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7947U -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7947U
CN212967947U CN202021759925.1U CN202021759925U CN212967947U CN 212967947 U CN212967947 U CN 212967947U CN 202021759925 U CN202021759925 U CN 202021759925U CN 212967947 U CN212967947 U CN 212967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electrode
metal sheet
batter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99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99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7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7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7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应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金属片;分别与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固定连接的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均为折弯件,第一金属片由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第二金属片由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分别与展开的第二金属片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该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确保了电池分别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接触的稳定性,电池的供电性能稳定;电池组件的一体性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胶囊内镜。

Description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的电池组件通常包括电池、两个分别用于与电池的两个电极对应相连的PCB板和电池支架。
现有技术中,两个PCB板和电池的两个电极要么通过弹簧连接,要么通过顶针连接。
也就是说,两个PCB板上分别焊接有弹簧,安装时,将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对准两个弹簧,使电池夹设于两个PCB板之间,然后,通过电池支架来固定电池与两个PCB板,并将组装好的电池组件整体放入胶囊外壳内。
或者,在两个PCB板上分别开设定位孔,将两个顶针的金属柱分别插设于两个定位孔中,实现顶针的定位,然后,将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对准两个顶针的针头,使电池夹设于两个PCB板之间,然后,通过电池支架来固定电池与两个PCB板,并将组装好的电池组件整体放入胶囊外壳内。
然而,两个PCB板与电池的两个电极通过弹簧连接时,将电池组件放入胶囊外壳内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电池组件的放入极其困难,组装不便,导致装配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弹簧错位,使得弹簧无法接触电池的电极,造成接触不良,使得电池的供电稳定性差。
而当两个PCB板与电池的两个电极通过顶针连接时,则往往由于顶针的弹力受损,使电池的两个电极接触不到顶针,造成接触不良,使得电池的供电稳定性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供电稳定性好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组装方便,且电池的供电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胶囊内镜,便于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应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金属片;
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PCB板固定连接的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均为折弯件,所述第一金属片由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分别与展开的所述第一金属片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所述第二金属片由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PCB板分别与展开的所述第二金属片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用于与所述第一PCB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为U形折弯件或Z形折弯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所述U形折弯件或所述Z形折弯件的两条平行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为: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后,由所述电池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至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碰焊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PCB板锡焊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设有绝缘垫片,以避免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电池上除所述第一电极之外的部分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片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用于与所述第二PCB板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所述电池的圆柱侧面;所述第二金属片为L型折弯件,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为所述L型折弯件的两条垂直边,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圆柱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L型折弯件为:
在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后,且所述第二PCB板翻转至对准所述电池远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一端时,由所述第三连接部弯折至垂直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形成。
一种胶囊内镜,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为上述任意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电池和第一PCB板通过第一金属片连接为一体,电池和第二PCB板通过第二金属片连接为一体,换句话说,电池、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为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使电池的正负极均能有效且牢固的连接到两个PCB板上。
另外,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均为折弯件,在第一金属片展开时,使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固定连接,方便操作,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分别与第一金属片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固定连接后,将第一金属片折弯,使其形成折弯件,以有效节约空间。
同理,第二金属片的折弯结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弹簧或顶针的组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一方面,确保了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接触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了接触不良,使得电池的供电性能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使电池组件的一体性更好,无需电池支架来固定电池与电池两极的PCB板,使组装不再受弹簧的弹力影响,给电池组件与胶囊内镜的外壳之间的组装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便于拆卸和维修。相比于顶针的连接方式,也无需再在PCB板上进行打孔处理,为PCB板节约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镜,包括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便于胶囊内镜的组装、拆卸及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与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对应连接后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胶囊内镜电池组件中的电池和第一PCB板分别与第一金属片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金属片弯折成U形折弯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第二PCB板与第二金属片连接后且两者翻转至对准电池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电池、2为第一PCB板、3为第二PCB板、4为第一金属片、5为第二金属片、6为绝缘垫片、7为FPC软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组装方便,且电池的供电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胶囊内镜,便于组装。
