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7220U -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7220U
CN213047220U CN202021288903.1U CN202021288903U CN213047220U CN 213047220 U CN213047220 U CN 213047220U CN 202021288903 U CN202021288903 U CN 202021288903U CN 213047220 U CN213047220 U CN 213047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fixing
screw
plate
vertebr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89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
何思羽
李广州
王松
王高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2889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7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7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7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螺钉、螺钉座、螺钉帽以及椎板固定板,螺钉座设有卡口以及与卡口连通的球形孔,固定螺钉的尾部设为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与球形孔转动配合,椎板固定板用于套设在固定螺钉外;螺钉帽用于与卡口卡接配合,且能够与球头结构抵持,以限制球头结构相对于球形孔转动。能够固定枢椎环骨折伴随的下关节突和椎板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避免高位脊髓损伤,减少轴性颈痛的发生。

Description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枢椎环骨折伴或不伴C2/3之间移位成角也被称作“Hangman骨折”,该骨折又被称为“创伤性枢椎滑脱”,是常见的上颈椎骨折,占全部脊柱骨折的4%-7%,占全部枢椎骨折20%-22%。目前对枢椎环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前路C2/3椎体间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C2全螺纹或半螺纹椎弓根螺钉拉力技术固定+C3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等。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枢椎环骨折的固定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约占枢椎环骨折的50%,现有的上述前后方钉棒或钉板系统不能有效固定合并存在的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能够提高枢椎环骨折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包括:
固定螺钉、螺钉座、螺钉帽以及椎板固定板,螺钉座设有卡口以及与卡口连通的球形孔,固定螺钉的尾部设为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与球形孔转动配合,椎板固定板用于套设在固定螺钉外;螺钉帽用于与卡口卡接配合,且能够与球头结构抵持,以限制球头结构相对于球形孔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螺钉包括前端的螺纹部和后方光滑的杆部,螺纹尖端位于固定螺钉的头端,螺纹尖端为自攻结构;光滑的杆部与球头结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口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螺钉帽与内螺纹螺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球形孔远离卡口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避让槽,固定螺钉相对于球形孔转动时能够进入避让槽中,以使固定螺钉能与螺钉帽以不同方向固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避让槽为弧形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避让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避让槽沿球形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椎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螺钉用于穿设在第一固定孔内,第二固定孔用于穿设螺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椎板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第一板部和第三板部的宽度均大于第二板部的宽度,第一固定孔贯穿第一板部,第二固定孔贯穿第三板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螺钉座包括螺钉座主体以及卡环,卡口设于螺钉座主体上,螺钉座主体还设有与卡口连通的安装口,卡环嵌设于安装口内;球形孔设于卡环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环包括固定部以及多个卡合部,每个卡合部为弧形片,多个卡合部均与固定部连接且沿固定部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卡合部共同限定出球形孔;固定部用于限制卡环沿从卡口向安装口的方向滑出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使用时,将固定螺钉嵌入到螺钉座的球形孔中,然后将椎板固定板从固定螺钉远离球头结构的一端套在固定螺钉外,操作固定螺钉,使其旋入骨折位置,在旋入时固定螺钉时,固定螺钉的螺纹段旋入骨折线远侧断端产生拉力,使骨折断端加压复位。且固定螺钉旋入合适位置后,可以按需调整螺钉座相对于固定螺钉的角度,使螺钉座将椎板固定板与枢椎半侧椎板后表面紧密贴合,当螺钉座与固定螺钉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螺钉帽卡入螺钉座上的卡口中,使螺钉帽与球头结构抵持,此时,螺钉座与固定螺钉的相对位置固定,不能够继续转动,从而固定枢椎环骨折中伴随的下关节突和椎板骨折漂浮的椎板。通过固定螺钉与椎板固定板共同配合实现枢椎环骨折位置的固定,固定效果好,不易松动,能够实现枢椎下关节或/和椎板骨折位置的复位和固定,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钉座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钉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钉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椎板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固定螺钉;110-尾部;120-杆部;121-螺纹槽;122-尖端;123-光滑部;124-操作槽;200-螺钉座;210-螺钉座本体;211-卡口;212-安装口;213-避让槽;214-环形限位结构;220-卡环;221-固定部;222-卡合部;223-球形孔;224-环形卡槽;300-螺钉帽;400-椎板固定板;410-第一板部;411-第一固定孔;420-第二板部;430-第三板部;431-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固定效果好,使用范围广。
