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0286U -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0286U
CN213010286U CN202021919691.2U CN202021919691U CN213010286U CN 213010286 U CN213010286 U CN 213010286U CN 202021919691 U CN202021919691 U CN 202021919691U CN 213010286 U CN213010286 U CN 213010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belt
gear
cooling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96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96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0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0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0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包括箱体、缓存腔室、输出窗口、从动辊轮、固定板、卡块、传送带、冷却窗、输入窗口、主动辊轮、从动带轮、皮带一、连接带轮一、齿轮一、齿轮二、电机、内带轮一、连接带、壳体、内带轮二、连接带轮二和皮带二;本实用新型中由齿轮一和连接带轮一等组成的传动机构,能够确保左右两侧的传送带和卡块同步相对移动,从而能够使进入到箱体中盒体整体水平依次下移,也就便于将下一个放置PCB的盒体输送到箱体中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一个输入窗口和一个输出窗口,从而能根据放置PCB的盒体依次输送的顺序进行冷却后依次输出,确保了冷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周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背景技术
在SMT贴片流水线中,当PCB贴片完毕后,会流入回流炉中进行高温焊接,或者当PCB插件完毕后,会流入波峰焊炉,焊接结束后整个PCB的温度会上升而无法直接进入下一工序,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普通风扇进行吹风冷却,而这种方法会因为风扇风力不够,或者冷却时间不够而不能有效地把温度降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解决了现有SMT贴片流水线无法有效将PCB基板或者PCB基板载具冷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箱体、缓存腔室、输出窗口、从动辊轮、固定板、卡块、传送带、冷却窗、输入窗口、主动辊轮、从动带轮、皮带一、连接带轮一、齿轮一、齿轮二、电机、内带轮一、连接带、壳体、内带轮二、连接带轮二和皮带二;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缓存腔室;所述缓存腔室后下侧设有输出窗口,所述缓存腔室后上侧设有输入窗口,所述缓存腔室中央前后侧设置的开口处中均设有冷却窗;所述从动辊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从动辊轮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下侧左右两侧中;所述主动辊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辊轮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上侧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主动辊轮均通过传送带与对应的从动辊轮相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辊轮后侧中心轴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传送带外侧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固定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呈竖向固定连接在缓存腔室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与对应的传送带内侧面相连;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箱体顶部,所述壳体内部左侧活动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壳体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轮二,所述壳体左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齿轮二活动连接在壳体内部左侧,所述齿轮二左侧齿部与齿轮一右侧齿部相连接,所述齿轮二前侧固定连接有内带轮一,所述齿轮二后侧中心轴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带轮一通过连接带与内带轮二相连接;所述齿轮一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一,且连接带轮一通过皮带一与左侧的从动带轮相连接;所述内带轮二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且连接带轮二通过皮带二与右侧的从动带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与传送带内侧接触的面为光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窗中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冷却窗外侧设有冷却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一、连接带和皮带二均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由齿轮一和连接带轮一等组成的传动机构,能够确保左右两侧的传送带和卡块同步相对移动,从而使进入到箱体中盒体整体水平依次下移,便于将下一个放置PCB的盒体输送到箱体中进行冷却。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一个输入窗口和一个输出窗口,从而能够根据放置PCB的盒体依次输送的顺序进行冷却后依次输出,确保了冷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2-缓存腔室;3-输出窗口;4-从动辊轮;5-固定板;6-卡块;7-传送带;8-冷却窗;9-输入窗口;10-主动辊轮;11-从动带轮;12-皮带一;13-连接带轮一;14-齿轮一;15-齿轮二;16-电机;17-内带轮一;18-连接带;19-壳体;20-内带轮二;21-连接带轮二;22-皮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包括箱体1、缓存腔室2、输出窗口3、从动辊轮4、固定板5、卡块6、传送带7、冷却窗8、输入窗口9、主动辊轮10、从动带轮11、皮带一12、连接带轮一13、齿轮一14、齿轮二15、电机16、内带轮一17、连接带18、壳体19、内带轮二20、连接带轮二21和皮带二22;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缓存腔室2;所述缓存腔室2后下侧设有输出窗口3,所述缓存腔室2后上侧设有输入窗口9,所述缓存腔室2中央前后侧设置的开口处中均设有冷却窗8;所述从动辊轮4为两个,两个所述从动辊轮4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2下侧左右两侧中;所述主动辊轮10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2上侧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均通过传送带7与对应的从动辊轮4相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后侧中心轴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11;所述传送带7外侧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卡块6;所述固定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5均呈竖向固定连接在缓存腔室2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固定板5的相对面均与对应的传送带7内侧面相连;所述壳体19固定连接在箱体1顶部,所述壳体19内部左侧活动连接有齿轮一14,所述壳体19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轮二21,所述壳体19左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