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2963U -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2963U
CN212962963U CN202021990610.8U CN202021990610U CN212962963U CN 212962963 U CN212962963 U CN 212962963U CN 202021990610 U CN202021990610 U CN 202021990610U CN 212962963 U CN212962963 U CN 212962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section
cooling system
co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06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06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2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2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2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包括换热池、传热组件和风冷散热装置,其中,换热池设置为朝上敞口,传热组件包括导热管,导热管具有伸入换热池内的吸热段以及位于换热池外的放热段;风冷散热装置与放热段对应布置,用于对放热段进行散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流体进行冷却,且其冷却效率较高;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的体积和高度较小,便于安装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较为大型的设备或产线(例如矿山设备、电厂设备、炼钢厂设备、化工厂设备、水泥厂生产线、造纸厂设备等),会产生较为大量的高温流体,需要将这些高温流体予以冷却降温。对于高温流体,有的是通过自然冷却来进行降温,但是自然冷却的效率很低;有的是通过冷却塔等设备来进行降温,但是冷却塔的高度和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能够减小高度和体积,且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包括:朝上敞口的换热池;传热组件,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具有伸入所述换热池内的吸热段以及位于所述换热池外的放热段;风冷散热装置,与所述放热段对应布置,用于对所述放热段进行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管内的导热工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热段的外侧壁设有翅片;和/或所述导热管的内侧壁设有两条以上且平行布置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导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热组件还包括支承板,所述导热管穿设于所述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设于所述换热池的敞口处以与所述换热池的内壁围设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设有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管设置为多个并分为至少一导热组,每一所述导热组包括至少三个且顺次相连的所述导热管,所述导热组的两端连接于一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腔的内壁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位于所述冷却入口和所述冷却出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导风罩,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所述放热段位于所述导风腔内,且所述导风罩的底缘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具有进风空间;第一风扇,设于所述放热段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导风罩,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所述放热段位于所述导风腔内,且所述导风罩的底缘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具有进风空间;两个以上的第二风扇,设于所述导风罩的底缘的下方并沿所述导风罩的周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腔具有自下而上逐渐收窄宽度的收束腔段,所述放热段位于所述收束腔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位于所述放热段的侧方。
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流体进行冷却,且其冷却效率较高;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的体积和高度较小,便于安装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风冷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再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导热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包括换热池10、传热组件20以及风冷换热装置。
其中,换热池10设置为朝上敞口,传热组件20包括导热管21、导热工质和支承板22,导热管21具有伸入换热池10内的吸热段211以及位于换热池10外的放热段212。风冷散热装置30与放热段212对应布置,风冷散热装置30用于对放热段212进行散热。
在工作时,高温的流体流入换热池10的内腔,流体与吸热段211相接触以将热量传导至吸热段211,流体放热降温冷却,冷却后的流体排出。吸热段211上的热量传导至放热段212,风冷散热装置30对放热段212进行吹风散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流体进行冷却,且其冷却效率较高。相较于冷却塔等设备,上述结构的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的体积和高度较小,便于安装布置。其中,流体可以是水、蒸汽以及油等。
在一些场合,换热池10可以设置在地面以下,地面以上部分可以仅有放热段212和风冷散热装置30等结构,可减少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在地面以上的高度和体积,便于安装布置。
