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7374U - 线缆抗震线夹 - Google Patents
线缆抗震线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27374U CN213027374U CN202021512664.3U CN202021512664U CN213027374U CN 213027374 U CN213027374 U CN 213027374U CN 202021512664 U CN202021512664 U CN 202021512664U CN 213027374 U CN213027374 U CN 2130273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base
- sliding
- pressing
- moun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抗震线夹,包括底座组件、顶座组件及固定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基座、支撑块及弹性件;弹性件弹性支撑在基座与支撑块之间;顶座组件与底座组件相抵接,顶座组件包括安装座、压合块及复位件;复位件弹性支撑在安装座与压合块之间;固定组件用于将安装座压设固定在基座上。上述线缆抗震线夹,通过在基座上滑设支撑块,通过弹性件将支撑块弹性支撑在基座上,同时通过在安装座上滑设压合块,通过复位件将压合块弹性支撑在安装座上,在基座与安装座受到振动时,弹性件与复位件有效对振动载荷进行吸收,有效防止线缆的外表面产生磨损,进而防止线缆出现漏电的情况,消除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抗震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属于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力在使用过程中分为零线与火线,在对零线与火线布置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线夹,以保证对线缆布置的更规整,方便后期的维护与检测。
现在电线施工安装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线夹为两半式拼接结构,在对线缆进行排布时将两半式结构直接固定在线缆的两侧并相对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线缆与线夹刚性连接,在线夹受到振动时,线夹会对线缆的表面造成磨损,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进而导致零线与火线连通发生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磨损线缆表面引发火灾的问题,提供一种线缆抗震线夹。
一种线缆抗震线夹,包括: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基座、滑设在所述基座上的支撑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基座与支撑块的弹性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线腔,所述下线腔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线腔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弹性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撑块之间;
顶座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抵接,所述顶座组件包括安装座、滑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压合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与压合块的复位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上线腔,所述上线腔与所述下线腔对应设置,所述上线腔的一侧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压合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压合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线腔内,所述压合块与所述支撑块对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复位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安装座与压合块之间;及
固定组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座组件与顶座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依次穿设所述基座与安装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安装座压设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上述线缆抗震线夹,通过在基座上滑设支撑块,通过弹性件将支撑块弹性支撑在基座上,同时通过在安装座上滑设压合块,通过复位件将压合块弹性支撑在安装座上,通过压合块与支撑块对外界线缆进行夹持固定,在基座与安装座受到振动时,弹性件与复位件有效对振动载荷进行吸收,进而防止将振动传递至线缆,有效防止线缆的外表面产生磨损,进而防止线缆出现漏电的情况,消除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包括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部连接的衔接部、及与所述衔接部连接的穿线部;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穿线部设置在所述下线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衔接部呈矩形方块状自所述滑动部向所述穿线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穿线部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靠近所述下线腔的一侧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自所述滑槽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所述止动块与所述滑动部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块的结构与所述支撑块相同,所述压合块包括直板部、与所述直板部连接的延伸部、及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压线部;所述直板部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压线部设置在所述上线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置槽靠近所述上线腔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嵌置槽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所述卡块与所述直板部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弹性件与复位件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定位块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上设置有摩擦槽,所述摩擦槽成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摩擦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相互靠近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及紧固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接,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安装座与基座后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线腔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线腔与所述下线腔的设置数量对应为两个,两个所述下线腔呈并列状设置;所述支撑块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下线腔内,所述压合块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合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上线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缆抗震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线缆抗震线夹;
10、底座组件;20、基座;21、下线腔;22、滑槽;25、止动块;30、支撑块;31、滑动部;32、衔接部;33、穿线部;40、弹性件;
50、顶座组件;60、安装座;61、上线腔;62、嵌置槽;65、卡块;70、压合块;71、直板部;72、延伸部;73、压线部;80、复位件;81、定位块;85、摩擦槽;
90、固定组件;91、固定螺栓;95、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缆抗震线夹100,包括底座组件10、与底座组件10对应设置的顶座组件50、及分别连接底座组件10与顶座组件50的固定组件90;该线缆抗震线夹100用于对外界线缆进行排布固定,进而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对线缆的检测维护。