齿轮二15活动连接在壳体19内部左侧,所述齿轮二15左侧齿部与齿轮一14右侧齿部相连接,所述齿轮二15前侧固定连接有内带轮一17,所述齿轮二15后侧中心轴与电机16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带轮一17通过连接带18与内带轮二20相连接;所述齿轮一14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一13,且连接带轮一13通过皮带一12与左侧的从动带轮11相连接;所述内带轮二20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21,且连接带轮二21通过皮带二22与右侧的从动带轮11相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板5与传送带7内侧接触的面为光滑面;所述冷却窗8中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冷却窗8外侧设有冷却风扇;所述电机16为步进电机;所述皮带一12、连接带18和皮带二22均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使用时,首先将焊接结束后的PCB放置盒体中,而后再将盒体通过输入窗口9输送到箱体1中进行冷却,而后启动电机16带动齿轮二15旋转,而齿轮二15的旋转则通过齿轮一14、连接带轮一13和皮带一12带动左侧的从动带轮11和主动辊轮10顺时针旋转,同时齿轮二15的旋转也会通过内带轮一17、连接带18、内带轮二20、连接带轮二21和皮带二22带动右侧的从动带轮11和主动辊轮10逆时针旋转,而后确保了左右两侧的传送带7和卡块6能够同步相对移动,从而能够使进入到箱体1中盒体整体水平依次下移,也就便于将下一个放置PCB的盒体输送到箱体1中进行冷却,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盒体移动到输出窗口3位置就可以取出,这里设置的一个输入窗口9和一个输出窗口3,从而能够根据放置PCB的盒体依次输送的顺序进行冷却后依次输出,也就确保了冷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或通过现有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缓存腔室(2)、输出窗口(3)、从动辊轮(4)、固定板(5)、卡块(6)、传送带(7)、冷却窗(8)、输入窗口(9)、主动辊轮(10)、从动带轮(11)、皮带一(12)、连接带轮一(13)、齿轮一(14)、齿轮二(15)、电机(16)、内带轮一(17)、连接带(18)、壳体(19)、内带轮二(20)、连接带轮二(21)和皮带二(22);
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缓存腔室(2);
所述缓存腔室(2)后下侧设有输出窗口(3),所述缓存腔室(2)后上侧设有输入窗口(9),所述缓存腔室(2)中央前后侧设置的开口处中均设有冷却窗(8);
所述从动辊轮(4)为两个,两个所述从动辊轮(4)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2)下侧左右两侧中;
所述主动辊轮(10)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分别活动连接在缓存腔室(2)上侧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均通过传送带(7)与对应的从动辊轮(4)相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辊轮(10)后侧中心轴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11);
所述传送带(7)外侧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卡块(6);
所述固定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5)均呈竖向固定连接在缓存腔室(2)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固定板(5)的相对面均与对应的传送带(7)内侧面相连;
所述壳体(19)固定连接在箱体(1)顶部,所述壳体(19)内部左侧活动连接有齿轮一(14),所述壳体(19)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轮二(21),所述壳体(19)左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
所述齿轮二(15)活动连接在壳体(19)内部左侧,所述齿轮二(15)左侧齿部与齿轮一(14)右侧齿部相连接,所述齿轮二(15)前侧固定连接有内带轮一(17),所述齿轮二(15)后侧中心轴与电机(16)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内带轮一(17)通过连接带(18)与内带轮二(20)相连接;
所述齿轮一(14)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一(13),且连接带轮一(13)通过皮带一(12)与左侧的从动带轮(11)相连接;
所述内带轮二(20)后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轮二(21),且连接带轮二(21)通过皮带二(22)与右侧的从动带轮(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与传送带(7)内侧接触的面为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窗(8)中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冷却窗(8)外侧设有冷却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6)为步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一(12)、连接带(18)和皮带二(22)均同步带。
CN202021919691.2U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Active CN213010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691.2U CN213010286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691.2U CN213010286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0286U true CN213010286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9691.2U Active CN213010286U (zh) 2020-09-06 2020-09-06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0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10286U (zh) 一种smt贴片冷却缓存机
CN107225303B (zh) 一种精密回流焊机
CN210914221U (zh) 一种可调节输送速度的自动插件线
CN218058808U (zh) 一种玻璃退火炉
CN212230820U (zh) 一种配电柜用降温装置
CN211475883U (zh) 一种可双面透光的大功率led贴片支架
CN210862178U (zh) 一种链式快速烧结炉
CN210996958U (zh)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回流焊锡机
CN211580423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控制装置
CN211305200U (zh) 一种电池焊接设备
CN215486744U (zh) 高锰钢履带拼接装置
CN213416967U (zh) 一种传动齿轮生产用热处理装置
CN219131063U (zh) 一种半导体倒装回流焊夹具
CN220411967U (zh) 一种新型缓冲输送设备
CN217876967U (zh) 一种可高效烘干的隧道炉
CN21380192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路板传送装置
CN213224659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焊接器
CN209303860U (zh) 一种高真空银焊装置
CN217884013U (zh) 一种smt贴片加工用回流炉
CN108793701A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化加工的钢化装置
CN212188895U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驱动机构
CN214242507U (zh) 一种电路板等离子清洗机的自动输送装置
CN218630031U (zh) 一种摄像模组测试治具
CN219135600U (zh) 一种smt pcb板移载传送装置
CN214224977U (zh) 一种芯片管脚dc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