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3630U -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3630U
CN212953630U CN202021449008.3U CN202021449008U CN212953630U CN 212953630 U CN212953630 U CN 212953630U CN 202021449008 U CN202021449008 U CN 202021449008U CN 212953630 U CN212953630 U CN 212953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opening
lead frame
static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90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祥贵
江鹏程
应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a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a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a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a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90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3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3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3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包括电控箱和线缆盘,电控箱一端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穿线口;线缆盘包括同轴设置的静轮盘和动轮盘,静轮盘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电控箱内的固定轴以及同轴固定套设在固定轴两端的静圆盘,动轮盘包括芯轴以及同轴套设于芯轴两端的两个动圆盘,芯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均敞口,其同轴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并位于两个静圆盘之间;软线缆缠绕在动轮盘上,硬质线缆缠绕与依次缠绕在动轮盘和静轮盘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实现软硬线缆的收纳,节省空间;同时,可实现线缆的自动放线,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水中或淤泥中管道的检测,尤其是小口径狭小密闭的支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内窥检测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排水管线,电力管线、无损检测、市政、考古等行业。主要用于石油石化、市政排水管道内部快速检测和诊断,该设备配备强力照明光源和便携式控制系统,非常适合野外和移动工作场所,传输线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配备,可将设备送至所需工作位置。
目前,线缆的使用传统方式是硬质线缆为一个外张盘体,软线盘体是内绕盘体,两种盘体分开使用,当需要进行连接使用时时必须放完一个盘体在连接另一种线缆,操作复杂,集成度低而且设备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包括电控箱和线缆盘,所述电控箱一端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穿线口;所述线缆盘包括同轴设置的静轮盘和动轮盘,所述静轮盘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控箱内的固定轴以及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两端的静圆盘,所述动轮盘包括芯轴以及同轴套设于所述芯轴两端的两个动圆盘,所述芯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均敞口,其同轴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并位于两个所述静圆盘之间;软线缆缠绕在所述动轮盘上,硬质线缆缠绕与依次缠绕在所述动轮盘和所述静轮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为末段为软线缆,前端为硬质线缆;收纳时,首先软线缆和硬质线缆依次收纳于动轮盘上,多余的硬质线缆则缠绕于静轮盘上,静轮盘可防止硬质线缆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软硬线缆的收纳,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水中或淤泥中管道的检测,尤其是小口径狭小密闭的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静轮盘的两个挡板的边缘之间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根导杆,每根所述导杆均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静轮盘两侧的挡板边缘连接,用于防止线缆滑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导杆可对线缆盘上的线缆进行限位,防止硬质线缆从线缆盘上滑脱,结构简单,线缆收纳效果较佳。
进一步,每根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静轮盘两侧挡板的边缘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根导杆均与静轮盘转动连接,将硬质线缆与导杆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转动摩擦,有效减小硬质线缆与导杆之间的摩擦,避免硬质线缆发生破损,保护硬质线缆。
