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4256U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84256U CN212984256U CN202021128833.3U CN202021128833U CN212984256U CN 212984256 U CN212984256 U CN 212984256U CN 202021128833 U CN202021128833 U CN 202021128833U CN 212984256 U CN212984256 U CN 2129842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bber support
- fixedly connected
- building
- column
- isol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36 Ca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til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挂环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橡胶支座、挂环、缓冲弹簧、固定柱、连接柱、螺纹孔、固定螺栓和阻尼器的配合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整个隔震装置抵抗强地震的能力,解决了现有的建筑遇到强震时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通过橡胶支座、挂环、缓冲弹簧、固定柱、连接柱、螺纹孔、固定螺栓和阻尼器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隔震装置更加经久耐用,解决了现有的隔震装置不够经久耐用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地震是一种实发性、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建筑抗震装置能够减少地震给房屋建筑带来的伤害,减少人民财产的损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现有的建筑隔震手段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橡胶支撑支座,从而对建筑进行隔震
现有的建筑隔震装置的缺点是:
1、现有的安装橡胶支撑支座的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不够好,在遇到较强地震时建筑受影响较为严重;
2、现有的隔震装置不够经久耐用,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挂环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
可选的,所述顶板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橡胶支座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橡胶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橡胶支座的高度为五十厘米,所述橡胶支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
可选的,所述挂环每两个为一组,所述挂环固定连接在橡胶支座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的四个角处。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与挂环相适配,所述固定柱贯穿挂环和连接柱。
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长度与两个挂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螺纹孔与固定螺栓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柱,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建筑隔震装置,通过在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橡胶支座设置在地基与建筑之间,减小了建筑与地基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地震来时,能够起到消震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通过在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也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通过在挂环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橡胶支座之间通过挂环、固定柱、连接柱、固定螺栓和阻尼器连接,阻尼器能够大幅度对横向震动进行吸能消震,大大增强了整个隔震装置抵抗强地震的能力,通过橡胶支座、挂环、缓冲弹簧、固定柱、连接柱、螺纹孔、固定螺栓和阻尼器的配合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整个隔震装置抵抗强地震的能力,解决了现有的建筑遇到强震时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
2、该建筑隔震装置,通过在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能起到连接底板和顶板的作用,提高橡胶支座的整体性和抗震抗压能力,通过在挂环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阻尼器通过固定柱贯穿连接柱,再通过固定螺栓对固定柱进行限位,能够牢牢的与橡胶支座固定连接,使橡胶支座和阻尼器连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能够使整个隔震装置更加经久耐用,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通过橡胶支座、挂环、缓冲弹簧、固定柱、连接柱、螺纹孔、固定螺栓和阻尼器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隔震装置更加经久耐用,解决了现有的隔震装置不够经久耐用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橡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橡胶支座,3-挂环,4-缓冲弹簧,5-固定柱,6-连接柱,7-螺纹孔,8-固定螺栓,9-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它包括顶板1,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2,橡胶支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3,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挂环3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6,固定柱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7,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连接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板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橡胶支座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橡胶支座2固定连接在顶板1底部的中部,橡胶支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橡胶支座2的高度为五十厘米,橡胶支座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挂环3每两个为一组,挂环3固定连接在橡胶支座2的两侧,缓冲弹簧4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缓冲弹簧4固定连接在顶板1底部的四个角处,缓冲弹簧4起到连接底板和顶板1的作用,并提高底板、顶板1和橡胶支座2的整体性,固定柱5与挂环3相适配,固定柱5贯穿挂环3和连接柱6,连接柱6的长度与两个挂环3之间的距离相同,螺纹孔7与固定螺栓8相适配,固定螺栓8贯穿固定柱5,固定螺栓8起到对固定柱5限位的作用,从而使连接柱6和阻尼器9牢牢的固定在橡胶支座2上,阻尼器9的数量为四个,能够较好的吸收横向震动的能量,起到较好的吸能消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定位好一个橡胶支座2的位置,然后使用固定柱5贯穿连接柱6和挂环3,使用固定螺栓8对固定柱5限位,从而安装好阻尼器9,然后继续完成整个隔震装置的安装,在遇到地震时,橡胶支座能够起到消震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阻尼器9能够大幅度对横向震动进行吸能消震。
