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9395U -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9395U
CN213039395U CN202022208134.6U CN202022208134U CN213039395U CN 213039395 U CN213039395 U CN 213039395U CN 202022208134 U CN202022208134 U CN 202022208134U CN 213039395 U CN213039395 U CN 213039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od
cover structure
pole
shock atten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81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晓平
董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081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9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9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9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包括机舱、左杆罩结构、安装杆和右杆罩结构,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焊接有固定套,所述机舱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安装杆的上部杆体上套置有上减震套,且安装杆的中部杆体上套置有中减震套,并且安装杆的下部杆体上套置有下减震套,所述安装杆的左侧方罩有左杆罩结构,且安装杆的右侧方罩有右杆罩结构。该电力工程风电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在安装杆上安装有多个减震结构,使其安装更好稳定和牢固,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分别罩在安装杆的左右两侧方,并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在一起,主要用于防护中心的安装杆,使其更经久耐用,同时也方便拆分开,以便后期维修和养护。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不用投资原料成本,更无废渣废弃排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上的风力资源很丰富。
但是,现有技术的风电装置的安装杆体由于长期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风流、雨水以及太阳光的影响,导致杆体不够稳固,并且难以长久使用,维修或是更换所耗费的成本比较大,还很费事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电装置的安装杆体由于长期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风流、雨水以及太阳光的影响,导致杆体不够稳固,并且难以长久使用,维修或是更换所耗费的成本比较大,还很费事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包括机舱、左杆罩结构、安装杆和右杆罩结构,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焊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套置在机舱的中部外,所述机舱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导流罩,且机舱内部左侧转动活动有前水平轴,并且机舱内部的右侧转动活动有后水平轴,所述安装杆的上部杆体上套置有上减震套,且安装杆的中部杆体上套置有中减震套,并且安装杆的下部杆体上套置有下减震套,所述安装杆的左侧方罩有左杆罩结构,且安装杆的右侧方罩有右杆罩结构,并且左杆罩结构与右杆罩结构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前水平轴的前端安装有前轴套,且前轴套上环设有三组前叶片,并且前叶片为转动结构,且前水平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前连接轴,并且前水平轴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前齿轮增速箱,且前水平轴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前端的前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后水平轴的后端安装有后轴套,且后轴套上环设有三组后叶片,并且后叶片为转动结构,且后水平轴的中部安装有后连接轴,并且后水平轴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后齿轮增速箱,且后水平轴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后端的后轴承上。
优选的,所述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关于安装杆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由上防护罩、中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构成,并且上防护罩、中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均选用碳素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上减震套的左部与左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上减震套的右部与右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之间均安装有多组第一减震器,且上减震套、中减震套和下减震套均选用高密度海绵材质。
优选的,所述中减震套的上下两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且中减震套的上下两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并且中减震套的中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中减震套的中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的内环壁之间均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固定在底座的中部,且下减震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设置有圆环,且圆环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减震器,并且每组阻尼减震器的上部杆体上均套置有伸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安装杆上安装有多个减震结构,使其安装更好稳定和牢固,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分别罩在安装杆的左右两侧方,并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在一起,主要用于防护中心的安装杆,使其更经久耐用,同时也方便拆分开,以便后期维修和养护;
1、在安装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套置有上减震套、中减震套和下减震套,同时上减震套、中减震套和下减震套分别与左右两侧方的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之间安装有减震器和弹簧,可用于对安装杆的整个杆体进行减震,减小外界风流对安装杆的影响,使其安装更好稳定和牢固;
