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6757U - 一种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6757U
CN213026757U CN202021907675.1U CN202021907675U CN213026757U CN 213026757 U CN213026757 U CN 213026757U CN 202021907675 U CN202021907675 U CN 202021907675U CN 213026757 U CN213026757 U CN 213026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ductive bar
plates
snap
grou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76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国庆
张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oper Electric Power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oper Electric Power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oper Electric Power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oper Electric Power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76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6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6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6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用于连接导电排与接地线。该接地装置包括:沿导电排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接地板,其被构造成包括与导电排间隔对置的底板、各自自底板的两端延伸至抵接导电排的侧板、以及自各侧板贴靠导电排延伸的多个顶板,多个顶板相对于彼此间隔布置,且多个顶板之间的间隙由导电排遮挡而使接地板与导电排配合形成用于挂接接地线的闭合空间;两对连接板,其中成对的连接板分置于彼此贴靠的导电排和顶板的两侧且均横向于导电排的延伸方向至少延伸至导电排和顶板中的较宽一个的边缘,其中,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可拆卸连接至彼此,以在彼此连接时锁定被夹持在其中的导电排和顶板,在彼此拆离时使导电排与顶板脱离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如开关柜、变电站等在进行检修时,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必须要使电气设备的框架及设备本体接地,这通常在电气设备的用于传输电能的导电排如铜排上安装接地装置,从而在接地装置上挂接接地线来实现。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导电排上开孔,以通过螺栓等结构来将接地装置连接至导电排。然而,在导电排上的开孔明显会减小其局部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小其在传输电能时的载流量,并且该开孔会造成导电排的不美观。
因此在本领域内对于无需使导电排开孔的接地装置存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部分问题的接地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用于连接导电排与接地线,所述接地装置包括:沿所述导电排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接地板,其被构造成包括与所述导电排间隔对置的底板、各自自所述底板的两端延伸至抵接所述导电排的侧板、以及自各所述侧板贴靠所述导电排延伸的多个顶板,多个所述顶板相对于彼此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由所述导电排遮挡而使所述接地板与所述导电排配合形成用于挂接所述接地线的闭合空间;两对连接板,其中成对的连接板分置于彼此贴靠的所述导电排和所述顶板的两侧且均横向于所述导电排的延伸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导电排和所述顶板中的较宽一个的边缘,其中,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可拆卸连接至彼此,以在彼此连接时锁定被夹持在其中的所述导电排和所述顶板,在彼此拆离时使所述导电排与所述顶板脱离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成对的连接板的相互连接来将位于成对的连接板之间的导电排和接地板的顶板进行锁定,结构简单,并且避免了在导电排上进行开孔操作,从而可保持导电排的外表美观的同时避免了对导电排的载流量造成影响。此外,成对的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可根据需要锁定导电排和接地板或者将导电排和接地板脱离连接,从而能够在导电排和接地装置脱离连接的情况下,相对于导电排移动接地板,进而调整接地板在导电排上的安装位置,以提高检修人员的使用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成对的连接板横向于所述导电排的延伸方向延伸超出所述导电排和所述顶板中的较宽一个的边缘,则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经由紧固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被构造成适配的螺栓和螺母,则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设有相对的通孔,以由该螺栓穿过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与该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成对的连接板中的第二连接板设有自其两端朝向第一连接板延伸以卡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的卡接部段,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段被构造成包括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的延伸部分、以及自所述延伸部分贴靠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延伸的卡接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面向所述卡接部分的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导电排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第一卡接件,所述卡接部分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接件。
优选地,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相对端部经由卡接板连接至彼此,其中,所述成对的连接板的背离彼此的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导电排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第一卡接件,所述卡接板被构造成包括横向于所述成对的连接板延伸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贴靠所述成对的连接板背离彼此的一侧延伸且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被设计为相互配合的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
优选地,多个所述顶板被构造成背离彼此延伸或朝向彼此延伸。
优选地,所述接地板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以及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之间均被设计为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及其所应用的导电排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地装置和导电排经由紧固件连接;
图2是图1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及其所应用的导电排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地装置和导电排彼此卡接;