请参考图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其中,图1-图9各附图中连接处的缝隙主要是用于焊接时填充焊料,另外,图6和图8中的箭头方向分别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弯折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包括电池1、第一PCB板2、第二PCB板3、第一金属片4和第二金属片5。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1包括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为了描述的方便,将电池1的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应,也即,电池1的两个电极分别用于与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对应连通,以通过电池1分别对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进行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之间通过FPC软排线7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之间通过第一金属片4连接,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之间通过第二金属片5连接,第一金属片4和第二金属片5均为折弯件,第一金属片4由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4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第二金属片5由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分别与展开的第二金属片5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电极的连接方式、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PCB板2的连接方式、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电极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PCB板3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应的固定连接即可,例如,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一PCB板2可以焊接、粘接或通过螺栓等其它方式进行连接,同理,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电极和/或第二PCB板3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或通过螺栓等其它方式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电极以及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PCB板2固定连接的方式,使第一电极、第一金属片4和第一PCB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
同时,通过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电极以及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PCB板3固定连接的方式,使第二电极、第二金属片5和第二PCB板3连接为一个整体。
也即,电池1和第一PCB板2通过第一金属片4连接为一体,电池1和第二PCB板3通过第二金属片5连接为一体,换句话说,电池1、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为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使电池1的正负极均能有效且牢固的连接到两个PCB板上。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折叠,因此,第一金属片4和第二金属片5均为折弯件,在第一金属片4展开时,使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4固定连接,方便操作,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第一金属片4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展开的第一金属片4固定连接后,将第一金属片4折弯,使其形成折弯件,以有效节约空间。
同理,第二金属片5的折弯结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弹簧或顶针的组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一方面,确保了电池1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接触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了接触不良,使得电池1的供电性能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使电池组件的一体性更好,无需电池1支架来固定电池1与电池1两极的PCB板,使组装不再受弹簧的弹力影响,给电池组件与胶囊内镜的外壳之间的组装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便于拆卸和维修。相比于顶针的连接方式,也无需再在PCB板上进行打孔处理,为PCB板节约了空间。
为了方便第一金属片4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的连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金属片4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电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PCB板2固定连接,转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以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通。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并不是直接与第一金属片4的正反两面进行固定连接,而是,第一电极通过第一连接部实现其与第一金属片4的连接,第一PCB板2通过第二连接部实现其与第一金属片4的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转接部连接,因此,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是接通的,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电极与第一PCB板2的接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金属片4的具体折弯形状不做限定,只要便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一PCB板2的连接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金属片4为U形折弯件或Z形折弯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为U形折弯件或Z形折弯件的两条平行边,显然,转接部即为U形折弯件或Z形折弯件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过渡连接处。
这可以保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对应连接后电池1与第一PCB板2的纵向对准度,同时可以减小横向宽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纵向是指沿电池1的长度方向,横向是指沿电池1的径向方向。
当然,第一金属片4还可以是其它的折弯形状,比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平行,转接部为任意形状,例如,转接部包括多个来回折弯部,只要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即可。
以U形折弯件为例,考虑到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U形折弯件连接时操作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U形折弯件为:
在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后,由第一连接部自转接部处弯折至平行于第二连接部形成。
也就是说,在第一金属片4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连接之前,第一金属片4为一个平面型金属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共面,连接时,将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同一侧面进行对应连接(如图6所示),在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后,再整体翻转第一连接部和电池1,使第一金属片4自转接部处弯折,直至第一连接部平行于第二连接部,使第一连接部、转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三者形成U形结构为止(如图7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连接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处于同一平面,在纵向上无交叠重合,也即,在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PCB板2与第二连接部时,在纵向上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因此,避免了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连接时相互干涉,便于第一金属片4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的连接。
优选地,在电池1生产过程中,使电池1与第一金属片4连接为一体,作为独立的带有第一金属片4的电池1进行出售,这样,便于胶囊内镜厂家的组装。
同理,当第一金属片4为Z形折弯件时,Z形折弯件为:
在第一电极和第一PCB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后,由电池1带动第一连接部弯折至平行于第二连接部形成。
考虑到对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维修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碰焊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PCB板2锡焊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的碰焊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结合成为整体,两者之间不可拆卸,保证了电池1与第一金属片4连接的牢固性。
同时,由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一PCB板2通过锡焊连接,因此,在对电池组件进行维修时,可通过电烙铁或其它工具等直接拆除锡焊位置,使第一金属片4与第一PCB板2分离,便于对第一PCB板2进行维护或对电池1进行更换等。
当电池1的整个圆柱外周也作为第二电极时,为了防止第一金属片4与电池1的第二电极接触,造成短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电池1朝向第一电极的一端设有绝缘垫片6,以避免第一金属片4与电池1上除第一电极之外的部分接触。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绝缘垫片6来隔绝第一金属片4与电池1上除第一电极之外的部分接触,也即,使第一金属片4仅与第一电极接触,这样可避免第一金属片4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导通,造成短路的现象。
为了方便第二金属片5分别与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的连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金属片5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用于与第二电极固定连接,第四连接部用于与第二PCB板3固定连接,同时,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连,以实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连通。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并不是直接与第二金属片5的正反两面进行固定连接,而是,第二电极通过第三连接部实现其与第二金属片5的连接,第二PCB板3通过第四连接部实现其与第二金属片5的连接,由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是接通的,因此,可以实现第二电极与第二PCB板3的接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金属片5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便于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的连接以及第四连接部与第二PCB板3的连接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电极包括电池1的圆柱侧面;第二金属片5为L型折弯件,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分别为L型折弯件的两条垂直边,第三连接部与电池1的圆柱侧面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分别与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连接后,第二PCB板3能够与电池1远离第一电极的端面对准,同时,第三连接部与电池1的圆柱侧面固定连接,使第二金属片5与电池1的连接方便操作。