2、左杆罩结构和右杆罩结构分别罩在安装杆的左右两侧方,并通过多组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在一起,主要用于防护中心的安装杆,使其更经久耐用,同时也方便拆分开,以便后期维修和养护;
3、在机舱内部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水平轴和后水平轴,主要是通过前后两边的前叶片和后叶片转动带动前水平轴和后水平轴一起转动,从而转动导流罩中减震套和后齿轮增速箱,之后使得发动机发生转动,使得风能转换成及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及在发动机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安装有中央控制器和蓄电池,方便中央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储存转换来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叶片和后叶片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固定套;2、机舱;3、导流罩;4、前水平轴;5、前叶片;6、上减震套;7、上防护罩;8、中减震套;9、中防护罩;10、下减震套;11、下防护罩;12、左杆罩结构;13、底座;14、安装杆;15、右杆罩结构;16、后叶片;17、后水平轴;18、紧固螺栓;19、第一减震器;20、减震弹簧;21、第二减震器;22、凹槽;23、伸缩弹簧;24、阻尼减震器;25、圆环;26、前轴套;27、前连接轴;28、前齿轮增速箱;29、前轴承;30、发动机;31、后轴承;32、后齿轮增速箱;33、后连接轴;34、后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包括固定套1、机舱2、导流罩3、前水平轴4、前叶片5、上减震套6、上防护罩7、中减震套8、中防护罩9、下减震套10、下防护罩11、左杆罩结构12、底座13、安装杆14、右杆罩结构15、后叶片16、后水平轴17、紧固螺栓18、第一减震器19、减震弹簧20、第二减震器21、凹槽22、伸缩弹簧23、阻尼减震器24、圆环25、前轴套26、前连接轴27、前齿轮增速箱28、前轴承29、发动机30、后轴承31、后齿轮增速箱32、后连接轴33和后轴套34,安装杆14的上端焊接有固定套1,且固定套1套置在机舱2的中部外,机舱2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导流罩3,且机舱2内部左侧转动活动有前水平轴4,并且机舱2内部的右侧转动活动有后水平轴17,前水平轴4的前端安装有前轴套26,且前轴套26上环设有三组前叶片5,并且前叶片5为转动结构,且前水平轴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前连接轴27,并且前水平轴4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前齿轮增速箱28,且前水平轴4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30前端的前轴承29上,后水平轴17的后端安装有后轴套34,且后轴套34上环设有三组后叶片16,并且后叶片16为转动结构,且后水平轴17的中部安装有后连接轴33,并且后水平轴17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后齿轮增速箱32,且后水平轴17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30后端的后轴承31上,安装杆14的上部杆体上套置有上减震套6,且安装杆14的中部杆体上套置有中减震套8,并且安装杆14的下部杆体上套置有下减震套10,安装杆14的左侧方罩有左杆罩结构12,且安装杆14的右侧方罩有右杆罩结构15,并且左杆罩结构12与右杆罩结构15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18安装在一起,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关于安装杆14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由上防护罩7、中防护罩9和下防护罩11所构成,并且上防护罩7、中防护罩9和下防护罩11均选用碳素钢材质,上减震套6的左部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上减震套6的右部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均安装有多组第一减震器19,且上减震套6、中减震套8和下减震套10均选用高密度海绵材质,中减震套8的上下两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21,且中减震套8的上下两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21,并且中减震套8的中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中减震套8的中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均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20,安装杆14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3的中部,且下减震套10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2,并且凹槽22内设置有圆环25,且圆环25与底座13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减震器24,并且每组阻尼减震器24的上部杆体上均套置有伸缩弹簧23。
如图1-2,主要展示本设备的整体结构设置,在安装杆14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套置有上减震套6、中减震套8和下减震套10,同时上减震套6、中减震套8和下减震套10分别与左右两侧方的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之间安装有减震器和弹簧,可用于对安装杆14的整个杆体进行减震,减小外界风流对安装杆14的影响,使其安装更好稳定和牢固;
如图3,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分别罩在安装杆14的左右两侧方,并通过多组紧固螺栓18进行固定在一起,主要用于防护中心的安装杆14,使其更经久耐用,同时也方便拆分开,以便后期维修和养护;
如图4,主要展示机舱2内部结构的设置,在机舱2内部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水平轴4和后水平轴17,主要是通过前后两边的前叶片5和后叶片16转动带动前水平轴4和后水平轴17一起转动,从而转动导流罩3中减震套8和后齿轮增速箱32,之后使得发动机30发生转动,使得风能转换成及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及在发动机3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安装有中央控制器和蓄电池,方便中央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储存转换来的电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力工程风电装置时,安装好机舱2和安装杆14后,开始在安装杆14的上部安装上减震套6和第一减震器19,在安装杆14的中部安装好中减震套8、减震弹簧20和第二减震器21,在安装杆14的下部安装好下减震套10和阻尼减震器24,之后在安装杆14的左侧方罩上左杆罩结构12,在安装杆14的右侧方罩上右杆罩结构15,通过多组紧固螺栓18将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固定在一起,使其更好的防护中心的安装杆14,使其更使用更长久,同时上减震套6、中减震套8和下减震套10的设置方便减震使用,有助于减小外界风流对安装杆14的冲击力,使其更加稳定牢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