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1866U -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61866U CN212961866U CN202021764743.3U CN202021764743U CN212961866U CN 212961866 U CN212961866 U CN 212961866U CN 202021764743 U CN202021764743 U CN 202021764743U CN 212961866 U CN212961866 U CN 212961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recovery
- recovery cover
- cover
- heating device
- heat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底座、热回收罩、再利用结构和发电单元;底座:其顶面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供热系统的加热装置主体,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侧设有热导出管,所述热导出管通过外接供热设备与回流管形成供热系统,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收集箱;热回收罩: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热回收罩,所述热回收罩将加热装置包裹在内部,所述热回收罩内部为盛水的腔体,本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不但采用独立式余热回收,降低了危险系数和维修难度,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提高系统的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供热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或室外等需要热量的地方进行供给热量,使需要热量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的技术;
供热系统涉及的设备设施很多,主要分为室内供热和室外供热,但供热系统普遍都是由热源(加热装置)、热输送(输送管、网)及散热设备(散热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一般的供热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余热回收设备都参与整体热循环系统,热回收设备与热循环系统采用相互连通的方式来减小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散失,这种方式在热回收设备损坏时,由于与热源连通,其危险系数大,维修难度大,不便于使用,而且通常需要额外的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不但采用独立式余热回收,降低了危险系数和维修难度,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提高系统的总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底座、热回收罩、再利用结构和发电单元;
底座:其顶面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供热系统的加热装置主体,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侧设有热导出管,所述热导出管通过外接供热设备与回流管形成供热系统,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收集箱;
热回收罩: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热回收罩,所述热回收罩将加热装置包裹在内部,所述热回收罩内部为盛水的腔体,所述热回收罩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热回收罩的顶部安装有发电单元;
发电单元:其包含出气端口、涡轮、气缸、进气端口和发电电动机,所述热回收罩的顶面固定有气缸和发电电动机,所述气缸的内部设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端与发电电动机的输入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出气端口和进气端口,所述进气端口与热回收罩的蒸汽出口连通;
冷却管:所述回流管的侧面缠绕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出气端口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配合使用;
其中:还包括整流器和电池,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整流器和电池,所述发电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再利用结构,所述回流管的侧面套有再利用结构,所述再利用结构包含储水壳体、连接卡和连通管,所述储水壳体的侧面阵列有连接卡,所述储水壳体的侧面设有连通管,所述储水壳体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水壳体通过连接卡固定连接,储水壳体的热量通过回流管被回收到加热装置中,因此系统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通端口,所述热回收罩的侧面设有连通端口,所述连通端口与连通管连通,连通端口与热回收罩的内部连通,使热回收罩内部的温度直接传递到储水壳体内,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耗能,热回收率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格栅,所述热回收罩的内部侧面阵列有散热格栅,散热格栅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热量的回收速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板和加水盖,所述热回收罩的顶部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处通过加水盖封闭,所述热回收罩的侧面镶嵌有液位板,加水盖的作用主要是方便给热回收罩内部加水,液位板的作用主要是方便观察热回收罩内部的水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具有以下好处:
1、本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热回收罩将大量的热吸收,然后热量将热回收罩内部的水加热,然后水在加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通过顶部的蒸汽出口从进气端口内进入,然后进行发电,之后蒸汽进入到冷却管内部,被冷却管冷凝后收集到收集箱中,这种方式为独立式余热回收,降低了危险系数和维修难度;
2、本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通过储水壳体和冷却管直接将温度传递给回流管,在通过回流管进行余热回收,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提高系统的总效率;
3、本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不但采用独立式余热回收,降低了危险系数和维修难度,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提高系统的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利用结构和发电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加热装置、3热回收罩、4再利用结构、41储水壳体、42连接卡、43连通管、5发电单元、51出气端口、52涡轮、53气缸、54进气端口、55发电电动机、6热导出管、7整流器、8电池、9散热格栅、10液位板、11收集箱、12冷却管、13连通端口、14加水盖、15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底座1、热回收罩3、再利用结构4和发电单元5;
底座1:其顶面固定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为供热系统的加热装置主体,加热装置2的一侧设有回流管15,加热装置2的另一侧设有热导出管6,热导出管6通过外接供热设备与回流管15形成供热系统,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收集箱11,还包括再利用结构4,回流管15的侧面套有再利用结构4,再利用结构4包含储水壳体41、连接卡42和连通管43,储水壳体41的侧面阵列有连接卡42,储水壳体41的侧面设有连通管43,储水壳体41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水壳体41通过连接卡42固定连接,储水壳体41的热量通过回流管15被回收到加热装置中,因此系统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还包括连通端口13,热回收罩3的侧面设有连通端口13,连通端口13与连通管43连通,连通端口13与热回收罩3的内部连通,使热回收罩3内部的温度直接传递到储水壳体41内,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耗能,热回收率高;
热回收罩3: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热回收罩3,热回收罩3将加热装置2包裹在内部,热回收罩3内部为盛水的腔体,热回收罩3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热回收罩3的顶部安装有发电单元5,还包括散热格栅9,热回收罩3的内部侧面阵列有散热格栅9,散热格栅9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热量的回收速度,还包括液位板10和加水盖14,热回收罩3的顶部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处通过加水盖14封闭,热回收罩3的侧面镶嵌有液位板10,加水盖14的作用主要是方便给热回收罩3内部加水,液位板10的作用主要是方便观察热回收罩3内部的水量;
