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6701U -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6701U
CN212926701U CN201820044810.0U CN201820044810U CN212926701U CN 212926701 U CN212926701 U CN 212926701U CN 201820044810 U CN201820044810 U CN 201820044810U CN 212926701 U CN212926701 U CN 212926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ouble
strip
transverse
plat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48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亮启
侯建群
傅茂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qi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q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qi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q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48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6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6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6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所述组装墙体结构包括具有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多个板间定位块的双板构件、底层定位垫板、条板纵向定位条、墙体端头扣板。所述组装墙体结构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包括单层或多层房屋以及各种建筑内部结构单元。本发明采用的构件可通过标准化设计、加工和组装,并且由于采用取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从而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另外所述组装墙体结构外形美观、适用性广。

Description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板构件,以及带有所述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房屋建筑大多采用砌体结构,即墙体一般采用砖砌体墙。这类建造方式由于砖块烧制以及施工要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构件加工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施工现场湿作业多,施工速度慢,难以标准化。另外,当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可以部分解决传统建造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仍然存在资源浪费和施工强度大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传统建造技术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非常需要在建筑材料和构件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且提高构件加工标准化程度,同时在建筑施工方面降低施工强度并且提高施工标准化程度。从而,有必要提出节能环保、结构合理、施工方便的建造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板构件,以及带有所述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墙体组装的双板构件。所述双板构件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多个板间定位块。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所述多个板间定位块能够对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定位,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包括所述双板构件,底层定位垫板,条板纵向定位条,墙体端头扣板。其中,多个所述的双板构件相互叠加形成叠合墙体结构;底层定位垫板上方安装所述双板构件;多个条板纵向定位条可以上下嵌入相互叠加的双板构件从而形成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起往上叠加的多层双板构件结构;墙体端头扣板能够垂直地安置于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端头从而形成墙体端部构造。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的建造方法包括:(1)预备构件材料;(2)在底层定位垫板之上安装基层双板构件单元;(3)在所述底层双板构件单元之上安装另一层双板构件单元;(4)在所述另一层双板构件单元之上逐次叠加安装多层双板构件单元,从而形成由多层双板构件单元构成的组装结构。根据设计需要,所述建造方法可进一步包括:(5)在墙体转角处形成转角构造,包括在设计的墙体转角处将垂直相交的两个双板构件单元利用各自的条板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节点,从而在组装过程中形成组装墙体结构的转角构造,其中所述转角构造根据需要可为丁字转角或十字转角构造;(6)在为组装墙体结构预设的门洞和窗口部位安装洞口框条,从而形成所述门洞和窗口的边框结构。
本发明所述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包括单层或多层房屋以及各种建筑内部结构单元。
本发明所述的双板构件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可以采用竹材、木材或合适的复合材料,这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另外,所述双板构件及相关构件均可通过标准化设计、加工和组装,例如用于墙体组装的板材只需采用多个型号的一种板材即可。再者,所述的双板构件的加工精准度高,并且采用取自可再生资源的材质,所建造的房屋具有构形美观、适用性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图1为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A、2B和2C分别为示意性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墙体组装的双板构件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3A和3B分别为示意性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板间定位块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4分别为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端开设有横向开槽的双板构件的示意图。
图5A和5B分别为示意性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层定位垫板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6为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条板纵向定位条的示意图。
图7A和7B分别为示意性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墙体端头扣板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并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1000如图1-7所示。所述组装墙体结构1000包括双板构件1100,底层定位垫板1130,条板纵向定位条 1140,墙体端头扣板115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A、2B和2C所示,用于墙体组装的双板构件1100 包括:
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其中:
所述第一条板1110,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一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凹槽1112,在所述两个第一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一端面凹槽1113 并且所述第一端面凹槽111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凹槽1112垂直相通;
