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6760U -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6760U
CN212926760U CN202021536719.4U CN202021536719U CN212926760U CN 212926760 U CN212926760 U CN 212926760U CN 202021536719 U CN202021536719 U CN 202021536719U CN 212926760 U CN212926760 U CN 212926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pipe
waterproof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67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增昌
贾翠华
左爱芳
孙时亭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uo Weiye Waterpro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uo Weiye Waterpro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uo Weiye Waterpro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uo Weiye Waterpro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67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6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6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6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针对于屋面的防水层遭到破坏时屋面的防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要点包括屋面板层和保护层,所述屋面板层和保护层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第二防水层、隔离层,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层固设有落水管,所述保温层和落水管相连通,所述落水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箅盖。本申请具有能够排出防水结构内部的渗积水,降低屋面渗水概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的防水与保温性能始终是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屋面防水结构大多是采用防水卷材在屋面粘结一层或几层,从而实现防水的效果。防水卷材采用疏水性材料制作,必然能够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但是,由于防水卷材和屋面的粘结性不高,容易出现渗漏及窜水的现象,而防水卷材和屋面粘结处的长期受水的浸泡将影响防水卷材的强度,进而影响防水卷材和屋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容易使屋面的防水层遭到破坏,当屋面的防水层局部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屋面整体防水性能彻底被破坏,从而影响屋面的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具有能够排出防水结构内部的渗积水,降低屋面渗水概率的优点。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屋面板层和保护层,所述屋面板层和保护层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第二防水层、隔离层,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层固设有落水管,所述保温层和落水管相连通,所述落水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箅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屋面板层上喷涂第一防水层,由于第一防水层的设置,使得第一防水层和屋面板层之间紧密贴合并成为整体,避免第一防水层和屋面板层之间形成缝隙,一旦位于第一防水层上方的层结构出现渗漏点,不会在屋面板层上形成窜水,不但检修方便,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渗漏对屋面板层的影响,从而避免第一防水层破裂;渗透至第一防水层上方的渗透水通过落水管流出,从而能够及时将防水结构内部的渗积水排出,避免防水结构长期受水的浸泡而损坏,降低屋面渗水概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管顶部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扩管所述扩管的侧壁从上至下向靠近落水管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增大落水管进水口处对水的接收量,便于实现对水的收集;另一方面,便于快速引导水通过扩管的内壁流动至落水管的内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设置有排水斜坡,所述排水斜坡的坡度和扩管的坡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扩管和排水斜坡的表面紧密贴合,避免扩管和保温层之间形成缝隙。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管的上端延伸至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和落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层上方有水时,水能够沿保护层的表面流至落水管,避免水在保护层的积聚,从而减少水的向下渗透量。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设置有向落水管5%斜率的排水坡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速保护层上的水进入落水管,实现对保护层上水的及时排出。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和落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引导渗透至保温层内部的水进入落水管,避免渗透水在保温层内部的积聚,进一步降低屋面渗水概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和落水管的连接端低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引导水快速通过排水管,避免水在排水管内部长期积流返臭;另一方面,避免水倒流。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于进水端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设置于保温层的内部,所述导水管和落水管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对保温层内部水的收集,引导水通过导水管进入落水管。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朝向导水管的一侧固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和排水管之间围成限位环槽,所述导水管的端部插接于限位环槽的内部,所述限位环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水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实现排水管和导水管之间的对接,将排水管和导水管两者相连通;另一方面,通过防水胶圈的设置,能够减缓水在排水管和导水管之间流动过程中的振动,延长排水管和导水管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管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箅盖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外径,所述固定孔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供弹性凸起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弹性凸起和限位孔的接触面设置为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箅盖和落水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屋面板层上喷涂第一防水层,使得第一防水层和屋面板层之间紧密贴合并成为整体,当出现渗漏点时,不会在屋面板层上形成窜水,不但检修方便,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渗漏对屋面板层的影响,从而避免第一防水层破裂;
