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5357U -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5357U
CN213025357U CN202021456906.1U CN202021456906U CN213025357U CN 213025357 U CN213025357 U CN 213025357U CN 202021456906 U CN202021456906 U CN 202021456906U CN 213025357 U CN213025357 U CN 213025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
konghou
novel double
sound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69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569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5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5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5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音音响指向性明确,声音纯净,稳定性好的新型双排弦颤音箜篌。本实用新型包括共鸣箱,共鸣箱上设置有立柱和弦轴板,共鸣箱和弦轴板之间设置有悬辅梁,其特征在于:共鸣箱的音板上相应于悬辅梁的两侧设置为双排琴弦,每根琴弦均经过同侧悬辅梁后与弦轴板另一侧的弦轴体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85200599,名称是《双排弦立码式压颤全转调箜篌》,是本申请人于1985年申请的第一项《双排弦立码式压颤踏板全转调箜篌》。由于箜篌的研制成功,国内一些主流音乐学院相继开设了箜篌演奏专业。民族乐团例为正式声部编制,经过了30多年的应用虽然经多次改进完善,但其结构复杂,易产生异响,音准调整复杂等问题难以解决。
该琴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由左侧音板300,右侧音板400和音箱底边框200构成的立式共鸣箱,支柱,曲线的弦轴板,组成的一个倒置三角型琴体框架结构,立式共呜箱夹在左侧琴弦500和右侧琴弦700中间,左侧琴弦500和右侧琴弦700分别用码桥600支撑在音箱左侧音板300和右侧音板400上,作为导音体。左侧琴弦500和右侧琴弦700下端挂在设置在音箱底边框200上刚性压颤装置100两端调距螺丝的凹槽内,使得音箱左侧琴弦500和右侧琴弦700连为一体,对应的两条弦的另一端,分别缠绕在曲线弦轴板上的弦轴上,通过旋转弦轴,张紧琴弦调整到设定的音准,方可演奏。
通过按压一侧弦同时改变另一侧弦的张力,弹奏时会产生颤音的效果,压颤装置是位于音箱底边框中间的一个中间有三角刀刃支撑点的活动的天平杆的部件,音箱两侧琴弦分别挂在天平轴两端的凹槽螺丝上的凹槽内,调一侧琴弦必定影响到另一侧琴弦的音高,而且琴码也是一个活动部件,调琴时会产生位移翘起,要反复调整数次才能达到使用要求,如图12所示。
由于两排琴弦分别通过夹在中间的立式共呜箱左右侧音板通过码桥支撑传导,两侧音板是分別独立发音,这会导致两侧音板音响上会有一定差异。演奏中一段旋律经常须左右手衔接完成,左右手弹奏时,分别是由左右侧音板独立发音,声音有差异,反复压弦易造成琴码位移,音准收到影响,及音响向位性不一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一种发音音响指向性明确,声音纯净,稳定性好的新型双排弦颤音箜篌。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共鸣箱,共鸣箱上设置有立柱和弦轴板,共鸣箱和弦轴板之间设置有悬辅梁,其特征在于:共鸣箱的音板上相应于悬辅梁的两侧设置为双排琴弦,每根琴弦均经过同侧悬辅梁后与弦轴板另一侧的弦轴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辅梁上设置有与琴弦配合的变音器,所述变音器包括设置于悬辅梁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与琴弦配合的截弦柱。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一曲柄相连,每个相同音名音组的变音器的曲柄均与悬辅梁内的连动杆相连,连动杆一端设置有转向部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部件的一端通过拉条与共鸣箱底部的踏板盒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共鸣箱和踏板盒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柱。
更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盒内设置有踏板杆,踏板杆一端与踏板盒内部铰座相连;所述拉条与踏板杆的中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辅梁上端设置有琴弦的弦枕。