所述第二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二侧面分别设有第二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二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二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凹槽垂直相通;
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见图1中双板构件1100),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
在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横向开槽1114,相应对称地,在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横向开槽;
多个板间定位块1120(图1和图3A-3B),各自在具有顺着板面的两端凸起部位1122,其中所述定位块1120可以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之间,并且所述两端凸起部位1122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横向开槽1114和所述第二横向开槽,从而能够对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所述第二条板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定位,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1120的双板构件1100单元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的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各自在设计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横向开口1116(见图2B和图4),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横向开口1116在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组合形成双板构件1100单元结构之后能够在设计需要的墙体转角处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1100单元结构的相应横向开口1116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见图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的材料可以为竹材、木材或组合材料,优选为竹材。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1000,包括:
多个所述双板构件1100,相互叠加形成叠合结构,其中所述板间内腔在所述双板构件1100叠加后形成墙体内腔;
底层定位垫板1130(图5A-5B),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底面、顶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头,其中所述顶面开设有平行的两个纵向垫块凹槽1132;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上方放置所述双板构件1100之一,其中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朝向所述底层定位垫板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两个纵向垫块凹槽1132;
多个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图6),其中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的下半边可以沿着墙体纵向朝下嵌入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1130上方放置的所述双板构件1100 之一朝上的第一侧面凹槽1112和第二侧面凹槽,而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的上半部分能够朝上嵌入后续叠加的双板构件1100的第一侧面凹槽1112和第二侧面凹槽,并且其他的条板纵向定位条各自可以上下嵌入相互叠加的双板构件1100的第一侧面凹槽1112和第二侧面凹槽,从而形成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1130起往上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
墙体端头扣板1150(图1、图7A-7B),其具有凸字形截面,能够垂直地安置于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端头,并且对应于所述凸字形截面的凸出部位能够嵌入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板间内腔从而形成墙体端部构造。
在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双板构件1100还可以根据需要沿着墙体方向相互搭接形成顺延墙体结构(见图1);其中所述双板构件的第一条板1110的第一端面凹槽1113以及第二条板的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顺延的相邻双板构件的相应端面凹槽相对从而在相对的凹槽之间形成矩形空隙,其中可插入相应尺寸的定位楔块1113b,从而对顺延的两个双板构件进行定位并加固。
在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还包括转角构造(见图1),其中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各自在设计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条板横向开口 1116,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条板横向开口1116在所述第一条板 1110和第二条板组合形成双板构件1100单元结构之后能够在设计的墙体转角处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条板横向开口1116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节点。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1100的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的两个端部还各自包括矩形连接凹槽1142,当两个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顺接时其各自相邻端部的连接凹槽相对形成矩形空隙,其中可插入相应尺寸的定位楔条1142b,从而对顺接的两个条板纵向定位条进行衔接并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装墙体结构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还可以包括门洞和窗口构造(未图示),其中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叠合墙体结构中预设门洞和窗口,并且在所述门洞和窗口的周边安装洞口框条,其可以具有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1130相同或类似的构造,即所述洞口框条包括平表面、凹凸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头,其中所述凹凸面开设有平行的两个纵向框条凹槽;在洞口周边的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朝向洞口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两个纵向框条凹槽,从而形成所述门洞和窗口的边框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装墙体结构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横梁构件(未图示),其由至少一个第一条板1100和一个第二条板叠合而成,叠合的所述第一条板1100和第二条板在靠近两端的一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矩形横梁横向开口(例如与图6中的条板横向开口1116具有相同构造),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横梁横向开口能够在设计的横梁安装位置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条板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横梁连接结构。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装墙体结构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在所述墙体内腔之中可以不填任何材料,或者还可填入增强或保温材料。所述增强或保温材料可为例如聚苯颗粒混凝土、发泡水泥、酚醛泡沫等材料。
