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5457U -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 Google Patents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5457U
CN212985457U CN202022093335.6U CN202022093335U CN212985457U CN 212985457 U CN212985457 U CN 212985457U CN 202022093335 U CN202022093335 U CN 202022093335U CN 212985457 U CN212985457 U CN 212985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wall
shaped wall
tow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33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军
徐瑞龙
郝华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bin High 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bin High 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bin High 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bin High Tech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33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5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5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5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该弧形构件包括:第一弧形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二弧形壁,套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壁的外周侧,所述第二弧形壁为金属板件,所述第二弧形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弧形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该弧形构件通过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的外周侧设置由金属板件制成的第二弧形壁,且第一弧形壁仅承受压力,第二弧形壁仅承受拉力,传力路径简单、可靠,有利于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逐渐扩大,塔筒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塔筒结构的受力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风电塔筒大多为纯钢塔筒,由于稳定性较差、承载力较低、钢材用量大和造价高等原因无法满足低风速区风力发电的需求。而混凝土塔筒接缝处需要现场灌浆养护等,以致施工工序较多,安装周期较长。
目前,由混凝土与钢结构的组合型钢混塔筒成为较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由于混凝土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在二者的连接处刚度会发生突变,影响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如何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该弧形构件的传力路径简单可靠,有利于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弧形构件,包括:第一弧形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二弧形壁,套设于第一弧形壁的外周侧,第二弧形壁为金属板件,第二弧形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第二弧形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弧形壁内预埋有金属骨架结构,法兰段与第二弧形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弧形壁包括靠近法兰段的第一端面,法兰段所在的平面低于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二弧形壁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与第二弧形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加强肋,固定耳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弧形构件还包括第三弧形壁,第三弧形壁设置于第一弧形壁的内周侧,第三弧形壁为金属板件,第三弧形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内凸出的多个第二凸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二弧形壁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塔筒段,包括沿自身周向连续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构件,该弧形构件为如前所述的任一种弧形构件,至少两个弧形构件的法兰段形成法兰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筒段,包括:第一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二壁,套设于第一壁的外周侧,第二壁为金属板件,第二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第二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包括沿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塔筒段,塔筒段为如前所述的塔筒段,每相邻的两个塔筒段的法兰盘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相邻的两个塔筒段的第一弧形壁之间设置有抗剪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通过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的外周侧设置由金属板件制成的第二弧形壁,且第二弧形壁沿自身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之间通过凹凸结构互相嵌合,既可以提高第二弧形壁自身的抗拉强度,也可以提高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的连接处的连接刚度,避免连接处发生刚性突变。另外,第二弧形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通过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法兰段之间设置预应力体系,可以减小第二弧形壁的拉力,这样第二弧形壁的横截面面积可以设计得更小。由于第一弧形壁仅承受压力,第二弧形壁仅承受拉力,从而整体能够承受反复拉压载荷,传力路径简单、可靠,并且混凝土成本较低,结构稳定且经济,有利于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塔筒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方向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区域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区域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弧形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的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区域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弧形构件;1-第一弧形壁;11-第一端面;2-第二弧形壁;20-法兰盘;21-第一凸部;22-第一凹部;23-法兰段;231-第一固定孔;24-第一加强肋;25-固定耳;251-第二固定孔;26-第二加强肋;27-镂空部;3-第三弧形壁;31-第二凸部;32-第二凹部;4-抗剪构件;30-弹性件;40-紧固件;100-塔筒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逐渐扩大,塔筒的高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大。实际应用中,受到道路运输条件的限制,例如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限高桥梁等,通常将塔筒沿轴向分为多个塔筒段,再将每个塔筒段沿周向分为多个弧形构件,在加工场地制造完成弧形构件后,再将其运输到组装现场,以满足运输要求。运输到风电现场组装时,先将多个弧形构件拼接成塔筒段,再将多个塔筒段组装为完整的塔筒。
