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6050U -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6050U
CN212996050U CN201821868000.3U CN201821868000U CN212996050U CN 212996050 U CN212996050 U CN 212996050U CN 201821868000 U CN201821868000 U CN 201821868000U CN 212996050 U CN212996050 U CN 21299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outlet pipeline
cover
weighing
tea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80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长泉
邵从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i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i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i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i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80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60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包括底座、电子称、称重杯、出茶管道以及推拉机构;底座的中部设有下料口,电子称设置在底座上,称重杯放置于电子称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的旁侧,出茶管道设置在称重杯的旁侧,且出茶管道的进茶口与称重杯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的上方;称重杯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出茶管道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且管盖的上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出茶管道的管壁上;推拉机构包括控制杆,以及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其能够准确称量投入茶叶的重量,进而能够控制茶饮机每次冲泡时的茶水比例。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背景技术
饮茶自古以来是中国人最常见的生活习惯之一,古人对饮茶具有许多讲究,其中一个关键之处在于茶水的比例问题,若水量过多会导致茶汤过淡,从而使茶叶失去应有的香气和滋味;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实现自动冲泡茶叶的泡茶机器应运而生。
然而目前市场虽存在多种泡茶机器,但仍然存在多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主要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现有的泡茶机器通常是根据预设的程序在每次冲泡时注入固定的水量,然而每次茶叶的投入量总会因为某些主观的原因(例如喝茶的人数)或客观的原因(例如每次人工投茶时的误差)从而使得投入的茶叶量不固定,两个因素综合就产生了茶饮机的茶水比例无法控制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其能够准确称量投入茶叶的重量,进而能够控制茶饮机每次冲泡时的茶水比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子称、称重杯、出茶管道以及推拉机构;
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下料口,电子称设置在底座上,称重杯放置于电子称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的旁侧,所述出茶管道设置在称重杯的旁侧,且出茶管道的进茶口与称重杯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的上方;所述称重杯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靠近出茶管道进茶口一侧低于远离出茶管道进茶口的另一侧;所述出茶管道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且管盖的上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出茶管道的管壁上;
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用于通过推或拉控制管盖启闭的控制杆,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杆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称重杯中投入茶叶后,电子称自动计算出所投入茶叶的重量,并将茶叶的重量信息传递给外部的控制装置,而后在外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步进电机开始工作,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控制杆将管盖打开,而后称重杯中的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由出茶管道滑落至下料口,进入到外部的泡茶装置当中。
外部的控制装置由于准确获知了投入茶叶的重量,因而能够根据该重量数据准确地计算出泡茶所需注水的量,从而达到控制茶饮机每次冲泡时的茶水比例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管盖的开启方式至少包括如下三个实施方案:
方案一:所述管盖上部的铰接轴水平设置且与出茶管道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所述控制杆由拉杆以及设置在拉杆头端的拉钩组成,所述拉杆与管盖上部的铰接轴相垂直,拉钩位于管盖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或下部的侧边且能勾住管盖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并带动其翻转。
方案二:所述管盖由第一盖体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盖体顶部的第一挡块组成;所述管盖上部的铰接轴位于第一盖体与第一挡块之间,并与出茶管道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一推杆以及设置在第一推杆头端的第一推头组成,所述第一推杆与管盖的铰接轴相垂直,第一推头位于第一挡块的旁侧。
方案三:所述管盖由第二盖体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盖体顶部的第二挡块组成;所述管盖上部的铰接轴位于第二盖体与第二挡块之间,并与出茶管道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二推杆以及设置在第二推杆头端的第二推头组成,所述第二推杆与管盖上部的铰接轴相垂直,第二推头位于第二挡块的旁侧。
优选的,所述管盖上部的壁厚小于管盖下部的壁厚。
该设计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
其一,由于茶叶总是集聚在出茶管道靠近出茶口一侧的底部,因此通常来说,茶叶对管盖底部的压力总是会大于顶部的压力,因此管盖下部的壁厚相对较大,就使得管盖下部增加了一定的重量,从而有效防止茶叶将管盖下部“推开”茶叶散落出出茶口的现象发生;
其二,这样的设计使得管盖的重心靠近下部,使得管盖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重量作用保持闭合。
