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6423U -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6423U
CN212986423U CN202021137085.5U CN202021137085U CN212986423U CN 212986423 U CN212986423 U CN 212986423U CN 202021137085 U CN202021137085 U CN 202021137085U CN 212986423 U CN212986423 U CN 212986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eaking stoppage
sleeve
leaking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70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德民
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to CN2020211370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6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6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6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该工具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堵漏套管组件、收紧组件和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所述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弹性内衬组件包括至少一层弹性内衬;所述堵漏套管组件与所述收紧组件抱箍式连接设置,所述堵漏套管组件通过所述收紧组件将所述弹性内衬组件紧固在泄漏管道的外壁周围并同步向内挤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通过在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可拆卸弹性内衬组件,使得堵漏套管组件变成一个可调节内径的堵漏套管,快速组装后能满足不同尺寸的泄漏管道的封堵。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堵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背景技术
带压槽罐车是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主要方式。由于侧翻、追尾、剐蹭,介质腐蚀、焊接缺陷、密封材料的损坏等因素的影响,槽罐车极易发生破损,从而引起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燃烧、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无法控制的损失。管道是槽罐车发生破损的主要部位之一。针对带压槽罐车管道泄漏事故,消防员一般采用套管式堵漏工具进行应急封堵。
套管式堵漏工具主要由堵漏套管(两刚性半圆壳体)、密封内衬、紧固螺栓、紧固螺母组成,其使用方法为:首先测量泄漏管道的尺寸;其次选择合适尺寸的堵漏套管,并将其放置在泄漏部位;用螺栓固定连接两刚性半圆壳体,拧紧螺母直到不再泄漏为止。
但是,套管式堵漏工具存在以下不足:考虑到泄漏管道尺寸不固定,消防队伍往往配备由系列管径堵漏套管组成的套管式堵漏工具箱。显然,该工具箱存在尺寸大、重量重,携带不便等问题。高压泄漏下,需双人操作,其中一人将堵漏套管按在管道泄漏处,另一人操作紧固螺栓和螺母进行收紧,操作相对不便。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满足不同管径的管道堵漏工具来满足消防队伍应急封堵带压槽罐车管道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的管道堵漏工具在使用时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道堵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主要包括:堵漏套管组件、收紧组件和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所述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弹性内衬组件包括至少一层弹性内衬;所述堵漏套管组件与所述收紧组件抱箍式连接设置,所述堵漏套管组件通过所述收紧组件将所述弹性内衬组件紧固在泄漏管道的外壁周围并同步向内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堵漏套管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刚性壳体,所述两个半圆形刚性壳体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设置,所述两个半圆形刚性壳体另一端通过收紧组件形成一个可以张开闭合的可调节松紧的闭环。
进一步的,所述收紧组件包括若干收紧螺栓和卡条;所述若干收紧螺栓穿过卡条与第一刚性壳体的连接端螺接,所述卡条可与第二刚性壳体的连接端形成可拆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刚性壳体的连接端设置有若干的限位凸块,若干的限位凸块可与卡条形成可拆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堵漏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层弹性内衬;所述多层弹性内衬的直径由大到小依次沿堵漏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相邻的弹性内衬之间设置有刚性内衬。
进一步的,所述每层弹性内衬粘贴设置在堵漏垫上;所述堵漏垫粘贴设置在刚性内衬或堵漏套管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通过在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可拆卸弹性内衬组件,使得堵漏套管组件变成一个可调节内径的堵漏套管,快速组装后能满足不同尺寸的泄漏管道的封堵。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例中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中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泄漏管道100、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堵漏套管组件210、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第一连接螺栓213、收紧组件220、限位凸块221、收紧螺栓222、第二连接螺栓223、卡条224、限位块224a、卡齿结构224b、弹性内衬组件230、大尺寸弹性内衬231、小尺寸弹性内衬232、刚性内衬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套管式堵漏工具存在的问题,本实例提供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通过设置可调节内径尺寸的弹性内衬组件,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堵漏,同时结构简单、便携、操作方便,满足了应急封堵带压槽罐车管道泄漏的堵漏需求。
如图1所示,本实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主要包括:堵漏套管组件210、收紧组件220和弹性内衬组件230。
其中,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内衬组件230,堵漏套管组件210可在收紧组件220的作用下,将弹性内衬组件230包裹在泄漏管道100的外壁并同步向内挤压,对泄漏管道100起到堵漏效果。
具体的,堵漏套管组件210由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和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组成,二者可在收紧组件220的作用下将弹性内衬组件230包裹住并从四周同步挤压将其紧固在泄漏管道100的外壁周围,对泄漏管道100起到堵漏效果。