本文所述构件的材料可以为竹材、木材、或组合材料,优选为竹材。所述竹材和木材可以是原材或复合材料。根据需要,所述构件也可全部或部分地采用诸如树脂等合成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底层定位垫板、墙体端头扣板、板间定位块和条板纵向定位条是用竹材或木材制备。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底层定位垫板和墙体端头扣板是用竹材制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是利用毛竹经深加工制成的竹板研发设计而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板构件为容重达1200kg/m3的竹材。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构件采用的竹材经过加工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的特点,具有耐吸水、不变形、防白蚁、防腐、耐磨、阻燃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构件及其组装结构的形成的墙体表面构形美观,无须进一步装饰。
本发明所述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包括单层或多层房屋。所述房屋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公用建筑、民宅、景观房屋、建筑内部结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带有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的建造方法包括:
(1)预备构件材料,包括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板间定位块1120,底层定位垫板1130,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和墙体端头扣板1150;
(2)在底层定位垫板1130之上安装基层双板构件1100单元,包括:将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朝向所述底层定位垫板1130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底层定位垫板1130的两个纵向垫块凹槽1132;在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之间嵌入板间定位块1120,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1120的基层双板构件单元;
(3)在所述底层双板构件单元之上安装另一层双板构件单元,包括:将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从下半部分嵌入所述底层双板构件单元朝上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安装另外一组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使得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1140 的上半部分朝上嵌入另外一组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分别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从而形成包括所述另外一组第一条板1110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1120 的另一层双板构件单元;
(4)在所述另一层双板构件单元之上逐次叠加安装多层双板构件单元,包括:多次重复步骤(3)的操作,逐次叠加安装双板构件单元,从而形成由多层双板构件单元构成的组装结构;
(5)在墙体转角处形成转角构造,包括在设计的墙体转角处将垂直相交的两个双板构件1100单元利用各自的条板横向开口1116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节点,从而在组装过程中形成组装墙体结构的转角构造,其中所述转角构造根据需要可为丁字转角或十字转角构造;
(6)在为组装墙体结构预设的门洞和窗口部位安装洞口框条,从而形成所述门洞和窗口的边框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建造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7)在所述墙体内腔之中填入增强或保温材料。
在本文附图中,针对一些构件或组装结构可能举例标出了一些具体尺寸。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尺寸只是针对具体实例而言,在实践中,相应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改变,即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合适的尺寸。例如,构件的设计尺寸或安装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改变,其中包括墙板构件的长度、梁件的厚度和跨度、各种定位构件的尺寸和位置及间距、墙体转角处的端板加长程度等等。
在本文的描述以及附图中,对本发明的产品和方法描述为特殊的形状、材料或工艺顺序,并且针对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为了说明的目的提供了一些详细的参数。然而,应该理解这些具体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作用;也就是说有关形状、材料或工艺顺序的更改和变通仍然被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双板构件,包括:
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其中:
所述第一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一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一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一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凹槽垂直相通;
所述第二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二侧面分别设有第二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二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二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凹槽垂直相通;
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
在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横向开槽,相应对称地,在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横向开槽;
多个板间定位块,各自在具有顺着板面的两端凸起部位,其中所述定位块可以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之间,并且所述两端凸起部位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横向开槽和所述第二横向开槽,从而能够对所述第一条板和所述第二条板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定位,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材料为竹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材料为木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板间内腔之中不填入任何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板间内腔之中填有增强或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各自在设计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横向开口,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横向开口在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组合形成双板构件单元结构之后能够在设计需要的墙体转角处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
7.一种组装墙体结构,包括:
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相互叠加形成叠合结构,其中所述板间内腔在所述双板构件叠加后形成墙体内腔;
底层定位垫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底面、顶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头,其中所述顶面开设有平行的两个纵向垫块凹槽;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上方放置所述双板构件之一,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朝向所述底层定位垫板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两个纵向垫块凹槽;