导热工质位于导热管21内,导热工质能够吸收热量,并将热量快速传导至放热段212,提高导热管21的传热效率,进而可提高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其中,导热工质可以采用相变材料,其吸热后气化上升,放热后液化下降,该类导热工质的成分已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再详述。此外,导热工质还可为水或者气体等。
在放热段212的外侧壁设置有翅片,以增加放热段212的散热面积,能够起到强化散热的效果,提高散热效率。翅片可呈螺旋状绕设于放热段212的外侧壁。此外,每个放热段212可设有多个翅片,这些翅片可以沿放热段212的轴向依次套设排列于放热段212上;或者绕放热段212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亦可将上述几种翅片的布置方式相结合,例如,放热段212上的一部分的翅片轴向依次排列,放热段212上的一部分的翅片呈放射状分布,放热段212上的一部分的翅片螺旋状绕设。翅片还可设置为针翅结构。
导热管21的内侧壁设有两条以上的导流条,这些导流条相互平行,相邻导流条之间形成导流槽,导流条沿导热管21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该结构可利于导热工质沿着导热管21的内侧壁流动;亦可增加放热段212的内表面积,便于导热工质在放热段212内予以放热。具体的,导流条可以平行于导热管21的轴线,亦可绕导热管21的轴向呈螺旋状布置。
导热管21穿设于支承板22,即吸热段211位于支承板22的下方,放热段212位于支承板22的上方。支承板22设于换热池10的敞口处,通过支承板22与换热池10的内壁可围设形成换热腔13。换热腔13设有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流体经冷却入口11流入换热腔13,然后经由冷却出口12流出。例如,换热池10设有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且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分设于换热腔13的相对两侧;或者将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均设于支承板22;或者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两者其一设于支承板22,另一设于换热池10。
在换热腔13内设置有折流板40,折流板40位于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之间。经冷却入口11进入换热腔13的流体需要绕过折流板40才可到达冷却出口12,可增加流体的流动距离以及与吸热段211的接触时间,并使流体可形成湍流,以提高吸热段211的吸热效率,降低换热腔13所需的容积,以及降低换热池10的大小。
此外,传热组件20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这些传热组件20的支承板22依次设置于换热池10的敞口处以遮蔽换热池10的敞口。如此,可以根据换热池10的大小来增减传热组件20的数量,使得传热组件20的设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对于上述结构,换热池10可以是直接建造在地面的池体结构,在此情况下,换热池10固定,传热组件20和风冷散热装置30可以进行拆装更换,且可进行移动;换热池10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壳体结构,其与支承板22相连以形成中空的箱体结构,以使整个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均可拆装更换,以及进行移动,使得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的安装布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传热组件20中,导热管21设置为多个并分为至少一个导热组24,参照图6,每一个导热组24包括至少三个导热管21,这些导热管21顺次相连,导热组24的两端通过管道23相连接。例如,参照图5,导热组24设置为多个,这些导热组24沿着支承板22依次排列,且这些导热组24的两端均通过该管道23相连接,对于该结构,可便于向导热管21内灌注导热工质,提高导热工质的灌注效率。
参照图1,作为风冷散热装置30的一种结构,其包括导风罩31和第一风扇32,导风罩31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311,放热段212位于导风腔311内,且支承板22与导风罩31的底缘之间具有进风空间,第一风扇32设于导风腔311内,且第一风扇32设于放热段212的上方。第一风扇32运转时,外界空气穿过进风空间进入导风腔311,然后沿导风腔311上行,上升的气流经过放热段212以带走放热段212上的热量。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风扇32还可设置于导风腔311的上方或者导风腔311的上端开口处。
参照图2,作为风冷散热装置30的另一种结构,其包括导风罩31和第二风扇33,导风罩31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311,放热段212位于导风腔311内,且支承板22与导风罩31的底缘之间具有进风空间,第二风扇33设置为两个以上,这些第二风扇33位于导风罩31的底缘的下方,且这些第二风扇33沿导风罩31的周向布置。例如,参照图3,第二风扇33可设置为八个,这些第二风扇33沿导风罩31的周向等间距分布。当然,第二风扇33还可采用其他数量。第二风扇33运行时,外界空气穿过进风空间进入导风腔311,然后沿导风腔311上行,上升的气流经过放热段212以带走放热段212上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风扇33可以位于导风罩31的底缘的正下方或斜下方。
对于上述两种风冷散热装置30,其导风罩31均具有自下而上逐渐收窄宽度的收束腔段312,放热段212位于收束腔段312内。通过设置收束腔段312可使进入导风腔311内的气流在上升时进行收束,迫使气流向导风腔311的中间流动以使处于中间位置的放热段212也可接触到足够的气流,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上述两种结构相结合,即风冷散热装置30包括导风罩31、第一风扇32和第二风扇33,第一风扇32设于放热段212的上方,第二风扇33设于导风罩31的底缘的下方。
其中,根据导热管21的排列形式,导风罩31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导热管21排列成圆柱型时,导风罩31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圆形;导热管21排列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时,导风罩31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矩形或圆形。
参照图4,作为风冷散热装置30的再一种结构,其包括第三风扇34,第三风扇34位于放热段212的侧方。第三风扇34运行时产生的气流经过放热段212时可带走放热段212上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风扇34产生的气流的方向可以垂直于放热段212的轴线,也可以倾斜于放热段212的轴线。第三风扇34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这些第三风扇34绕传热装置20布置,对应的,可以全部第三风扇34的气流方向垂直于放热段212的轴线;或者全部第三风扇34的气流方向倾斜于放热段212的轴线;或者一部分第三风扇34的气流方向垂直于放热段212的轴线,一部分第三风扇34的气流方向倾斜于放热段212的轴线。如此,可以对放热段212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风冷散热,优化散热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朝上敞口的换热池(10);