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防止本实用新型中的杂物落入到下部的泡茶装置中去:所述底座的下料口设置有挡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另一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饮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或外部的泡茶装置、投茶装置、茶渣收纳箱、水箱及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茶装置为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投茶装置设置在泡茶装置的上方,茶渣收纳箱设置在泡茶装置的下方,水箱设置在泡茶装置的旁侧。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称量每次投入茶叶的量,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茶水比例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管盖能够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进行盖合,并自动扣合在出茶管道上,防止茶叶漏出;
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杆开启管盖的方式,在开启管盖前并不用触碰管盖或称重杯,因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触碰电子秤造成测量误差,使得测量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使用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使用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使用状态图;
图7为实施例4的平面布局图。
标号说明:1-底座、11-下料口、12-挡盖、2-电子称、3-称重杯、4-出茶管道、41-管盖、411-第一盖体、412-第一挡块、413-第二盖体、414-第二挡块、415-铰接轴、511-拉杆、512-拉钩、513-第一推杆、514-第一推头、515-第二推杆、516-第二推头、52-步进电机、6-机壳、7-泡茶装置、8-投茶装置、9-茶渣收纳箱、1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电子称2、称重杯3、出茶管道4以及推拉机构;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下料口11,电子称2设置在底座1上,称重杯3放置于电子称2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11的旁侧,所述出茶管道4设置在称重杯3的旁侧,且出茶管道4的进茶口与称重杯3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11的上方;所述称重杯3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靠近出茶管道4进茶口一侧低于远离出茶管道4进茶口的另一侧;所述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41,且管盖41的上部通过铰接轴415铰接在出茶管道4的管壁上;
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用于通过推或拉控制管盖41启闭的控制杆,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杆的步进电机52;所述步进电机52设置在底座1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
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水平设置且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所述控制杆由拉杆511以及设置在拉杆511头端的拉钩512组成,所述拉杆511与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相垂直,拉钩512位于管盖41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或下部的侧边且能勾住管盖41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并带动其翻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电子称2、称重杯3、出茶管道4以及推拉机构;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下料口11,电子称2设置在底座1上,称重杯3放置于电子称2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11的旁侧,所述出茶管道4设置在称重杯3的旁侧,且出茶管道4的进茶口与称重杯3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11的上方;所述称重杯3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靠近出茶管道4进茶口一侧低于远离出茶管道4进茶口的另一侧;所述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41,且管盖41的上部通过铰接轴415铰接在出茶管道4的管壁上;
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用于通过推或拉控制管盖41启闭的控制杆,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杆的步进电机52;所述步进电机52设置在底座1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
所述管盖41由第一盖体411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盖体411顶部的第一挡块412组成;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位于第一盖体411与第一挡块412之间,并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一推杆513以及设置在第一推杆513头端的第一推头514组成,所述第一推杆513与管盖41的铰接轴415相垂直,第一推头514位于第一挡块412的旁侧。
所述底座1的下料口11下方设置有挡盖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电子称2、称重杯3、出茶管道4以及推拉机构;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下料口11,电子称2设置在底座1上,称重杯3放置于电子称2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11的旁侧,所述出茶管道4设置在称重杯3的旁侧,且出茶管道4的进茶口与称重杯3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11的上方;所述称重杯3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靠近出茶管道4进茶口一侧低于远离出茶管道4进茶口的另一侧;所述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41,且管盖41的上部通过铰接轴415铰接在出茶管道4的管壁上;
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用于通过推或拉控制管盖41启闭的控制杆,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杆的步进电机52;所述步进电机52设置在底座1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
所述管盖41由第二盖体413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盖体413顶部的第二挡块414组成;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位于第二盖体413与第二挡块414之间,并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二推杆515以及设置在第二推杆515头端的第二推头516组成,所述第二推杆515与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相垂直,第二推头516位于第二挡块414的旁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包括机壳6,设置在机壳6内部或外部的泡茶装置7、投茶装置8、茶渣收纳箱9、水箱10及加热装置,所述投茶装置8为如实施例1-3任意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投茶装置8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上方,茶渣收纳箱9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下方,水箱10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旁侧。