图4是图3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及其所应用的导电排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接地装置和导电排之间的连接方式被设计为另一卡接方式;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及其所应用的导电排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接地装置和导电排之间的连接方式被设计为又一卡接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接地装置;11-接地板;111-底板;112-侧板;113-顶板;12-成对的连接板;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3-紧固件;131-螺栓;132-螺母;14-卡接部段;141-延伸部分;142-卡接部分;15-卡接板;151-主体部;152-连接部161-第一卡接件;162-第二卡接件;2-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接地装置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接合”、“连接”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既包括两个部件借助中间层(例如粘合剂、焊接剂等)或中间件(例如连接件、过渡件等)间接地连接在一起,也包括两个部件不借助任何中间层(例如粘合剂、焊接剂等)或中间件(例如连接件、过渡件等)直接地连接在一起。
图1至图7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1。该示例中的接地装置1可附接至电气设备的导电排2如铜排,进而通过将接地线挂接至其上来使导电排2与接地线连接,从而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接地装置1应由导电材料如铜、铝等金属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接地装置1可包括接地板11和两对连接板12。
具体说,如图1和图2所示,接地板11可沿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贴靠导电排2的外表面,即检修人员易于接触的一侧进行布置,以与导电排2配合形成用于挂接接地线的闭合空间,从而提高挂接至接地装置1的接地线的牢固性。其中,接地板11可包括与导电排2的外表面间隔对置的底板111、各自自底板111的两端朝向导电排2延伸以抵接至导电排2的外表面的侧板112、以及自各侧板112贴靠导电排2的外表面延伸一定距离而彼此间隔布置的两个顶板113。两个顶板113可朝向彼此延伸而与侧板112和底板111配合形成顶侧敞开的口字形的接地板11、或者两个顶板113可背离彼此延伸而与侧板112和底板111配合形成顶侧敞开的U形的接地板11,该接地板11的敞开一侧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挂接接地线。接地板11的底板111、侧板112和顶板1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一体成型、或者钣金成型或者拼接成型等等。接地板11的底板111与邻近的侧板112之间、以及侧面与邻近的顶板113之间可圆滑过渡,以避免对检修人员造成损伤。此外,顶板113的宽度可被设计为不大于导电排2的宽度,以在确保顶板113和导电排2的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尽量避免无谓的材料损耗。如图1和图2所示顶板113的宽度窄于导电排2的宽度。由此,两个顶板113之间的间隙被导电排2遮挡而使接地板11和导电排2配合形成该闭合空间。
由于接地板11的两个顶板113与导电排2的连接方式相同,因此现以接地板11的其中一个顶板113与导电排2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彼此贴靠的顶板113和导电排2经由一对连接板12进行连接。为便于说明,参照图2,该对连接板12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板被标示为第一连接板121,另一个连接板被标示为第二连接板122。
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彼此相对地分布在彼此贴靠的导电排2和顶板113两侧,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横向于导电板的延伸方向至少延伸至导电排2的边缘,且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侧大致对齐,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可拆卸连接至彼此,以在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彼此连接时锁定被夹持在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之间的导电排2和顶板113,从而将导电排2和接地板11进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彼此拆离时使导电排2与顶板113脱离连接,从而可便于检修人员带走接地板11且免于在导电排2上开孔。
可选地,如图1至图2所示,当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采用紧固件13如适配的螺栓131和螺母132进行连接时,为了提供用于安装紧固件13的空间,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可横向于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延伸超出导电排2的边缘。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可设有相对的通孔,以使螺栓131穿过相对的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通孔以与螺母132连接,通过螺栓131与螺母132的配合锁紧,可将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连接。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另一相对端也可以上述方式连接,在此不再详述。或者,紧固件13可被设计为螺钉,则第一连接板121的端部可设有通孔,而第二连接板122的端部可设置为螺纹孔,从而使螺钉穿过第一连接板121的通孔而连接至第二连接板122的螺纹孔,进而将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进行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可采用卡接方式进行连接,此时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横向于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可延伸至导电排2的边缘,也可延伸至超出导电排2的边缘,实际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用。在此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7所示,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依然延伸超出导电排2的边缘。
示例性地,如图3至5所示,第二连接板122可设有自其两端朝向第一连接板121延伸以卡接至第一连接板121的背离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的卡接部段14,以使第二连接板122连接至第一连接板121。具体而言,卡接部段14可被构造成自第二连接板122的两端朝向第一连接板121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21的背离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的延伸部分141、以及自延伸部分141贴靠第一连接板121的背离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延伸的卡接部分142,从而可利用第二连接板122的及对应的卡接部段14的固有形状以及卡接部段14与第一连接板121之间的摩擦力来锁紧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在卡接部分142面向第一连接板121的一侧沿平行于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设置第二卡接件162如卡接凸起,而在第一连接板121面向卡接部分142的一侧设置与该卡接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61如卡接凹槽,以进一步防止第二连接板122从第一连接板121上脱离。可以理解地,上述卡接部段14也可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1,以与第二连接板122相互配合。
或者,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相对端部经由卡接板15彼此连接。其中,卡接板15也可大致构造为U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卡接至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背离彼此的一侧。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背离彼此的一侧可设有沿平行于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件161如卡接凹槽,卡接板15可包括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延伸的主体部151、以及自主体部151的两端横向于主体部151延伸的连接部152。两个连接部152分别贴靠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远离彼此的一侧延伸,且两个连接部152面向彼此的一侧设有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21上的卡接凹槽配合以及与第二连接板122上的卡接凹槽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62如卡接凸起,以防止卡接板15脱离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卡接板15可沿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滑动就位,以安装至其上。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地装置(1),用于连接导电排(2)与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1)包括:
沿所述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接地板(11),其被构造成包括与所述导电排(2)间隔对置的底板(111)、各自自所述底板(111)的两端延伸至抵接所述导电排(2)的侧板(112)、以及自各所述侧板(112)贴靠所述导电排(2)延伸的多个顶板(113),多个所述顶板(113)相对于彼此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顶板(113)之间的间隙由所述导电排(2)遮挡而使所述接地板(11)与所述导电排(2)配合形成用于挂接所述接地线的闭合空间;
两对连接板(12),其中成对的连接板(12)分置于彼此贴靠的所述导电排(2)和所述顶板(113)的两侧且均横向于所述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导电排(2)和所述顶板(113)中的较宽一个的边缘,其中,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相对端部可拆卸连接至彼此,以在彼此连接时锁定被夹持在其中的所述导电排(2)和所述顶板(113),在彼此拆离时使所述导电排(2)与所述顶板(113)脱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横向于所述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延伸超出所述导电排(2)和所述顶板(113)中的较宽一个的边缘,则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相对端部经由紧固件(13)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3)被构造成适配的螺栓(131)和螺母(132),则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相对端部设有相对的通孔,以由该螺栓(131)穿过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相对端部与该螺母(1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中的第二连接板(122)设有自其两端朝向第一连接板(121)延伸以卡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的卡接部段(14),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122)卡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段(14)被构造成包括自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两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的延伸部分(141)、以及自所述延伸部分(141)贴靠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表面延伸的卡接部分(1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面向所述卡接部分(142)的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第一卡接件(161),所述卡接部分(142)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61)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相对端部经由卡接板(15)连接至彼此,其中,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的背离彼此的一侧设有平行于所述导电排(2)的延伸方向而延伸的第一卡接件(161),所述卡接板(15)被构造成包括横向于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延伸的主体部(15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151)的两端贴靠所述成对的连接板(12)背离彼此的一侧延伸且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61)配合的第二卡接件(162)的连接部(15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61)和所述第二卡接件(162)被设计为相互配合的卡接凹槽和卡接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板(113)被构造成背离彼此延伸或朝向彼此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11)的所述底板(111)和所述侧板(112)之间、以及所述侧板(112)和所述顶板(113)之间均被设计为圆滑过渡。
CN202021907675.1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接地装置 Active CN213026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675.1U CN21302675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675.1U CN21302675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6757U true CN21302675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7675.1U Active CN21302675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6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5516B1 (en) Electrical busway splice connector
US9800004B1 (en) Busbar connector assembly
US11683613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with patching device installation features
US8480423B2 (en) Contact region of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ember
US7686630B2 (en) Connector including foreign body preventing unit including blocking sheet member and locking unit
US10892127B2 (en) Contactor assembly for distribution board
CN213026757U (zh) 一种接地装置
KR20200021139A (ko) 분전반용 연결 브라켓 및 이를 구비한 분전반
CN111224362A (zh) 一种直线拼接母线组合
US4527849A (en) Snap-in moun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devices
KR102246825B1 (ko) 접속클립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mcc
CN103474848A (zh) 用于联接不同尺寸的母线通道区段的方法及系统
CN117544094A (zh) 压块组合件及其安装方法和光伏系统
US6939153B1 (en) Double “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block
CN218770214U (zh) 电连接器
GB2351852A (e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apparatus
EP2164144B1 (en) Electrical busbar
US11228139B2 (en) Plug connector of a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ion and set comprising a plug connector and functional element
CN216529244U (zh) 电池装置
JP3400876B2 (ja) ブスバー相変換部構造
CN107342648B (zh) 电机引线防松结构及电机
US116519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non-linear spring force
JP3660553B2 (ja) 配電盤
CN218216433U (zh) 一种分线夹
CN219435784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动触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