第二、渗透至第一防水层上方的渗透水能够在落水管的作用下能够及时排出,从而避免防水结构长期受水的浸泡而损坏,降低屋面渗水概率;
第三、通过箅盖遮盖落水管的进水孔能够避免外界的杂质堵塞落水管,从而能够保证落水管的排水状态;
第四、通过排水管和落水管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实现对防水结构表面和防水结构内部的水的及时排出,通过两次排水,减少防水结构的渗水量,进一步降低渗漏对屋面板层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三中箅盖、固定杆、弹性凸起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1、屋面板层;12、第一防水层;13、保温层;14、找坡层;15、找平层;16、第二防水层;17、隔离层;18、保护层;21、落水管;22、扩管;31、箅盖;32、固定杆;33、弹性凸起;41、排水管;411、斜面;412、环形凸起;42、导水管;43、防水胶圈;44、限位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屋面板层11和保护层18,屋面板层11和保护层18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12、保温层13、找坡层14、找平层15、第二防水层16、隔离层17,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防水层12为涂布于屋面板层11上的防水涂料,使第一防水层12和屋面板层11之间紧密贴合并成为整体,避免第一防水层12和屋面板层11之间形成缝隙,一旦位于第一防水层12上方的层结构出现渗漏点,不会在屋面板层11上形成窜水,不但检修方便,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渗漏对屋面板层11的影响,从而避免屋面板层11破裂。
保温层13固定设置于第一防水层12的上方,通过保温层13和第一防水层12的协同作用,为防水结构提供有效防水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保温性能。
找坡层14的设置确保了屋面排水顺畅,同时能够解决除第一防水层12以外的其他构造层次的积水问题,通过屋面板层11的结构坡度与找坡层14的坡度相互叠加,避免两者坡度相互抵消,提高排水效果。由于找坡层14选用的材料大多为颗粒物,因此找坡层14的表面凹凸不平,无法为第二防水层16提供一平整的平面,为此通过找平层15填补找坡层14表面凹凸不平的位置,为第二防水层16提供一平整的平面。
第二防水层16为防水卷材构成,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较高的弹性和耐劳性,能够适应于大多数条件下的防水施工。第二防水层16和找平层15之前通过粘结固定,在铺设第二防水层16之前,找平层15的上表面使用沥青处理剂进行处理,用于增加第二防水层16和找平层15之间的粘接性。
隔离层17位于第二防水层16和保护层18之间,用于割开第二防水层16和保护层18,避免在进行保护层18施工时,划伤或破坏第二防水层16。
屋面板层11机构为浇筑混凝土结构,且在浇筑时宜采用结构找坡,屋面板层11在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表面结构缺陷西部修补处理,以保证屋面板层11上表面平整、干燥、无油污等。屋面板层11内预埋有落水管21,落水管21呈竖向设置,落水管21的顶部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扩管22,扩管22的截面呈倒喇叭形设置,扩管22的边缘处延伸至保温层13的内部,使得保温层13和落水管21相连通,保温层13设置有排水斜坡,排水斜坡的坡度和扩管22外壁的坡度相等,使得扩管22和排水斜坡的表面紧密贴合,避免扩管22和保温层13之间形成缝隙。
落水管2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箅盖31,箅盖31和落水管21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当保护层18发生渗漏时,水会渗透至第二防水层16上方,在第二防水层16的作用下实现对水的阻挡,但是第二防水层16长期受水的浸泡将影响第二防水层16的强度,使第二防水层16遭到破坏,当屋面的防水层局部遭到破坏时,渗透水会继续向下渗透至第一防水层12,在找坡层14和第一防水层12的作用下确保了屋面排水顺畅,将水引导至落水管21的进水口处,流动至落水管21处的水在排水斜坡和扩管22的坡度作用下,沿扩管22的内部快速流动至落水管2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渗透水的快速排出,避免防水结构长期受水的浸泡而损坏,降低屋面渗水概率。
通过在屋面板层11上喷涂第一防水层12,由于第一防水层12的设置,使得第一防水层12和屋面板层11之间紧密贴合并成为整体,避免第一防水层12和屋面板层11之间形成缝隙,一旦位于第一防水层12上方的层结构出现渗漏点,不会在屋面板层11上形成窜水,不但检修方便,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渗漏对屋面板层11的影响,从而避免第一防水层12破裂。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2,落水管21的顶部延伸至保护层18的内部,落水管21的顶部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扩管22,扩管22的截面呈倒喇叭形设置,扩管22的边缘处延伸至保护层18的内部,使得保护层18和落水管21相连通,保护层18设置有向落水管215%斜率的排水坡度,排水斜坡的坡度和扩管22外壁的坡度相等,使得扩管22和排水斜坡的表面紧密贴合,避免扩管22和保护层18之间形成缝隙。
保温层13的内部预埋有排水管41,排水管41和落水管21相连通,排水管41和落水管21的连接端低于排水管41的进水端,加速渗透水通过排水管41进入落水管21的内部。
排水管41朝向落水管21的一侧设置为斜面411,斜面411从上至下向靠近屋面板层11的一侧倾斜设置,避免水倒流至排水管41的内部。保温层13朝向排水管4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斜坡,排水斜坡的坡度和斜面411的坡度相等,使得保温层13和排水管41的表面紧密贴合,避免保温层13和排水管41之间形成缝隙。
结合图2和图3,保温层13的内部还预埋有导水管42,导水管42和排水管41相连通,导水管42和落水管21垂直设置。排水管41朝向导水管42的一侧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环形凸起412,环形凸起412和排水管41之间围成限位环槽44,导水管42的端部插接于限位环槽44的内部,限位环槽44的内部粘结有防水胶圈43,在密封导水管42和排水管41连接处的同时,能够减缓水在排水管41和导水管42之间流动过程中的振动,延长排水管41和导水管4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当保护层18上方有水产生时,在第二防水层16的作用下水会沿着保护层18的上表面流动至落水管21的顶部附近,由于排水坡度和扩管22的设置,流动至落水管21处的水在排水坡度和扩管22的坡度作用下,沿扩管22的内部快速流动至落水管2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表层渗透水的快速排出,减小水的向下渗透量;当保护层18和第二防水层16发生渗漏时,渗透水会渗透至第一防水层12处,在找坡层14和第一防水层12的作用下确保了屋面排水顺畅,水通过导水管42和排水管41进入落水管21内部,从而实现对层结构内部渗透水的快速排出,避免防水结构长期受水的浸泡而损坏,降低屋面渗水概率。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4,落水管21于其与箅盖31的连接端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以落水管21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固定孔沿落水管21的轴线方向设置。箅盖31的下表面焊接有能够插接于固定孔内部的固定杆32。固定杆32的中部套设有弹性凸起33,弹性凸起33沿固定杆32的径向方向设置,弹性凸起33的外径大于固定孔的外径。