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5889U -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5889U
CN212985889U CN202021183532.0U CN202021183532U CN212985889U CN 212985889 U CN212985889 U CN 212985889U CN 202021183532 U CN202021183532 U CN 202021183532U CN 212985889 U CN212985889 U CN 212985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hock absorber
adjustable damping
core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35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海
杨梁
王金刚
宗毅猛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tai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35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5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5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5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包括相互固定的阀外壳及螺线管,所述阀外壳的下腔体中设置有外阀套组件,所述外阀套组件包括外阀套,所述外阀套呈圆筒状,其内部径向延伸一圆周凸起将所述外阀套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油腔和下油腔,所述下油腔内可滑动设置有流道阀芯,所述流道阀芯与所述圆周凸起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道弹簧,所述上油腔内可滑动设置有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圆周凸起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电磁阀整体功能基础上优化内部结构,减少零件数量,在提高电磁阀整体响应时间的同时还降低制造成本;完全通孔的结构,可以始终对轴承进行润滑。

Description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调节用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车辆重要的零部件,它对车辆运行时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起到关键作用。传统减震器拥有固定的特性,在伸张或压缩过程中提供固定的阻尼特性曲线,而可调式减震器则提供一个特性场,系统根据工况(路面状况、制动、加速、转弯、驾驶员意愿 等)适时选择场中不同阻尼,以遏制车身振动、阻止轮胎产生跳动,保持车身稳定。
设定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时,如何平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具有一定的矛盾,普通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值相对固定,在调校过程中往往在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中取折中方案,因此在不同路面下普通减振器并不能保证车辆悬挂系统能表现出最佳的阻尼特性,不能很好地兼顾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目前的车辆上一般会采用一种可变阻尼减震器的技术来解决此问题。
可变阻尼减震器主要通过磁流变、电磁阀式、步进电机式等方式实现,电磁阀式以性能可靠、成本低、响应迅速、结构紧凑等优势应用广泛。中国专利CN109185382A揭示了一种内置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震器,虽然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震器在国内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电磁阀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可调节范围小。传统电磁阀由于单通道节流,很难在有限的运动区间内实现更宽的调节范围,导致一定电流范围内减震器压缩力与反驳力变化不大。
(2)响应慢。调节滞环大,导致电磁阀动作迟缓,从而导致减震器总成响应速度降低。
(3)控制精度低。调节减震器阻尼的电磁阀由于调节范围小,导致在调节区间内很小的电流变化将引起电磁阀较大的开口变化,导致控制精度降低。
(4)阻尼力线性度低。
由此一种在普通减振器外部加装电磁阀的技术应运而生,如中国专利CN110360261A和CN209581070U所揭示,电磁阀的作用是根据其供电电流大小来改变油液在减振器的节流面积,从而改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控制器根据具体路况计算出给电磁阀合理的电流,使得减振器能实时保证不同路况下的最佳阻尼特性。但目前这类主流电磁阀的普遍结构复杂,要求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高,成本高昂;并且电磁阀内部的先导部分零部件较多,组装结构复杂,从而影响电磁阀的响应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包括相互固定的阀外壳及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的用来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绕组伸入至所述阀外壳的上腔体中,所述螺线管的内部空间中同轴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磁芯总成,所述磁芯总成包括磁芯轴及固定在其外周的软磁体,所述阀外壳的下腔体中设置有外阀套组件,所述外阀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阀外壳的下腔体中的外阀套,所述外阀套呈圆筒状,其内部径向延伸一圆周凸起将所述外阀套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油腔和下油腔,所述下油腔内可滑动设置有流道阀芯,所述流道阀芯与所述圆周凸起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道弹簧,所述上油腔内可滑动设置有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圆周凸起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阀套一侧固定有上盖,两者限定形成所述下油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进油口,且与所述外阀套的侧壁共同限定形成回油通道。