该底座组件10沿水平方向设置,底座组件10设置在外界线缆的底部;该底座组件10包括基座20、滑设在基座20上的支撑块30、及分别连接基座20与支撑块30的弹性件40。该基座20呈矩形方块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基座20上设置有下线腔21,该下线腔21呈圆弧形凹槽状结构设置,下线腔21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下线腔21连通基座20的两端,下线腔21自基座20的顶部向基座20内部方向凹陷设置;该下线腔21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2,该滑槽22设置在下线腔21靠近基座20的一侧,滑槽22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滑槽22自下线腔21向基座20内部方向凹陷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滑槽22内设置有止动块25,该止动块25设置在滑槽22靠近下线腔21的一侧,该止动块25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止动块25相对设置在滑槽22的两侧,止动块25自滑槽22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该下线腔2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下线腔21呈并列状设置,两个下线腔21分别用于供外界线缆的零线与火线穿过;可以理解地,该滑槽22的设置数量与下线腔21的设置数量相对应为两个。
该支撑块30的一端滑设在滑槽22内,支撑块30的另一端设置在下线腔21内,该支撑块30与外界线缆的底部相抵接;该支撑块30包括滑动部31、与滑动部31连接的衔接部32、及与衔接部32连接的穿线部33。该滑动部31设置在滑槽22内,滑动部31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滑动部31沿水平方向设置,滑动部31与止动块25相卡接,以防止支撑块30自滑槽22内脱出;该衔接部32呈矩形方块状结构设置,衔接部32自滑动部31向穿线部33方向延伸设置,该衔接部32的设置方向与滑动部31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该穿线部33设置在下线腔21内,该穿线部33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该穿线部3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穿线部33与下线腔21同向延伸设置,该穿线部33与外界线缆的底部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块3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块30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下线腔21内,两个支撑块30分别对外界线缆的零线与火线进行支撑。进一步地,该弹性件40设置在滑槽22内,弹性件40呈螺旋状沿竖直方向设置,弹性件40弹性支撑在基座20与支撑块30之间,弹性件40一端与滑槽22的内侧壁相抵接,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支撑块30的滑动部31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40为弹簧;该弹性件40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各滑槽2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弹性件40,同一滑槽22内的弹性件40分别对应设置在滑动部31的两端,以提高支撑块30与基座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该顶座组件50与底座组件10相抵接,该顶座组件50沿水平方向设置,顶座组件50设置在外界线缆的顶部,该顶座组件50与底座组件10配合将外界线缆压合固定;该顶座组件50包括安装座60、滑设在安装座60上的压合块70、及分别连接安装座60与压合块70的复位件80。该安装座60呈矩形方块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安装座60的尺寸与基座20相同,该安装座60上设置有上线腔61,该上线腔61呈圆弧形凹槽状结构设置,上线腔61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上线腔61连通安装座60的两端,该上线腔61自安装座60的底部向安装座60内凹陷设置,上线腔61与下线腔21对应设置,该上线腔61与下线腔21对应形成圆形通孔,以保证外界线缆穿过;该上线腔61的一侧设置有嵌置槽62,该嵌置槽62设置在上线腔61靠近安装座60的一侧,嵌置槽62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嵌置槽62自上线腔61向安装座60内部方向凹陷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嵌置槽62内设置有卡块65,该卡块65设置在嵌置槽62靠近上线腔61的一侧,该卡块65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卡块65相对设置在嵌置槽62的两侧,卡块65自嵌置槽62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该上线腔61的设置数量与下线腔21的设置数量相对应为两个,两个上线腔61呈并列状设置,两个上线腔61分别与两个下线腔21对应设置,两个上线腔61分别用于供外界线缆的零线与火线穿过;可以理解地,该嵌置槽62的设置数量与上线腔61的设置数量相对应为两个。
该压合块70的一端滑设在嵌置槽62内,压合块70的另一端设置在上线腔61内,该压合块70与外界线缆的顶部相抵接,压合块70与支撑块30对应设置,该压合块70用于将外界线缆压设固定在支撑块30上;该压合块70的结构与支撑块30相同,该压合块70包括直板部71、与直板部71连接的延伸部72、及与延伸部72连接的压线部73。该直板部71设置在嵌置槽62内,直板部71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直板部71沿水平方向设置,直板部71与卡块65相卡接,以防止压合块70自嵌置槽62内脱出;该延伸部72呈矩形方块状结构设置,延伸部72自直板部71向压线部73方向延伸设置,该延伸部72的设置方向与直板部71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该压线部73设置在上线腔61内,该压线部73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该压线部7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压线部73与上线腔61同向延伸设置,该压线部73与外界线缆的顶部相抵接,该压线部73将线缆压设固定在穿线部33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合块7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压合块70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上线腔61内,两个压合块70分别与两个支撑块30对应设置,两个压合块70分别对外界线缆的零线与火线进行支撑。进一步地,该复位件80设置在嵌置槽62内,复位件80呈螺旋状沿竖直方向设置,复位件80弹性支撑在安装座60与压合块70之间,复位件80一端与嵌置槽62的内侧壁相抵接,复位件80的另一端与压合块70的直板部71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复位件80为弹簧;该复位件80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各复位件80的设置位置与弹性件4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各嵌置槽6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复位件80,同一嵌置槽62内的两个复位件80分别对应设置在直板部71的两端,以提高压合块70与安装座6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该支撑块30与压合块70上设置有定位块81,该定位块81呈圆柱状结构设置,定位块81沿竖直方向设置,设置在支撑块30上的定位块81设置在滑动部31远离衔接部32的一侧,设置在压合块70上的定位块81设置在直板部71远离延伸部72的一侧,该弹性件40与复位件80分别环绕设置在定位块81的外侧,该定位块81用于对弹性件40与复位件80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可以理解地,该定位块81的设置数量为八个,四个定位块81与弹性件4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另外四个定位块81与复位件8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该支撑块30与压合块70上设置有摩擦槽85,该摩擦槽85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摩擦槽85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摩擦槽85分别对应设置在支撑块30与压合块70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在支撑块30上的摩擦槽85自穿线部33靠近压线部73的一侧向穿线部33内凹陷设置,设置在压合块70上的摩擦槽85自压线部73靠近穿线部33的一侧向压线部73内凹陷设置,该摩擦槽85用于提高穿线部33与压线部73与线缆接合一侧的表面粗糙度,进而防止线缆在支撑块30与压合块70之间转动,保证连接可靠性。
