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5997U - 一种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5997U
CN212995997U CN202021335920.6U CN202021335920U CN212995997U CN 212995997 U CN212995997 U CN 212995997U CN 202021335920 U CN202021335920 U CN 202021335920U CN 212995997 U CN212995997 U CN 212995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ot
handle body
frying pan
po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59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dakang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dakang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dakang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dakang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59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5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5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5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锅,包括锅体,锅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锅体的上方设置有锅盖,锅盖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由把手体、转动杆、转动把手、压盖和固定杆组成,把手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凹槽内,转动杆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压盖与把手体可拆卸连接,锅盖对应于固定杆处开设固定孔,固定杆穿过固定孔与把手体可拆卸连接,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旋转转动把手,即可对锅体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

Description

一种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炒锅。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炒锅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主要煮食工具。
现有的炒锅在使用时,需要打开锅盖不停的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极易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炒锅,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锅体的上方设置有锅盖,所述锅盖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由把手体、转动杆、转动把手、压盖和固定杆组成,所述把手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压盖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锅盖对应于所述固定杆处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采用生铁制成,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铁材质的锅体具有传热均匀的优点,锅体内部设置不粘层,防止锅内的食材粘在锅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把手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把手体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销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和把手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销钉可防止固定杆和把手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把手体的所述凹槽内对应于所述外螺纹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外螺纹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盖的下端的外螺纹和把手体的凹槽内的螺纹孔,使压盖的下端的外螺纹穿过转动杆上的圆形通孔,然后再将压盖与把手体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转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叶的材质为不锈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材质的转轴和搅拌叶就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可提升转轴和搅拌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锅盖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锅体的上边缘处对应于所述限位孔处固定设置有限位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使限位销穿过限位孔,防止在旋转转动杆时,锅盖跟随第二把手一起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上边缘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锅盖位于所述挡圈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防止锅盖有锅体的上端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转动杆、转动把手、转轴和搅拌叶,在盖上锅盖时,旋转转动把手,即可对锅体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同时,转动杆与第二把手可拆卸连接,转轴和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在无需使用转动杆、转动把手、转轴和搅拌叶时,将转动杆和转轴拆卸下来即可,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锅体;2、第一把手;3、锅盖;4、第二把手;401、把手体;402、转动杆;403、转动把手;404、压盖;405、固定杆;5、转轴;6、搅拌叶;7、排气孔;8、限位孔;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炒锅,包括锅体1,锅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2,锅体1的上方设置有锅盖3,锅盖3采用透明玻璃制成,锅盖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4,第二把手4由把手体401、转动杆402、转动把手403、压盖404和固定杆405组成,把手体401和压盖404采用热固定塑料制成,固定杆405采用不锈钢制成,把手体4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转动杆402的左端延伸至凹槽内,转动杆402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403,压盖404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锅盖3对应于固定杆405处开设固定孔,固定杆405穿过固定孔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固定杆4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盖上锅盖3时,旋转转动把手403,即可对锅体1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
参考图1和图2,锅体1采用生铁制成,锅体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本实施例中,不粘层为陶瓷涂层。
参考图1,固定杆405与把手体401螺纹连接,固定杆405与把手体401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销钉。
参考图1,压盖404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把手体401的凹槽内对应于外螺纹处开设有螺纹孔,转动杆40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外螺纹穿过圆形通孔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转轴5和搅拌叶6的材质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转轴5和挡板之间为榫卯结构,且连接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销钉,榫卯结构便于拆卸,销钉可防止转轴5脱落,转轴5的直径为10mm。
参考图1,锅盖3上开设有排气孔7,锅盖3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8,锅体1的上边缘处对应于限位孔8处固定设置有限位销9,限位销9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限位销9通过与锅体1焊接固定。
参考图1和图2,锅体1的上边缘固定设置有挡圈,锅盖3位于挡圈内,挡圈可以与锅体1一体成型。
工作原理:旋转转动把手403,即可对锅体1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在无需使用转动杆402、转动把手403、转轴5和搅拌叶6时,取下压盖404后,再取下转动杆402;然后取下转轴5和挡板连接处的销钉,最后再将压盖404安装在把手体401上,即可完成拆卸,操作较为简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炒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2),所述锅体(1)的上方设置有锅盖(3),所述锅盖(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4),所述第二把手(4)由把手体(401)、转动杆(402)、转动把手(403)、压盖(404)和固定杆(405)组成,所述把手体(4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杆(40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杆(402)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403),所述压盖(404)与所述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所述锅盖(3)对应于所述固定杆(405)处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杆(405)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杆(4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采用生铁制成,所述锅体(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5)与所述把手体(40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405)与所述把手体(401)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404)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把手体(401)的所述凹槽内对应于所述外螺纹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40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外螺纹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和所述搅拌叶(6)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上开设有排气孔(7),所述锅盖(3)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锅体(1)的上边缘处对应于所述限位孔(8)处固定设置有限位销(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上边缘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锅盖(3)位于所述挡圈内。
CN202021335920.6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炒锅 Active CN212995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5920.6U CN2129959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5920.6U CN2129959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5997U true CN21299599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5920.6U Active CN2129959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5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0337B2 (en) Blend soup maker
KR101964554B1 (ko) 교반기능을 구비한 조리용기용 뚜껑
US20080264927A1 (en) Cooking range having a motorized stove base
CN111050608A (zh) 具备搅拌功能的烹饪锅盖
CN209610824U (zh) 一种空气压力锅
CN109464000A (zh) 一种空气压力锅
CN209826266U (zh) 一种具有烤锅功能的压力锅
CN20973360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空气炸锅
CN103519676A (zh) 多功能组合炊具
CN201628268U (zh) 一种多功能炒炉
CN212995997U (zh) 一种炒锅
CN203914492U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CN209995930U (zh) 一种嵌入式炒菜锅
CN206007068U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加工机
CN114343434B (zh) 烹饪设备及锅铲组件
CN210055615U (zh) 一种滚筒式烹饪器
CN21312908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锅内炒菜结构
CN201790588U (zh) 一种带锅铲的锅盖
CN209915684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锅
CN209090912U (zh) 一种炒菜锅盖结构
CN210408054U (zh) 一种带有搅拌刀具的烹饪器
CN210810590U (zh) 一种可以匹配多种锅体的活动锅铲结构
CN210989614U (zh) 一种多用锅
CN211066142U (zh) 一种防粘锅的不锈钢炒锅
CN109452837B (zh) 一种分体可拆卸旋转搅拌式料理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