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7704U -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7704U
CN212937704U CN202021778346.1U CN202021778346U CN212937704U CN 212937704 U CN212937704 U CN 212937704U CN 202021778346 U CN202021778346 U CN 202021778346U CN 212937704 U CN212937704 U CN 212937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ain tank
fixed
rack
f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83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慧群
韦静峰
覃榆茏
于毓林
韦柳花
李朝昌
诸葛天秋
罗跃新
谢新艳
黄婷婷
吴潜华
周彦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Institute Of Tea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Institute Of Tea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Institute Of Tea Scienc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Institute Of Tea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0217783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7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7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7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一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箱体一侧壁与圆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圆轮侧壁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由于圆轮上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因此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圆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翻炒箱在主箱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该方法通过来回带动翻炒箱运动,带动茶叶进行翻炒,因此不会损伤茶叶的表面;通过在翻炒箱内部固定设有的电动伸缩杆,因此可以在下料的时候,可以避免人工伸进主箱体内部进行下料,可以避免员工皮肤被高温烫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在对茶叶进行翻炒的时候,普通的翻炒设备是通过电机带动翻炒叶轮对茶叶进行翻炒,叶轮的表面会对将部分茶叶绞碎,影响茶叶的销售;且茶叶翻炒过后,由于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工作人员在对茶叶下料的时候,有可能会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翻炒会绞碎茶叶以及不方便下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一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主箱体一侧壁与圆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轮侧壁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的内壁,且所述条形凹槽开设在炒茶箱一侧的中部,所述炒茶箱内壁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分别与放置箱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炒茶箱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炒茶箱盖的两侧,所述主箱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所述主箱体另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与主箱盖的一侧铰接,所述主箱盖一侧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加热板,所述主箱体一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电机和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炒茶箱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减震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箱的尺寸与炒茶箱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箱内壁底端的两侧均铰接设有提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炒茶箱盖的底端固定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由于圆轮上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因此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圆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翻炒箱在主箱体的内部做往复运动,该方法通过来回带动翻炒箱运动,带动茶叶进行翻炒,因此不会损伤茶叶的表面;通过在翻炒箱内部固定设有的电动伸缩杆,因此可以在下料的时候,可以避免人工伸进主箱体内部进行下料,可以避免员工皮肤被高温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炒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体;2、主箱盖;3、炒茶箱;4、电机;5、第一加热板;6、炒茶箱盖;7、连接板;8、圆轮;9、条形凹槽;10、第二齿条;11、放置箱;12、电动伸缩杆;13、第一齿条;14、减震板;15、第二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一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主箱体1一侧壁与圆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圆轮8侧壁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齿条13,第一齿条13与第二齿条10啮合,第二齿条10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9的内壁,且条形凹槽9开设在炒茶箱3一侧的中部,炒茶箱3内壁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端分别与放置箱1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炒茶箱3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卡合连接,两个卡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连接板7的一侧,且两个连接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炒茶箱盖6的两侧,主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5,主箱体1另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与主箱盖2的一侧铰接,主箱盖2一侧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加热板15,主箱体1一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一加热板5、第二加热板15、电机4和电动伸缩杆12分别通过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炒茶箱3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减震弹簧,两个减震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减震板14,避免炒茶箱3来回碰撞主箱体1侧壁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优选的,放置箱11的尺寸与炒茶箱3的尺寸相匹配,避免来回往复运动的时候,放置箱11会脱落。
优选的,放置箱11内壁底端的两侧均铰接设有提把,方便工作人员将放置箱11提起进行下料。
优选的,炒茶箱盖6的底端固定设有密封圈,增加炒茶箱3的密封性,避免加热的时候热量的散失。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炒茶的时候,将茶叶放置咋放置箱11的内部,然后打开电动伸缩杆开关,电动伸缩杆12带动放置箱11进入炒茶箱3的内部,然后将炒茶箱盖6两端的连接板7扣在炒茶箱3的侧壁,然后关闭主箱盖2,打开第一加热板开关和第二加热板开关,第一加热板5和第二加热板15对炒茶箱3进行加热,然后打开电机开关,电机4的输出端带动圆轮8转动,由于圆轮8侧壁上的第一齿条13与条形凹槽9侧壁上的第二齿条10啮合,因此带动炒茶箱3在主箱体1的底端来回运动,对茶叶进行翻炒,在主箱体1内壁的两侧通过弹簧固定设有的减震板14,起到保护炒茶箱3的作用,避免碰撞主箱体1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包括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一侧的中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主箱体(1)一侧壁与圆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轮(8)侧壁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齿条(13),所述第一齿条(13)与第二齿条(10)啮合,所述第二齿条(10)固定设置在条形凹槽(9)的内壁,且所述条形凹槽(9)开设在炒茶箱(3)一侧的中部,所述炒茶箱(3)内壁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端分别与放置箱(1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炒茶箱(3)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连接板(7)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7)分别固定设置在炒茶箱盖(6)的两侧,所述主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5),所述主箱体(1)另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与主箱盖(2)的一侧铰接,所述主箱盖(2)一侧的两端固定设有第二加热板(15),所述主箱体(1)一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所述第一加热板(5)、第二加热板(15)、电机(4)和电动伸缩杆(12)分别通过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电机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箱(3)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减震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1)的尺寸与炒茶箱(3)的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1)内壁底端的两侧均铰接设有提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箱盖(6)的底端固定设有密封圈。
CN202021778346.1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Active CN212937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346.1U CN212937704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346.1U CN212937704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7704U true CN212937704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8346.1U Active CN212937704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7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37704U (zh) 一种用于制茶加工的炒茶装置
CN215305000U (zh) 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的养生壶
CN202355198U (zh) 便携电热水壶
CN209583578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橘子罐头封口装置
CN208610626U (zh) 一种便携式电饭煲
CN219844851U (zh) 一种预制菜肴护色保鲜用护色剂浸泡装置
CN202341750U (zh) 一种过滤式电炖锅
CN212937744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消毒装置
CN205940005U (zh) 一种生茶智能烘干设备
CN216694126U (zh) 一种振动式茶叶制作冷却装置
CN212414611U (zh) 一种夹层高温蒸煮设备
CN211241554U (zh) 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
CN214048482U (zh) 一种带有隔离结构的煮饺子用具
CN205093556U (zh) 板栗烘焙机
CN217657994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
CN205093549U (zh) 炒板栗机
CN215457336U (zh) 一种生活用多功能茶具
CN210354334U (zh) 一种易清洗的可拆卸式双层热水壶
CN214433757U (zh) 一种用于烤炉的烧烤架自动翻滚装置
CN212345656U (zh) 一种外出旅游用的便携式茶具
CN205093550U (zh) 板栗烘烤机
CN209122107U (zh) 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
CN202723576U (zh) 一种新型的健康饮水机
CN202619453U (zh) 食物节能保温装置
CN220799929U (zh) 一种蔬菜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