传热组件(20),包括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具有伸入所述换热池(10)内的吸热段(211)以及位于所述换热池(10)外的放热段(212);
风冷散热装置(30),与所述放热段(212)对应布置,用于对所述放热段(212)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20)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管(21)内的导热工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段(212)的外侧壁设有翅片;和/或
所述导热管(21)的内侧壁设有两条以上且平行布置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导热管(21)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20)还包括支承板(22),所述导热管(21)穿设于所述支承板(22),所述支承板(22)设于所述换热池(10)的敞口处以与所述换热池(10)的内壁围设形成换热腔(13),所述换热腔(13)设有冷却入口(11)和冷却出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1)设置为多个并分为至少一导热组(24),每一所述导热组(24)包括至少三个且顺次相连的所述导热管(21),所述导热组(24)的两端连接于一管道(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13)的内壁设有折流板(40),所述折流板(40)位于所述冷却入口(11)和所述冷却出口(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装置(30)包括:
导风罩(31),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311),所述放热段(212)位于所述导风腔(311)内,且所述导风罩(31)的底缘与所述支承板(22)之间具有进风空间;
第一风扇(32),设于所述放热段(21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装置(30)包括:
导风罩(31),具有呈上下贯通的导风腔(311),所述放热段(212)位于所述导风腔(311)内,且所述导风罩(31)的底缘与所述支承板(22)之间具有进风空间;
两个以上的第二风扇(33),设于所述导风罩(31)的底缘的下方并沿所述导风罩(31)的周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腔(311)具有自下而上逐渐收窄宽度的收束腔段(312),所述放热段(212)位于所述收束腔段(3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装置(30)包括第三风扇(34),所述第三风扇(34)位于所述放热段(212)的侧方。
CN202021990610.8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Active CN212962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0610.8U CN212962963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0610.8U CN212962963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2963U true CN212962963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0610.8U Active CN212962963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2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33845B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CN112414164A (zh) 多流道式高效散热水冷排
CN104754917A (zh) 封闭式电子平台的热控制系统
CN212962963U (zh) 一种风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CN112082411A (zh) 一种用于流体的冷却系统
CN207624749U (zh) 一种电池箱散热结构
CN215988315U (zh) 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2970511U (zh) 一种应用散热装置的电气设备
CN212962374U (zh) 一种水冷式流体冷却系统
CN212566978U (zh) 涡旋式散热器
CN206093474U (zh) 一种油冷器
CN2140437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气液混合散热系统
CN114530305A (zh) 一种矿用变压器冷却散热系统
CN211824017U (zh) 一种风冷却器用散热管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221123142U (zh) 一种流体冷却器罩壳
CN212062120U (zh) 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1584859U (zh) 一种高效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CN216950771U (zh)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内部的余热吸收冷却器
CN218002253U (zh) 一种用于冷却导热油的风冷换热器
CN21552191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减速机
CN216324217U (zh) 轧机用乳化冷却液水箱
CN219876670U (zh) 相变式冷却装置
CN216694560U (zh) 一种立式高效水风换热器
CN210780503U (zh) 一种五电平单元水冷串联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9

Address after: 401329 room 408-82, 4th floor, building 1, No. 10, Fengde Road, Jinfeng Town, high tech Zone,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bor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1-307-1, 3rd floor, building 1, No.20 Xiguan Road, Chengbei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zhu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