这里的堵漏套管组件210在具体设置时,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其中一端和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213连接设置,同时,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和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可绕第一连接螺栓213转动,形成一个可以张开闭合的闭环。
这里具体设置时还可在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和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外壁设置若干凹槽,可减少堵漏套管组件的重量,方便操作使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例还在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和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另一端设置有收紧组件220,可将堵漏套管组件210连接成一个可调节松紧的闭环,并可对堵漏套管组件210起到收紧的作用,同时在收紧过程中可将对漏套管组件210的相对位移转化为向心压力,从四周对泄漏管道100起到挤压作用。
这里的收紧组件220包括第二连接螺栓223、若干收紧螺栓222和卡条224。
具体设置时,在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一端,具体为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可张开闭合的一端(即连接端)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部,第二连接螺栓223设置在该连接部上,收紧螺栓222的一端穿设在第二连接螺栓223上,并与其形成螺旋连接。
在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一端,具体为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可张开闭合的一端(即连接端)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凸块221。这些限位凸块221优选等间隔的分布在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可张开闭合的一端(即连接端)上,并与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连接部相对。
本收紧组件220中的卡条224可与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若干限位凸块221配合形成可拆的卡接结构。
本收紧组件220中的若干收紧螺栓222依次穿设在卡条224中,每个收紧螺栓222的螺帽端与卡条224形成限位,而连接端则穿过卡条224与第二连接螺栓223进行螺接。
如此,若干收紧螺栓222通过旋转收紧,若干收紧螺栓222在旋转收紧过程中,将面向第二连接螺栓223移动,继而带动卡条224面向设置第二连接螺栓223的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连接端移动。
此时将卡条224卡在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若干限位凸块221处,卡条224与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若干限位凸块221形成卡接结构。这样卡条224在收紧螺栓222的带动下面向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移动时,卡条224通过卡接结构同步带动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连接端面向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连接端移动,直至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的连接端与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的连接端接触压紧。
具体的,卡条224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224a,可与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若干限位凸块221配合,形成限位结构,以防止在收紧操作中卡条224横向移动,使得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连接端与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上的连接端使用相对。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在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的每个限位凸块22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的卡接槽,同时在卡条224上对应的设置有斜坡结构的卡齿结构224b,由此通过两者的配合,卡条224与限位凸块221之间能够形成稳定可靠的可拆卡接结构,以保护收紧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基于上述方案,使得堵漏套管组件210与收紧螺栓222之间呈抱箍式设计,使得堵漏套管组件210在收紧螺栓222的作用下收紧力大,且即使在泄漏介质喷射压力下,也可将收紧螺栓222旋转并卡入到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卡槽221处,从而实现预收紧,单人就可以完成这项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例在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内壁还设置有弹性内衬组件230,这里的堵漏套管组件210将弹性内衬组件230包裹住,在收紧螺栓222的作用下,从四周对弹性内衬组件230进行同步挤压,并将其紧固在泄漏管道100的周围,对泄漏管道100起到有效封堵。
这里的弹性内衬组件230至少包括一层弹性内衬,用于对泄漏管道100进行封堵。
为了适合不同尺寸的管道堵漏,这里的弹性内衬组件230可包括多层弹性内衬,该多层弹性内衬直径由大到小依次沿堵漏套管210的内壁可拆卸的设置。
同时,在相邻的多层弹性内衬之间还设置有刚性内衬,其目的主要用于稳定多层弹性内衬。
这里的弹性内衬组件230在具体设置时,可由多层粘接复合材料构成,可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漏套管组件210的内壁,如此结构的设置,方便使用时对其进行拆卸,从而达到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
本实例选择堵漏套管组件210内壁设置有两层弹性内衬作为具体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例中的弹性内衬组件230包括:大尺寸弹性内衬231和小尺寸弹性内衬232,主要用于形成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
其中,大尺寸弹性内衬231设置为C字型,其开口与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开口以及收紧组件220对应配合设置,并可在收紧组件220的作用下,形成一个闭环,如此结构的设置,方便大尺寸弹性内衬231与堵漏套管组件210同步进行打开闭合操作,对泄漏管道100进行包裹堵漏。
进一步的,在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最内层设置有小尺寸弹性内衬232,小尺寸弹性内衬232同样设置为C字型,其开口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优选与大尺寸弹性内衬231的开口相配合设置,方便套设在泄漏管道上。
进一步的,在大尺寸弹性内衬231和小尺寸弹性内衬232之间设置有刚性内衬233,其目的主要用于稳定大尺寸弹性内衬231和小尺寸弹性内衬232。
具体设置时,刚性内衬233可优选采用粘贴的方式设置在两层弹性内衬之间,便于和弹性内衬一起拆卸形成可变管径。
这里的刚性内衬233具体由两个半圆形圆环构成,两个半圆形圆环的首尾端可在堵漏套管组件210的收紧作用下呈闭合状态,这时,刚性内衬233呈圆环形设置。
在堵漏套管组件210无收紧力时,刚性内衬233的两个半圆形圆环收尾之间可张开呈开口设置,这里的两个开口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优选与小尺寸弹性内衬232和大尺寸弹性内衬231的开口相配合设置,方便套设在泄漏管道上。