进一步,所述电控箱一端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可定位的上下翻转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臂组件,所述导线臂组件可向上翻转以收纳于所述开口处,或向下翻转至倾斜状,以进行导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线缆放线的过程中,通过导线臂组件可实现线缆的导向,实现线缆的快速输送;另外,导线臂可向上翻转收纳于开口处,节省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进一步,所述导线臂组件包括导线框架,所述导线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的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向下翻转至所述穿线口的一侧以导线,或向上翻转至与所述开口的上端相抵以收拢;所述导线框架的另一端上水平转动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线框架可向下翻转至穿线口处,以实现线缆的导向和快速输送;导线框架向上翻转至开口处,以实现自身的收纳,节省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进一步,所述导线框架至少一侧通过连杆与所述开口的对应侧连接,所述导线框架和所述开口的同一侧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所述条形槽内,并分别可沿两个所述条形槽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杆实现导线框架与开口连接,增加导线框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开口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一个定位钩,所述导线框架的另一端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与所述定位钩一一对应的定位环;向上翻转所述导线框架至其另一端与所述开口的上端相抵,将所述定位钩钩入所述定位环内,以固定住所述导线框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时,通过开口上端的定位钩与导线框架另一端的定位环配合,实现导线框架的快速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电控箱内安装有控制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动轮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动轮盘的芯轴传动连接,并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组件带动动轮盘正向或反向转动,实现线缆的收纳或释放,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电控箱上还安装有用于刹住所述动轮盘的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刹车组件及时刹住动轮盘,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避免线缆释放过度。
进一步,所述电控箱内位于所述穿线口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计米组件,所述计米组件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米组件实时监测线缆释放的长度,精准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电控箱,22、穿线口,23、静轮盘,24、动轮盘,25、导杆,26、开口,27、导线框架,28、导线杆,29、连杆,30、定位钩,31、定位环, 32、刹车组件,33、计米组件,34、软线缆,35、硬质线缆,36、控制面板, 37、支撑框,38、动力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包括电控箱21和线缆盘,电控箱21一端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穿线口22;线缆盘包括同轴设置的静轮盘23和动轮盘24,静轮盘23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电控箱21内的固定轴以及同轴固定套设在固定轴两端的静圆盘,两个静圆盘直接焊接在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电控箱21的两侧固定连接;动轮盘24包括芯轴以及同轴套设于芯轴两端的两个动圆盘,芯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均敞口,其同轴转动的套设在固定轴外,并位于两个静圆盘之间,两个动圆盘分别直接焊接在芯轴的两端;软线缆34缠绕在动轮盘 24上,硬质线缆35缠绕与依次缠绕在动轮盘24和静轮盘23上。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为末段为软线缆34,前端为硬质线缆35;收纳时,首先软线缆 34和硬质线缆35由内之外依次收纳于动轮盘24上,多余的硬质线缆35则缠绕于静轮盘23上,静轮盘23可防止硬质线缆35从线缆盘上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软硬线缆的收纳,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水中或淤泥中管道的检测,尤其是小口径狭小密闭的支管。
实施例1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静轮盘23的两个挡板的边缘之间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根导杆25,两个挡板分别同轴固定套设于固定轴的两端上;每根导杆25均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与静轮盘23两侧的挡板边缘连接,用于防止线缆滑脱。通过多个导杆25可对线缆盘上的线缆进行限位,防止硬质线缆从线缆盘上滑脱,结构简单,线缆收纳效果较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根导杆25的两端分别与静轮盘 23两侧挡板的边缘转动连接,每根导杆25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静轮盘23 两侧挡板的边缘转动连接,两个转轴均与导杆25一体成型,两个挡板的边缘上相对设有与两个转轴配合的转孔。每根导杆25均与静轮盘23转动连接,将硬质线缆35与导杆25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转动摩擦,有效减小硬质线缆 35与导杆25之间的摩擦,避免硬质线缆35发生破损,保护硬质线缆35。
上述导杆25可以转动设置,也可以固定设置,导杆25固定设置时其与硬质线缆35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大于其转动时的摩擦力,转动设置的方案更佳。
实施例3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电控箱21一端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开口26,开口26优选为方向开口;开口26处可定位的上下翻转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臂组件,导线臂组件可向上翻转以收纳于开口26处,或向下翻转至倾斜状,以进行导线。线缆放线的过程中,通过导线臂组件可实现线缆的导向,实现线缆的快速输送;另外,导线臂可向上翻转收纳于开口26 处,节省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线臂组件包括导线框架27,导线框架27的一端与开口26的下端转动连接,通常采用铰链或转轴连接,另一端可向下翻转至穿线口22的一侧以导线,或向上翻转至与开口26的上端相抵以收拢;导线框架27的另一端上水平转动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杆28。放线时,导线框架27可向下翻转至穿线口22处,以实现线缆的导向和快速输送;不使用时,导线框架27向上翻转至开口26处,以实现自身的收纳,节省空间,方便搬运和储存。