多个条板纵向定位条,其中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的下半边可以沿着墙体纵向朝下嵌入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上方放置的所述双板构件之一朝上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而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的上半部分能够朝上嵌入后续叠加的双板构件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并且其他的条板纵向定位条各自可以上下嵌入相互叠加的双板构件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从而形成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起往上叠加的多层双板构件结构;
墙体端头扣板,其具有凸字形截面,能够垂直地安置于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端头,并且对应于所述凸字形截面的凸出部位能够嵌入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板间内腔从而形成墙体端部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墙体内腔之中不填入任何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墙体内腔之中填有增强或保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增强或保温材料为聚苯颗粒混凝土、发泡水泥或酚醛泡沫。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双板构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沿着墙体方向相互搭接形成顺延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双板构件的第一条板的第一端面凹槽以及第二条板的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顺延的相邻双板构件的相应端面凹槽相对从而在相对的凹槽之间形成矩形空隙,其中可插入相应尺寸的定位楔块,从而对顺延的两个双板构件进行定位并加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还包括转角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各自在设计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条板横向开口,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条板横向开口在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组合形成双板构件单元结构之后能够在设计的墙体转角处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条板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双板构件的条板纵向定位条的两个端部还各自包括矩形连接凹槽,当两个条板纵向定位条顺接时其各自相邻端部的连接凹槽相对形成矩形空隙,其中可插入相应尺寸的定位楔条,从而对顺接的两个条板纵向定位条进行衔接并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还包括门洞和窗口构造,其中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叠合墙体结构中预设门洞和窗口,并且在所述门洞和窗口的周边安装洞口框条,其可以具有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相同的构造,即所述洞口框条包括平表面、凹凸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头,其中所述凹凸面开设有平行的两个纵向框条凹槽;在洞口周边的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朝向洞口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两个纵向框条凹槽,从而形成所述门洞和窗口的边框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还进一步包括横梁构件,其由至少一个第一条板和一个第二条板叠合而成,叠合的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在靠近两端的一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矩形横梁横向开口,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横梁横向开口能够在设计的横梁安装位置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条板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横梁连接结构。
16.一种房屋,其中采用了如权利要求7-15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
CN201820044810.0U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Active CN212926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4810.0U CN21292670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4810.0U CN21292670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6701U true CN21292670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4810.0U Active CN21292670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6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366A (zh) * 2018-01-11 2018-06-29 安亮启 带有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366A (zh) * 2018-01-11 2018-06-29 安亮启 带有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47004A (en) Composite wall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CA2641755C (en) Building panels with support members extending partially through the panels and method therefor
US5617686A (en) Insulating polymer wall panels
US8136248B2 (en) Method of making building panels with support members extending partially through the panels
CN104674989A (zh) 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RU2538573C1 (ru)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ого здания
CN212926701U (zh) 一种双板构件及其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
CN209742156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隔声墙体的竖龙骨
KR100948255B1 (ko) 고 단열 방음의 발포 스치로폼 블럭을 이용한 그린하우스 시공방법, 고 단열 방음의 발포 스치로폼 블럭 및 고 단열 방음의 발포 스치로폼 천장패널
KR101309734B1 (ko) 조립식 단위벽체틀을 위한 문틀프레임
CN201321679Y (zh) 环保节能保温阻燃墙板
RU2576701C1 (ru)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ого здания из панелей
KR20190001270U (ko) 건축용 벽체 블록 및 건축용 벽체 모듈 조립체
GB2373001A (en)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anel
CA3195239A1 (en) Pre-insulated block
CN112854543A (zh) 一种卡卧式墙体的门窗结构和门窗施工方法
CA2382279A1 (en) Improved concrete form wall building system
RU92054U1 (ru) Панельная стена или перекрытие
CN220336164U (zh) 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连接结构
CN217871516U (zh) 一种装饰保温墙板的端防水结构
US20140202100A1 (en) Insulated wall module
CN216840052U (zh) 采用竖条板的装配式组合墙体的房屋
CN217871348U (zh)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
CN216840051U (zh) 采用竖条板的装配式组合墙体
RU201976U1 (ru) Облицовочный бл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