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施例中,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钉100、螺钉座200、螺钉帽300以及椎板固定板400,螺钉座200设有卡口211以及与卡口211连通的球形孔223,固定螺钉100的尾部110设为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与球形孔223转动配合,椎板固定板400用于套设在固定螺钉100外;螺钉帽300用于与卡口211卡接配合,且能够与球头结构抵持,以限制球头结构相对于球形孔223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使用时,将固定螺钉100嵌入到螺钉座200的球形孔223中,然后将椎板固定板400从固定螺钉100远离球头结构的一端套在固定螺钉100外,操作固定螺钉100,使其旋入骨折位置,在旋入时固定螺钉100时,固定螺钉100的螺纹段旋入骨折线远侧断端产生拉力,使骨折断端加压复位。且固定螺钉100旋入合适位置后,可以按需调整螺钉座200相对于固定螺钉100的角度,使螺钉座200将椎板固定板400与枢椎半侧椎板后表面紧密贴合,当螺钉座200与固定螺钉100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螺钉帽300卡入螺钉座200上的卡口211中,使螺钉帽300与球头结构抵持,此时,螺钉座200与固定螺钉100的相对位置固定,不能够继续转动,从而固定枢椎环骨折中伴随的下关节突和椎板骨折。通过固定螺钉100与椎板固定板400共同配合实现枢椎环骨折位置的固定,固定效果好,不易松动,能够实现枢椎下关节或/和椎板骨折位置的复位和固定,使用范围广。
需要说明的是,该固定装置采用医用钛合金制成,换句话说,固定螺钉100、螺钉座200、螺钉帽300和椎板固定板400均可以采用医用钛合金制成。
请参阅图5,可选的,固定螺钉100可以设为半螺纹拉力螺钉。固定螺钉100还包括杆部120,杆部120的外周面具有在其延伸方向排布且依次连接的光滑部123和拉力部,光滑部123和拉力部的横截面形状均可以为圆柱形。拉力部设有螺纹槽121,拉力部远离光滑部123的一端为螺钉头,螺钉头为逐渐变尖变薄的齿状(具有两个螺纹凹槽)自攻结构。光滑部123的外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拉力部上的螺纹槽121的一端延伸至杆部120的尖端122,光滑部123远离拉力部的一端与尾部110连接。
可选的,杆部120和尾部11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制成。
可选的,杆部120和尾部110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尾部110背离杆部120的一侧设有操作槽124,操作槽124用于供旋转工具插入,通过转动旋转工具带动尾部110一起转动,从而带动杆部120转动。换句话说,当旋转工具插入操作槽124后,旋转工具和操作槽124在操作槽124的周向上相对固定。
可选的,操作槽124为内六角槽。
请参阅图2-图4,本实施例中,螺钉座200包括螺钉座本体210以及卡环220,螺钉座本体210设有卡口211以及与卡口211连通的安装口212,卡环220卡接于安装口212内。
可选的,螺钉座本体210包括环形部以及两个弧形板部,安装口212设于环形部上,环形部为圆柱筒状,环形部的筒腔即为安装口212。进一步的,环形部的内周壁上设有环形限位结构214,环形限位结构214沿环形部的径向向内凸出于环形部的内周壁。两个弧形板部均与环形部连接且对称设置,每个弧形板部沿环形部的轴线方向凸出于环形部的端面。每个弧形板部上设有内螺纹,其中,两个弧形板上的内螺纹为同一螺纹的部分螺纹段,两个弧形板上的内螺纹相互配合,用于螺接螺钉帽300。换句话说,螺钉帽300与两个弧形板部上设置的内螺纹螺接配合。
进一步的,环形部远离弧形板部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口212连通的避让槽213,避让槽213可以是弧形槽,能够与固定螺钉100的杆部120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避让槽213的数量按需设置,当避让槽21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避让槽213沿环形部的周向间隔排布,例如,本实施例中,避让槽2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避让槽213沿环形部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当固定螺钉100相对于螺钉座200转动时,固定螺钉100能够转动至避让槽213中时,从而增大固定螺钉100与螺钉座200之间的角度。
可选的,卡环220包括固定部221以及多个卡合部222,每个卡合部222为弧形片,多个卡合部222均与固定部221连接且沿固定部221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卡合部222共同限定出球形孔223;固定部221用于限制卡环220沿从卡口211向安装口212的方向滑出安装口212。
可选的,固定部221的外周面设有内凹的环形卡槽224,当卡环220卡接在安装口212内时,环形卡槽224与环形部的内周壁上的环形限位结构214抵持,从而限制卡环220沿从卡口211向安装口212的方向滑出安装口212。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椎板固定板400采用医用钛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也就是说,椎板固定板400为钛板。可选的,椎板固定板4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410、第二板部420和第三板部430,第一板部410和第三板部430的宽度均大于第二板部420的宽度,第一板部4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411,第三板部43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431。第二固定孔431的数量按需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4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孔431沿从第一板部410向第二板部420的方向间隔排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先利用卡环220将固定螺钉100的尾部110安装在螺钉柱主体中,固定螺钉100可以相对于螺钉座200主体摆动设定角度。然后,利用椎板固定板400上的第一固定孔411将椎板固定板400从固定螺钉100的尖端122套入,利用工具与固定螺钉100的尾部110上设置有的操作槽124卡接配合,驱动固定螺钉100转动进而旋入待治疗位置,固定螺钉100上的螺纹槽121起到拉力的作用,使骨折断端加压复位。且在固定螺钉100旋入骨折位置的过程中,螺钉座200随固定螺钉100一起靠近骨折位置表面,从而使椎板固定板400与枢椎半侧椎板后表面贴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调整螺钉座200与固定螺钉100的角度,便于手术,提高稳定性。固定螺钉100旋入的位置合适后,将螺钉帽300旋入卡口211中,使螺钉帽300抵持固定螺钉100的尾部110,从而限制固定螺钉100与螺钉座200的转动,二者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同时,利用医用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431,旋入骨折位置,实现椎板固定板400的最终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细螺钉的长度根据枢椎椎板和棘突厚度而定,可以是5-13mm,为单皮质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相比现有枢椎环骨折的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钢板固定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固定枢椎环骨折伴随的下关节突骨折和椎板骨折;
