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5465U -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5465U
CN212965465U CN202020616758.9U CN202020616758U CN212965465U CN 212965465 U CN212965465 U CN 212965465U CN 202020616758 U CN202020616758 U CN 202020616758U CN 212965465 U CN212965465 U CN 212965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and
gravity sensor
sensor
sensor housing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6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鹏
任波
胡世豪
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6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5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5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5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主体,重力传感器主体包括有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传感器外壳上设置有凹槽,传感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插槽,凹槽内固定有插板,插板上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的底部和传感器外壳的底部相平齐,各个延伸部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连接带设置在底部的插槽内,连接带内设置有储物腔,储物腔内储存有缓冲物质,连接带上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插入至设置在传感器外壳底部的散热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整个重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拎起;结构稳定,在安装固定在设备中使用时不易松动,抗震效果更加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重力感应器,又称重力传感器,新型属传感器技术,它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目前绝大多数中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内置了重力传感器,如苹果的系列产品iphone和iPad,Android系列的手机等。
现有的重量传感器不利于携带,且安装后稳定性差,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了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便携式重力传感器,结构稳定,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主体,重力传感器主体包括有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传感器外壳上设置有凹槽,传感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插槽,凹槽内固定有插板,插板上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的底部和传感器外壳的底部相平齐,各个延伸部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连接带设置在底部的插槽内,连接带内设置有储物腔,储物腔内储存有缓冲物质,连接带上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插入至设置在传感器外壳底部的散热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插板和传感器外壳之间通过强力胶固定,插板和延伸部、连接带为一体式的结构,插板、延伸部、连接带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理,插板和延伸部均采用橡胶制成,插板和延伸部呈“L”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带的底部和重力传感器的底部相平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物质为气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夹持部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散热孔的尺寸,夹持部、延伸部、连接带为一体式的结构;夹持部内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插入固定有限位片,限位片的底部和外部环境相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整个重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拎起;结构稳定,在安装固定在设备中使用时不易松动,抗震效果更加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重力传感器主体,重力传感器主体包括有传感器外壳1,传感器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传感器外壳1上设置有凹槽111,传感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插槽,凹槽111内固定有插板3,插板3上设置有延伸部5,延伸部5的底部和传感器外壳1的底部相平齐,各个延伸部5之间通过连接带6连接,连接带6设置在底部的插槽内,连接带6内设置有储物腔,储物腔内储存有缓冲物质6a,连接带6上设置有夹持部7,夹持部7插入至设置在传感器外壳1底部的散热孔2内。
其中,插板3和传感器外壳1之间通过强力胶固定,插板3和延伸部5、连接带6为一体式的结构,插板3、延伸部5、连接带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理,插板3和延伸部5均采用橡胶制成,插板3和延伸部5呈“L”型结构。延伸部扩大了整个装置的底部接触面,利于提升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连接带6的底部和重力传感器的底部相平齐,便于安装时保持平稳。
其中,缓冲物质6a为气体,增加了一个抗震缓冲的效果。
其中,夹持部7上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位于传感器外壳1内部,限位板9的尺寸大于散热孔2的尺寸,使得整个夹持部、连接带难以和整个传感器分离,夹持部7、延伸部5、连接带6为一体式的结构;夹持部7内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插入固定有限位片11,限位片的底部和外部环境相导通。
本装置在使用时,比如在携带时,可将手握住连接带,直接将整个装置拎起,便于整个传感器的携带,十分方便。
在具体应用在设备中时,通过连接带、插板进行对本装置的保护,增加了防撞性。底部的连接带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保护,整个装置安装后稳定性更好。限位片为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强力胶固定,用于增加一个底部结构强度效果,且便于将该处散热孔处的热量导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包括重力传感器主体,重力传感器主体包括有传感器外壳(1),传感器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外壳(1)上设置有凹槽(111),传感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插槽,凹槽(111)内固定有插板(3),插板(3)上设置有延伸部(5),延伸部(5)的底部和传感器外壳(1)的底部相平齐,各个延伸部(5)之间通过连接带(6)连接,连接带(6)设置在底部的插槽内,连接带(6)内设置有储物腔,储物腔内储存有缓冲物质(6a),连接带(6)上设置有夹持部(7),夹持部(7)插入至设置在传感器外壳(1)底部的散热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插板(3)和传感器外壳(1)之间通过强力胶固定,插板(3)和延伸部(5)、连接带(6)为一体式的结构,插板(3)、延伸部(5)、连接带(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理,插板(3)和延伸部(5)均采用橡胶制成,插板(3)和延伸部(5)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带(6)的底部和重力传感器的底部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缓冲物质(6a)为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夹持部(7)上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位于传感器外壳(1)内部,限位板(9)的尺寸大于散热孔(2)的尺寸,夹持部(7)、延伸部(5)、连接带(6)为一体式的结构;夹持部(7)内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插入固定有限位片(11),限位片(11)的底部和外部环境相导通。
CN202020616758.9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Active CN212965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6758.9U CN21296546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6758.9U CN21296546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5465U true CN212965465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73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6758.9U Active CN21296546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5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65465U (zh) 一种便携式重力传感器
CN218040847U (zh) 一种动态数显式储能电源
CN203083476U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检测装置
CN207166578U (zh) 一种智能手机外套
CN211981086U (zh) 一种数据线防水结构
CN204834785U (zh) 一种锂电池组
CN208781900U (zh) 一种车用蓄电池盖板
CN203434708U (zh) 球形玩具、充电底座及其组合
CN210579125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7529349U (zh) 一种计算机用多功能手写输入板
CN207706243U (zh) 一种重力手机支架
CN204316687U (zh) 组合式音响
CN216144366U (zh) 一种数据采集用多功能传感器
CN205246192U (zh) 一种称重吊带可以环绕收纳的电子秤
CN213461188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10053233U (zh) 一种防水型移动电源
CN205106919U (zh) 新型移动式足球放置架
CN211184605U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
CN209964132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的面壳
CN214663180U (zh) 一种平板电脑扩展坞支架
CN218259325U (zh) 一种便于连接器取放的托盘
CN213093297U (zh) 一种弹簧辅助接触的电池座
CN210074828U (zh) 一种充电器内部的防摔电路主板
CN210837881U (zh) 一种筋膜枪用锂电池保护装置
CN212726531U (zh) 一种手机用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904, building 1, Innovation smart port, 155 Hongtian Road, Huangpu Community,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208, donghongyuan, No.84, Xinsha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eipe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