另外,电控箱21一端位于开口26下方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框37,支撑框37上设有与穿线口22贯通的缺口。放线时,导线框架27向下翻转至与支撑框37相抵,支撑框37托住导线框架27,使得导线框架27 呈倾斜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导线。
除上述结构外,也可以是电控箱21一端敞口,支撑框37覆盖在电控箱 21一端的底部,穿线口22位于支撑框37上。
为了增加导线框架27自身的稳定性,其两侧之间通过至少一根加固杆连接。
实施例5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线框架27至少一侧通过连杆29 与开口26的对应侧连接,导线框架27和开口26的同一侧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条形槽,连杆2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条形槽内,并分别可沿两个条形槽移动,通常采用铰链或转轴连接。导线框架27上下翻转的过程中,通过连杆29实现导线框架27与开口26连接,增加导线框架27 的稳定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连杆29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导线框架27的两侧和开口26的两侧分别设有条形槽;两个连杆29分别位于导线框架27的两侧,每个连杆29的两端分别与导线框架27和开口26的同一侧转动连接,增加导线框架27上下翻转的稳定性。
另外,每个连杆29的一端与导线框架27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开口26对应侧的下部转动连接,方便收纳导线框架27。
除上述结构外,开口26和导线框架27之间也可以不设置连杆29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开口26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一个定位钩30,定位钩30与电控箱21一体成型,或者通过螺栓连接;导线框架27的另一端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与定位钩30 一一对应的定位环31,定位环31与导线框架27一体成型;向上翻转导线框架27至其另一端与开口26的上端相抵,将定位钩30钩入定位环31内,以固定住导线框架27。不使用时,通过开口26上端的定位钩30与导线框架 27另一端的定位环31配合,实现导线框架27的快速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定位钩30和定位环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定位钩30和两个定位环31两两相对设置在开口26两端的两侧,增加导线框架27的稳定性。
除上述结构外,导线框架27也可以采用螺栓与电控箱21连接,此时电控箱21上的对应位置已经导线框架27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螺孔(如图2所示)。
实施例7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电控箱21内安装有控制器和用于驱动动轮盘24转动的动力组件38,动力组件38与动轮盘24的芯轴传动连接,并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控箱21内。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组件38带动动轮盘24正向或反向转动,实现线缆的收纳或释放,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上述动力组件38可以为电机,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控箱21内,其驱动端上固定套设有齿轮,动轮盘24上的套筒的一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也可以采用电机与皮带组件配合,皮带组件的装配方式与齿轮和链条的装配方式相同。
实施例8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电控箱21上还安装有用于刹住动轮盘24的刹车组件32,刹车组件32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刹车组件32及时刹住动轮盘24,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避免线缆释放过度。
需要说明的是,刹车组件32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即汽车的刹车片,此处的动轮盘24相当于汽车的车轮,通过刹车片刹车动轮盘24的轮毂即可。
实施例9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电控箱21内位于穿线口22一侧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计米组件33,计米组件33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线缆放线的过程中,通过计米组件33实时监测线缆释放的长度,精准度更高。
另外,电控箱21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36,控制面板36上安装有多个控制上述各个部件作业的控制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米组件3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计米器,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原理。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外接电源供电,也可以采用在电控箱21内安装蓄电池,以为上述各个部件供电。
而且,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狭小密闭管道内的探测,尤其是管道内有水或淤泥的情况下,因此上述各个电子器件均具有防水功能,确保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不使用时,导线框架27向上翻转至其另一端与开口26的上端相抵,然后通过定位钩30和定位环31配合,以固定住导线框架27;
