所述的按摩组件400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锁扣500和第一锁头600同步运动的驱动电机900,驱动电机900连接有转动盘910,所述第一锁头600通过联动杆920与转动盘910装配,当驱动电机900转动时,转动盘910带动第一锁头600伸缩与切换机构300的第二锁扣800配合或分离,驱动电机900通过转动盘910连接两个联动杆920,两个联动杆920端部的第一锁头600分别与两端切换机构300的第二锁扣800配合,从而实现按摩组件400与切换机构300联动配合。
为了实现第一锁头600和第一锁扣500同步运动分别第二锁扣800和第二锁头700锁扣配合,所述的转动盘910底部固定设有偏心轴930,所述第一锁扣500包括固定锁板510和活动锁板520,所述固定锁板510和活动锁板520均设有供靠背200上第二锁头700插入的锁孔,所述活动锁板520具有供偏心轴930插入并转动的轴孔521,驱动电机900带动偏心轴930转动,偏心轴930带动活动锁板520相对于固定锁板510左右运动从而与第二锁头700扣锁或解锁,通过在转动盘910底部设置偏心轴930,通过偏心轴930转动与活动锁板520的轴孔521配合带动活动锁板520左右运动从而实现将第二锁头700锁入第一锁扣500内。
所述的转动盘910具有供联动杆920连接端滑动的弧形滑槽,该弧形滑槽的设计是为了提高转动盘910的转动角度,如果没有这个弧形滑槽,由于联动杆920与转动盘910装配后会限制转动盘910的转动角度,因此设置弧形滑槽,提高转动盘910的转动角度,也更好的配合下方的偏心轴930做转动切换工作。
为了保证第一锁头600能够在锁孔内做直线运动,所述的第一锁扣500的锁孔处设有运动滑板530,当第二锁头700插入锁孔内时,第二锁头700扣住运动滑板530在锁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因为支撑件310将靠背200托起时,第一锁头600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位移,因此需要在锁孔处设置运动滑板530,通过运动滑板530相对于锁孔做直线往复运动,提高第一锁头600在锁孔内运动时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第一锁头600可以与第二锁扣800实现自锁和脱扣,所述第二锁扣800包括锁壳810,锁壳810内设有与第一锁头600配合的翻转锁芯820,锁壳810内还设有限制翻转锁芯820在与第一锁头600配合时翻转的弹性卡扣830,还包括脱扣板840,当弹性卡扣830与脱扣板840接触压迫时,弹性卡扣830与翻转锁芯820做脱扣运动,翻转锁芯820翻转与第一锁头600分离解锁,当按摩组件400向上运动至第一锁头600与第二锁扣800接触时,翻转锁芯820与第一锁头600配合翻转锁定,然后通过弹性卡扣830卡紧,从而按摩组件400带动切换机构300同步运动。
所述的翻转锁芯820通过销轴转动装配在锁壳810内,且翻转锁芯820与锁壳810之间设有扭簧850,所述弹性卡扣830通过销轴与锁壳810转动配合,锁壳810与弹性卡扣83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60,翻转锁芯820设有扭簧850,通过扭簧850形成弹性恢复力,翻转锁芯820在正常状态下其锁槽824是朝下的,当第一锁头600上升至接触到翻转锁芯820的第一凸起822时,通过其表面的弧面实现翻转从而与弹性锁扣扣紧,实现第一锁头600和第二锁扣800的锁扣配合。
所述的弹性卡扣830具有卡齿831,对应地,翻转锁芯820设有卡槽821,弹性卡扣830的卡齿831通过复位弹簧860弹性卡紧在翻转锁芯820的卡槽821内,当弹性卡扣830与脱扣板840接触压迫时,弹性卡扣830的卡齿831从翻转锁芯820的卡槽821内脱出,翻转锁芯820通过扭簧850的弹性作用以及第一锁头600的外力作用从而翻转与第一锁头600分离解锁,弹性卡扣830通过复位弹簧860的弹性作用力与翻转锁芯820卡紧锁定,当按摩组件400向下运动至弹性卡扣830与脱扣板840接触压迫时,弹性卡扣830的卡齿831与翻转锁芯820的卡槽821分离,此时翻转锁芯820根据扭簧850的弹性恢复力以及第一锁头600向下运动时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与第一锁头600分离,实现脱扣解锁。
所述的翻转锁芯820具有第一凸起822和第二凸起823,第一凸起822和第二凸起823之间形成供第一锁头600嵌入的锁槽824,第一凸起822端部内壁设有便于与第一锁头600接触配合的弧面,当第一锁头600上升至接触到翻转锁芯820的第一凸起822时,第一锁头600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起822的弧面接触并带动翻转锁芯820转动直至翻转锁芯820与弹性卡扣830卡紧锁定,第一锁头600通过与翻转锁芯820锁定后带动整个切换机构300上下运动,第一凸起822上的弧面是为了配合第一锁头600实现翻转,当第一锁头600与第一凸起822的弧面接触时,翻转锁芯820沿弧面实现翻转,如果不设置弧面,则翻转锁芯820无法正常翻转或翻转不流畅。
活动靠背200的工作流程,当靠背200从收缩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时,按摩组件400上的驱动电机900带动转动盘910转动,转动盘910底部的偏心轴930带动活动锁板520将靠背200上的第二锁头700与第一锁扣500锁扣,按摩组件400向上运动,拉动靠背200伸展,直至按摩组件400的第一锁头600与驱动机构的第二锁扣800接触,第一锁头600与翻转锁芯820的第一凸起822接触,翻转锁芯820沿第一凸起822的弧面运动实现翻转直至翻转锁芯820的锁槽824与第一锁头600完全锁合后,弹性卡扣830的卡齿831与翻转锁芯820的卡槽821配合实现锁扣,按摩组件400带动切换机构300向上运动,切换机构300的推动件320带动支撑件310相对于靠背支架100的导向槽110做直线运动,从而支撑件310将靠背200托起直至其到支撑状态,在该状态下,靠背200用于起到支撑人体背部的作用;