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子称(2)、称重杯(3)、出茶管道(4)以及推拉机构;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下料口(11),电子称(2)设置在底座(1)上,称重杯(3)放置于电子称(2)的上方且位于下料口(11)的旁侧,所述出茶管道(4)设置在称重杯(3)的旁侧,且出茶管道(4)的进茶口与称重杯(3)的内腔连通,出茶口位于下料口(11)的上方;所述称重杯(3)内腔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靠近出茶管道(4)进茶口一侧低于远离出茶管道(4)进茶口的另一侧;所述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处设置有管盖(41),且管盖(41)的上部通过铰接轴(415)铰接在出茶管道(4)的管壁上;
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用于通过推或拉控制管盖(41)启闭的控制杆,以及用于驱动控制杆的步进电机(52);所述步进电机(52)设置在底座(1)上,控制杆安装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水平设置且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所述控制杆由拉杆(511)以及设置在拉杆(511)头端的拉钩(512)组成,所述拉杆(511)与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相垂直,拉钩(512)位于管盖(41)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或下部的侧边且能勾住管盖(41)靠近出茶口一侧的下部并带动其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41)由第一盖体(411)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盖体(411)顶部的第一挡块(412)组成;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位于第一盖体(411)与第一挡块(412)之间,并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平行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一推杆(513)以及设置在第一推杆(513)头端的第一推头(514)组成,所述第一推杆(513)与管盖(41)的铰接轴(415)相垂直,第一推头(514)位于第一挡块(412)的旁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41)由第二盖体(413)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盖体(413)顶部的第二挡块(414)组成;所述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位于第二盖体(413)与第二挡块(414)之间,并与出茶管道(4)的出茶口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且水平设置;
所述控制杆由第二推杆(515)以及设置在第二推杆(515)头端的第二推头(516)组成,所述第二推杆(515)与管盖(41)上部的铰接轴(415)相垂直,第二推头(516)位于第二挡块(414)的旁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41)上部的壁厚小于管盖(41)下部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挡盖(12)。
7.一种茶饮机,包括机壳(6),设置在机壳(6)内部或外部的泡茶装置(7)、投茶装置(8)、茶渣收纳箱(9)、水箱(10)及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茶装置(8)为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叶称量装置,投茶装置(8)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上方,茶渣收纳箱(9)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下方,水箱(10)设置在泡茶装置(7)的旁侧。
CN201821868000.3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99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8000.3U CN212996050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8000.3U CN212996050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6050U true CN21299605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800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996050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6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384A (zh) * 2018-11-13 2019-02-15 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384A (zh) * 2018-11-13 2019-02-15 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N109330384B (zh) * 2018-11-13 2024-04-30 福建饮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1173U (zh) 智能化奶粉冲泡机
CN212996050U (zh)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N203591763U (zh) 湿平整自动配液装置
CN110448177B (zh) 智能茶饮机
CN106382974B (zh) 一种固体物料自动称取装置及方法
CN109330384B (zh) 一种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N213155427U (zh) 一种滑盖式茶叶称量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茶饮机
CN208980299U (zh) 一种化妆水自动灌装机
CN206348179U (zh) 一种水性环保涂料样品粘稠度性能检测装置
CN206044387U (zh) 一种奶量精确计量装置及冲奶机
CN212037275U (zh) 一种用于烹饪系统的IoT智能调料盒
CN209087059U (zh) 啤酒自助销售机
CN209052798U (zh) 安培小时添加剂自动添加机
CN215586391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肥料配比装置
CN215457489U (zh) 一种可通过肉眼观察精确定量的控油壶
CN110934520A (zh) 一种用于烹饪系统的IoT智能调料盒
CN204970958U (zh) 一种带有水量自动报警功能的暖壶
CN215777627U (zh) 智能计量米箱
CN208994362U (zh) 一种便携式茶油集油箱
CN220281763U (zh) 一种自动灌装计量装置
CN207240994U (zh) 折盒机自动计数加水装置
US2058587A (en) Milk sediment testing apparatus
CN210005067U (zh) 液体定量杯
CN201969042U (zh) 一种药片计数器
CN210503976U (zh) 定量分酒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