进一步的,所述弦枕包括两相对的L形固定座,两固定座之间通过转轴设置有转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通过长孔螺栓组件与悬辅梁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轮上设置弦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排弦结构,将双排弦直接与音板相连,无需使用码桥作为导音体,其优点是:两排弦拴在一块音板上发音音响指向性明确,没有更多复件,声音纯净,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由于悬辅梁的结构特点,将悬辅梁到弦轴体之间的弦段左右交叉上弦,这样右手弹弦,左手按压同一根弦悬辅梁至弦轴板上的弦段,产生颤效果,反之,左手弹弦,右手按压同一根弦悬辅梁至弦轴板上的弦段,可以产生同样的颤音效果。乐器多样化是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精神需求,因此乐器也是相对存在的,单排弦箜篌声音纯净,调整方便,利于推广普及,双排弦箜篌因为客观声学上有谐振,声音更丰富,有空灵感,另外双排弦,在旋律和复调伴奏声部同时演奏,可以保持两个声部的完整,还可以有多种不同调音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每根琴弦均是独立张弦系统,因此可不受其他结构影响,易于单独按需调音,适应现代音乐人工调式的特殊需求;悬辅梁结构还解决了以前立码式的箜篌的声音指向性分散,活动部件多,音准难调整,稳定性欠佳,易产生异响等问题。因此“悬辅梁”双排弦箜篌及单排弦箜篌都可达到完美表现该乐器的特性。使的失传三百多年的箜篌以丰富的表现力和更贴近传统结构状态的箜篌重新回到人们的现实文化生活中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变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踏板盒和共鸣箱之间通过高度调节支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弦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弦枕的侧视图。
图8是双变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1是音板穿弦孔布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现有双排弦箜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立柱、2为拉条、3为弦轴板、4为弦轴体、5为变音器、6为悬辅梁、7为弦枕、8为琴弦、9为共鸣箱、10为踏板杆、11为踏板盒、12为连动杆、13为转盘、14为截弦柱、15为曲柄、16为转向部件、17为音板、18为铰座、19为高度调节支柱、20为转轮、21为固定座、22为弦槽、23为长孔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共鸣箱9,共鸣箱9上设置有立柱1和弦轴板3,立柱1和弦轴板3之间设置有悬辅梁6,其特征在于:共鸣箱9的音板17上相应于悬辅梁6的两侧设置为双排琴弦8,每根琴弦8均经过同侧悬辅梁6后与另一侧弦轴板3上的弦轴体4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辅梁6上设置有与琴弦8配合的变音器5,所述变音器5包括设置于悬辅梁6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转盘13,转盘13上设置有与琴弦8配合的截弦柱14。
转盘13上可设置两个截弦柱14,两截弦柱14分别位于琴弦8两侧。
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单独转轴,实现单线手动变音。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一曲柄15相连,每个相同音名音组的变音器5的曲柄15均与悬辅梁6内的连动杆12相连,连动杆12一端设置有转向部件16。
所述悬辅梁6上可设置单层变音器5或双层两组变音器5,从而实现单层和双层传动系统,达到音乐中所需的全部转调功能。
可手动控制转向部件16,进行相同音名的八度音组整体变音。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部件16的一端通过拉条2与共鸣箱9底部的踏板盒11相连,转向部件16另一端和连动杆12的端部连接;转向部件16中部与悬辅梁6之间通过转轴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共鸣箱9和踏板盒1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柱19。
更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盒11内设置有踏板杆10,踏板杆10一端与踏板盒11内部铰座18相连;所述拉条2与踏板杆10的中部相连。
所述转向部件16可于悬辅梁6的前端或尾端设置踏板杆10的传动装置。
可通过踏板杆10控制转向部件16运动,从而实现踏板杆10控制相同音名的每个音组变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辅梁6上端设置有琴弦8的弦枕7。
进一步的,所述弦枕7包括两相对的L形固定座21,两固定座21之间通过转轴设置有转轮20。
所述固定座21通过长孔螺栓组件与悬辅梁6相连。通过长孔和螺栓的配合,实现固定座21的位置调整,达到微调音准的目的。
所述转轮20上可设置弦槽22。
弦枕7可为一个固定的带弦槽的支撑块(如图2中的弦枕7),也可设置为转轮20的结构。转轮20结构的弦枕7可以在弹奏压弦音效时,减少琴弦8与弦忱摩擦产生的阻力,使得琴弦8受压后能迅速回位保证琴弦8音准。
所述双排琴弦8可同位排布设置,如图9所示,同位布置时,弦轴板3上的弦轴体4略微错开设置,使两根相邻的琴弦8互不干涉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排琴弦8还可以为错位设置,如图10所示,沿着弦轴板3方向排布的琴弦8,第n根琴弦8在弦轴板3的一侧,第n+1跟琴弦8在弦轴板3的另一侧,n为大于等于1的奇数。