综上所述,该建筑隔震装置,使用时,通过在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2,橡胶支座2设置在地基与建筑之间,减小了建筑与地基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地震来时,能够起到消震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通过在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缓冲弹簧4也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通过在挂环3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6,固定柱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7,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连接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橡胶支座2之间通过挂环3、固定柱5、连接柱6、固定螺栓8和阻尼器9连接,阻尼器9能够大幅度对横向震动进行吸能消震,大大增强了整个隔震装置抵抗强地震的能力,通过橡胶支座2、挂环3、缓冲弹簧4、固定柱5、连接柱6、螺纹孔7、固定螺栓8和阻尼器9的配合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整个隔震装置抵抗强地震的能力,解决了现有的建筑遇到强震时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通过在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2,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缓冲弹簧4能起到连接底板和顶板1的作用,提高橡胶支座2的整体性和抗震抗压能力,通过在挂环3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6,固定柱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连接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阻尼器9通过固定柱5贯穿连接柱6,再通过固定螺栓8对固定柱5进行限位,能够牢牢的与橡胶支座2固定连接,使橡胶支座2和阻尼器9连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能够使整个隔震装置更加经久耐用,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通过橡胶支座2、挂环3、缓冲弹簧4、固定柱5、连接柱6、螺纹孔7、固定螺栓8和阻尼器9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隔震装置更加经久耐用,解决了现有的隔震装置不够经久耐用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2),所述橡胶支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3),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所述挂环(3)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柱(6),所述固定柱(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所述连接柱(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橡胶支座(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橡胶支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橡胶支座(2)的高度为五十厘米,所述橡胶支座(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3)每两个为一组,所述挂环(3)固定连接在橡胶支座(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4)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4)固定连接在顶板(1)底部的四个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与挂环(3)相适配,所述固定柱(5)贯穿挂环(3)和连接柱(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的长度与两个挂环(3)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螺纹孔(7)与固定螺栓(8)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8)贯穿固定柱(5),所述阻尼器(9)的数量为四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28833.3U CN212984256U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28833.3U CN212984256U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84256U true CN212984256U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5423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28833.3U Active CN212984256U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84256U (zh) |
-
2020
- 2020-06-17 CN CN202021128833.3U patent/CN2129842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99170U (zh) | 一种抗震地基 | |
CN110145053B (zh) | 一种消能减震墙体 | |
JP3229629U (ja) | 迅速な構築のための一体式基礎ベアリ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 |
CN102943572B (zh) | 单层砌体住宅钢架护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671386U (zh) | 捆绑橡胶束消能减震建筑物 | |
Clemente et al. | Seismic isolation in masonry building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 |
CN212984256U (zh)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
Senaldi et al. |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unreinforced stone masonry buildings during the 2010-2011 Canterbury earthquake sequence | |
CN102561174A (zh) | 一种绿色减震、减振桥塔 | |
Vengala et al. |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amboo housing–an overview | |
CN203947593U (zh) | 一种安全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 |
CN203022155U (zh) | 一种木结构抗震用耗能扒钉 | |
CN203239028U (zh) | 沥青-砂垫层和橡胶棒消能减震建筑物 | |
CN102936966A (zh) | 单层硬山搁檩砌体住宅的钢架护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2500086U (zh) | 一种绿色减震、减振桥塔 | |
CN105178435B (zh) | 一种减震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 |
CN203008402U (zh) | 单层硬山搁檩砌体住宅的钢架护顶结构 | |
CN204715535U (zh) | Pc钢棒加强的异形柱节点 | |
Clemente et al. |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base isolated masonry buildings | |
CN207904950U (zh) | 一种抗震建筑桩 | |
CN113431184B (zh) | 一种安全抗震多层缓冲建筑结构 | |
CN211572192U (zh) | 一种装配式抗震屋顶结构 | |
CN202945817U (zh) | 单层砌体住宅钢架护顶结构 | |
CN215406694U (zh) | 一种稳固型土木工程用建筑抗震结构 | |
CN204940554U (zh) | 一种抗震钢结构节点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