目前较常用的塔筒是混凝土与钢结构的组合型钢混塔筒,由于混凝土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在二者的连接处刚度会发生突变,影响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弧形构件作为最小的受力及组装单元,如何改善混凝土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差异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塔筒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筒段100,包括沿自身周向连续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0,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0沿周向形成有法兰盘20。多个塔筒段沿高度方向组装时,通过法兰盘20相互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的A-A方向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区域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10包括: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
第一弧形壁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二弧形壁2套设于第一弧形壁1的外周侧,第二弧形壁2为金属板件。可选地,金属板件为钢板件。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主要承受弯矩和轴向力,剪力较小,即塔筒的横截面主要承受拉力和压力,且塔筒外侧由于弯矩造成的拉应力更大。由金属板件制备的第二弧形壁2设置于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1的外周侧,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应力。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1可以承受较大压力,而制备第二弧形壁2的金属板件的壁厚一般较薄,对第一弧形壁1的壁厚影响较小,故第一弧形壁1的横截面可近似按最大截面计算抵抗矩。一方面可以节省金属板材,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防止金属板材侧向失稳。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弧形壁2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21,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21之间形成第一凹部22。
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凸部21和第一凹部22,由于第二弧形壁2套设于第一弧形壁1的外周侧,使得第一弧形壁1的外周侧沿自身周向形成有对应于第一凸部21的凹部以及对应于第一凹部22的凸部。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之间通过这种凹凸结构的互相嵌合,既可以提高第二弧形壁2自身的抗拉强度,防止第二弧形壁2侧向失稳,也可以提高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的连接处的连接刚度,避免连接处发生刚性突变。由于第一弧形壁1可以不受拉力,往复荷载应力幅小,提高了第一弧形壁1的耐久性,进而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23,法兰段2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31。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0的法兰段23沿周向形成有如图1所示的法兰盘20。
由于塔筒沿高度方向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塔筒段,相邻的两个塔筒段之间的连接通过沿高度方向相邻的弧形构件10连接为一体。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23,通过法兰段23可以将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10相互连接。当弧形构件10位于塔筒的最底端或者顶端时,第二弧形壁2远离地面或者顶端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段23,以便于与相邻的另一弧形构件10连接。当弧形构件10位于塔筒的底端与顶端之间时,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高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段23,以便于与高度方向上相邻的弧形构件10相互连接。
具体来说,法兰段2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31,紧固件穿过相邻的弧形构件10的第一固定孔231,以将二者固定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通过设置螺栓与螺母的旋合量可以提供预紧力,使得高度方向上相邻的弧形构件的第一弧形壁1之间产生预应力,可以减小第二弧形壁2承受的拉力,这样第二弧形壁2的横截面面积可以设计得更小。
当上部的弧形构件10受压时,由于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1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可以将上部弧形构件10的压力传递至下部的弧形构件10的第一弧形壁1。当上部的弧形构件10受拉时,依靠第二弧形壁2的法兰段23和紧固件的预紧力可以将拉力传递至其下部的弧形构件10的第二弧形壁2,传力路径简单、可靠。由于第二弧形壁2只传递拉力,不传递或较少传递压力,从而最大程度提高金属板件的抗拉强度,减少受压及屈曲,进而可以使弧形构件10能够承受反复拉压载荷。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弧形构件10采用金属板件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依靠内侧的第一弧形壁1的受压和外侧第二弧形壁2的受拉共同协调受力,可以反复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并且混凝土成本较低,结构稳定且经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构件,通过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1的外周侧设置由金属板件制成的第二弧形壁2,且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凸部21和第一凹部22,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之间通过凹凸结构互相嵌合,既可以提高第二弧形壁2自身的抗拉强度,也可以提高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的连接处的连接刚度,避免连接处发生刚性突变。另外,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23,通过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法兰段23之间设置预应力体系,可以减小第二弧形壁2的拉力,这样第二弧形壁2的横截面面积可以设计得更小。由于第一弧形壁1仅承受压力,第二弧形壁2仅承受拉力,从而整体能够承受反复拉压载荷,传力路径简单、可靠。并且混凝土成本较低,结构稳定且经济,有利于提高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构件的具体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弧形构件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第一弧形壁1内预埋有金属骨架结构,金属骨架结构可以包括预埋入混凝土中纵横交错的锁紧钢筋,也可以为预埋入混凝土中层叠设置的拉接钢筋,还可以为从第二弧形壁2朝向混凝土一侧焊接的栓钉或者钢筋,栓钉或者钢筋埋入混凝土中,提高弧形构件10的抗剪强度,保证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共同协调工作。