发电单元5:其包含出气端口51、涡轮52、气缸53、进气端口54和发电电动机55,热回收罩3的顶面固定有气缸53和发电电动机55,气缸53的内部设有涡轮52,涡轮52的一端与发电电动机55的输入转动轴固定连接,气缸53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出气端口51和进气端口54,进气端口54与热回收罩3的蒸汽出口连通;
冷却管12:回流管15的侧面缠绕有冷却管12,冷却管15的一端与出气端口51连通,冷却管15的另一端与收集箱11配合使用;
其中:还包括整流器7和电池8,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整流器7和电池8,发电电动机55的输出端与整流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器7的输出端与电池8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使用时:当加热装置2产生大量的热,加热装置2的热量向外散失,由于加热装置2被热回收罩3罩在内部,所以散失的大量的热进入到热回收罩3的内部,然后热量将热回收罩3内部的水加热,然后水在加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通过顶部的蒸汽出口从进气端口54内进入,然后蒸汽推动涡轮52旋转,涡轮52的一端带动发电电动机55转动,进而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器7进行转化,然后储存在电池8中,推动涡轮52旋转后的蒸汽则从出气端口51流出,然后进入到冷却管12内部,冷却管12散失的温度通过回流管15吸收,使蒸汽冷凝成液体,冷凝后的液体被收集箱11收集,在热回收罩3内水温升高的同时,储水壳体41的内部的水的温度升高,然后两个储水壳体41将夹在中间的回流管15进行加热,使回流管15内的回流液体的温度升高,进而实现热量的回收,这种方式总体回收效率高,液位板10的作用主要是方便观察热回收罩3内部的水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热回收罩(3)、再利用结构(4)和发电单元(5);
底座(1):其顶面固定有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为供热系统的加热装置主体,所述加热装置(2)的一侧设有回流管(15),所述加热装置(2)的另一侧设有热导出管(6),所述热导出管(6)通过外接供热设备与回流管(15)形成供热系统,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收集箱(11);
热回收罩(3):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热回收罩(3),所述热回收罩(3)将加热装置(2)包裹在内部,所述热回收罩(3)内部为盛水的腔体,所述热回收罩(3)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热回收罩(3)的顶部安装有发电单元(5);
发电单元(5):其包含出气端口(51)、涡轮(52)、气缸(53)、进气端口(54)和发电电动机(55),所述热回收罩(3)的顶面固定有气缸(53)和发电电动机(55),所述气缸(53)的内部设有涡轮(52),所述涡轮(52)的一端与发电电动机(55)的输入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3)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出气端口(51)和进气端口(54),所述进气端口(54)与热回收罩(3)的蒸汽出口连通;
冷却管(12):所述回流管(15)的侧面缠绕有冷却管(12),所述冷却管(12)的一端与出气端口(51)连通,所述冷却管(12)的另一端与收集箱(11)配合使用;
其中:还包括整流器(7)和电池(8),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有整流器(7)和电池(8),所述发电电动机(55)的输出端与整流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器(7)的输出端与电池(8)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利用结构(4),所述回流管(15)的侧面套有再利用结构(4),所述再利用结构(4)包含储水壳体(41)、连接卡(42)和连通管(43),所述储水壳体(41)的侧面阵列有连接卡(42),所述储水壳体(41)的侧面设有连通管(43),所述储水壳体(41)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储水壳体(41)通过连接卡(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端口(13),所述热回收罩(3)的侧面设有连通端口(13),所述连通端口(13)与连通管(4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格栅(9),所述热回收罩(3)的内部侧面阵列有散热格栅(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板(10)和加水盖(14),所述热回收罩(3)的顶部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处通过加水盖(14)封闭,所述热回收罩(3)的侧面镶嵌有液位板(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64743.3U CN21296186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64743.3U CN21296186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61866U true CN212961866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5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64743.3U Active CN21296186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618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59293A3 (en) * | 2021-10-04 | 2023-05-04 | Si̇stem Tekni̇k Endüstri̇yel Firinlar Li̇mi̇ted Şi̇rketi̇ |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21764743.3U patent/CN2129618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59293A3 (en) * | 2021-10-04 | 2023-05-04 | Si̇stem Tekni̇k Endüstri̇yel Firinlar Li̇mi̇ted Şi̇rketi̇ |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04778U (zh)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
CN212961866U (zh) |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设备 | |
CN211127624U (zh) | 一种电厂发电机组循环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 | |
CN206221186U (zh) | 一种太阳能四联供系统 | |
CN212136617U (zh) | 一种可高功率输出散热的锂电池 | |
CN211781005U (zh) | 一种高利用率的甲烷氯化物生产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6870075A (zh) | 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余热的热电联产装置 | |
CN208718853U (zh) | 一种废弃冷却塔光热风电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0569181U (zh) | 一种10kw燃料电池废热利用热水器设备 | |
CN212841799U (zh) | 一种能源站多能互补装置 | |
CN21264833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结构 | |
CN213040630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储热供暖设备 | |
CN215217309U (zh) |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水循环装置 | |
CN220173202U (zh) | 一种关于磷酸铁锂光伏储能装置 | |
CN220067251U (zh)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
CN217926057U (zh) | 一种适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余热冷却装置 | |
CN219087619U (zh) | 一种多燃料的算力发电热水一体机设备 | |
CN217950480U (zh) | 一种采用循环工质直接蒸发冷却的orc发电系统 | |
CN213901003U (zh) | 一种水冷式led驱动电源盒 | |
CN219497909U (zh) | 一种循环冷却装置 | |
CN211791139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火力发电机 | |
CN215570759U (zh) | 一种高效环保供热机组 | |
CN116191573B (zh) |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电力调峰系统 | |
CN217082983U (zh) | 一种采用相变蓄能的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7607652U (zh) | 一种液空储能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