弹性凸起33远离固定杆32的一侧设置为弧面,弹性凸起33的截面呈半弧形设置,半弧形的开口端朝向固定杆32,固定孔的内壁对应开设有能够供弹性凸起33插入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呈弧形设置,限位孔内壁弧度和弹性凸起33弧面的弧度相等,当固定杆32设置于固定孔内部时,在弹性凸起33的作用下实现固定杆32和固定孔的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三的实施原理为:移动箅盖31,将固定杆32插接于固定孔的内部,在插入固定杆32的过程中,固定孔的内壁作用于弹性凸起33,使固定孔受到挤压变形,继续移动固定杆32,当弹性凸起33和限位孔对应时,弹性凸起33回复弹性形变,使弹性凸起33限位于限位孔的内部,从而实现箅盖31和落水管21的固定连接。由于渗透水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可能会夹杂层结构中的杂质,通过箅盖31的设置能够避免杂质进入落水管21堵塞落水管21,从而保持落水管21的排水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屋面板层(11)和保护层(18),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层(11)和保护层(18)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12)、保温层(13)、找坡层(14)、找平层(15)、第二防水层(16)、隔离层(17),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层(11)固设有落水管(21),所述保温层(13)和落水管(21)相连通,所述落水管(2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箅盖(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21)顶部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扩管(22)所述扩管(22)的侧壁从上至下向靠近落水管(21)的一侧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3)设置有排水斜坡,所述排水斜坡的坡度和扩管(22)的坡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21)的上端延伸至保护层(18)内部,所述保护层(18)和落水管(2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8)设置有向落水管(21)5%斜率的排水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3)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41),所述排水管(41)和落水管(2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1)和落水管(21)的连接端低于所述排水管(41)的进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1)于进水端连通有导水管(42),所述导水管(42)设置于保温层(13)的内部,所述导水管(42)和落水管(21)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1)朝向导水管(42)的一侧固设有环形凸起(412),所述环形凸起(412)和排水管(41)之间围成限位环槽(44),所述导水管(42)的端部插接于限位环槽(44)的内部,所述限位环槽(44)的内部设置有防水胶圈(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21)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箅盖(31)固设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弹性凸起(33),所述弹性凸起(33)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外径,所述固定孔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供弹性凸起(33)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弹性凸起(33)和限位孔的接触面设置为弧面。
CN202021536719.4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Active CN212926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719.4U CN21292676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719.4U CN21292676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6760U true CN212926760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6719.4U Active CN21292676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6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184A (zh) * 2017-02-17 2017-05-10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找坡之倒置屋面水落口结构
CN106639184B (zh) * 2017-02-17 2024-05-17 深圳市鹏清建筑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找坡之倒置屋面水落口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184A (zh) * 2017-02-17 2017-05-10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找坡之倒置屋面水落口结构
CN106639184B (zh) * 2017-02-17 2024-05-17 深圳市鹏清建筑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找坡之倒置屋面水落口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26760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10482774U (zh) 一种正置式防渗平屋面
CN214305634U (zh) 楼板与排水管间的防水结构
CN211599772U (zh) 一种管道穿楼板防水结构
CN211473124U (zh) 一种管道穿混凝土屋面结构
CN209163261U (zh) 屋面落水口防渗漏安装结构
CN209741929U (zh) 一种连续墙环向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09854946U (zh) 止水修复结构
CN211548114U (zh) 一种室内装饰墙面接缝防水结构
CN208793812U (zh) 一种防渗预埋管
CN208792519U (zh) 建筑外墙阻水结构
CN218713610U (zh) 一种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
CN209162987U (zh) 一种新型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CN220565287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N205875545U (zh) 一种屋面防水用排水坡
CN220828607U (zh) 一种屋面楼板防渗透构造
CN214662580U (zh) 一种管道与地面连接处防渗漏结构
CN220957185U (zh) 一种提升管道穿楼板防水性能的装置
CN216616295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室内防水结构
CN215406982U (zh) 建筑物楼顶结构
CN216196095U (zh) 一种屋面雨、气同排装置
CN218148972U (zh) 一种外墙防水结构
CN211597542U (zh) 一种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15802143U (zh) 一种二次排水止水结构
CN219604462U (zh) 一种微细孔引流管防渗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