当靠背200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按摩组件400带动驱动机构向下运动,驱动机构的推动件320带动支撑件310沿导向槽110做直线运动,支撑件310托住靠背200使其远离人体背部,在运动过程中,靠背200不会接触到人体背部,直至驱动机构上的弹性卡扣830与脱扣板840接触压迫脱扣,翻转锁芯820与第一锁头600分离,按摩组件400继续向下运动并带动靠背200下降收缩,当靠背200完全收缩后,驱动电机900控制转动盘910转动,转动盘910底部的偏心轴930带动活动锁板520解锁,此时靠背200的第二锁头700与按摩组件400的第一锁扣500解锁分离,在该状态下,靠背200处于收缩状态给按摩组件400按摩留出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通过切换靠背在不同状态下的位置,使靠背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人体背部发生接触,靠背在活动时不会受到人体背部的阻力,人体背部也不会因为靠背运动而带来不适感,通过切换机构切换其状态,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包括靠背和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组件,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相对于靠背支架长度延伸方向做延展运动形成支撑面,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用于将靠背托起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切换机构,所述按摩组件通过联动锁体带动靠背向上做延展运动并通过联动锁体与切换机构联动托起靠背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锁体包括第一锁扣和第一锁头,所述靠背具有与第一锁扣配合的第二锁头,所述切换机构具有与第一锁头配合的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与第一锁头同步运动,当按摩组件的第一锁扣与靠背的第二锁头配合锁定后,按摩组件带动靠背上升至按摩组件的第一锁头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锁扣配合锁定时,按摩组件通过切换机构托起靠背直至与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组件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锁扣和第一锁头同步运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转动盘,所述第一锁头通过联动杆与转动盘装配,当驱动电机转动时,转动盘带动第一锁头伸缩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锁扣配合或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底部固定设有偏心轴,所述第一锁扣包括固定锁板和活动锁板,所述固定锁板和活动锁板均设有供靠背上第二锁头插入的锁孔,所述活动锁板具有供偏心轴插入并转动的轴孔,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活动锁板相对于固定锁板左右运动从而与第二锁头扣锁或解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扣的锁孔处设有运动滑板,当第二锁头插入锁孔内时,第二锁头扣住运动滑板在锁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具有供联动杆连接端滑动的弧形滑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0810.8U CN21304798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60810.8U CN21304798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47982U true CN213047982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6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60810.8U Active CN213047982U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47982U (zh)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60810.8U patent/CN213047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33797U (zh) | 一种按摩功能的活动靠背转换机构 | |
CN213047982U (zh)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联动锁体 | |
CN213047981U (zh) | 一种用于按摩椅活动靠背的锁扣结构 | |
CN111588213A (zh) | 一种按摩功能的活动靠背转换机构 | |
CN220526787U (zh) | 一种按钮开关 | |
US20220175142A1 (en) |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 |
CN211130387U (zh) |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 |
CN110710817A (zh) |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 |
CN218355245U (zh) | 一种休闲椅用连接组件及休闲椅 | |
CN113662380B (zh) | 用于座椅的椅背调节组件及座椅 | |
WO2023087862A1 (zh) | 一种翻转调节机构、头枕翻转装置及头枕支架 | |
CN110604421A (zh) | 一种电动沙发联动装置 | |
CN212536356U (zh) | 一种基于线性滑动的无开关解锁自锁组件 | |
WO2018113320A1 (zh) | 床椅两用的座椅 | |
CN114009999A (zh) | 一种滑动翻转机构、头枕调节装置及头枕支架 | |
CN113331624A (zh) | 一种多功能扶手 | |
CN112932151B (zh) | 一种便于切换坐站姿的座椅单元及座椅 | |
CN221457761U (zh) | 一种刹车控制开关 | |
CN218683238U (zh) | 一种可调节靠背的儿童餐椅 | |
CN217447155U (zh) | 一种伸缩转动装置及坐具 | |
CN218773648U (zh) | 一种儿童组装座椅 | |
CN110693220A (zh) | 一种搁脚板锁止件开关控制机构及装置 | |
CN220916956U (zh) | 一种重力追背椅 | |
CN218667770U (zh) | 智能马桶控制开关 | |
CN212995681U (zh) | 一种高安全性儿童休闲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