如图5所示,为了使传力路径更加可靠,第二弧形壁2的法兰段23与第二弧形壁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24。第一加强肋24与法兰段23、第二弧形壁2之间构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提高法兰段23的结构强度,防止法兰段23发生局部变形。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壁1包括靠近法兰段23的第一端面11,法兰段23所在的平面低于第一端面11所在的平面。当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弧形构件10相互连接时,相邻的法兰段2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或者相邻的法兰段23之间弹性连接,稍后将详细介绍,而相邻的第一弧形壁1紧密接触,确保压力仅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壁1之间传递,第二弧形壁2不承受压力,避免第二弧形壁2屈曲失稳。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弧形壁1或者第二弧形壁2由靠近地面的一侧沿自身高度方向渐缩设置。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弧形构件10的稳定性。
图6是图2中的区域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了使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0沿周向相互拼接为塔筒段,第二弧形壁2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耳25,固定耳25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51。紧固件穿过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弧形壁2的第二固定孔251,以将二者固定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
可选地,固定耳25与第二弧形壁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加强肋26,第二加强肋26与法兰段23、第二弧形壁2之间构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提高固定耳25的结构强度,防止固定耳25发生局部变形。另外,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壁2的固定耳25的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防水雨水进入腐蚀塔筒段100。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弧形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弧形构件的结构与图2至图5所示的弧形构件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弧形构件10还包括第三弧形壁3,第三弧形壁3设置于第一弧形壁1的内周侧,第三弧形壁3为金属板件,第三弧形壁3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内凸出的多个第二凸部31,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31之间形成第二凹部32。可选地,金属板件为钢板件。
与第二弧形壁2的结构类似,第三弧形壁3沿自身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二凸部31和第二凹部32,由于第三弧形壁3设置于第一弧形壁1的内周侧,使得第一弧形壁1的内周侧沿自身周向形成有对应于第二凸部31的凹部以及对应于第二凹部32的凸部。第一弧形壁1和第三弧形壁3之间通过这种凹凸结构的互相嵌合,既可以提高第三弧形壁3自身的抗拉强度,也可以提高第一弧形壁1和第三弧形壁3的连接处的连接刚度,避免连接处发生刚性突变,影响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由此,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第一弧形壁1夹设于第三弧形壁3与第二弧形壁2之间,且第一弧形壁1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均通过凹凸结构与金属板件互相嵌合,提高了整个弧形构件10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弧形壁3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耳(图中未示出),连接耳上设置有固定孔。紧固件穿过周向上相邻的第三弧形壁3的固定孔,以将二者固定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塔筒段100与图1所示的塔筒段100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塔筒段100的第二弧形壁2设置有多个镂空部27。
多个镂空部27可以沿第二弧形壁2的周向间隔分布,如图8所示,也可以既沿周向分布,也沿高度方向分布,从而形成网状的镂空部27。当第二弧形壁2受到的拉应力较小时,可以在第二弧形壁2上设置多个镂空部27,减轻弧形构件10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另外,如前所述的塔筒段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卧式或立式方式浇筑。当使用立式方式浇筑时,对于塔筒段外周侧有金属板件的第二弧形壁2时,可以不必使用模具,仅仅依靠金属板件的整环性或第二弧形壁2的分缝处的螺栓连接即可,此时金属板件即可作为模具来浇筑混凝土,以制备第一弧形壁1;当塔筒段外侧没有金属板件的第二弧形壁2时,可以使用一般的模具浇筑第一弧形壁1。当塔筒段内周侧无金属板件的第三弧形壁3时,可以使用一般的模具浇筑第一弧形壁1。当塔筒段内周侧有金属板件的第三弧形壁3时,如果压力不大,且金属板件的厚度足够,可以将第三弧形壁3作为内模具,第二弧形壁2作为外模具,二者组成整环支撑作为模具浇筑第一弧形壁1。
当采用卧式浇筑时,可以将外周侧的第二弧形壁2或内周侧的第三弧形壁3作为模具底板,利用底座结构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将整个弧形构件10一起吊出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塔筒段,其与前述塔筒段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塔筒段为圆环形结构,其沿周向不分段,适用于直径相对较小的塔筒。
具体来说,塔筒段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二壁套设于第一壁的外周侧,第二壁为金属板件,第二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第二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壁和第二壁的结构分别与前述的第一弧形壁1和第二弧形壁2的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区域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包括沿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如前所述的塔筒段100,每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的法兰盘2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30。紧固件40穿过法兰盘20的第一固定孔231和弹性件30,以实现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的弹性连接。
弹性件30可以为柔性弹簧垫等构件,当上部塔筒段100的第二弧形壁2受压时,压力通过法兰盘20传递至弹性件30,由于弹性件30为柔性件,可以受压变形,从而较少了此处的压力,从而保证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法兰盘20之间不传递或较少传递压力,压力通过内部的第一弧形壁1传递。另外,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的法兰盘20的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防水雨水进入腐蚀塔筒段100。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的第一弧形壁1或者第一壁之间设置有抗剪构件4。以第一弧形壁1为例,具体来说,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的第一弧形壁1的混凝土的交界面上可以涂刷界面剂,然后选择性的设置抗剪构件4,外部第二弧形壁2则通过法兰盘20、紧固件和弹性件30进行连接。抗剪构件4不仅可以提高塔筒的抗剪强度,还可以确保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塔筒段100定位准确而不偏移。