2、相比现有的枢椎环骨折后路固定技术,无论是全螺纹还是半螺纹拉力螺钉技术,良好固定了骨折后不稳定的上关节突、椎体后壁、椎弓根,大多数连结上C3椎弓根对移位成角的C2/3椎间盘也进行了良好的固定,但不能固定下关节突和椎板的骨折,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固定下关节突和椎板的骨折;
3、枢椎环骨折一侧椎弓根、椎体后壁骨折的患者,合并对侧下关节突、椎板骨折者约50%,本实施例提供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巧妙地将螺钉座200与固定螺钉100的尾部110连结,配合椎板固定板400可以更好的进行下关节突或/和椎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螺钉、螺钉座、螺钉帽以及椎板固定板,所述螺钉座设有卡口以及与所述卡口连通的球形孔,所述固定螺钉的尾部设为球头结构,所述球头结构与所述球形孔转动配合,所述椎板固定板用于套设在所述固定螺钉外;所述螺钉帽用于与所述卡口卡接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球头结构抵持,以限制所述球头结构相对于所述球形孔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螺钉包括前端的螺纹部和后方光滑的杆部,螺纹尖端位于所述固定螺钉的头端,所述螺纹尖端为自攻结构;所述光滑的杆部与所述球头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口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螺钉帽与所述内螺纹螺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形孔远离所述卡口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避让槽,所述固定螺钉相对于所述球形孔转动时能够进入所述避让槽中,以使所述固定螺钉能与所述螺钉帽以不同方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为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避让槽沿所述球形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椎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螺钉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穿设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椎板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板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三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钉座包括螺钉座主体以及卡环,所述卡口设于所述螺钉座主体上,所述螺钉座主体还设有与所述卡口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卡环嵌设于所述安装口内;所述球形孔设于所述卡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环包括固定部以及多个卡合部,每个所述卡合部为弧形片,所述多个卡合部均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沿所述固定部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多个卡合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球形孔;所述固定部用于限制所述卡环沿从所述卡口向所述安装口的方向滑出所述安装口。
CN202021288903.1U 2020-07-02 2020-07-02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047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8903.1U CN213047220U (zh) 2020-07-02 2020-07-02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8903.1U CN213047220U (zh) 2020-07-02 2020-07-02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7220U true CN21304722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8903.1U Active CN213047220U (zh) 2020-07-02 2020-07-02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7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9978B2 (en) Constrained motion bone screw assembly
US20200054365A1 (en) Stabilizing Bone Using Spinal Fixa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JP5599316B2 (ja) 外科用固定システム及び関連方法
EP2337514B1 (en) Semi-constrained screw and spinal plate assembly
JP2007516808A (ja) 骨アンカーアセンブリ
JP2007516811A (ja) 骨アンカー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骨アンカー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US8894662B2 (e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bone anchor engagement and spinal rod reduction
US5976135A (en) Later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361129B2 (en) Large diameter bone anchor assembly
US20080015596A1 (en) Large diameter multiple piece bone anchor assembly
US20080015597A1 (en) Large diameter bone anchor assembly
US20060235385A1 (en) Low profile polyaxial screw
US20080004625A1 (en) Bone anchor assemblies
KR20020093842A (ko) 다중축 뼈-고정 시스템
EP2992845A1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tilizing screw and external facet and/or lamina fixation
EP4034010A1 (en) Multipoint angled fixation implants for multiple screws
CN108697445B (zh) 多轴骨固定元件
CN213047220U (zh) 枢椎环骨折伴下关节突及椎板骨折固定装置
US11931081B2 (en) Monoaxial-uniplanar hybrid scr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