也可采用其它不同的交错形式,如图11所示为其它排布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弦轴体4可使用锥形弦轴,也可以使用蜗轮蜗杆弦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包括共鸣箱(9),共鸣箱(9)上设置有立柱(1)和弦轴板(3),立柱(1)和弦轴板(3)之间设置有悬辅梁(6),其特征在于:共鸣箱(9)的音板(17)上相应于悬辅梁(6)的两侧设置为双排琴弦(8),每根琴弦(8)均经过同侧悬辅梁(6)后与另一侧弦轴板(3)上的弦轴体(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辅梁(6)上设置有与琴弦(8)配合的变音器(5),所述变音器(5)包括设置于悬辅梁(6)上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转盘(13),转盘(13)上设置有与琴弦(8)配合的截弦柱(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转盘(13)上设置两个截弦柱(14),两截弦柱(14)分别位于琴弦(8)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一曲柄(15)相连,每个相同音名音组的变音器(5)的曲柄(15)均与悬辅梁(6)内的连动杆(12)相连,连动杆(12)一端设置有转向部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16)的一端通过拉条(2)与共鸣箱(9)底部的踏板盒(11)相连,转向部件(16)另一端和连动杆(12)的端部连接;转向部件(16)中部与悬辅梁(6)之间通过转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9)和踏板盒(11)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柱(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盒(11)内设置有踏板杆(10),踏板杆(10)一端与踏板盒(11)内部铰座(18)相连;所述拉条(2)与踏板杆(10)的中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辅梁(6)上端设置有琴弦(8)的弦枕(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枕(7)包括两相对的L形固定座(21),两固定座(21)之间通过转轴设置有转轮(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1)通过长孔螺栓组件与悬辅梁(6)相连。
CN202021456906.1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Active CN213025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6906.1U CN213025357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6906.1U CN213025357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5357U true CN21302535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1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6906.1U Active CN213025357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5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7152Y (zh) 筝琴
CN213025357U (zh)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CN111798818A (zh) 一种新型双排弦箜篌
US4080865A (en) Pitch varying apparatus
CN212516511U (zh) 单排弦颤音箜篌
TWI323877B (zh)
JP3385518B2 (ja) 多弦楽器
Winter Performing Nineteenth-Century Music on Nineteenth-Century Instruments
CN110400550B (zh) 拉弦乐器
CN213815509U (zh) 吉他琴颈的内部结构
CN85200599U (zh) 双排弦立码式压颤全转调箜篌
Terrazas Pequeña lira
CN102903351A (zh) 和弦琴的制作方法
JP5548913B2 (ja)
CN2149675Y (zh) 多功能双弦胡
CN2192065Y (zh) 三弦和声胡琴
CN86205380U (zh) 普及型立式钢琴
CN117912428A (zh) 一种新型盏琴
Lee et al. Chinese Improved National Instruments—Plucked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CN2671067Y (zh) 改良多激发弦鸣乐器
Fred Percy Grainger's Music for Wind Band
Salzman Report from New York: The New Virtuosity
McLaughlin Elements & Notation of Music
CN2251181Y (zh) 轻型钢琴张弦机构
CN2630998Y (zh) 六弦琴吉他琴弦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