放线时,首先,人工手动向下翻转导线框架27至其与支撑框37相抵;然后,人工手动硬质线缆35的一端穿过穿线口22后与导线杆28滑动配合;最后,启动计米组件33和动力组件38,动力组件38驱动动轮盘24转动以释放线缆,同时计米组件33对计算线缆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电机(型号TE-2)和电子计米器(型号MB961)均采用现有技术,并且上述各个部件与控制器(型号 TC-SCR)电连接,控制器与各个部件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21)和线缆盘,所述电控箱(21)一端的底部设有贯通的穿线口(22);所述线缆盘包括同轴设置的静轮盘(23)和动轮盘(24),所述静轮盘(23)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控箱(21)内的固定轴以及同轴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两端的静圆盘,所述动轮盘(24)包括芯轴以及同轴套设于所述芯轴两端的两个动圆盘,所述芯轴内部中空且两端均敞口,其同轴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并位于两个所述静圆盘之间;软线缆(34)缠绕在所述动轮盘(24)上,硬质线缆(35)缠绕与依次缠绕在所述动轮盘(24)和所述静轮盘(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轮盘(23)的两个挡板的边缘之间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根导杆(25),每根所述导杆(25)均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静轮盘(23)两侧的挡板边缘连接,用于防止线缆滑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导杆(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静轮盘(23)两侧挡板的边缘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21)一端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开口(26),所述开口(26)处可定位的上下翻转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臂组件,所述导线臂组件可向上翻转以收纳于所述开口(26)处,或向下翻转至倾斜状,以进行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臂组件包括导线框架(27),所述导线框架(27)的一端与所述开口(26)的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向下翻转至所述穿线口(22)的一侧以导线,或向上翻转至与所述开口(26)的上端相抵以收拢;所述导线框架(27)的另一端上水平转动的安装有用于导线的导线杆(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框架(27)至少一侧通过连杆(29)与所述开口(26)的对应侧连接,所述导线框架(27)和所述开口(26)的同一侧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杆(2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所述条形槽内,并分别可沿两个所述条形槽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6)的上端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一个定位钩(30),所述导线框架(27)的另一端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与所述定位钩(30)一一对应的定位环(31);向上翻转所述导线框架(27)至其另一端与所述开口(26)的上端相抵,将所述定位钩(30)钩入所述定位环(31)内,以固定住所述导线框架(27)。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21)内安装有控制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动轮盘(24)转动的动力组件(38),所述动力组件(38)与所述芯轴传动连接,并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21)上还安装有用于刹住所述动轮盘(24)的刹车组件(32),所述刹车组件(32)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21)内位于所述穿线口(22)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计米组件(33),所述计米组件(33)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2021449008.3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Active CN212953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008.3U CN2129536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008.3U CN2129536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3630U true CN212953630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9008.3U Active CN2129536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3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30461A (en) Apparatus for pivotally mounting an outboard fishing motor
CN106966228A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电缆快速卷绕设备
US3870258A (en) Pulley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ic outboards
CN204079129U (zh) 绕线小车
JPS6136065A (ja) スペア・タイヤ保持装置
CN212953630U (zh) 一种用于收纳软硬线缆的线缆装置
CN111853423A (zh) 一种管道支管检测系统
CN212900380U (zh) 一种用于管道中支管检测的机器人
CN110260213A (zh) 一种航标灯
CN213802412U (zh) 线缆盘卷装置
US3885686A (en) Power lifting attachment for vehicles
CN210119276U (zh) 汽车地上衡防水装置
CN207098466U (zh) 穿线机构
CN216201601U (zh) 一种管道支管检测系统
CN214652764U (zh) 一种电力送变电用放线装置
CN208516842U (zh) 一种电动绞磨机
CN210682858U (zh) 单人作业的管道探测仪
CN207545744U (zh) 绳索牵引旋转装置
CN210757760U (zh) 基于曲面几何约束运动学模型的电缆管道机器人及系统
CN209338008U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绞车
CN115973339B (zh) 海缆修复船用海缆牵引绞车
CN212893287U (zh) 一种多功能线盘总成
CN112623866A (zh) 一种便于锁止固定的线缆卷绕装置
CN109534186A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绞车
KR970010747B1 (ko) 중소형차량부착용 크레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