优选的,所述磁芯轴的两端分别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滑动,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设置在前轴承支座中,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设置在后轴承支座中,所述后轴承支座与所述阀外壳焊接在一起,所述前轴承支座过盈安装在所述阀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磁芯轴为中空管,且其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第一轴承外,并与所述控制阀芯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控制阀芯具有与所述磁芯轴的中空内径相当的通孔并始终导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芯具有一底盘以及同轴垂直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的自由端为锥形体,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凸柱及底盘,所述锥形体可伸入至所述圆周凸起内的中空通道中,所述中空通道始终与所述控制阀芯的通孔导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芯的底盘上均布有油孔,围绕在所述凸柱的四周,在电磁阀失电状态时,所述凸柱的锥形体与所述圆周凸起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上油腔流道口,并通过所述油孔与设置在所述阀外壳上的溢流通道导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芯的上表面环布有凸台,以使所述控制阀芯的上表面形成沟壑状,所述油孔通过所述沟壑始终与所述溢流通道导通。
优选的,所述流道阀芯的内腔呈倒梯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外阀套和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不改变电磁阀整体功能基础上优化内部结构,减少零件数量,在提高电磁阀整体响应时间的同时还降低制造成本;完全通孔的结构,可以始终对轴承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失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通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包括相互固定的阀外壳5及螺线管11,所述螺线管11的用来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绕组伸入至所述阀外壳5的上腔体中,所述螺线管11的内部空间中同轴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磁芯总成8,所述磁芯总成8包括磁芯轴22及固定在其外周的软磁体。当线圈绕组通电后,磁芯轴22受到电磁力而产生轴线位移。
所述磁芯轴22的两端分别在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10中滑动,所述第一轴承7固定设置在前轴承支座6中,所述第二轴承10固定设置在后轴承支座9中,所述后轴承支座9与所述阀外壳5焊接在一起,所述前轴承支座6过盈安装在所述阀外壳5内。
所述阀外壳5的下腔体中设置有外阀套组件,所述外阀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阀外壳5的下腔体中的外阀套14,所述外阀套14呈圆筒状,其内部径向延伸一圆周凸起21将所述外阀套14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油腔16和下油腔17。所述外阀套14一侧固定有上盖1,两者限定形成所述下油腔17,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进油口15,且与所述外阀套14的侧壁共同限定形成回油通道20。所述外阀套14和所述上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2。
所述下油腔17内可滑动设置有流道阀芯3,所述流道阀芯3与所述圆周凸起2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道弹簧4。所述流道阀芯3的内腔呈倒梯形形状,起到固定流道弹簧位置作用。所述流道阀芯3与流道弹簧4连接在所述外阀套14内,通过流道阀芯3的上下运动来控制回油通道20的面积大小,从而控制来自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大小。
所述上油腔16内可滑动设置有控制阀芯12,所述控制阀芯12与所述圆周凸起2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13。
所述磁芯轴22为中空管,且其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第一轴承7外,并与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控制阀芯12具有与所述磁芯轴的中空内径相当的通孔23并始终导通。所述磁芯轴22中心通孔的直径为2mm,目的让油液进入到第二轴承10,在磁芯运动时起润滑作用。
所述控制阀芯12具有一底盘以及同轴垂直设置的凸柱24,所述凸柱24的自由端为锥形体25,且朝下设置。所述通孔23贯穿所述凸柱24及底盘,所述锥形体25可伸入至所述圆周凸起21内的中空通道26中,所述中空通道26始终与所述控制阀芯12的通孔23导通。
所述控制阀芯12的底盘上均布有油孔27,直径3mm,围绕在所述凸柱24的四周,在电磁阀失电状态时,所述凸柱的锥形体25与所述圆周凸起21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上油腔流道口18,并通过所述油孔27与设置在所述阀外壳5上的溢流通道19导通。具体的,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环布有凸台,本优选实施方案中具有4个凸台,凸台与凸台之间有1mm的间隙,以使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形成沟壑28,所述油孔27通过所述沟壑28始终与所述溢流通道19导通。所述控制阀芯12的锥形体25与上腔流道口18相配合,通过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下运动可以改变所述上腔流道口18的油液通过面积,在控制阀芯12向下运动到极限时,可以完全封闭上腔流道口,如图3所示。
下面结合图2和图3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来自减振器的油液由进油口15进入电磁阀,当螺线管失电时,上油腔流道口18和回油通道20均处于开启状态,油液分两路(回油通道和溢流通道)流出,如图2所示。当螺线管的电流增大时,电磁力上升,磁芯向下移动并推动控制阀芯12下移,使得上油腔流道口18的面积变小并最终封闭,如图3所示,引起下油腔17压力上升,当下油腔17压力大于进油口压力,则流道阀芯3下移,从而回油通道开口变小,流量下降,最终实现流量调节。