该固定组件90分别连接底座组件10与顶座组件50,该固定组件90依次穿设基座20与安装座60,固定组件90用于将安装座60压设固定在基座2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组件90包括固定螺栓91及紧固螺母95;该固定螺栓91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螺栓91一端与安装座60相抵接,固定螺栓91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安装座60与基座20后与紧固螺母95螺纹连接,该紧固螺母95与基座20相抵接,进而通过转动紧固螺母95即可将基座20与安装座60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该固定组件9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组件90呈并列状设置在安装座60与基座20上,两个固定组件90设置在两上线腔61之间,以提高安装座60与基座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上述线缆抗震线夹100,通过在基座20上滑设支撑块30,通过弹性件40将支撑块30弹性支撑在基座20上,同时通过在安装座60上滑设压合块70,通过复位件80将压合块70弹性支撑在安装座60上,通过压合块70与支撑块30对外界线缆进行夹持固定,在基座20与安装座60受到振动时,弹性件40与复位件80有效对振动载荷进行吸收,进而防止将振动传递至线缆,有效防止线缆的外表面产生磨损,进而防止线缆出现漏电的情况,消除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基座、滑设在所述基座上的支撑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基座与支撑块的弹性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线腔,所述下线腔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线腔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弹性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撑块之间;
顶座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相抵接,所述顶座组件包括安装座、滑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压合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与压合块的复位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上线腔,所述上线腔与所述下线腔对应设置,所述上线腔的一侧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压合块的一端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压合块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线腔内,所述压合块与所述支撑块对应设置,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复位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安装座与压合块之间;及
固定组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座组件与顶座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依次穿设所述基座与安装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安装座压设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部连接的衔接部、及与所述衔接部连接的穿线部;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穿线部设置在所述下线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衔接部呈矩形方块状自所述滑动部向所述穿线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穿线部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下线腔的一侧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自所述滑槽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所述止动块与所述滑动部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的结构与所述支撑块相同,所述压合块包括直板部、与所述直板部连接的延伸部、及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压线部;所述直板部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压线部设置在所述上线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置槽靠近所述上线腔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自所述嵌置槽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所述卡块与所述直板部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弹性件与复位件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定位块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上设置有摩擦槽,所述摩擦槽成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摩擦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与压合块相互靠近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及紧固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接,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安装座与基座后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抗震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腔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线腔与所述下线腔的设置数量对应为两个,两个所述下线腔呈并列状设置;所述支撑块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下线腔内,所述压合块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合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上线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12664.3U CN213027374U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线缆抗震线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12664.3U CN213027374U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线缆抗震线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27374U true CN213027374U (zh) | 2021-04-20 |
Family
ID=7545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12664.3U Active CN213027374U (zh) | 2020-07-28 | 2020-07-28 | 线缆抗震线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27374U (zh) |
-
2020
- 2020-07-28 CN CN202021512664.3U patent/CN2130273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967080C (en) | Plug connector | |
US767015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A2746097C (en) | Ground connector | |
US10673190B2 (en) | Pad extending member | |
US8608517B2 (en) | Wedge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and connections including same | |
CN115149478A (zh) | 连接器及配电系统 | |
US2164022A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CN213027374U (zh) | 线缆抗震线夹 | |
TWI641514B (zh) | 拉緊裝置及具有該拉緊裝置之供電系統 | |
CN107039788B (zh) | 一种设备线夹 | |
CN214506383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17691698U (zh) | 一种接线座 | |
US20020064978A1 (en) | Ground connector | |
JP5689097B2 (ja) | 端子台 | |
US9071024B2 (en) | Shield shell with first and second attachment pieces | |
CN221370031U (zh) | 固线机构及用电设备 | |
CN218385828U (zh) | 电连接器插孔及电连接器 | |
CN107791888B (zh) | 供电电路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供电系统 | |
CN214798064U (zh) | 墙体联排插座 | |
CN216436327U (zh) | 一种隐藏式插座的走线结构及隐藏式插座 | |
CN213042989U (zh) | 动力电池及其固定支架 | |
EP1936759B1 (en) | Three-way terminal block construction | |
US11342729B2 (en) | Power panels including conductive clip assemblies and bus stack 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safety features | |
US9240637B2 (en) | High density terminal block | |
CN212462172U (zh) | 防水防尘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