当各部件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可以先将各弧形构件10拼接为塔筒段100。其中,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弧形壁1通过钢筋或弧形螺栓等连接,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壁2通过固定耳25连接,以完成塔筒段100的拼接。然后将塔筒段100吊装至高空,利用抗剪构件4定位进行试拼接。当试拼接合格后,可以施加界面剂、结构胶在第一弧形壁1的交界面,然后将第二弧形壁2对应的法兰盘20连接。如此依次吊装塔筒段100,直至顶部,最终完成塔筒的吊装。
由此,各弧形构件10连接装配构成塔筒段100,多个塔筒段100堆叠构成整个塔筒,因此通过提高弧形构件10自身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提高风机塔筒整体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弧形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第二弧形壁,套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壁的外周侧,所述第二弧形壁为金属板件,所述第二弧形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弧形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壁内预埋有金属骨架结构,所述法兰段与所述第二弧形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壁包括靠近所述法兰段的第一端面,所述法兰段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壁沿自身周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与所述第二弧形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构件还包括第三弧形壁,所述第三弧形壁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壁的内周侧,所述第三弧形壁为金属板件,所述第三弧形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内凸出的多个第二凸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壁上设置有多个镂空部。
7.一种塔筒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自身周向连续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构件,所述弧形构件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弧形构件,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构件的法兰段形成法兰盘。
8.一种塔筒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第二壁,套设于所述第一壁的外周侧,所述第二壁为金属板件,所述第二壁包括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壁沿自身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盘。
9.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塔筒段,所述塔筒段为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塔筒段,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筒段的法兰盘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塔筒段的第一弧形壁或者第一壁之间设置有抗剪构件。
CN202022093335.6U 2020-09-22 2020-09-22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Active CN212985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335.6U CN212985457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3335.6U CN212985457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5457U true CN212985457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8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3335.6U Active CN212985457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5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039A (zh) * 2022-05-13 2022-09-20 湘潭大学 一种风电塔筒加固装置及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039A (zh) * 2022-05-13 2022-09-20 湘潭大学 一种风电塔筒加固装置及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85457U (zh) 弧形构件、塔筒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WO2010133558A1 (en) Composite conne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CN112030725B (zh) 一种内置分级耗能装置的自复位桥梁墩柱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483328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预制干式装配混凝土-钢混合塔架
EP3306079B1 (en) Device for joining a metal section with a concrete section in a hybrid hollow tower
CN113529947A (zh) 一种可拆卸重复使用全螺栓-销轴连接钢结构梁柱节点
CN111236096A (zh) 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177329U (zh) 风电塔体/塔节加固结构
CN111236091B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混凝土内衬加固结构
CN211772853U (zh) 一种装配式悬索桥塔
CN210887282U (zh) 一种钢格栅环式风电塔架基础环设施
CN111520289A (zh) 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组合塔筒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214993221U (zh) 一种适用于涵洞加固改造的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CN21440385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预制干式装配混凝土-钢混合塔架
CN214196556U (zh) 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5613444A (zh) 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
KR20120073788A (ko) 풍력발전기용의 타워블럭형 풍력발전탑
CN209838602U (zh) 一种用于风电塔架的体外预应力结构
CN210622987U (zh) 拉索式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9594789B (zh)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节点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N218438574U (zh) 一种开孔法兰及混凝土杆塔
CN111336070A (zh) 风电塔体/塔节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578490U (zh) 一种装配式拼腔钢-混凝土的风机塔筒
CN114960734B (zh) 一种风电基础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4855863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风电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