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包括相互固定的阀外壳(5)及螺线管(11),所述螺线管(11)的用来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绕组伸入至所述阀外壳(5)的上腔体中,所述螺线管(11)的内部空间中同轴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磁芯总成(8),所述磁芯总成(8)包括磁芯轴(22)及固定在其外周的软磁体,所述阀外壳(5)的下腔体中设置有外阀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阀外壳(5)的下腔体中的外阀套(14),所述外阀套(14)呈圆筒状,其内部径向延伸一圆周凸起(21)将所述外阀套(14)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油腔(16)和下油腔(17),所述下油腔(17)内可滑动设置有流道阀芯(3),所述流道阀芯(3)与所述圆周凸起(2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流道弹簧(4),所述上油腔(16)内可滑动设置有控制阀芯(12),所述控制阀芯(12)与所述圆周凸起(2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套(14)一侧固定有上盖(1),两者限定形成所述下油腔(17),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进油口(15),且与所述外阀套(14)的侧壁共同限定形成回油通道(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轴的两端分别在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10)中滑动,所述第一轴承(7)固定设置在前轴承支座(6)中,所述第二轴承(10)固定设置在后轴承支座(9)中,所述后轴承支座(9)与所述阀外壳(5)焊接在一起,所述前轴承支座(6)过盈安装在所述阀外壳(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轴(22)为中空管,且其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第一轴承(7)外,并与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相抵接,所述控制阀芯(12)具有与所述磁芯轴的中空内径相当的通孔(23)并始终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12)具有一底盘以及同轴垂直设置的凸柱(24),所述凸柱的自由端为锥形体(25),所述通孔(23)贯穿所述凸柱(24)及底盘,所述锥形体(25)可伸入至所述圆周凸起(21)内的中空通道(26)中,所述中空通道(26)始终与所述控制阀芯(12)的通孔(23)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12)的底盘上均布有油孔(27),围绕在所述凸柱的四周,在电磁阀失电状态时,所述凸柱的锥形体与所述圆周凸起(21)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上油腔流道口(18),并通过所述油孔(27)与设置在所述阀外壳(5)上的溢流通道(19)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环布有凸台,以使所述控制阀芯(12)的上表面形成沟壑(28),所述油孔通过所述沟壑(28)始终与所述溢流通道(19)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阀芯(3)的内腔呈倒梯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套(14)和所述上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2)。
CN202021183532.0U 2020-06-23 2020-06-23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Active CN212985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3532.0U CN21298588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3532.0U CN21298588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5889U true CN212985889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3532.0U Active CN21298588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58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369A (zh) * 2021-12-13 2022-04-08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外置式电磁阀总成及其应用
CN115574037A (zh) * 2022-09-28 2023-01-06 重庆交通大学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369A (zh) * 2021-12-13 2022-04-08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外置式电磁阀总成及其应用
CN115574037A (zh) * 2022-09-28 2023-01-06 重庆交通大学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3138B2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same
CN212985889U (zh) 车用可调阻尼减震器外置式电磁阀
US8794405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JP5685592B2 (ja) 自動車の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KR101254235B1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쇽업소버
US7958979B2 (en) Variable damper
CN111561542B (zh) 阻尼器液压压缩止动杯
CN100567764C (zh) 阻尼力可变减震器
CN101235863A (zh) 阻尼力可变减震器
CN103032503B (zh) 混合动力车辆半主动悬架馈能器
US20100044172A1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valve of shock absorber
US8770358B2 (en) Variable damping force damper
CN104094013A (zh) 缓冲器
WO2019239718A1 (ja) 減衰力発生機構、減衰力発生機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圧力緩衝装置
US20120279815A1 (en) Shock absorber
JP2014011352A (ja) ソレノイド
CN10319267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半主动悬架馈能器
US5551540A (en) Vibration damper and a vibration damper with a valve actuation device
CN206668851U (zh) 一种悬架减振器电控活塞机构
CN102979846B (zh)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CN105805217A (zh) 一种环形磁路的磁流变减振器
JP2014073018A (ja) ソレノイド
EP2236854A1 (en) Continuously controllable damper device
JP6001859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CN210461512U (zh) 一种调节减震器阻尼的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68 Longjin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Kuntai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68 Longjin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