考虑到第二PCB板3与第二金属片5连接时操作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L型折弯件为:
在第二PCB板3与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后,且当第二PCB板3和第四连接部整体翻转至与电池1远离第一PCB板2的一端对准时,由第三连接部弯折至垂直于第四连接部形成。
也就是说,在第二金属片5分别与第二电极和第二PCB板3连接之前,第二金属片5为一个平面型金属片,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共面,连接时,先将第二PCB板3和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再整体翻转第二PCB板3和第四连接部,使第二PCB板3与电池1远离第一PCB板2的端面对准(如图8所示),此时,为了便于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的连接,将第二金属片5弯折,直至第三连接部垂直于第四连接部为止,使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形成L形结构,然后,将第三连接部与电池1的圆柱侧面固定连接即可(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连接时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处于同一平面,在纵向上无交叠重合,且此时电池1与第二PCB板3相互独立(如图7所示),因此,在连接第二PCB板3和第四连接部时,电池1不会干涉第二PCB板3与第二金属片5的连接;而当第二PCB板3和第四连接部整体翻转至与电池1远离第一PCB板2的端面对准时,再将第二金属片5弯折,使第三连接部垂直于第四连接部,显然,在第三连接部与电池1的圆柱侧面固定连接时,第四连接部及第二PCB板3不会影响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的连接。
也即,第二金属片5首先与第二PCB板3固定连接,然后,通过翻转第二PCB板3并弯折第二金属片5,再使第二金属片5与电池1连接。
考虑到对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维修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碰焊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PCB板3锡焊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的碰焊接,使第三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结合成为整体,两者之间不可拆卸,保证了电池1与第二金属片5连接的牢固性。
同时,由于第四连接部与第二PCB板3通过锡焊连接,因此,在对电池组件进行维修时,可通过电烙铁或其它工具等直接拆除锡焊位置,使第二金属片5与第二PCB板3分离,便于对第二PCB板3进行维护或对电池1进行更换等。
除了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的胶囊内镜,该胶囊内镜包括外壳,上述胶囊内镜电池组件设于外壳内,外壳的主体结构以及胶囊内镜的其它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将上述各个实施公开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应用于胶囊内镜,使胶囊内镜的一体性较强,便于胶囊内镜的组装、拆卸及维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1),所述电池(1)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应的第一PCB板(2)和第二PCB板(3);
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2)固定连接的第一金属片(4);
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PCB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金属片(5),所述第一金属片(4)和所述第二金属片(5)均为折弯件,所述第一金属片(4)由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2)分别与展开的所述第一金属片(4)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所述第二金属片(5)由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PCB板(3)分别与展开的所述第二金属片(5)固定连接后折弯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4)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用于与所述第一PCB板(2)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4)为U形折弯件或Z形折弯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所述U形折弯件或所述Z形折弯件的两条平行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4)为: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PCB板(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后,由所述电池(1)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至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碰焊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PCB板(2)锡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设有绝缘垫片(6),以避免所述第一金属片(4)与所述电池(1)上除所述第一电极之外的部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片(5)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用于与所述第二PCB板(3)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所述电池(1)的圆柱侧面;所述第二金属片(5)为L型折弯件,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为所述L型折弯件的两条垂直边,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圆柱侧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折弯件为:
在所述第二PCB板(3)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后,且所述第二PCB板(3)翻转至对准所述电池(1)远离所述第一PCB板(2)的一端时,由所述第三连接部弯折至垂直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形成。
10.一种胶囊内镜,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胶囊内镜电池组件。
CN202021759925.1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Active CN212967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9925.1U CN212967947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9925.1U CN212967947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7947U true CN212967947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7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9925.1U Active CN212967947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7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24A (zh) * 2022-05-23 2022-06-17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组件和胶囊内窥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24A (zh) * 2022-05-23 2022-06-17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安装组件和胶囊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10267A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adapter
CN102810777A (zh) 电源插头及与该电源插头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座
JP2011228299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CN212967947U (zh) 一种胶囊内镜及其电池组件
US892713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CN2016012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029173Y (zh) 电连接器
CN217089624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02405360U (zh) 电池固定结构
CN21489894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电池
US11146005B2 (en)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CN221180240U (zh) 一种新型奶泡机
CN210607346U (zh) 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
CN219457946U (zh) 电池用集成采样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3243014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线机构
CN115863899A (zh) 可充电电池外接支架、可充电电池组件及其组装工艺
CN211062823U (zh) 充电装置
CN219163638U (zh) 电芯结构及包含其的电池模组、电池包
CN216450833U (zh) 电表内部电路板与电池盒电源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座
CN221226596U (zh) 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定位安装结构
CN219801217U (zh) 电池
CN210245807U (zh) 一种改进型排针连接器
CN217522105U (zh) 一种热压化成托盘及其接电装置
CN217306767U (zh) 一种贴片电连接端子
CN216213554U (zh) 一种负极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5

Address after: 401120 1-1, 2-1, 3-1, building 5, No. 18, Cuiping Lane 2, Huixing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1 office buildings, Jinsh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ity, 18 of Nei sang Road, Hui Xing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APPLIA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