包括机舱(2)、左杆罩结构(12)、安装杆(14)和右杆罩结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上端焊接有固定套(1),且固定套(1)套置在机舱(2)的中部外,所述机舱(2)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导流罩(3),且机舱(2)内部左侧转动活动有前水平轴(4),并且机舱(2)内部的右侧转动活动有后水平轴(17),所述安装杆(14)的上部杆体上套置有上减震套(6),且安装杆(14)的中部杆体上套置有中减震套(8),并且安装杆(14)的下部杆体上套置有下减震套(10),所述安装杆(14)的左侧方罩有左杆罩结构(12),且安装杆(14)的右侧方罩有右杆罩结构(15),并且左杆罩结构(12)与右杆罩结构(15)之间通过多组紧固螺栓(18)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平轴(4)的前端安装有前轴套(26),且前轴套(26)上环设有三组前叶片(5),并且前叶片(5)为转动结构,且前水平轴(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前连接轴(27),并且前水平轴(4)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前齿轮增速箱(28),且前水平轴(4)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30)前端的前轴承(2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水平轴(17)的后端安装有后轴套(34),且后轴套(34)上环设有三组后叶片(16),并且后叶片(16)为转动结构,且后水平轴(17)的中部安装有后连接轴(33),并且后水平轴(17)的后部转动连接有后齿轮增速箱(32),且后水平轴(17)的后端头转动连接在发动机(30)后端的后轴承(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关于安装杆(14)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左杆罩结构(12)和右杆罩结构(1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由上防护罩(7)、中防护罩(9)和下防护罩(11)所构成,并且上防护罩(7)、中防护罩(9)和下防护罩(11)均选用碳素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套(6)的左部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上减震套(6)的右部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均安装有多组第一减震器(19),且上减震套(6)、中减震套(8)和下减震套(10)均选用高密度海绵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减震套(8)的上下两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21),且中减震套(8)的上下两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安装有多组第二减震器(21),并且中减震套(8)的中部左侧与左杆罩结构(12)的内环壁、中减震套(8)的中部右侧与右杆罩结构(15)的内环壁之间均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3)的中部,且下减震套(10)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2),并且凹槽(22)内设置有圆环(25),且圆环(25)与底座(13)之间安装有四组阻尼减震器(24),并且每组阻尼减震器(24)的上部杆体上均套置有伸缩弹簧(23)。
CN202022208134.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Active CN213039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134.6U CN2130393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134.6U CN2130393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9395U true CN213039395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3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8134.6U Active CN2130393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9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04190B1 (ko) 풍력발전장치
CN201763530U (zh) 轨道式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CN101915218A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201786569U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207835390U (zh) 一种可同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光伏支架
CN111219290B (zh) 可采集多种能源并减振耗能的双风轮自旋转风力发电塔
CN102979668A (zh) 一种开窗式风力发电机风轮
CN213039395U (zh) 一种电力工程风电装置
CN215170539U (zh) 道路门架式风力发电机组
CN205876604U (zh) 一种圆弧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15072286U (zh) 自动追踪太阳能光线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14367654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降噪装置
CN213928634U (zh) 一种防护型风力机
CN213480102U (zh) 一种智能风光互补路灯
CN104421103A (zh) 结合太阳能板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组成的发电装置
CN214145756U (zh) 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488747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减震装置
CN21242910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调节保护装置
KR20200001028U (ko) 풍차모양을 한 풍력발전과 바람개비날개에 집열판을 설치하여 태양광발전이 가능하고, 바람개비날개에 구멍을 내어 바람이 세게 불어도 안정적으로 작동하는 풍차
CN200996358Y (zh) 烟囱发电用风车发电机
CN20500112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中利用超越离合器传递扭矩的风轮结构
CN20713502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环保发电机
CN207229311U (zh) 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风力发电装置
CN108869193A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风力发电塔
CN215186547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循环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