基于上述结构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在具体应用时,如果小尺寸弹性内衬232与泄漏管道100的尺寸相吻合,那么直接将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包裹在泄漏管道100的四周,进行堵漏操作。
如果泄漏管道100的尺寸较大,那么可以通过手撕的方式将小尺寸弹性内衬232和刚性内衬233撕掉,这时,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的内径就变成大尺寸弹性内衬231的内径,再将其包裹在泄漏管道100的四周进行堵漏操作。
这里对弹性内衬和刚性内衬的层数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这里每一层弹性内衬还可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堵漏垫上(图中未标示出),再将粘贴有弹性内衬的堵漏垫通过粘贴设置在刚性内衬233或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内表面,如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每层弹性内衬在进行堵漏时,可以起到更好的封堵效果。
这里的堵漏垫可采用柔韧性弹性较好的材料构成,优选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刚性内衬233或堵漏套管组件210的内表面上,便于和弹性内衬一起拆卸形成可变管径。
针对上述给出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的设置方案,这里还进一步给出了一种针对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200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泄漏管道100的尺寸;
(2)将带有合适尺寸弹性内衬组件230的堵漏套管组件210包裹在泄漏管道100外壁周围,根据管道尺寸,计算所需弹性内衬的厚度;手撕过厚弹性内衬,并将带有弹性内衬组件230的堵漏套管组件210包裹在泄漏管道100外壁周围;
(3)安装收紧组件,收紧组件将堵漏套管组件210连接设置成一个可以张开闭合的可调节松紧的闭环;通过第二连接螺栓223将收紧螺栓222与堵漏套管组件210的第一半圆形刚性壳体211连接设置;将第二半圆形刚性壳体212上卡槽221与卡条224呈抱箍式连接设置,卡条224与收紧螺栓222连接设置。
(4)堵漏套管组件210的预收紧,以管道泄漏部位为中心,将堵漏套管组件210包裹于泄漏管道100外壁周围,将收紧螺栓222旋转并卡入到卡槽221处,实现预收紧;
(5)收紧操作,拧紧收紧螺栓222直至管道停止泄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通过在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可拆卸弹性内衬组件,使得堵漏套管组件变成一个可调节内径的堵漏套管,快速组装后能满足不同尺寸的泄漏的管道,并通过收紧组件将堵漏套管组件形成一个可以张开闭合的可调节松紧的闭环,将设置有弹性内衬的套管组件紧固在泄漏管道外壁周围,起到封堵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结构简单、偏于携带、操作方便、有效提升了带压槽罐车管道应急封堵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堵漏套管组件、收紧组件和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堵漏套管组件内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所述弹性内衬组件,所述弹性内衬组件包括至少一层弹性内衬;所述堵漏套管组件与所述收紧组件抱箍式连接设置,所述堵漏套管组件通过所述收紧组件将所述弹性内衬组件紧固在泄漏管道的外壁周围并同步向内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套管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刚性壳体,所述两个半圆形刚性壳体通过收紧组件形成一个可以张开闭合的可调节松紧的闭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组件包括若干收紧螺栓和卡条;所述若干收紧螺栓穿过卡条与第一刚性壳体的连接端螺接,所述卡条可与第二刚性壳体的连接端形成可拆卡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壳体的连接端设置有若干的限位凸块,若干的限位凸块可与卡条形成可拆卡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层弹性内衬;所述多层弹性内衬的直径由大到小依次沿堵漏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所述相邻的弹性内衬之间设置有刚性内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弹性内衬粘贴设置在堵漏垫上;所述堵漏垫粘贴设置在刚性内衬或堵漏套管的内表面。
CN202021137085.5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Active CN212986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7085.5U CN212986423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7085.5U CN212986423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6423U true CN212986423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7085.5U Active CN212986423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6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036A (zh) * 2020-06-18 2020-08-25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036A (zh) * 2020-06-18 2020-08-25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4202B2 (en) Pipe repair device
CN212986423U (zh)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
CN207914757U (zh) 管道焊接局部氩气保护装置
JP5876245B2 (ja) フランジ継手の修理工法及び修理用治具
CN102072378B (zh) 一种风险源管道泄漏外封堵气囊的快速封堵方法
CN203162432U (zh) 管道修补器
CN111578036A (zh) 一种可变管径的套管式堵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US8882154B1 (en) Pipe coupling
CN201925665U (zh) 管道泄漏外封堵气囊
US3884509A (en) Pipe coupling devices
CA2409709C (en) Securing shell assemblies to pipelines
US5002093A (en) Repair patch for tubular fluid-containing vessel
CN212298123U (zh) 一种柔性可扩展式法兰堵漏工具
CN211502035U (zh) 新型城市燃气管道堵漏抢修夹具
CN111578035A (zh) 一种柔性可扩展式法兰堵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61799Y (zh) 快装法兰联接壳
CN105889678A (zh) 卡箍装置
CN107782631B (zh) 增强热交换器管头耐压试验时壳体强度的装置及试压方法
CN220647234U (zh) 一种用于管道带压堵漏的卡具
JP2000179781A (ja) 既設管の外側補修構造及び外側補修工法
US2843155A (en) Pipe repair clamp
CN2462212Y (zh) 止漏箍
CN218761867U (zh) 一种保护连接结构
CN218294932U (zh) 一种钢质环氧套筒端部密封结构
JPS6017595Y2 (ja) 導管用の結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